哲學能做什麼? :公共議題的哲學論辯與思維練習
cover
目錄

推薦序──

一個在公共中走出自己的哲學家蓋瑞.葛汀/邱建碩副教授

學習哲學就是學習如何「維修」我們的信念體系/洪裕宏教授

哲學能夠為我們的社會提供深入思考的線索/苑舉正系教授

為什麼要讀哲學?/冀劍制教授

(依姓氏筆畫排列)

導論──把哲學帶進公共議題的競技場

Chpater 1 如何論辯政治議題

當論辯不是論辯時

善意理解原則

相關證據原則

確信與論證的限制

論證與歧見

知識同儕與歧見的難題

論辯哪裡好?

Chpater 2 科學:一種使用指南

預測成功原則

相關性研究及其限制

實驗室與真實世界的對比

「在此有效」與「在彼有效」

以證據為基礎的公共政策

氣候科學

科學與氣候政策:或然率對上價值

Chpater 3 哲學與科學的限制

意識與大腦

瑪麗與殭屍

神經科學與自由意志

快樂與道德的心理學

理性推論是幹嘛的?

憂鬱與精神醫學的限制

虛無的物理學

Chpater 4 新無神論者

道金斯對有神論論證的批評

道金斯的無神論論證

道金斯支持無神論的演化論證

複雜性論證

惡之問題

結論

Chpater 5 宗教不可知論

神的簡單性與必然性

惡與全知

不可知論?

哲學家為何有信仰?

有哪種說法支持信仰?

沒有知識的信仰

一種不可知論者的宗教

結論:宗教與政治

Chpater 6 快樂、工作與資本主義

快樂

工作

資本主義的問題

一種自由主義式的反駁

重新思考資本主義

我們能做什麼?

結論

Chpater 7 資本主義社會裡的教育

一個問題

大學所為何來?

工具性教育

被視為商品的教育

測驗有何用處?

教學:科學或藝術?

Chpater 8 思考藝術

〈布瑞洛盒〉是藝術作品

莫札特比披頭四更好嗎?

藝術、愛與道德

前衛藝術與大眾藝術

Chpater 9 我們可以不再吵墮胎這件事嗎?

麥克馬漢的支持選擇論證:胚胎的權利

湯森的支持選擇論證:懷孕女子的權利

馬奇斯的支持生命論證:人類潛能

墮胎與宗教信仰

道德與法律

Chpater 10 哲學能做什麼

哲學不能做什麼

哲學已經做到什麼

哲學能做什麼

‧延伸思考

‧致謝

‧索引

試閱內容

◎Chpater 1 如何論辯政治議題(節錄)

本章從近期的政治辯論裡舉例,將解釋並以實例說明有效論證過程中所需要的重要邏輯原則與區別。我們首先區分真正的與虛假的論證,然後討論並闡明善意理解原則(Principle of Charity),這個原則顯示出「公平對待對手能夠讓己方的論證更有說服力」。接下來,我們檢視演繹性(deductive)與歸納性(inductive)論證之間的區別,然後在歸納推論方面,探索很根本卻常被忽略的相關證據原則(Principle of Relevant Evidence)。

接著,介紹確信(conviction)的概念,還有相關的圖像(picture)概念。這兩個概念在後面各章都具有重要的角色。反省「確信」在論證中扮演的角色,將導向合乎邏輯(logical)與合乎理性(rational)之間的重要區別。

在接下來的兩小節中,探究在某個特定主題上勢均力敵者(知識同儕﹝epistemic peer﹞)之間的論證,這將導向思想自由(freedom of thought)及思想正確性(correctness of thought)之間的區別,還有對於歧見的邏輯(the logic of disagreement)所做的分析。在最後,我們來考量完全沒能說服其他人的論證有什麼價值,藉此系統化地闡述自我理解原則(Principle of Self-Understanding)。

‧當論辯不是論辯時

通常,一個「論辯」只是一場激烈的觀點交換,一個很情緒化的交鋒戰,舉例來說,逼得你的對手沉默或落淚就「贏了」。然而,哲學家感興趣的論辯/論證(argument)是一個理性的過程,透過提供良好的理由來說服某人接受某個觀點的一種努力。不幸的是,在許多狀況下(政治就是一個主要例子),我們所說服的人,幾乎本來就已經贊同我們了。

為什麼會這樣?一個理由是,我們稱為「政治辯論」的許多情況,事實上是吵架或是有歧見,而不是論證。立場敵對的代表們交換的只是一句話:「有錢人能付得起更多」對抗「增加稅收等於減少工作」。更精緻一點的意見交換,可能會引用歷史前例:「在一九五○年代戰後復甦熱潮中有過較高的稅率」對抗「雷根的減稅政策讓稅收歲入增加」。這樣的槍彈齊發,並不等於「前提支持結論」這種邏輯意義上的論證。(一個邏輯論證的簡單例子:「在過去十五年來,只有十分之一聯邦稅的削減,增加了歲入;所以,減稅很有可能不會增加歲入。」)就連政治家的完整演講,通常也是口號與似是而非的陳述之集合,靠著陳腔濫調串連起來。候選人的選前「辯論」,大半是練習看起來很有權威、把談話論點放在問題上、避免失態,並且用「打臉金句」來讓對手感到尷尬。我們有需要把真正的論證與虛假的論證區分開來,後者充其量只是引用事實,而這些事實本身並沒有給我們理由去相信結論。

在政治討論確實接近真正論證的層次時,我們會從自己看來似乎很明顯的前提開始,然後得出我們看來很明顯的結論。下面是兩個例子:

