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我?意識的哲學與科學
cover
目錄

第一章 探索心靈與意識

意識問題是什麼?

第二章 心靈從哪裡來?

心身如何交互作用?

心或意識到底是什麼?

心即是腦

心理狀態不是腦狀態:功能論

易解問題vs.難解問題

第三章 破碎的心靈

身體和心靈分離的女士

卡普格拉症與科塔爾症

自我的解體:腦傷與中風的影響

裂腦症(Split-Brain Syndrome)

自身幻視症(Autoscopia)

盲視(Blindsight):無意識的視覺

情緒意識障礙(Alexithymia)

第四章 動物有沒有意識?

動物會做這些事!

從認知到心靈與意識

意識的三個層次

動物的感覺世界

第五章 機器人可能有意識嗎?

涂林算機:當代電腦理論的起點

通用涂林算機(Universal Turing Machine)

電腦能做什麼?

模仿遊戲(Imitation Game)

華語房間論證

電腦的侷限:科技再進步都無法突破?

停機問題(The Halting Problem)

葛代爾不完備定理(Godel's Incompleteness Theorem)

第六章 從腦到心靈:意識怎麼產生的?

意識的神經關聯(Neural Correlates of Consciousness)

意識經驗是難解問題(The Hard Problem)

做為蝙蝠的感覺是什麼?

什麼是主體性(subjectivity)?

解釋的鴻溝:意識之謎是否無解?

或許需要一場科學大革命

心靈與腦是同一事物的兩個面向嗎?

意識之謎果真超過人類理性悟性的極限?

第七章 自我、時間、記憶與意識經驗

古代人沒有意識、沒有自我?

自我存在嗎?

索引詞、觀點與世界:客觀世界少了什麼?

自我是一種東西:實體論新解

原始自我,核心自我和自傳自我:意識的發生與發展

失去自傳自我的感覺

自我的神經基礎:基態網路

心靈時間:意識的時間因素

時間與自由意志

第八章 訊息、夢、虛擬實境與靈魂不朽

世界有沒有底?

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嗎?

比粒子更基本的?

最基本的存在是場嗎?

It from Bit:一切從訊息來

莊周夢蝶:哪一個世界才是真實世界

擴充實境與虛擬實境

活在電腦模擬的世界嗎?

模擬世界與全息投影

靈魂不朽

第九章 一即多,多即一,世界本一體

世界的層次階層與化約論

如何發現世界的層次?

扁平世界觀的麻煩

萬物相互關聯,沒有事物獨立存在

物理世界與訊息潛能的關係

顯出秩序和隱入秩序

從一粒沙看到世界

碎形、全息與訊息潛能

從單子看到世界

世界由一而生:史賓諾沙的雙面理論

上帝、太一與道:流轉不息的開展與收捲

第十章 永遠的奧祕?上帝的心靈?

唯物論,唯心論,二元論與雙面理論

訊息、全息、量子(訊息)潛能、太一、上帝:世界的根本存在

意識在哪裡?意識是什麼?

附錄

人名、關鍵詞中英文對照

試閱內容

第一章 探索心靈與意識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溫伯格(Steven Weinberg)非常樂觀地說:「目前我們尚未有最後的理論(the final theory),而且不太可能在短時間內發現最後的理論。但是我們一次又一次捕捉到一些暗示,告訴我們其到來之日不遠。物理學家在討論問題時,若發現漂亮的數學觀念與真實世界相干時,總覺得黑板之後有深刻的真理,預示存在一個最後的理論,使我們的數學觀念與世界如此相干。」溫伯格是一個科學的樂觀主義者,相信有一天可以發現最後的理論,解釋世界的一切事物。在特定的意義下,溫伯格認為物理科學能夠描繪完整的世界,人類的理性與悟性可以完全理解世界。

