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中國
cover
目錄

緒 言

第一章 挾西方曆法,入明清宮廷

第二章 治形體之病,救異教之魂

第三章 脫韁之野馬,立功於神州

第四章 掌關稅大權,振將傾王朝

第五章 以譯事小技,撼千年科舉

第六章 耶魯傳教團,造雅禮中國

第七章 青天白日下,遍染滿地紅

第八章 治水急先鋒,救人活菩薩

第九章 助國府抗日,缺憾還天地

第十章 棄美而投蘇,迂迴而自立

結 論 平起平坐兮,期一世太平

註 釋

編輯說明

試閱內容

助國府抗日,缺憾還天地

陳納德Claire Lee Chennault

史迪威Joseph Stilwell

魏德邁Albert Wedemeyer

陳納德(Claire Lee Chennault)酷愛飛機:「我打從一開始便迷上了飛機──地平線繞著機鼻翻騰旋轉,天地如萬花筒般滾動,倒立飛行時牢牢扣住安全帶的感覺,手腳在操控操縱桿、方向舵、節流閥時的絕佳協調,使得人機渾然一體,融合成一種人定勝天的器具。」他只有在獨自翱翔天際,或是在路易斯安那州老家周圍的橡樹林和沼澤地狩獵、垂釣,才會感到自在。陳納德獨來獨往,性喜冒險,脾氣暴躁,教育程度不高,桀驁不馴;一九三七年春天,他選擇加入美國陸軍航空隊(United States Army Air Corps)作為人生的志業。陳納德格外重視戰鬥機的作用,大肆抨擊沒有護航的轟炸戰術,而讓他的頂頭上司左右為難。他的意見難獲重視,他對於緊密編隊飛行和飛行特技的傑出見解,也不再為各級長官賞識。陳納德被內定為應退伍人員。中國航空委員會(Chinese Aeronautical Commission)提供陳納德一紙為期三個月的合約,聘他考察中國空軍的概況,月薪一千美元,外加額外津貼,他便欣然接受這紙合約,年僅四十七歲即自美國空軍退伍。 初步調查結果委實令人沮喪。陳納德發現,中國空軍大體是由義大利顧問在一九三○年代所培訓,飛機和飛行員嚴重短缺,飛行水準低落。名義上待命的飛機有五百架,但不到五分之一可以完全正常操作。陳納德在完成報各之後已準備打道回府,動身前與實際主導航空委員會的「委員長夫人短暫晤面,她比我想的還年輕二十歲,說了一口富有南方慵懶腔調的英語。這次的會面讓我情緒翻騰,久久難以平復。自從那天起,我完全拜服。那一夜我在日記寫道,『她將永遠是我的公主。』」自此陳納德一心效忠蔣夫人,而且及於她的家人和蔣介石;而陳納德的效忠,也為他換來在美國難以奢望的財富和影響力。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中、日兩軍在北平近郊蘆溝橋(Marco Polo Bridge)發生衝突,陳納德還沒完成調查報告。之前,雙方已發生過多起這類事件,但這次衝突掀起全面大戰。日軍攻佔北平,八月中旬揮師上海。在亞洲推行「道德與中立」(morality and neutrality)政策的美國,一方面對中國深表同情,一方面又繼續向日本出口鋼鐵和石油。但是,陳納德的反應就很激烈:「我立即向委員長發電報,表明願以他覺得適當的身份為中國效勞。」蔣委員長接受陳納德的自動請纓,派他前往南昌訓練戰鬥機群。