1. 歐巴馬是一個「只會增加稅和花費」的自由派,所以他的政策當然無助於解決我們的債務問題。

2. 共和黨人只對幫助有錢人更有錢感興趣,所以我們不能期待他們解決不平等的問題。

但這樣的論證通常苦於循環問題。這些論證並非邏輯上循環的;並非前提本身就確立了結論所說的事情。在範例1裡,增加的稅和花費,可能刺激出會降低債務的經濟成長。在範例2裡,增加百分之一的投資,可能刺激出對窮人比對富人更有利的經濟成長。但這些前提在另一個意義上還是循環的。在這兩個例子裡,就算前提中沒有預設結論,幾乎也沒有任何本來就不相信其結論的人,有可能會相信這兩個論證的前提。換句話說,這些論證在實踐上是循環的:他們無法說服任何一個本來就不相信這個結論的人。我們可以更技術性地說,這樣的論證進入一種知識論上的循環(epistemic circle),在此「知識論上的」一詞,是「與人所具備或自稱具備的知識(希臘文是epistémé)有關的」。

‧善意理解原則

如果我們打破知識論上的循環,開始從對手的觀點來看事情,就有機會打造出一個更好的論證。在此,哲學上的善意理解原則變得很重要。哲學家戴維森(Donald Davidson)大力擁護的這個原則,在關於意義與真理的複雜哲學討論中,會採取各種不同的形式。為了我們的目的,我要挪用這個詞彙當成一種「以對手立場的最佳版本來發展我們的論證」的強制命令。在此,「最佳」的意思是最可能為真,或最可能加以辯護的;在最低限度上,是不假定我們的對手智缺或敗德。

論證上善意理解的第一步是:使用中性語言來表達對手立場的主要元素。舉例來說,假定你是自由派民主黨人,而且想論證反對共和黨主流所宣揚的保守主義。以下是民主黨人對共和黨觀點的典型敘述(出自鄧肯.波溫.布萊克﹝Duncan Bowen Black﹞,部落格筆名為艾崔奧斯﹝Atrios﹞):共和黨「完全是在制定一個菁英共識政策,其中包括踢走窮人與老人,把更多錢流到國防和經濟方面,然後替有錢人減稅。」這樣等於是對著信徒傳道,而保守主義者卻不會買單。舉例來說,保守主義者可能會論證,由於經濟階級頂層的財富是經濟成長的火車頭,只有在那些忽視既有經濟原則的窮人要付出代價的狀況下,讓有錢人更富有,才能讓每個人都發財。自由派可能把這種主張視為資本主義式貪婪的掩護,但這仍然是很有效的掩護,除非批評者承認這種掩護所扮演的角色,並且論證反對那些似乎支持此作法的經濟主張。

對於共和黨立場比較公平的自由派之公式化表述可能如下:

保守主義者贊成最低限度的政府行動,特別是對商業的規範較少、對社會福利方案較不支持,還有較不控制普通市民的生活。從經濟上來說,他們的目標是平衡預算、付清公債、徵收較低的稅,並且支持商業界增加自身利潤的努力,從而產生出新的工作。他們也認為支持傳統宗教及其倫理價值有其關鍵重要性,尤其是在性方面的事務上,反對墮胎與同性婚姻。

善意理解之道的下一步是:用最正面的詞彙,明確表達對手支持這些觀點的理由。例子如下:

「保守派觀點的基礎,建立在對我國的強項與危害其繁榮的整體看法之上。我們的強項是自由企業體系,還有宗教/道德傳統:辛勤工作、個人責任,以及追隨傳統價值。自由企業體系的運作產生了足夠的財富,幾乎讓每個人都有至少恰當的生活水準,也製造出改善這種水準的持續創新。當然,有一些人因為運氣不佳或者自己的德行缺陷,到頭來被剝奪了基本的人類物資需求。對於這一點的主要補償方案,應該是靠生活虔誠的公民同胞發揮慈善直覺—這也是超越物質豐裕層次、達到人性滿足的泉源。

從這種保守主義的觀點來看,我們的生活方式有兩種重大危險。第一,有世俗主義與相對主義的力量,將威脅到我們基本的道德價值。第二,有種或許懷著善意卻有深切錯誤的信念,認為政府的計畫與規範,可以顯著地改善身為物質需求供應方式之一的自由企業體系。但正好相反的是,政府的重大介入措施,幾乎總是讓狀況變得更糟。若要解決我們的問題,維持道德價值及自由企業體系的完整性是關鍵。」

善意理解原則不是一種裝好人的方式,而是為了更有效地批評保守主義而鋪路。對保守力量的適切評價,可容許自由派人士把自己的論證聚焦在對手真正的弱點上,而保守主義者在這些論點上不會有顯而易見的回應方式。

在這個例子裡,善意理解原則容許自由主義的批評瞄準保守主義立場的一個根本堡壘:他們的基本假設是,一個只有最低限度規範的市場—所有行為者(雇員、勞工、買家與賣家)按照個人自私利益行動的市場—實際上會讓經濟福祉達到最高程度。

當然,我們可以從純粹經濟上的立場來挑戰這個假設,而善意理解的分析指出,這麼有挑戰性的議題必須得到處理。不過,善意理解的分析也指出另一條重要的批評路線:保守主義者對於自由企業體系的認可,與他們對宗教倫理價值的認可之間,有著明顯的緊張關係。基督教倫理特別要求對他人的愛,以及為他人而自我犧牲,這看來幾乎與受到自私利益驅策的經濟體系不一致。在《新約聖經》對富人的憂慮,還有對窮人的憐憫之中,可以明顯地看到這個問題。

藉由含蓄地認可「市場的『隱形之手』可從個人的自私之中,產出對大眾的好處」這個觀念,我們的善意理解分析可能提前讓這個倫理上的反對意見弱化了。這個論證是:比起其他狀況,如果我們全都代表自己的自私目的,會有更多的物質益處能讓我們分享。但這是一個效益主義式的論證;也就是說,一個人假定某些行動是合乎道德的,因為它們增加了我們在塵世間的幸福。然而,基督教道德觀則否定了道德善惡是取決於這種考量。特別是基督教式的愛與自我犧牲,不管它們在世間造成的結果是什麼,就其本身而言就是道德上的益處。保守派基督徒不會贊成墮胎或同性婚姻,就算這麼做會增加世間的快樂。他們怎麼能夠前後一致地認可一個靠自私運作的經濟體系,並將之當作為了達到繁榮而在道德上可行的手段呢?