像溫伯格這樣的素樸樂觀論者不在少數,但也不乏悲觀論者,天文生物學家夏爾夫(Caleb A. Scharf )在《科學美國人》雜誌(Scientific American)提出幾個我們尚不瞭解、甚至可能永遠不能瞭解的問題,其中一個是為什麼這宇宙存在?為什麼這世界是有(being)而不是一無所有(nothingness)?霍根(John Horgan)在其《科學之終結》一書中認為,科學的主要領域如粒子物理學、宇宙學與演化生物學等,已發展至其顛峰。物理學家已無法超越量子力學與相對論,無法提出比大爆炸理論(The Big Bang Theory)更深刻的理論;生物學家已無法超越達爾文(Charles Darwin)的演化論與基因遺傳學。一九九九年時,霍根甚至悲觀地預測人類永遠沒有希望完全瞭解意識(consciousness)與心靈。

每個人都有意識經驗,它是我們生活中非常真實的經驗。然而,科學家到近二十年來才開始嚴肅地探討意識問題。在八?年代以前,尤其是在行為主義的全盛期,意識研究甚至於是科學上的禁忌。知名腦科學家科赫(Christof Koch)在其《意識:一個浪漫化約論者的懺悔》書中說:「到八?年代末,撰寫關於意識的論文代表你的研究已經衰落,嚴謹的自然科學家不可以談論意識,只有退休的諾貝爾獎得主?哲學家與神祕論者可以。」科赫開始與克里克(Francis Crick)合作研究意識時,還沒有取得終身職。有資深科學家找科赫去用午餐,告訴他在拿到終身職之前不要研究意識。克里克已是諾貝爾獎得主,倒是科赫自己的工作尚無保障,最好做學界主流接受的研究,至於意識就等退休後、或是生命告終前擔心靈魂往哪裡去時,再研究吧!

一九六二年,克里克與沃森(James Watson)因共同發現 DNA的分子結構而獲得諾貝爾生醫學獎,克里克於一九七六年六十歲時轉而研究意識。從一九九?年起到二??四年他過世為止,和科赫合作發表了許多重要論文,奠定了意識研究的里程碑。一九七二年諾貝爾生醫學獎得主艾德蒙(Gerald Edelman),從九?年代開始,發表了許多意識研究的論文和書籍。這些重量級學者帶頭衝破保守的學院禁忌,帶動許多年輕學者投入意識研究,近三十年後的今天,意識研究已成為主流學界的重要研究領域,年輕學者已經可以研究意識並取得終身職。

意識研究最重要的學會「意識科學研究學會(Association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Consciousness, ASSC)」於一九九七年成立,年會輪流在歐、美兩洲舉行。我從第四屆開始爭取於臺北舉辦年會的機會,原先學會執行委員會不願意到臺北召開年會,擔心學者因為距離太遠而不肯出席;但多數執行委員與我熟識,查默斯(David Chalmers)又是我在印地安那大學同學,委員會終於同意,並決議若臺北年會成功,以後便改為歐、美、亞三區輪流舉行。最後二??八年在臺北主辦第十二屆年會,並有三百多篇論文發表,同時,臺北年會被譽為最好的一次年會,二?一六年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年會上,還再度被公開贊揚。這也促成了二?一一年日本京都年會和二?一七年北京年會。

在臺北的年會上,有天晚上我和科赫及加州理工學院的下條信輔(Shinsuke Shimojo)聊天。當時的科赫和下條信輔仍然是死硬的化約論者,相信意識只是腦神經系統的作用,但他們兩位竟然都表示腦科學恐怕無法解釋意識現象,認為我們可能需要更狂野的假說才有可能暸解人的心靈。

我非常驚訝這兩位化約論者會有這樣的言論。下條信輔說:「其實我們只有白天是化約論者,晚上不受限啦!」回想起來,那段談話已埋下四年後科赫公開發表懺悔錄的伏筆。科赫在其懺悔書上這樣說:「在過去數年,當我的生命開始無可迴避的衰落,我迷路了。我無法控制的熱情把我帶向深層的危機,迫使我去衝撞長久以來的信念及內心的魔鬼。」