陳納德終於遇到他的伯樂,而日本人的連戰皆捷也給了他嶄露頭角的機會。陳納德說到他的角色的轉變:「蔣夫人突然發覺,中國空軍軍官沒人知道如何籌畫、組織大小規模的轟炸任務。她邀我接手這項工作。」但是資源匱乏,陳納德亦難為無米之炊。沒經驗的中國飛行員時常錯估轟炸路線,誤炸了中國的軍隊或平民百姓。中國飛行員的失誤實在慘不忍睹。陳納德記述了某航空隊自轟炸上海後返航的情形:「第一位飛行員衝過頭,墜毀在稻田之中。第二位飛行員一頭栽到地面,化成一團熊熊火焰。第三位飛行員安全降落,但第四位飛行員卻撞上正在火速趕往墜毀飛機滅火的消防車。十一架飛機之中有五架毀於著陸之時,四名飛行員罹難。」一九三七年十月,陳納德的結論是,中國空軍已到了「智窮力盡」的地步,中國的飛行員只是「狩獵場裡一串串前仆後繼的鴨子。」 一九三七年底,蔣介石的權力岌岌可危。他手下最精銳的部隊在上海、南京保衛戰頑強抵抗,但遭殲滅,被迫遷都重慶。蔣介石被阻絕在先前所坐擁的華東城市、港口的金權紐帶之外。蔣介石就只能靠守舊的地方軍閥支持;在軍事上,蔣介石不過是這群軍閥聯盟的共主,而不是擁有實權的最高指揮官。日本人透過扶植幾個傀儡政權,控制工業重鎮的東北,以及華北、華中地區。沿海運輸線被切斷之後,蔣介石就只能仰賴空中或經由緬甸的陸路來取得後勤補給。在蔣介石的北方有中國共產黨盤據延安,名義上雖與蔣結成「統一戰線」,但實則別有居心。陳納德並不因前景黯淡而萌生退意,他仍以蔣委員長為馬首是瞻,對美國政府警告其國人勿捲入中、日戰爭當耳邊風,仍隨蔣介石避走大後方。

陳納德在雲南昆明設立基地,在此地為了他所謂「以美國模式打造嶄新的中國空軍這個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戮力兩年。陳納德的參謀均為美國空軍的後備軍官。「傑出的飛行員,喧嚷的牢騷客,以及危險人物一干人等圍著撲克牌桌,」陳納德如此形容他們,還說訓練學校裡永無寧日:「由滿腦子漿糊的美國人訓練食古不化的中國人飛行,極有可能激化兩大衝突文明蘊含的矛盾因子,而導致爆發令人神經緊張的摩擦。」陳納德要求中國飛行員重新接受基本的飛行訓練,為中國人監造足夠的機場跑道,並在各機場跑道設置空襲的警報系統。 然而,中國人仍沒有足夠的飛機和飛行員,以防衛日軍轟炸重慶,或轟炸日軍機場和部隊集結地區作為報復。因此,蔣介石派陳納德返美,徵募志願飛行員並採購新型戰鬥機。這時美國國內的輿論開始嚴厲譴責日本,陳納德受到財政部長摩根索(Morgenthau)和國務卿赫爾(Cordell Hull)盛情接待。一九四一年四月,美國政府通過一筆五千萬美元的貸款給中國,五月又批准了類似給英國的租借協定,使中國取得一百架的P-40戰鬥機。簽訂契約效命於「美國志願隊」(American Volunteer Group)而前往中國的美國軍官,美國政府雖將他們歸類為「非現役狀態」,但服役的年資照算。 美國陸軍和海軍航空兵總計有一百零一名軍人同意前往中國服役,接受陳納德的指揮;他們每個月的薪餉高達七百五十美元,差旅費另計,一年一個月的帶薪休假,每擊落一架日本飛機還可得到五百美元的獎金。他們的契約一年一聘。華爾在一世紀之前,面臨同樣危急的處境,在上海召募傭兵,之後還沒有過西方軍官帶領西方士兵為中國人作戰。中國人擔心難以節制這群人,所以陳納德在合約裡詳細規定,他們若有「違抗命令,習慣吸毒或酗酒,因病無法執行任務,逃避勤務,洩漏軍機,查明屬實者,一律解雇。」 這群當年被稱之為「飛虎隊」(Flying Tigers)的隊員,他們是身處陌生國度裡的美國探險家,難免自我膨脹。他們把中國人視為小孩,前來「打量這群橫渡重洋而來的英勇陌生人,駕駛著不可思議的機器遨遊天際。」他們可以確定這群小孩並未懷有慣常的怨恨。有位飛虎隊的中隊長認為,中國人「愛戴我們這些高大、杏眼的野蠻人。儘管我們駕駛吉普車橫衝直撞,衝進昆明街上的商家,撞翻了手推車、黃包車,他們還是愛戴我們;甚至當有苦力用竹竿兩肩挑起蜂蜜桶卻翻倒在地,我們大加嘲笑,中國人還是愛戴我們。」陳納德是他們心目中的英雄;這位中年的失敗者有重聽,但「表情嚴峻,目光銳利,五十一歲的硬漢,終身冒險矢志不渝,然而一生橫逆不斷。」這群飛行員「身材高大,說話無精打采」,傳言他們是「偉大的美國冒險家,他們可以為花生米(編按:指蔣介石)或美金而英勇奮戰,只要能為陳納德、只要能駕駛他們心愛的P-40戰鬥機而戰。」對於他們,「這好比現代版的大衛(David)殺死巨人哥利亞(Goliath)的遠古傳說。然而,在中國的這群飛行員之中,還有少數的美國青年,還是戰場、人生的新手,」他們駕駛「補丁斑斑、彈痕累累的戰鬥機為中國捐軀。」 不過這種素樸的純真一度還帶來輝煌的戰果。日軍於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偷襲珍珠港,這時飛虎隊才剛開始集訓。然而,不到半年,飛虎隊就駕駛日益老舊的P-40戰鬥機,展現陳納德傳授的雙機夾擊戰術,在緬甸、華南的上空擊落近三百架的日本飛機,本身僅折損五十架飛機和九名飛行員。