最後的這條批評路線,闡明了善意理解原則可以讓批評變得更有效的另一個辦法。許多自由派人士有世俗化的傾向,而且厭惡保守宗教的基本教義派傾向,可能會乾脆地譴責他們眼中屬於保守派信徒的盲從或天真。不過,欣賞保守主義長處的這番努力,則暴露出看似與效益主義式經濟算計相反的基督教倫理特色。善意理解原則為你的論證開出一條路,使你能從對手的前提中,推出否定他們的其中一個關鍵主張。這是從邏輯上「慈悲殺敵」的例子。

當然,這條論證路線並沒有決定性地駁倒保守立場。不過,正因為這個論證是根植於對保守派觀點充滿同情的分析,它需要一個嚴肅的回應。因此,這樣的論證可以開啟一場對於基本政治歧異的豐富討論,而不是加以終結。

商品簡介

我不是要把大眾帶進哲學殿堂,而是要把哲學帶進大眾的競技場

哲學大師 蓋瑞・葛汀

(《紐約時報》哲學部落格「石頭」專欄作家、資深哲學教授)

把哲學帶進公共議題的競技場

由淺入深地從哲學百寶箱中,搬出各式各樣實用的思維工具

探討有關政治、科學、全球暖化、無神論、宗教、

資本主義、快樂、工作、教育、藝術、墮胎等

關乎你我生活的大小事

沒有哲學,我們將無法對公共議題做有效的思辨

──哲學就算沒有給出答案,也確實提供了尋求答案的思維途徑──

◎學界專文推薦──

邱建碩 輔仁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洪裕宏 國立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教授

苑舉正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冀劍制 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列)

只要掌握了方法,哲學可以幫助我們解決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具體問題。本書作者蓋瑞・葛汀將指導讀者如何運用哲學思維,來思考和討論公眾關心的、具有爭議的當代問題。

作者蓋瑞・葛汀在部落格「石頭」(The Stone)上的每期文章,都是專為非哲學家而寫的。而每期收到的數百則讀者評論中,總會有人說:「哲學是無用又無趣的『象牙塔』活動,對於非哲學家,沒有什麼相關的話好說。」為了回答這個指控,同時也回應其他讀者的質疑,作者將部落格中的短篇文章加以延伸,擴展其普遍性、深度與細節。他的目的不是要把大眾帶進哲學殿堂,而是要把哲學帶進大眾的競技場;既讓讀者去理解公共關注的主要議題,也把哲學思維的工具介紹給讀者。

在這些文章裡,都呈現了引導討論的哲學原則、概念與區別。作者除了針對爭議中的主題提出觀點外,也同樣關注於闡明議題,並介紹持不同意見者的一些考量;將兩造論證以各自最強大的形式來呈現,考慮所有相關證據,留心確信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因此導致的論證極限,還有在論證已經極盡所能時,負責地評估仍存在的歧見有什麼樣的重要性。

作者認為,在真實世界裡,我們對於最重要的事情,無法避免沒有合理根據的「確信」。在多元社會裡,有相當多樣的各種基本確信,尤其是關於宗教、科學、倫理學、政治學與藝術。我們必須要澄清、發展並捍衛自己的確信,因此有「知性維護」的需要。哲學的功能不是去「解答這個世界」,而是為我們的確信提供知性維護。

哲學是個概念與邏輯工具的倉庫,這些工具對於我們掌握自身確信的知識論地位、解釋其結果、應付知性挑戰時,是不可或缺的。每個人都可以期待哲學提供資源,讓我們了解、辯護,甚至修正自己對於這些公共議題的基本確信。

‧關於政治議題

以政治爭議為例,解釋並以實例說明有效論證過程中所需要的重要邏輯原則與區別。首先,區分真正的與虛假的論證,闡明「善意理解原則」,檢視「演繹性」與「歸納性」的區別,探索常被忽略的「相關證據原則」;介紹「確信」和「圖像」概念,進而導向「合乎邏輯」與「合乎理性」的區別。關於「知識同儕」的論證,則將導向「思想自由」與「思想正確性」的區別,以及對於「歧見的邏輯」之分析,並系統化地闡述「自我理解原則」。

‧關於科學

強調評估科學主張時特別重要的邏輯原則。運用「預測成功原則」把物理與化學這類的科學,與人文科學區分開來。而「相關性」與「因果性」的區別,將有助於評估來自醫學的主張。實驗室與世界的進一步區別,則引起實驗心理學中關於「促發」現象的疑問。接著,透過有證據基礎的公共政策之限制,闡述「在此有效」與「在彼有效」的區分,並注意「自我駁斥知識」的問題」。最後,轉向氣候科學,反省「訴諸權威的邏輯」,以及「或然率」與「價值」在決策中扮演的角色。

‧關於哲學與科學的限制

作者從兩個思想實驗開始,闡述「主觀」與「客觀」的區別,進而回顧「二元論」和「唯物論」的論爭,並運用「邏輯與物理可能性」與「現象與心理意識」的區別。在探討快樂與道德價值時,則運用了快樂的各種意義、事實與價值,以及直覺與理性之間的區別。