經過三十餘年的發展,人類對意識之瞭解大幅進步,然而對於某些核心問題,至今似乎束手無策。許多解決問題的策略被提出來,但是這些策略本身似乎製造出更多問題。到底有沒有希望解決意識問題?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自然科學出了什麼問題?什麼因素使意識成為如此難解的現象?它是生命經驗中最核心卻也最撲朔迷離的部分。沒有意識,人類的一切經驗都不可能。

人腦是宇宙已知事物中最複雜的東西,如果意識由腦產生,欲瞭解意識則必須瞭解腦。然而瞭解腦是否需要瞭解整個物理世界?也許和宇宙起源及其生成變化的奧祕相比,腦的奧祕也不相上下。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大概不必期望意識問題可以很快獲得解決。

到底意識現象的奧祕何在?針對困難的物理現象所提出的解釋,科學社群都可以得到共識,為什麼唯獨解釋意識現象時,至今仍眾說紛紜、各說各話?本書希望至少能勾畫出一個解決之道的輪廓,或者指出突破意識問題的困難所在。

最主要的問題可能出在對世界的基本假設。我們習慣以心物二元的架構來思考問題,用物理科學的角度看世界,因為因果作用都發生在物質之間;這種世界觀的確有用,飛機、汽車、電腦等都是這樣製造出來。

這也給人一種錯覺:以為世界就是這個樣子。但是這樣看世界讓我們感到困惑,心靈、意識、意義、道德、目的、價值等,在物理世界的秩序中到底存不存在?這些去除了也就無所謂人性價值的東西如何在世界裡獲得一個位置?意識經驗離我們最近,卻最令人困惑。或許如一些人所主張,我們可以瞭解整個宇宙,但是就是不能瞭解自己。如同你可以用望遠鏡觀察外太空,但是看不到望遠鏡自身。如果不是這樣,也許是我們對世界最基本的存在是什麼有所誤解,必須從最基層開始重新思考這世界的構成。

時間與自由意志

李北特認為,如果人有自由意志,行動應該由有意識的意圖或決定啟動。先意識到想做什麼,接下來才開始大腦歷程,控制身體、執行行動。李北特設計了一個實驗,用腦波圖( EEG)記錄運動皮質區的就緒電位(readiness potential),然後要求受試者報告他決定活動左手的時間,另外還有一部儀器測量左手活動的時間。如果自由意志存在,那麼這三個事件發生的順序應該是受試者報告他的決定,就緒電位完成,最後活動左手。

就緒電位在活動左手前五百毫秒已經完成。這合乎上節所說,意識經驗的產生需要五百五十毫秒。與直覺相反的是,意圖或決定發生在就緒電位之後三百五十毫秒。換句話說,為了活動左手,腦部相關區位早就做完該做的事,意圖或決定只是伴隨現象,沒有因果角色。我們的行為直接由腦做完必要的工作,心靈或意識毫無作用。這個實驗很顯然地證明我們沒有自由意志。

意識在自主行動中真的沒有任何角色嗎?李北特認為雖然意識在自主行為上沒有因果角色,卻有否決的作用。當受試者的就緒電位已經完成,意即大腦已經做完所有該做的事,五百五十毫秒過去,行動就會發生。然而受試者的意識依然保有否決權,可以中止這個行動,這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發生。想做一件事時,突然在最後關頭改變主意。不過否決權的使用必須在行動前一百五十至兩百毫秒之間。用英文來說,雖然我們沒有「free will」,可是有「free won’t」。

心理學家魏格納(Daniel Wegner)同意李北特的結論,認為自由意志是錯覺。他的實驗很簡單,卻很有說服力。讓受試者站在鏡子前面,在鏡中安排一雙手,看起來類似受試者的手,其實是別人的。受試者戴著耳機接受指令,依照指令活動雙手。受試者看到的手也依指令活動。結果受試者覺得是自己在運動那雙他人的手。那雙活動的手明明是別人的,但是受試者會產生錯覺,將其解釋成是自己的手,並誤以為自己的意志在控制那雙手的活動。