這是陳納德的戰爭。他打他會打的仗,而且打得漂亮。事實很清楚──陳納德是個戰術家、協調者、指揮官。就這麼簡單。單憑幾架飛機、幾位飛行員,他就重創了日本人。從空中救中國。蔣介石面對幾乎難以克服的經濟凋蔽、軍事失利的窘境,不得不訴諸於這樣的論調。

陳納德的悲劇,在於他以飛行員的單純心思,無視於波詭雲譎的中國處境。他雖然認為由他來指揮幾個英勇戰士就可打贏這場戰爭,但這場戰爭已有所變化了。羅斯福總統任命史迪威(Joseph Joseph Stilwell)擔任蔣委員長的參謀長兼中緬印戰區美軍總司令,並於一九四二年三月抵達重慶。陳納德頓時成了史迪威的部屬。同年四月,日軍切斷滇緬公路,陳納德只能指望史迪威自印度空運為數不多的補給和零件到中國。七月,「美國志願隊」被「中國空軍特遣隊」取而代之,仍由已擢升為現役准將的陳納德指揮,但隸屬於以印度為基地的美國空軍第十航空隊。陳納德原編制飛虎隊員之中只有五人同意忍辱編入這支新部隊──其餘隊員不是休假返國,就是回原單位。 陳納德不顧日軍重創緬甸的中、英部隊,揮師席捲大半東南亞,隔絕中國與西方盟國的陸路交通,仍然竭力宣揚空優觀念。陳納德告訴史迪威,只要撥給他一百架新式戰鬥機、三十架B-25中程轟炸機,他就能擊落為數龐大的日本飛機,摧毀日本大量的軍事、海軍設施,阻擾日軍在海上和中國內陸河道的運輸,瓦解日本空軍的作戰士氣。史迪威並不反對空戰的效用,但覺得陳納德過度簡化行動計畫所必須顧及的後勤補給問題。況且當務之急應先拱衛所謂「駝峰」(the Hump)這條中、印之間山脈的空運補給線。史迪威最關心的是確保英、中兩國能在一九四三年春天對日軍發動聯合大反攻,重新開啟滇緬公路這條補給線。陳納德和史迪威兩人的計畫根本不同調:若陳納德欲藉駝峰來強化他的空軍戰力,那史迪威便無法強化中國陸軍的戰力以反攻緬甸;若史迪威集中資源,強化中國軍隊的戰力,就無法分配足夠的燃料、零配件或彈藥給陳納德。

