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性之旅:追尋失落的靈魂
cover
目錄

【推薦序】現代心靈的再神聖化之道/洪素珍

【中文版序】超越文化界線的靈性追求/莫瑞‧史丹

致 謝

緒 論

第一章.「新酒需要新皮袋」

第二章.為神騰出空位

第三章.改變與新成形中的上帝意象

第四章.象徵之道

第五章.關注月亮心

第六章.指向超越

第七章.開啟超越功能

第八章.不僅是蝴蝶

第九章.靈性與心理分析

第十章.心靈宇宙圖

第十一章.與深淵之靈相遇的轉化經歷

第十二章.人性中的暗影怪獸

第十三章.倫理問題

第十四章.文化對話的贈禮

第十五章.關注自性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試閱內容

緒 論

有天早晨,我輕輕踏入葡萄牙布拉格市一座傳統天主教大教堂的後座區。那是二○一二年七月裡某個陽光燦爛的星期天,但教堂內部極為幽暗,我的視覺需待好幾秒鐘才適應過來。有個穿祭披的神父正在誦讀彌撒經書,讓我覺得自己踏進了中古世紀。教堂沒有真正滿座,但也非空無一人,比我居住地瑞士的教堂這些年來在星期天早晨可見的教友要多上很多。這裡的教友顯然非常專注於正在進行的宗教儀式。維護良好的聖堂處處佈滿了耶穌生平和他在十字架上犧牲生命的圖像、雕像、以及象徵物品。高拱在祭壇上方而使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座充滿戲劇張力、重現耶穌受難景象的三維立體作品:垂死而流露莊嚴神性的基督位於正中央,受難故事中的其他人物則以真人尺寸的塑像環繞在他四周或居於他下方,有如電影場景的安排。我看得出來,大多數教友都具有純樸的背景和出身,而零星雜在其間的則是一些衣著隨性的觀光客。參加彌撒的這群人看來男女各半;我猜他們的年齡分布在三十到八十歲之間。當神父用古老的天主教彌撒用語呼喚天主時,全場的人似乎都被祭壇傳來的字句牢牢吸引住。

這不是我的宗教──我心中暗想。我一生向來信仰新教,所受的教導要我在思考時具有批評精神、要看重「上帝之道」(the Word)而不是聖像、並幾乎全然不受傳統天主教象徵物件和儀式的感動。我對自己說:我必須曉得這群人正處在另一世界裡,他們在那裡至少暫時充滿了宗教的敬畏之情和奇妙感受──或者說,即使不是那麼深度參與,但他們確實滿懷誠摯和崇敬;這可從他們虔誠的舉止看得出來。我不知他們是誰,也不知他們在想什麼,但我可從他們的臉孔和身體語言看見明顯的宗教情懷。他們進入了一個象徵世界,在那裡他們的心底絲毫不藏任何反諷思維或批評態度。他們跟我雖生活在同樣的歷史時代,但在文化上卻差隔了數百年。我是個不折不扣的現代人;雖然我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想像和欣賞他們的世界觀,但我不可以走進他們所在之處。他們的象徵不同於我的。

幾分鐘後,我踏出幽暗的教堂、回到陽光下。即使教堂內的整體空間把會眾引往了神的世界,它卻讓我多少感到幽閉的恐懼。那裡沒有什麼自由思考的空間。況且,當我跟我的新教祖先──齊文格利(Zwingli) 和喀爾文(Calvin)──站在一邊時,我還是覺得最為自在。就是這兩位先祖把大教堂裡的雕像和圖像掃除乾淨的,然後代之以「上帝之道」──智性、抽象思考、以及由概念(而非圖像、身體儀式、彩繪窗戶、雕像)所構成的意義。宗教改革使思考凌越在藝術技巧之上,並讓直覺和感覺合作,產生出嚴厲的倫理態度,最終帶來灰色簡樸的世界。新教世界講究的邏輯和抽象思考到後來又被現代世界的數學和科學所替代。今天,在我所知道的大多數新教教會裡,講道者的言語都十分陳腐無味,其觀念也大多過時落伍。「上帝」一詞已不具生命力的聯想,只被當成《聖經》故事聽聽而已。這就是《聖經》宗教今天面臨的危機。教會只把過去的意義空洞而零碎地保留下來,除了微微顫動一下的懷舊之情之外,什麼都不剩了。