我們真的沒有自由意志嗎?所有行為真的只是神經生理歷程,完全依循自然律運作嗎?如果我們只是生物機器,自由意志只是錯覺,或者雖然我們掌握有限的否決空間,但那有限的否決權也許只是另一個神經生理歷程,如何解釋意義與目的?如何理解道德與責任?如康德所言,倫理學與道德判斷的可能性預設自由意志。如果我們所思所為一切都依據因果律,那麼我們就談不上有道德或法律責任。對康德而言,自由是理性的基礎,人有理性代表我們具有自發行為能力,不受因果之影響或限制。

李北特並未全然否定自由意志,至少我們有自由決定不做某些事,雖然對那些事大腦已經一切就緒,在〇‧二秒內就要引發身體行為了。也許對欲望的否定正是意志自由的顯現。當有強烈的欲望以行動時,要停止下來往往有難度,需要用一點意志力。例如要一個有酗酒習慣的人不喝酒很難,上癮的吸毒者要壓抑再度吸毒的想法也非易事。這些當然是大腦已經就緒,箭已在弦上的極端例子。對一般人來說,週末夜晚到底要在家工作、還是去酒館與朋友瞎混,也是困難的決定。所以李北特的說法似乎與日常經驗相容。至於「自由意志只是錯覺」的說法,倒有過度推廣之嫌。儘管常常發生視覺上的錯覺,但不會因此推論所有的視覺都是錯覺。魏格納的確在實驗室製造出自由意志的錯覺,但是由此推論所有自由意志都是錯覺,恐怕是邏輯上過度推廣的謬誤。

It from Bit:一切從訊息來

物理學家碰到「世界的根本存在是什麼」這樣的問題時,其實也與哲學家感到同等的混亂與困惑。有人說物理學家是馴服的形上學家。相對而言,哲學家比起來更野、更不受拘束。惠勒(John A. Wheeler)是大師級的物理學家,家喻戶曉的黑洞、蟲洞這些詞就是他創造的。他與波耳(Niels Bohr)共同提出核融合理論,也與愛因斯坦合作發展了統一電磁力與重力理論。他不僅是物理學家,也是不受拘束的哲學家。他帶出許多很有成就的學生:費曼(Richard Feynman)得了諾貝爾奬;索恩參與《星際效應》電影製作,擔任科學顧問;埃弗里特(Hugh Everett)是多重宇宙觀的開創者。

惠勒在他的自傳《重力電磁體,黑洞與量子泡沫》中,將自己的一生分成三個階段,代表三個對根本存在的不同看法。第一階段是「萬物都是粒子」;第二階段是「萬物都是場」;第三階段是「萬物都是訊息(information)」。從他的自傳可以看出,惠勒一生最關心的問題是:世界的根本存在是什麼?他和許多科學家、哲學家一樣,從粒子世界觀開始發展本體論。很多人到「萬物都是場」就卡住,因為再往前,就要脫離物理論的形上學了。二元論或唯心論對大部分的科學家而言,是不可承受之重。惠勒很不一樣,思想愈怪異愈迷人。他說:「如果今天你尚未發現奇怪的事物,那你今天是白過了。」存在的本質是他最著迷的問題。當他知道自己罹癌,生命所剩有限,從此只做最重要的事,就是問存在是什麼?什麼是世界最根本的存在?