此外,法國認知科學家,丹・史匹博與雨果・梅西耶指出,理性的目標並非獲取真理,而是贏得爭論。作者則利用反對懷疑論的哲學論證邏輯,以及知識與真實信念之間的哲學區別,來檢視這個主張。

在應用心理學方面,作者從米歇爾・傅柯對心理疾病的歷史與哲學分析著手,並應用把「正常」當成一種描述與一種評價之間的區別。

‧關於宗教

從「信仰神是否理性」出發,關注道金斯之「新無神論」中,反駁標準有神論論證的各種邏輯錯誤,包含對於「宇宙論論證」、「存有論論證」的批評,以及他提出的「沒有論證的論證」、「演化論證」及「複雜性論證」。另一方面,從「宗教為何是理性的」出發,以神聖屬性為中心,探討「簡單性」與「必然性」,實體及其性質的區別等,最後指出「不可知論」可能是個吸引人的立場。

‧關於資本主義

快樂的本質、工作的價值、教育的目的,與資本主義的道德有什麼關係?作者從運氣、工作、樂趣與愛等元素,展開有關「快樂」的哲學解釋,並運用了「工具性活動」與「自有價值的活動」的區別;同時,以自由主義的「個人權利原則」,以及「基本益品」與「基本善」的區別,來回應資本主義與快樂、利益之間的關係,並導向「公共資本主義」的概念。同時,探討資本主義與人文教育之間的衝突,並運用「工具性知識」與「不為其他目的的知識」的區別,來反省為何大學應該主要關注知性文化,而不是職業訓練。

‧關於藝術

作者以安迪・沃荷的〈布瑞洛盒〉為例,闡述「藝術成就」與「美學成就」、「發現」與「賦予」意義的區別。另外,從「知性標準」與「情緒標準」的區別,來探討古典音樂(莫札特)和流行音樂(披頭四)何者較優越,並逐一闡述「藝術作品的普遍價值」與「它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美學價值」與「道德重要性」、「前衛藝術」與「大眾藝術」的區別。

‧關於墮胎

從「普遍原則」與「特例」的區別開始,論證各持立場的人們對於「一次墮胎是否道德」沒有共識,卻有「殺嬰並不道德」以及「在強姦的例子中,墮胎並非不道德」的共識,進而透過「重疊共識」和「內在批評」的概念,說明在沒有共通前提的狀況下,成果豐碩的討論還是有可能的。

作者簡介

蓋瑞・葛汀(Gary Gutting)

美國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哲學系榮譽教授。《聖母大學哲學評論》的編輯,也定期為《紐約時報》的哲學部落格「石頭」撰稿。

研究領域為當代法國哲學、科學哲學以及宗教哲學。他以研究法國哲學,尤其是傅柯的思想聞名,著作有《傅柯》(Foucault: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思考不可能之事:1960年以來的法國哲學》(Thinking the Impossible: French Philosophy Since 1960)、《劍橋傅柯指南》(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Foucault)、《哲學家知道什麼:最新分析哲學案例研究》(What Philosophers Know: Case Studies in Recent Analytic Philosophy)、《20世紀法國哲學》(French Philosoph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等。

譯者簡介

吳妍儀

中正哲學研究所碩士畢業,現為專職譯者,譯有小說與非小說類多本,非小說類譯作包括《白日夢的力量:抓住靈光一閃的創造力》、《哲學的40堂公開課》、《哲學的32堂公開課》(漫遊者文化);《我們為什麼要活著?尋找生命意義的11堂哲學必修課》(麥田);《我們為什麼要浪費時間睡覺》、《為什麼是碳?》(貓頭鷹出版社)等書。

作者自序

導論──把哲學帶進公共議題的競技場

本書中的文章,都是從我最近幾年為《紐約時報》哲學部落格「石頭」(The Stone)撰寫的短篇文章所衍生出來的。每一篇短文都有數以萬計的讀者。一般來說會有數百篇回應,而這些回應都能引導我去澄清、發展並修正我的思維。通常,我的專欄是具高度時事性質的,舉例來說,有一系列文章提出了我對二○一二年總統大選各個面向的看法。不過,本書中的文章更長,論述類似的議題,但更具普遍性、深度與細節。

在這裡,如同在部落格「石頭」上一樣,我是為了非哲學家而寫的,不過,我的作品在強調概念清晰度與小心論證方面,是哲學性的。我引進技術性概念與區別,並不是要介紹它們,而是為了闡明正在討論的議題。想要把哲學觀念應用在特定議題上,並不需要具備哲學家的特殊訓練才行。

今日的哲學是一種學院內的學科(就像物理學、生物學或經濟學),而哲學系教授大多數是為了彼此而寫作。其中的例外通常是教科書,目的在於將這個學科介紹給學生認識,或者設計給門外漢閱讀的普及版本,以幫助他們粗淺地認識這個在其他狀況下難以進入的專業討論。然而,我的計畫並不是要把大眾帶進哲學殿堂,而是要把哲學帶進大眾的競技場。

我把自己在做的事情想成公共哲學(public philosophy),這對於學院派哲學家更技術性、專業性的作品而言,既是應用,也是補充。學院派哲學是具有自身問題、術語及嚴格標準的一門獨立自主學科。公共哲學則是從學院派作品裡,取法應付關乎普遍利益的議題。在此同時,公共哲學思考也讓它的學院派兄弟可與具體人類世界之間保持接觸,因為人類世界既是所有哲學問題的根源,也是判斷問題答案的一項重要標準。