蔣介石馬上就對珍珠港事件有所反應。日軍偷襲當天,他就倡議美、中、英及大英國協的國家、荷蘭、蘇聯成立大聯盟,共同對日作戰,捍衛太平洋。但他聯合作戰的構想終歸束諸高閣。因為能做出重大決策的人不在重慶,而是在倫敦、華盛頓。何況,倫敦、華盛頓的戰略優先順序與蔣委員長的並不相同。對邱吉爾(Churchill)而言,歐洲才是舞台的中心,他費盡心力才使羅斯福總統同意他的見解:「我告訴總統,美國高估了中國對這場全面戰爭的可能貢獻……我說我當然願對中國人伸出援手,殷勤以待,我欽佩、喜歡這個民族,對於他們永無止境的苛政深表同情,但他勢必難以期待我會接受我覺得完全違背常理的價值標準。」因而決定英軍或美軍不應大規模插手中國地區。 蔣介石一心只想打敗日本人,意識到他在履行聯合作戰時所竭力扮演的角色已沒戲唱了。他轉而以鞏固自己的權力為重,準備與勢必在戰後兵戎相見的華北共產黨決一死戰──「統一戰線」已名存實亡了。往後幾年間,蔣介石謹守中國傳統聖訓「以夷制夷」,利用美國人來打日本人,而蔣介石則盡可能保留實力。 這個想法自然與脾氣倔強的參謀長史迪威的觀點相悖;他問的問題讓中國最高統帥難堪,要蔣介石重組地面部隊,但這會攪亂了蔣介石千方百計構築的同盟架構,還暗示共產黨人或許是可發揮作用的同盟者;史迪威還語帶挖苦,向蔣介石提及此事。所幸,蔣介石善於玩弄「以夷制夷,坐收漁翁之利」的把戲。陳納德毫不掩飾他對蔣的欽佩,他向蔣介石獻策,短期就可替中國打贏這場戰爭,不需中國人付出代價,而且他也不必逼使蔣委員長進行任何政策調整。 蔣介石表明他欣賞陳納德的想法,而陳納德也藉機提出更多的要求。陳納德在一九四二年底給羅斯福總統的信裡,力陳只要有一百零五架戰鬥機和四十二架轟炸機,便能「癱瘓日本的空軍戰力」,進一步「摧毀日本」。他按部就班,先是消滅在華的日本空軍,然後切斷日本位於西南太平洋的補給線,接著再派遣由華東升空的轟炸機瓦解日本的重工業。陳納德以勝利的口吻總結:「屆時,在華的中國軍隊,在太平洋上的美國海軍便可暢行無阻,如入無人之境,麥克阿瑟(MacArthur)將軍也可自澳大利亞的大本營進攻,完成所有這些目標又不用付出高昂代價……。我整個計畫很簡單,很久以前就想出來了。我花了五年的時間建立空中預警網絡和無線電指揮系統,無非就是為此計畫一戰。我深信必定成功。」羅斯福跟蔣介石一樣,不願把龐大資源投注在中國戰區上,日漸賞識陳納德的策略,羅斯福總統親信的私人顧問威爾基(Wendell Willkie)、霍普金斯(Harry Hopkins)、居里(Lauchlin Currie)以及美國駐華大使高思(Clarence Gauss)等人亦深表認同。史迪威現在就只能靠陸軍部長史汀生(Henry Stimson)和參謀首長聯席會議(Joint Chiefs of Staff)主席馬歇爾(George Marshall)將軍的支持了。