惠勒說:「沒有空間,沒有時間,沒有重力,沒有電磁,沒有粒子,一無所有。我們又退回到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帕米尼德斯所困惑的偉大問題:怎麼會有宇宙?怎麼會有我們?怎麼會有所有東西?很高興對這些問題我們可以回答說:那是因為我們。」「『it from bit』意謂物理世界中的所有東西,終極上源自於非物質,即所有物理事物源自訊息。宇宙是參與式的宇宙。」惠勒認為,宇宙的存在是因為我們參與其中。我們不是旁觀者,世界不是客觀存在,而是由我們的經驗所創造。惠勒一生從物理論者一步步走向唯心論。

惠勒的「萬物源於訊息」概念意謂著物理學不是研究客觀世界。沒有一個一直存在在那裡的世界可以研究、瞭解。物理學研究的是我們觀察到的世界。觀察是什麼意思?觀察是用感官或其他工具來測量對象,因此產生訊息。物理學是關於這些訊息的研究。訊息就是實在界,就是世界,世界並非獨立於訊息的存在。

不做觀察時,粒子在哪裡?在做什麼?惠勒認為這問題沒有意義。不觀察時,我們只知道粒子在許多不同地方的機率。當我們觀察時,粒子卻只在特定位置出現。就像薛丁格的貓,不打開盒子看時,貓既死且活;打開盒子看時,貓是活的就不會是死的。世界是觀察的結果,我們參與了這個世界的生成變化。

「一切都源於訊息」到底是什麼意思?觀察世界時,感官或儀器會登錄觀察結果。所有命題都有真假值,一個命題不是真就是假。盒中之貓在觀察前真與假同時成立,一旦打開盒子,觀察儀器就會登錄真或假。這是一個二元選擇。一個比特(bit)不是零就是一,不可能既是零也是一。因此惠勒說任何東西(it)其功能、意義與存在均源自零或一,就是比特,也就是訊息。表象上看起來是連續的世界,其本質都是離散的零或一組成的訊息。連時間都不是存在本質的一部分,時間得由訊息導出,空間亦然。時空都在訊息中,都在我們的觀察經驗中,時空並非獨立於我們的經驗存在。它在我們的經驗裡,我們從經驗推導出時空。

惠勒提出了一個「延遲選擇實驗」,證明世界不是客觀地獨立於我們的意識存在。這個實驗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雙狹縫實驗的微小修訂版。雙狹縫實驗證明粒子通過雙狹縫時,會產生干涉現象。即使只發射一個電子,電子應該走其中一個狹縫。事實發現,電子通過兩個狹縫,因為產生干涉現象。一個電子走兩條路徑,如何可能?只能說電子以波的方式存在,就可以解釋它同時走兩條路徑。現在擺一個儀器在雙狹縫板之前,在電子通過狹縫前觀察它會走哪一個狹縫,結果干涉現象消失了。這是因為電子被觀察後不再是波,而變成粒子。粒子只走一條路徑。現在來修改一下實驗設計,將觀察儀器置於雙狹縫板之後。電子以波的方式通過了雙狹縫後再觀察它,結果干涉現象也消失了。這如何可能?電子已經以波的模式走了兩條路徑,似乎必須回到過去,再「決定」以粒子模式再走一遍。簡單來說,可以在事件發生之後再做「選擇」,改變過去已發生的事。這個實驗顯示世界不是客觀的,是主觀觀察的結果。

觀察者到底是什麼?是有意識的人嗎?或是沒有生命的裝置,例如相片膠卷,可以登錄光子的存在?如果無生命裝置也算觀察者,那麼任意兩個物理系統之間的交互作用,都算是觀察。物理學家潘羅斯就是持這種看法,他稱之為波函數的客觀崩現;惠勒則認為觀察者是有意識的主體。在延遲選擇實驗中,惠勒認為在觀察前電子到底是粒子還是波,這樣的問題沒有意義,電子是粒子或波全賴我們如何去觀察。我認為物理裝置本身無所謂觀察,它做為人的工具是意識的延伸。只有在人使用工具去測量一個電子時,才能有意義的說電子是粒子還是波。

惠勒的訊息概念源自於向農(Cladue E. Shannon)的訊息理論。對向農而言,訊息指傳送一個訊息需要的比特量。例如每個比特不是零就是一。三個比特可以有八個不同的組合,因此三個比特可以傳送八個不同的信息。例如(0, 0, 0)、(0, 1, 0)……(1, 1, 1)。 其次,也可以說訊息就是用來測量不確定的熵(entropy)。不確定性或亂度愈高,訊息量愈大。