對於真實生活的問題,公共哲學不提供象牙塔的解答。公共討論的意見交換,在對公共理解做出貢獻的同時,也是對哲學思維的測試。無論科學理論在實驗室裡得到多大的肯定,在實際應用後,都會讓它們得到進一步的支持,有時還會因此得到修正。同樣地,公共參與也可同時測試並改善哲學觀念。

在這些文章裡,我通常會針對爭議中的主題提出個人觀點。但我也同樣關注於闡明議題,還有介紹持不同意見者可用來透徹思考的一些考量,這些或許可以讓他們琢磨自己的觀點,以做出更好的辯護。在本書中,一個論證不是用來把反對者打到順從為止的大棒,而是知性發展的工具。

那些有特定興趣的人,會發現本書的每一章都可以單獨閱讀。選擇從頭讀到尾的讀者則會發現,本書帶著他們依序經歷逐漸變得更廣泛、更複雜的哲學思維練習。我的目標是既讓讀者去理解公共關注的主要議題,也把哲學思維的工具介紹給他們。

每一章都呈現了引導討論的哲學原則、概念與區別。第一章〈如何論辯政治議題〉以政治爭議為例,說明如何發展良好的思維技術,而這些技術也會應用在許多其他脈絡上。

接下來的六章,聚焦於社會裡最強大的三種力量:科學、宗教與資本主義。我應用相關的哲學工具,來讓每一種力量成為批判性反省(critical reflection),在此,「批判性」的意思並非負面批評或駁斥,而是一種對於價值與限制所做的細心評估。

第二章〈科學:一種使用指南〉的重點,在於評估科學主張時特別重要的邏輯原則。第三章〈哲學與科學的限制〉涵蓋了種種曾經吸引科學家注意力的哲學議題,並且顯示出討論這些議題時,若沒運用哲學資源,將會產生哪些問題。

第四章〈新無神論者〉轉移到更高層次的哲學反省,以相當詳細的方式來處理宗教哲學中的單一核心問題:「信仰神是否理性?」在此,我們將看到如何進行詳細的分析,以及對「新無神論者」哲學立場的批評)。

第五章〈宗教不可知論〉則轉而發展並辯護一個正面觀點:「宗教為何是是理性的」。在此,我特別強調,雖然我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但主要目的是提供讀者有關討論宗教信念時所需的哲學工具,還有闡明在一個持續的哲學討論裡會牽涉到什麼。

第六章〈快樂、工作與資本主義〉及第七章〈資本主義社會裡的教育〉,則處理看似非常不同的主題:快樂的本質、工作的價值、資本主義的道德,還有教育的目的。我們的討論將顯示這些主題有何相互關係,並且將它們整合在有關美好生活的整體圖像中。此結果就是哲學的知性綜合力量之詳細說明。

接下來的兩個章節逆轉了方向,每一章都呈現哲學能對某個非常特定的公共辯論做出什麼貢獻。第八章〈思考藝術〉談當代藝術的價值,第九章〈我們可以不再吵墮胎這件事嗎?〉則是關於墮胎的道德性。這些章節會讓讀者稍微了解到學院派哲學家的論證來回是什麼情況,還有公共辯論如何直接從哲學家的專業中獲益。

最後,在第十章〈哲學能做什麼〉藉著反省哲學史上的某些關鍵時刻,來發展對於哲學思維的整體性說明。然後,利用由二十世紀美國哲學家威佛瑞.賽勒斯(Wilfrid Sellars)引進的常識映像(manifest image,日常物件的世界)與科學映像(scientific image,分子與原子的世界)之間的區別,澄清哲學在當代思潮中的角色。

在每一章的開頭(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中,則是每個小節的開頭),我會對於該章將應用的主要哲學工具之概念、區別與原則,做出一個概要性的綜論。這些標了不同字體(黑體字)的導論,應該能讓讀者注意到引導每一章的哲學工具,並且跟上哲學在其中所扮演的越來越複雜的角色。

名人推薦

「這本書卓越地展示了哲學能做什麼,還有它對於人類的人格完整性與身份認同來說有多不可或缺。葛汀的聲音,是一種獨特的美國式聲音:直接了當的知性,慷慨的同情心,總是有強力的批判精神,卻不曾變得惡毒或輕蔑。讀這本書,一個人會感覺到教條與胡言亂語的雲霧突然間全體蒸發了,而且會看出一系列辯論的整體風貌。高度推薦。」

──賽門・克里奇利(Simon Critchley),《石頭讀本:一百三十三個論證中的當代哲學》(The Stone Reader: Modern Philosophy in 133 Arguments)的共同編輯。

「以這本了不起的書,蓋瑞・葛汀加入了偉大的傳統:一流哲學家冒險從象牙塔裡出來跟大眾說話。《哲學能做什麼?》涵蓋了範圍甚廣的主題──政治、科學、宗教(包括無神論)、藝術以及更多其他,從不擺架子,從不試圖迴避困難。伴隨著機智與天賦,葛汀展現出哲學思維如何滲入人生的選擇,而且能豐富我們整體而言的個人價值感與幸福感。」

──麥可・魯斯(Michael Ruse),佛羅里達州立大學,露賽爾・T・沃克麥斯納哲學教授

「思維清醒、明智,而且像最佳意義下的老師一樣,葛汀在《哲學能做什麼?》這本書裡,達成了今日美國哲學太少嘗試達到的成就——他用任何心胸開放的讀者都能欣賞的聲音,闡明了主要的學院思想家怎麼樣看待像是科學、快樂、工作、神、邪惡、資本主義、還有教育這樣的觀念。」