史迪威的壓力越來越大。一九四三年一月初,蔣介石表示他不贊成是年春天在緬甸發動攻勢。史迪威說道:「英國佬運氣真好,這正中他們下懷。現在,英國人罷手了,中國人也會罷手,只有天煞的美國人還要繼續作戰。陳納德嚷嚷不休,讓我們進退兩難;他大肆吹噓自己的能耐,現在他們打算讓他放手一搏。」馬歇爾告訴史迪威,國內輿論以及總統個人觀感所形成的壓力,意味著勢必要給陳納德一個機會,實現他的主張。用史迪威的說法,他勉為其難,「坐坐冷板凳」。二月,史迪威銜命成立一支獨立的空軍部隊──第十四航空隊,歸由陳納德指揮。兩人之間的關係持續惡化,到了四月底,羅斯福總統將史、陳二人召回華盛頓述職。

陳納德此行令人印象深刻。根據他的回憶,在陳述完他的計畫之後,羅斯福總統「砰的一拳捶在桌上,得意地笑說:『只要你能擊沉他們一百萬噸的軍艦,我們就能讓他們毫無喘息的餘地。』」史迪威鬱鬱說道:「除了我之外,沒有人願意從事組建地面部隊這種單調刻板的任務。陳納德承諾要在六個月內將日軍自中國驅離,何不給他足夠的資源去兌現他的諾言呢?這可是通往勝利的捷徑啊!」 史迪威雖然再三警告:「只要企圖轟炸日本,就會引來日軍對地面狂轟猛炸的報復。……要是果真如此,我們必定會一敗塗地。」,但他卻沒有說明自己的想法。史迪威的直言不諱,讓在場的政客、將領大表意外。出席了幾次會議的魏德邁(Albert Wedemeyer)將軍,聽到史迪威「認為陳納德並不服從他。他指控陳納德有意違抗他的命令,結合中國官員、將領、地方軍閥圖謀不軌」的話大感吃驚。史迪威還把「中國總統貶為苦力階級,認為他傲慢自大、不可靠,完全無法與他相處。」陳納德描述有次開會,史迪威大肆詆毀中國領導階層的素質低劣,羅斯福總統突然插話──

他問說:「你覺得委員長這個人如何?」 史迪威大聲咆哮:「他這個人意見反覆,狡猾而不可靠的老無賴,所說之話,全不能算數──」

羅斯福總統打斷史迪威的話,轉身問坐在角落的我:「陳納德,你的看法如何?」 我回答說:「總統閣下,我覺得委員長是當今世上數一數二最偉大的軍事和政治領袖,他從未對我食言。」

史迪威和陳納德依然各說各話、沒有交集,但陳納德已取得授權放手一搏,史迪威只能安份點。

陳納德從飛虎隊成軍以來,就在企盼如此良機。他現在當了中國空軍參謀長,能直達天聽,可不受節制,完全落實他的理論,史迪威雖無法對他加以掣肘,但還是牢騷滿腹:「強化中國軍隊的戰力是次要的。假若空軍取得所有資源,我們將陷入泥淖而孤立無援。但他們卻期待我們傾全力保護這群一古腦空想的傢伙,而他們自己則在譁眾取寵。」陳納德的問題在於,他在如此簡單的原則下提出如此多的需索,不得不去兌現做不到的事。陳納德的幕僚艾索普(Joseph Alsop)告知霍普金斯,中國領導人認為「若不馬上採取某種大行動來提振中國軍民的士氣,後果將不堪設想,」並警告中國有可能撐不住。日本飛行員已學會了陳納德先前用來對付他們的招數,以假空襲來誘使敵機升空,或聲東擊西、打了就跑、以多欺寡的戰術來消耗陳納德珍貴的油料,陳納德的軍隊不僅無法取得他保證的驚人戰果,反而被日本人耍。一九四三年夏天,十四航空隊受到重創。陳納德將這次失利歸咎於史迪威扣住後勤補給,要求美國政府提供更多的飛機、油料和彈藥。

商品簡介

回望中國歷史、思索台灣未來

──史景遷傳世經典──

三百年來,十六位西方顧問,他們如何改變中國?