物理學家巴伯(Julian Barbour)認為這個意義下的訊息只是符號與機率,脫離它們所表徵的事物後,本身並無意義。所以向農的訊息理論只是關於形式符號的傳輸,並不滿足惠勒所需的訊息概念。日常語言中的訊息其實是事實內容,不是比特。另外,巴伯提到第三種訊息概念:內存的語意訊息。地質學有時間膠囊的概念,指化石、岩石等物。化石或岩層本身封存了過去的歷史記憶,地質學家可以「閱讀」其中的訊息。不過這些時間膠囊都是物體,不是比特。巴伯認為應該是「bit from it」而不是「it from bit」。

我認為惠勒的訊息概念有別於向農的概念。向農的訊息是被動的、消極的訊息,本身沒有內存意義,而要依賴有意識的觀察者賦予意義。惠勒的訊息是萬物之源,空間、時間、重力、電磁、粒子等等,都從訊息而來。如果訊息沒有內存意義,要靠行為者給予,那麼行為者才是萬物之源。這與「it from bit」大相逕庭。主動訊息是歷程,不是事物、狀態或性質。訊息不是被觀察的對象,非存在在意識之外,也非意識之內。它是產生這世界萬物及意識的基礎,是最根本的存在。既非物質,也非心靈,而是物理世界與心靈的源起。

商品簡介

除去外在的身分和歷史,「我」是誰?「誰」又是我?

你我都是訊息,我們的參與使這世界存在。

五顏六色的衣服、斑駁粗糙的圍牆、風吹起沙沙落葉、

滑過嘴角的微鹹汗水、飯鍋邊飄升的香氣,

意識使我們擁有感覺知覺經驗,是自我與一切的根源──

似乎從這一刻的感受發生後,世界才誕生。

我的體驗構築記憶,記憶累積成歷史。

在浩瀚宇宙中、在時間長河裡,我出現在此地此刻。

除去外在的身分和歷史,「我」是誰?「誰」又是我?

運用大量物理學、人工智慧、腦科學、動物行為學和哲學的材料,但本書不是科普、也不是哲普,可說是尋求「心靈是什麼?」與「世界是什麼?」的研究成果。穿梭於各類領域並引用最新資料,試圖處理許多根本性的問題,帶領讀者到思考心靈與世界問題的最前線。

作者簡介

洪裕宏

現職│

國立陽明大學 心智哲學研究所 教授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 哲學學士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 哲學與認知科學博士

經歷│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副研究員

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所) 教授兼創系系主任(所長)

國立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 教授

國立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 教授兼創所所長

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 創院代院長

哲學專長領域為意識研究、心靈哲學、聯結論、神經網路、認知科學、邏輯與計算理論。

致力於推行臺灣哲學學術研究國際化,為臺灣建設許多哲學學術研究軟硬體基礎設施。

1992~2010年間共主辦十八場專業哲學與大眾哲學學術研討會;2008年爭取到國際最頂尖的意識科學研究學會年會主辦權,開啟建立亞洲意識哲學與科學研究社群的第一步;2009年協辦朝向意識科學年會;2010年擔任甫成立的亞洲意識學會理事會成員。

名人推薦

李國偉 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

杜培基 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高涌泉 臺灣大學物理系教授

郭博昭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所長

梁庚辰 臺灣大學理學院副院長

曾志朗 中央研究院院士

黃榮村 中國醫藥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傅大為 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所教授

葉素玲 臺灣大學心理系教授

冀劍制 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謝伯讓 杜克─新加坡大學醫學研究院助理教授

謝仁俊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教授

謝豐舟 臺灣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

專業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林映彤 陽明大學心智哲學所助理教授

專文導讀

誰是我?意識的哲學與科學
作者:洪裕宏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6-12-21
ISBN:9789571368498
定價:360元
特價:9折  324
其他版本:二手書 58 折, 210 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