──卡林・羅曼諾(Carlin Romano),《哲學美國》(America the Philosophical)的作者

推薦序/一個在公共中走出自己的哲學家蓋瑞.葛汀

──邱建碩(輔仁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對在大學的哲學工作者或教師而言,回答「哲學能做什麼?」這個問題的困難之處,在於它不能僅藉由展示自己正在進行的工作來回答。因為對於某些提問者而言,他們關心的是,在哲學工作者實際上與這個世界已經失去聯繫的情形下,哲學是否仍如宣稱的一樣,是探索或發現的一切事物要能夠成立的不可或缺基礎。本書作者蓋瑞.葛汀正面地回應了這個挑戰,姑且不論他在《紐約時報》的哲學部落格討論那些具有高度時事性的公共議題時,究竟對社會造成了什麼樣的實質影響。但在本書中,他傳達了一個重要的訊息,那就是他希望哲學能夠在這些公共議題的討論中扮演一個角色,因為哲學對我們的身分認同以及身為人類的人格完整性是不可或缺。

他認為,哲學的一個重要性,就在於它能有助於對我們的基本信念進行「知性維護」。這種「知性維護」不僅使我們更了解自己所珍愛的信念及這些信念衍生的邏輯結果,還能在知性多元的社會中,回應不同意見者的挑戰。簡單來說,當我們有著某些堅持不可退讓的立場時,哲學可以讓我們更了解什麼是自己的不可退讓。當我們嘗試在這些立場上去建立世界時,哲學告訴我們會走向何處;當我們面對著社會的多元意見時,哲學不僅讓我們免除它們可能帶來的紛紛擾擾,也能對他人的意見有更完整的理解,甚或找到關於這個世界的圖像的共同認知。我贊同這樣的一條路徑,畢竟對自我的理解對於進入我所在的世界有著根本的重要性。

上述的想法可視為作者的基本信念,但在本書中,作者並不嘗試宣揚著他的基本信念,即透過哲學來論證他的基本信念的成立,對他而言,這是哲學不能做的事情。那麼作者怎麼回應「哲學能做什麼」這個問題呢?就如同他所說的,這本書是針對非哲學家所寫的,唯一具有哲學性的地方,就是在討論的過程中,作者總是採取了「清晰的概念」並「小心論證」。例如,作者區分了兩種論證,一種是結論明顯地與一般認知相違反的命題,另一種是結論仍是有爭議的命題。所謂結論仍有爭論的命題,它們皆是透過論證而來的結論,但究竟我們要接受哪一個結論呢?這正是在公共議題的討論中經常遇到的情形,不同主張的雙方皆採取了論證的手段來支持自己的主張。在公共議題中,對於這樣有爭議的命題,不能單單以結論之所以產生的前提的可接受與否來判定結論的價值,因為這些前提可能與提出論證者的基本信念連結在一起。那麼,是否依論證過程的嚴謹性來斷定呢?或許這也是一個評價論證的方式。但蓋瑞.葛汀引進了「善意理解原則」,對他而言,從對手的觀點來看事情,就有可能得出一個更好的論證。「得到一個更好的論證」是一個重要的主張,如果公共議題的討論目的不在於該採取誰的意見,而是如何得到關於公共議題的最佳論證的話。

從公共議題的討論出發,蓋瑞.葛汀的信念得到了細緻的「知性維護」,他一方面說明自己的信念,並且在這一切過程中更確立及發展了自己的信念,使之得到現實世界的具體實踐,稱蓋瑞.葛汀為「一個在公共中走出自己的哲學家」應當是恰當的。

推薦序/學習哲學就是學習如何「維修」我們的信念體系

──洪裕宏(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教授)

閱讀哲學的風潮似乎回來了,在歐美,哲學書籍的銷售十分強勁,在臺灣也有類似的現象。雖然生活上的欲望滿足越來越容易,人們心中對人生和世界的困惑也越來越強。大眾需要用生活語言寫的哲學書籍,讓他們在其中各自尋找安身立命之處。在歐美,甚至日本,哲學普及讀物的數量多且多元。可惜,在臺灣,由本土哲學家撰寫的哲學普及讀物寥寥可數。透過翻譯來滿足大家的閱讀需求,成為一個選項。由吳妍儀翻譯,蓋瑞.葛汀著作的《哲學能做什麼?》就是這樣一本不能錯過的好書。

本書作者葛汀教授主要專長在法國哲學、科學哲學和宗教哲學,曾經擔任聖母大學哲學系的講座教授,目前已退休,專事寫作。葛汀長期在紐約時報哲學部落格「石頭」(The Stone)上撰寫哲學文章,可能是在「石頭」發表最多文章的哲學家。他不僅在哲學專業上有傑出的成就,也關注如何普及哲學到一般大眾。我每次上「石頭」去看精彩的文章和數以百計的讀者回應,都很羨慕。臺灣的一線大報或媒體,誰有這個識見為哲學開一個部落格?

本書討論的主題涵蓋了科學哲學、幸福、藝術、教育、意識、自由意志和上帝等問題。葛汀運用正統分析哲學的方法,敘述正反立場的論述,讓你瞭解所謂哲學思考並不是修辭上的攻防,而是讓你理解你抵死反對的看法其實也不是省油的燈,都各自有嚴謹的邏輯推理和前提假設。哲學思辨的目的不在扳倒對手,而是在透過思辨過程讓事理越來越明。這就是葛汀強調的「善意理解原則」(principle of charity)。我們應同情地去瞭解對方的論點,幫對方設想一切有利的說法。在充分為對方設想之後,如果我們仍然可以反駁對手,這時才能確保我們沒有被偏見、無知或意識形態所遮蔽。