回顧一六二○年到一九六○年這段歷史,可看到西方人以唯我獨尊之姿來到中國,深信自己師出有名,急欲『開發』被他們視為落後的民族,這些西方顧問的境遇實可為借鏡:傅蘭雅和丁韙良堅忍不拔,湯若望、李泰國及托德精力充沛,胡美和鮑羅廷洞察敏銳,戈登和史迪威精明幹練,赫德和魏德邁善於組織,南懷仁和伯駕匠心獨運,華爾和陳納德勇氣卓絕,白求恩無私奉獻。然而,這些人的故事是警世教訓,而非鼓舞人心的宣傳。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歐洲人對西方方法論及目標的絕對信心已搖搖欲墜,歷經越戰的美國人對此亦產生動搖。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今天的中國似乎已有自信,西方人到中國,就得按中國人的規矩行事。如果,中西雙方都對自己有新的了解的話,至少還有機會不讓由來已久的誤認再度發生。

──史景遷

本書寫的是在中國的西方顧問。從一六二○年代到一九五○年代這三百多年來,這些人貢獻優異技能,供中國人驅策。初則引入天體運行理論,終則讓中國人見識到空戰戰術與原子科學的神乎其技。史景遷從上百位在華工作的洋顧問中挑選十六位代表人物。這十六人各有所長──有天文學家、軍人、醫生、行政管理專才、翻譯家、工程師,還有一位職業革命家。他們的生涯雖橫跨三個世紀,但是所積澱的生命歷程卻有著驚人的延續。他們經歷了類似的亢奮和危險,懷抱類似的情懷,承受類似的挫折,在行為中映射出他們的時代,也突顯了中國固有的基本價值觀。

本書不採「通史」的寫法,而是深入描寫十六位西方顧問的內心世界,追索個別人物心理狀態的變化,因此除了史籍之外,也大量採用私人書信日記。他們帶著西方的技術與思維,滿懷自信地前來中國,卻幾乎鎩羽而歸或埋骨他鄉,他們身處兩種行為規範、兩種思維方式針鋒相對的關鍵地帶,從他們成功和失敗的經驗中,讀者或許能看出兩種文化的特質。藉西方文明代言人的角度來觀看中國,自然也鉤勒出自明清、民國、國民政府、中共政府以來中西文明的互動,以及中國的變與不變。台灣讀者不難從史景遷富有感情的筆鋒,在這些前仆後繼的先驅身上讀出無數的弦外之音,對於未來的國際互動和局勢發展,也可作為後世參考。

作者簡介

史景遷 Jonathan D. Spence

一九三六年出生於英國,是國際知名的中國近現代史專家,自一九六五年於美國耶魯大學歷史系任教,二○○八年退休。著作極豐,包括《追尋現代中國》、《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太平天國》、《改變中國》、《康熙》、《天安門》、《曹寅與康熙》、《胡若望的疑問》(以上由時報文化出版)、《大汗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商務)、《婦人王氏之死》(麥田)、《利瑪竇的記憶宮殿》(麥田)。

譯者簡介

溫洽溢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現任教於世新大學,譯有《追尋現代中國》、《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改變中國》、《康熙》、《天安門》,校譯《太平天國》。

改變中國
To Change China:Western Advisers in China, 1620-1960
作者:史景遷
譯者:溫洽溢
編者:湯宗勳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5-12-02
ISBN:9789571364391
定價:420元
特價:88折  370
其他版本:二手書 4 折, 170 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