現代世界也是這樣。現代世界把象徵物件、神話、宗教物品、以及可創造意義的圖像棄置一旁,而去擁抱懷疑、聳聳肩膀的不可知論以及慎言含蓄的科學態度。我們等待科學研究來回答我們的問題,但這些來自實驗室的答案從來不是最終解答,反而要我們時時期待它們將有進一步修正或甚至逆轉的說法。現代心靈不再有空間來思索可見世界之外、不可知的超自然世界。自然世界就是全部世界,科學則提供了探索它的工具。

然而,這並不是說人即使在情感上也無法與古老神話──希臘的、埃及的、印度的、以及眾多世界信仰系統中的任一個──產生共鳴。事實上,有些現代人已經深切體會到古老神話為人類的存在提供了神奇、甚至核心的種種譬喻。神話學在各個角落盛行起來,但我們還是滿腹疑問:在新穎的圖書館或電腦網路上閱讀歷史巨著和數不清的世界神話時,我們能否因此經歷到可信的靈啟經驗?這可得要仰賴騰躍的想像力,但身在物質主義的現代時區,我們早已不信這套了。我們也常觀察到,神話主題滲透了當代的故事作品和媒體,但它們並沒有帶來信仰或信念,只具娛樂效果而已。長篇小說、影片、詩、或最新的電視連續劇都頗能激發強烈情感,卻極少為我們帶來可以轉化生命的靈啟經驗。它們也許偶而閃現靈啟的光輝,卻都無法持久,只帶給我們短暫歡樂而已。雖然神話創作者的想像力可以在閱觀者身上發動強烈的情感起伏,但這些起伏充其量只能讓我們忘懷嚴肅的生活責任,無法讓我們與神相遇而獲致自我轉化。現代世界在失去往昔宗教的重要象徵及預表符號的象徵意義後頗能適應現況。譬如,如要引起些許反響,「救贖」之重要性可以轉換為社會和經濟領域的用語。即使「靈魂」和「精神」在現代並不具有意義,創造力和創新精神卻因被賦予高經濟價值而獲得重視。於是,如果想要找條路徑來追求古人和傳統宗教曾無需自覺反思就能深刻體驗到的象徵生命,受現代文化薰陶的人往往在極盡努力之後仍然徒勞無功。

我有次觀賞了阿斯奇里斯(Aeschylus)《奧瑞斯提司三部曲》(Oresteia)之一《阿卡曼農》(Agamemnon)某版本的精采演出。這場演出極富情感衝擊力,意圖讓觀眾直接面對大地女神蓋雅 (Gaia)的盛怒──她猛烈責難現代人對生態環境沒有感同身受的能力而對她濫取誤用。蓋雅兇猛的尖叫聲狂暴到足以震碎一切;我和其他觀眾在驚嚇之餘,一時間莫不深信自己必須不惜一切代價來保護大地、否則將遭到殘酷無情的懲罰。離開劇院時,我深深感受到這場演出和其中訊息的撼人力量。然而我後來開始思索蓋雅這個角色。在我看來,她是個譬喻,而劇本的幾位作者利用這意象和語言的力量來打動人心、藉以傳達他們的政治立場。但政治人物、科學家和現實的商人會因蓋雅在舞台上吶喊就立即採取行動嗎?他們會一致認為自己所認識的地球──一個地質實體──確實如同蓋雅一樣正在發出叫喊?難道地球真因我們種種冒犯「母親」的罪行而正在「懲罰」我們?在某種說法上、以譬喻來說,是的。但這畢竟只是人所建構出來的譬喻,是劇作家在情感──以恐懼和罪惡感居多──的驅使下想像出來的。若我們不再相信蓋雅是神,我們還能嚴肅看待類似的訊息嗎?這訊息的源頭是什麼?它來自神祕彼方、還是現實世界?我們難道不應透過測量工具和理性探究來找出真相並採取行動,而非憑藉戲院所製造和激動出來的情感?