臺灣社會近年來受到網路同溫層效應的影響,大家都難免趨同避異,只聽自己喜歡的意見,聽到異音則視同寇仇。同時,因為網路言論輕便化的影響,大家的心智都耗在如何用一、兩句話來製造打擊對手的效果。酸民文化於焉誕生。酸民論述幽默有餘卻殘酷無比,有時已經接近霸凌。在這樣的網路文化影響下,葛汀所介紹的哲學論述方法,尤其是「善意理解原則」,其實就是在告訴讀者,如何以哲學的態度去和持反對想法的人對話。同溫層效應使我們失去和不同意見的人們對話的能力,葛汀的書讓你學到如何面對持反對意見者,如何與之對話,以增進社會互信。

很不幸地,近年來許多政治與社會議題一再撕裂臺灣社會,例如同婚議題、一例一休問題、環保問題、年金問題、兩岸問題等等,持不同意見的群體之間相互敵視的情勢不斷拉高,造成互信消失、社會崩解的效果。葛汀的書教導讀者如何學會哲學式的思考。如果你習慣了哲學式思考,你會發現自己三不五時也能站到對方的立場去了,覺得對方其實也有相當的道理,相互理解和互信就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我看政治人物恐怕是最需要修習哲學思考方法的一群人了。

葛汀運用許多在日常生活中會遭遇到的議題,來呈現哲學思辨的本質與實務。哲學思辨不外邏輯(演繹)推理和預設前提。邏輯推理方法教你如何從一組信念去推出一個結論。預設前提則包括經驗命題和意識形態信念。前者可以藉由科學來檢驗,後者則指一些對你而言自明的,可能是宗教的或道德上的信念,這一部分與意識形態有關,通常衝突點都發生在這裡。其實沒有人終其一生都持相同的信念。我們的信念天天都在修正或改變。學習哲學就是學習如何「維修」我們的信念體系。葛汀說,哲學就是「知性維修(intellectual maintenance)的實踐」。「維修」的主要工作就是「對我們的信念的反對意見做出回應」。哲學思辨會要求你在必要時放棄己見,接受異議。哲學就是要教你不要那麼「控古力」,成為基本教義派。我想,這就是葛汀所認為哲學的真正大用。

最後我要談談譯者吳妍儀。譯者畢業於臺灣大學哲學系,後來到中正大學修習哲學碩士。我恰好是她的授業老師。對翻譯書,我常持保留態度,因為有些翻譯實在錯的離譜。但是我極力推薦葛汀這本書的翻譯,因為吳妍儀是十分優秀的哲學學生。我教過她哲學,也常年和她保持聯繫。我看到她在寫作與翻譯上的優異表現,以及她近似苛求的自我要求,我認為這是一本嚴謹可靠的譯作,大家放心地享受閱讀葛汀這本書吧!

推薦序/哲學能夠為我們的社會提供深入思考的線索

──苑舉正(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本書書名,是我從事哲學研究三十多年來,一直放在心中的問題。我們哲學人對於這個問題的態度,與一般人不太一樣。一般人很容易直接問這個問題,卻對於「哲學是什麼」缺乏應有的認識。哲學專業人對於這個問題往往是採取「擱置」的作法。為什麼呢?因為在研讀哲學的過程中,我們感受到一種超越的快樂,而這種感覺,讓我們擱置了這個問題。

最近幾年,我開始正式面對這個問題。我一直在想,日常生活中所出現的議題與困惑,哲學應該能夠很積極地為我們提供一些答案。如果不是答案,至少要能扮演啟發的角色。若是哲學不能幫助我們理解生活環境,那麼從消極的態度看待哲學,也是一件無可厚非的事。這幾年來我很努力,雖然不算成功,但至少我認為,哲學能夠為我們的社會,提供一些深入思考的線索。用這個態度來看待哲學,可以展現哲學的妙用,卻也面臨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不同的社會可能有不同的哲學需求。這是因為,縱使哲學強調客觀與理性,但每一個社會都有依照傳統所強調的議題。

本書正是針對美國社會所做,因此其中內容所想要解決的哲學議題,都是美國時下最熱衷的。在長期受到美國學術發展影響的臺灣,對這些議題並不陌生,但它們與我們切身的相關性,略顯不足。我必須說,這並不是一個缺點,而是一個理解哲學的起點。

美國社會有美國人特別關懷的議題。其中包含公共政策、科學發展、宗教理念、資本主義,以及墮胎問題。在這些議題中,無論我們是否熟悉,但有一點卻說明美國哲學對社會所擔負的責任。這點就是,美國的學者,會透過論辯的方式,把哲學討論帶進公共議題,尤其是與政治相關的爭議。

最近美國主要的政治事件,來自於自由與保守之間的對立。歐巴馬總統的自由主義政策在強調人人平等的理想下,動用了國家預算,補貼全民健保。這件事情,受到目前現任總統川普的極力反對。川普總統的立場強調:真正的自由,在於回歸到原有強調個人主義的保守思維。

這個對立,不單單是公共政策,其實它本身就牽涉到了哲學傳統中,看待個人與群體之間應當如何維持均衡關係的社會議題。美國學者熱衷於對公共議題發表高論,而且立場鮮明,論點與對手充滿對立。有的時候,在回應挑戰時,甚至會用到很多情緒性的字眼。

這些對立告訴我們,哲學家的論辯,並不容易說服對方。然而,以文字展現立場,可以吸引社會大眾,做為公論的基礎。這是美國哲學的表現方式,也等於是以論辯教育社會大眾。這是今天在臺灣的我們應當學習的部分。

從本書的內容中可以看得出來,美國社會重視的議題,就是科學、宗教、經濟、藝術與生命價值。本書討論科學時,分為兩部分:從社會整體看待科學的公共價值,與從腦神經檢視科學發展對於理性的定義。這兩部分,一大一小,一外一內,說明科學對於我們現代人的決定性。

然後,本書將重點轉向宗教,尤其是有關神是否存在的問題。在這一部分中,作者分別介紹無神論與不可知論,目的在於告訴我們,神是否存在的問題,極有可能是一個踰越人的認知能力的問題。比較折衷的立場,應當是承認人的限制,採不可知論,或將宗教的領域延伸至道德。

本書剩下的部分討論的是政治制度、藝術價值與生命倫理的問題。在政治方面,作者著重的是資本主義的發展、運作與未來。在藝術方面,作者比較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在我們生活中所顯現的價值。在倫理方面,作者直截了當地問,我們可不可以不再針對墮胎這件事情,進行無止無盡地立場表述呢?

在這些內容的鋪陳中,讀者很明顯地可以看得出來,對於這些美國社會所關注的問題,哲學能做的,只是不斷地剖析問題,卻不會給我們一個直白的答案。或者說,哲學只是一把打開論辯之門的鑰匙,答案卻深藏在門後。

我們應該為這個結果感到難過嗎?答案是,不 !哲學能做的事情,並不在於針對這些難題提供答案,而在於我們能夠從不同的視野,看待這些議題的本源。因為這個緣故,所以作者在本書的最後一章,以本書書名為題,明確地告訴我們,對於哲學不要存有不實際的幻想。

哲學,能夠做的是持續地思考,而不是提供解決問題的標準答案。對於這一點,很多期待哲學能為我們社會做一些事的人,都應當以持續探索的態度,理解哲學。畢竟,所有信念都需要透過思考,來加以確認。

我誠摯地推薦本書予國人,同時也希望讀者們在欣賞美國哲學發展的過程中,想想我們自己的哲學能做什麼。

推薦序/為什麼要讀哲學?

──冀劍制(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二○一七年三月,我到中廣流行網錄音訪談,才剛開始沒多久,節目主持人問我:「為什麼要讀哲學?」「哲學有什麼用?」

通常,問這種問題的人,大多是想挑戰哲學的價值,但我當時清楚知道這並非主持人的用意,因為節目要推薦我的一本新書中,就有一個章節是在談這個主題。然而,即使如此,這個問題突然出現,還是一樣讓我不知所措。

節目中的訪談,無法長篇大論,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說清楚,這並非易事。其實,就算時間足夠,難度一樣很高。這主要是因為,哲學的用處並不像其他事物的用處一樣單純。如果一定要簡單說,我的答案只能是:「哲學能夠提升我們的智慧。」然而,什麼是智慧?智慧又有什麼用處?除了「提升智慧」這種很籠統的價值之外,哲學就沒有其他價值了嗎?這些問題,會讓我再度陷入困境。

然而,人生中常常有許多令人驚訝的巧合(也或許不是巧合),才苦惱著這問題沒多久,救星就出現了。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書稿時,心中著實開心了一下:Wonderful!因為它就是在講哲學的用處,以及該如何學習運用它。

近年來,臺灣民眾對哲學的興趣越來越大,在書籍市場逐年萎縮的情況下,哲學書籍還逆勢成長,尤其某些哲學通俗讀物還能成為排行榜上的暢銷書籍。這代表著臺灣社會正朝向有深度的文化發展。這讓人充滿著期待。然而,介紹哲學理論的書籍雖多,談論哲學思考價值以及該如何應用的書籍卻很少。這本書,正好可以彌補這個缺口。

首先,作者針對討論時事問題的哲學應用開始說明,告訴我們該如何藉由哲學的思辨方法,討論各種政治、經濟及社會議題。尤其我們發現當今臺灣許多政治人物,或是上街表達訴求的團體,常常會訴諸一些毫無說服力的言論與推理來表達意見,尚未意識到哲學思考的價值。藉本書的說明,將有助於大眾發現,原來哲學在此可以有這麼大的貢獻。或許,每一個政治人物,以及每一個想上街表達訴求的團體,在高談闊論之前,都應該先跟哲學家討論一下自己的推理邏輯,以免落人笑柄。

在追求真理方面,有些知名科學家認為,「哲學已經過時了,應被科學取代。」然而,作者舉出一些重要議題的探索過程,尤其以目前廣受哲學與科學共同討論的意識問題與精神醫學為例,顯示出哲學在追求真理的方向上,仍有其無法被取代的價值。

另外,針對許多重要、但尚不能以科學方法實證的議題來說,像是「神是否存在」、「宇宙是否無中生有」等問題。作者指出,缺乏哲學思考能力的科學家們,在此領域的論證經常過於輕率,而且自己難以發現其中的邏輯謬誤。顯然即使身為具有卓越科學能力的學者,也需要哲學思考能力,才能針對這種科學方法管轄範圍外的問題,做出更合理的思考。

最後,除了學術議題的探索,在我們的生命中,該如何生活?如何獲得幸福與快樂?怎樣的工作方式最好?如何看待經濟與教育?家庭、人生等問題又該如何面對?有了哲學的加持,我們可以尋找一個相對更好、更合理的解答,自然也就更容易獲得一個令人滿意的人生。

那麼,為何要讀哲學?哲學有什麼用?答案已呼之欲出。然而,該如何獲得這個能力呢?讀讀這本書,也讀讀其他可以讓你感興趣的哲學著作,將哲學轉化成個人的特質,實踐在自己的人生與信念中,讓我們一起成為有深度的現代哲人。

哲學能做什麼? :公共議題的哲學論辯與思維練習
What Philosophy Can Do
作者:蓋瑞・葛汀(Gary Gutting)
譯者:吳妍儀
出版社:橡實文化
出版日期:2017-05-27
ISBN:9789869461467
定價:450元
特價:450
其他版本:二手書 72 折, 325 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