因此我自問:在現代世界裡,還有任何象徵──甚至上帝意象──可以具有說服力和意義?譬喻充斥於影片、文學和藝術領域,不斷打我們眼前經過,但它們沒留下什麼,只讓我們記得自己的情緒曾有所波動,或讓我們從中撿拾一些抽象觀念。譬喻無疑可協助我們思考,但它們能提供方向而且可靠嗎?它們會干擾清晰的思路,因此科學對之深表不信任。我們也許還是依賴理性和嚴謹的估算、並利用科技本身去解決科技氾濫的問題好了。為預防大自然遭到毀滅,我們需要科學,而不需要象徵。但是,僅賴科學過日子就夠了嗎?人需要意義,這又該怎麼辦?譬喻和科學似乎都無法滿足這需求。

在本書中,我刻意在現代世界特有的相對命題間維持其張力。在這緊張對立的關係中,其中一方是人性對於譬喻和宗教的天然嚮往,棄之於不顧必會帶來惡果。往反方向拉扯的那方則是我們文化中對於批判思考、抽象陳述、科學證據、和破除神像(不要圖像,拜託!)的強烈偏好。現代世界當然傾向於邏輯和破除神像的思維,可是事證顯示:如果沒有圖像、譬喻、和象徵,人是不可能思考和言語的(換言之,也就是無法活著)。現代人在這兩相對立中偏向科學的情形,可從當代高等教育重視自然科學、貶抑人文學科的現象得見一斑(社會科學則勇氣十足地想跟自然科學套拉親戚關係,卻多半無功而返)。然而,在現代社會邊緣、位於大多學術研究之視野以外的一個事實是:靈性和超越持續持有巨大吸引力,力抗量化和邏輯分析,並堅守自己對真存世界的特別見解。這種對靈性空間的堅持甚至仍然存在於最現代及物質主義最充斥的文化裡。事實上,根據科學問卷調查,各種形式的靈性追求在當今世界裡再度蔚為風氣。大衛.泰西 (David Tacey)甚至提到我們這時代的「靈性革命」和「當代靈性之起」( Tacey, 2004),並從現代社會的許多領域為自己的論點掏出一袋又一袋的證據來。

在現代世界以及如今的後現代世界裡,我們既必須與代表超越及靈性的象徵共存,也必須離開它們。這需要巧妙的平衡功夫。我們必須與它們共存,是因為它們會以靈啟經驗的形式不請自來、自動降臨。但就在心中持守它們的同時,我們還必須開闢一條思路來穿過和越過它們;換句話說,就是要使它們進入意識並整合於意識中。這是我們必須經歷和維繫的張力平衡。總而言之,我主張一條個別的靈性道路──它以個人生命經驗為基礎,而行走在它上面的那人要能以心理學觀點反思這些經驗。這條路存在於一切宗教體制之外。我將這種照顧靈性的方式稱為「關注自性」。

商品簡介

只要獲得靈啟經驗,人就能掙脫病症的詛咒,甚至連疾病本身都會沾上靈性。

──榮格

物質科學當道,宗教面臨存亡之危,但靈性的呼喚盤旋人心,我們如何找尋失落的靈魂?

本書試圖為靈性需求找到合於當代情境的載具。作者史丹博士認為,回歸宗教傳統或擁抱物質科學可能都行不通,而榮格心理學是新的可能性──「關注自性」(minding the self),走上個體化歷程。

在本書中,史丹博士穿梭西方宗教、東方禪學、腦科學、倫理學、自身靈啟經驗以及榮格的書信、《紅書》,描繪當代靈性旅程多彩的風景。他指出,靈性之路是一條由象徵、夢境以及隨之而來的靈啟經歷所共築的道路。它跨越文化,指向超越,讓人不受世俗自我(ego)所綑綁,進而能連結萬有之本,體現自性、展現神性。

有別於傳統宗教講求追隨象徵公義的神,史丹指出,在關注自性的靈性之旅中,個人將敢於同時面對內心的正、邪力量,予以調和。這過程難免苦痛,但終將帶來心靈平衡,成為集體潛意識的內容,為世界帶來正面的力量。

榮格指明了一條心理的宗教道路,人人都可通過個體化努力走向上帝,這本書對此論述精彩,令人激賞。

──魏宏晉/榮格作品譯者

史丹博士關注自性的發展,以榮格心理學做為宗教再神聖化的基礎,為現代靈性追求建議了一條可行出路。

──洪素珍/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對於個體化的概念如何作為自性覺醒的靈性歷程,史丹博士這本書為讀者褪去神秘面紗。他告訴我們,自性的經驗即是將我們與神連結的真實內在經歷。這個歷程同時讓我們明白「象徵」是如何透過夢、神話、經典和童話,對個人和集體心靈產生實質的攸關與意義。對於如何在這個後現代世界過有意識的靈性生活,分析心理學提供了確切指引──這是榮格對人類的貢獻。

──馬思恩(Shirley See Yan Ma)/榮格分析師、《纏足幽靈:從榮格心理分析看女性的自性追尋》作者

這本書用榮格的生命與學說作導引,為讀者將當代靈性困境作了卓越論述。莫瑞‧史丹為人稱道的就是,他的風格帶著學者式的論述紮實,同時又能讓非專業人士與一般讀者輕易了解與接受。

──大衛‧泰西(David Tacey)/澳洲墨爾本拉籌伯大學(La Trobe University, Melbourne)文學教授

作者簡介

莫瑞.史丹(Murray Stein),專長靈性與心理治療、榮格心理分析治療方法及個體化歷程。1943年出生於加拿大,耶魯大學英文系畢業後,先後取得耶魯大學神學院神學碩士及芝加哥大學宗教與心理研究博士學位,後於瑞士榮格學院完成榮格分析師訓練。1976到2003年,史丹博士一直是芝加哥榮格學院的培訓分析師,1980至1985年同時也是芝加哥榮格學院的董事及校長。1989年加入國際分析心理學會(IAAP)的行政委員會、擔任名譽祕書,並於2001至2004年出任國際分析心理學會理事長。目前居住於瑞士,負責瑞士分析心理學院。

史丹博士的著作豐富,其中《榮格心靈地圖》一直是華文世界研讀榮格心理學重要的入門書籍之一,另著有《英雄之旅:個體化原則概論》、《中年之旅:自性的轉機》、《轉化之旅:自性的追尋》等書(心靈工坊出版)。

譯者簡介

吳菲菲,國立台灣大學英美文學碩士,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布盧明屯校區英美文學博士班課程修畢,主修英國浪漫主義文學及後現代文學理論。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文學組專任教師,2006年退休。現居加拿大,譯有《與狼同奔的女人》、《愛波的輓歌》、《纏足幽靈:從榮格心理分析看女性的自性追尋》等書。

名人導讀

〔推薦序〕

現代心靈的再神聖化之道

洪素珍(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我們正處於一個「活在當下」的時代,努力追求立即的慾望滿足。月薪三萬元的年輕人,漏夜排隊搶購二萬五千元的新款手機;情侶復合不成,立即拔刀相向,快意恩仇;捷運車廂裡,人人盯著手機,生怕遺漏任何一條即時的聊天訊息……。這些過去偶爾發生的「奇聞異事」,如今屢見不鮮。克己復禮已非道德,恣心縱慾方是英雄。這種心靈扭曲現象,與所謂的「現代化」脫不了關係。

十七世紀工業革命釋放出大自然驚人的能量,讓人類物質享受水準不斷攀升,到達史上僅見的高度,且尚未知雲頂伊於何處。甚至到了六O年代時,當大量生產的工業商品似乎已經達到物質效應的頂端時,人心一轉,硬是將商品價值擴大解釋,使之與身分、地位、成就、權力等慾望加以連結,從此心靈被物質侵凌更深,成了一個黑洞、一個空虛永恆的無底深淵。科技確實始於人性,也因為善於利用人性,而將人心掏空到涓滴不剩。人們不斷用物質填塞心靈,卻無法真正滿足。無盡的空虛感,讓現代人無從想像與思索永恆,只能停留在當下,追逐那短暫及時的小確幸,自滿於「剎那即永恆」。

甚至,配合著工業革命而產生的資本主義,為了合理化一切,以現代化理論步步進逼,不僅使科學力壓宗教,也與政治、經濟、社會、法律,甚至包括倫理道德等層面通力合作,建構出一張嚴密的羅網,緊緊地綑綁現代人的心靈,令眾人更難以逾資本主義現代化之雷池一步。迅速、確實、效率、回饋等,成為評估幸福與成功與否的終極指標。

現代人的幸福感短暫且虛浮,迥異於受盡我們嘲笑與奚落的歐洲中世紀古人。對於時間,現代人只能努力掌握片片斷斷的當下,中世紀的人們則仰望著永恆。莫論中世紀普羅大眾過著一簞食、一瓢飲的清苦日子了,就算王公貴族的生活,以現代標準而言也談不上享受。國王出入策馬,怎也比不上現在小上班族搭地鐵舒服吧!對於時間的認知感受不同,對苦樂的覺受也因而翻轉。中世紀人們物質生活很清苦,但卻與上帝、天國、永恆同在,在更高的時間向度上,擁有著更多的希望與神聖感。

然而,現代化進程不可避免地對宗教加以「除魅」(disenchantment),讓人從愚昧、受壓迫中解放,順勢也將「神聖性」去除。這讓我們的心靈空缺了一塊,物質主義雖趁虛而入,但顯然難以取而代之。

從歷史的發展來看,傳統宗教因為死守那些已經被除魅的內容,無法回應人們內在對神聖性的需求,因而沒落,儘管如此,人類心靈對宗教的渴求卻依然存在。現代人並不因宗教被除魅而失去對神聖性的需求,這時候,就需要一個適當的「新宗教」來取而代之。這正是榮格面對「相不相信神」的問題時,回答「我相信神,但不是大家所說的那一位神」的原因。而其中蘊涵的深意不外是:神聖性被現代化去除後所造成的空虛焦慮,需要透過再神聖化(re-sanctification)的過程來幫助修復。

什麼是「再神聖化」呢?簡單說,就是把還餘留個人心靈中的神聖性,重新長養到除魅後公眾領域的世俗性上。當我們已經對宗教、社會、政治、經濟等公共領域的世俗化失去信心與耐心時,我們不應該只退卻到私領域空間去保有個人的神聖性,反而更應該主動、積極參與公領域,在世俗化的基礎上重建神聖性,不放任公領域持續墮落與媚俗。

然而,「新宗教」毋寧是個敏感話題,在這裡所指稱的,絕不是許多當今流行、沒有歷史傳承、拼湊教義、自創邏輯或者妄稱天啟的「新興宗教」。絕大多數新興宗教都犯了已被除魅的傳統宗教的錯誤,它們無力使用科學的「歸納」(induction)方法論,反而濫用形而上前提的「演繹」(deduction)邏輯。它們沒有說出新東西,只是改一套話術再愚弄世人罷了。現在人需要的是符合科學典範的心靈理論。

榮格心理學的重大特色之一,是強調心靈(spirit)的作用,認為其重要性甚至超過心智(mind)。生命的意義無非是在自性(self)的召喚下,朝著內在神聖努力的過程,榮格稱此為人類的宗教性。榮格在世之時就明瞭人性的脆弱──現代人棄捨傳統宗教的愚昧,卻又渴求宗教的召喚;他深知當代任何稍具「神祕感」、「智慧性」的隻字片語都會被無限延伸,甚至被拿來膜拜。也因此,他早就給那些他根本不認識、後來卻會視他為「先知」、「教主」的「信徒」們警告:他自己是「榮格」,而非「榮格學派」。言下之意,宗教是個人的經驗,無以言傳;個體化之路只能獨行,無從結伴。那些緊抱《紅書》,以為擷取當中片段參詳,就可以證悟、得道者,回想起榮格的逆耳忠言時,實應謹慎以對。

史丹博士在這本《靈性之旅:追尋失落的靈魂》中試圖以榮格心理學,科學地論述與重建合乎現代人靈性需求的宗教性。他主張,傳統宗教沒落,然靈性猶在人心,最適合人們的新宗教就是科學的現代心理學。他關注自性的發展,以榮格心理學做為宗教再神聖化的基礎,為現代靈性追求建議了一條可行出路,卓然樹立,成一家言,實可成風雨名山之業,因以為推薦。

名人推薦

王浩威/作家、心理治療師

洪素珍/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馬思恩/榮格分析師、香港榮格中心創辦人

鄧惠文/作家、精神科醫師

魏宏晉/北京大學哲學博士、榮格作品譯者

靈性之旅:追尋失落的靈魂
Minding the Self: Jungian Meditations on Contemporary Spirituality
作者:莫瑞‧史丹(Murray Stein)
譯者:吳菲菲
出版社: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5-10-17
ISBN:9789863570424
定價:400元
特價:88折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