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當個巴黎女人:愛情、風格與壞習慣
cover
試閱內容

金玉良言

每晚上床前大聲朗誦,即使喝茫了也要唸:

不要怕老。俗話說,什麼都別怕,只有畏懼本身最可怕。 在三十歲之前找到「妳的」專屬香水,此後三十年都搽這種。 無論說話、大笑,任何人都不該看到妳的牙齦。 如果妳只有一件毛衣,請確保材質是喀什米爾。 白色襯衫底下務必穿黑色胸罩,這就像樂譜上的兩個音符。 人一定要和異性共存,不是相互抵抗,不過做愛時除外。 不要始終如一:不必天天搽香水,但是這句話只適用於冬季。 盡可能多去劇院、博物館、音樂會;這會讓妳容光煥發。 了解自己的優、缺點,私下校正,但是切勿矯枉過正。 讓人覺得妳一派輕鬆。舉手投足之間必須瀟灑、優雅。 妝容不要過濃,身上不要有太多顏色、配件…… 深呼吸,凡事簡單就好。 外表一定要有一項未經修飾,魔鬼就在細節裡。 當自己的白馬王子。 自己剪頭髮,或拜託姐妹幫忙。妳當然認識那些紅牌設計師,但是你們只是朋友。 永遠保持秀色可餐的狀態:無論是週日早晨排隊買麵包、半夜買香檳,甚至是去接小孩放學;世事難料啊。 要不就整頭白髮,要不就一根也沒有。餐桌上的胡椒才會黑白相間。 時尚統領世界,巴黎人又統領時尚。好吧,也許這不是事實,世人總是需要神話故事嘛。

巴黎男人眼中的巴黎女人

我可以請誰完美地闡述何謂巴黎女人呢?

這個問題我問了自己無數次,終於恍然大悟。

廢話,問他啊。就是廚房裡那個恰巧與我分享人生的男人。

我的問題頗令他吃驚,接著便開始喃喃自語。

我看著他,滿腔怒火。

難道他就這麼了無新意?除了講些陳腔濫調描述我們不可思議的風格和獨一無二的香水?

「慢著,妳是說真的?真要討論這件事?」語畢,他背靠水槽。緊接著,他滔滔不絕地開口說了起來,彷彿背誦滾瓜爛熟的祈禱辭,就算閉著眼睛也沒問題。

第一,他說,巴黎女人永遠不滿足。證據如下:無論我說妳有多明豔動人,妳永遠都不滿足。

巴黎女人自以為是楷模。她可以在部落格、書裡寫滿人生建議。事實上,她愛死別人問她怎麼想。這當然也說得過去,因為她什麼都做過,什麼都見識過。畢竟她見多識廣。

好比說,巴黎女人一定會引薦她的醫生給你──他是天才。她的牙醫──他是藝術家,手藝媲美高級珠寶工匠。她的婦產科醫生──那還有什麼好說,凱瑟琳.丹妮芙都找他。巴黎女人臭屁到毫無羞恥心,自大到完全不怕別人知道她就是這麼自以為是。那有什麼不對?巴黎女人就是傲慢。

她熱愛藝術、文化、政治。她栽培自己的方式如同她呵護種在陽台上的白蘿蔔,簡而言之,就是關愛有加。她會手裡拿著澆水器,告訴你上一部金棕櫚獎的作品根本是爛片一部,然而她可能看都沒看過。巴黎女人早知道她該有什麼意見:總而言之,就是和你唱反調。

巴黎女人永遠不準時。不像你,她可是要事纏身,忙得很。她約會時絕對不化妝,因為內在美戰勝一切。相反地,週日早晨去麵包店,她想也不想就搽上口紅,否則碰到熟人怎麼辦?

她的偏執狂近乎自大妄想症。如果把她對沮喪之事的熱切渴求拿來解方程式,肯定每年都能得諾貝爾數學獎 。

如果她說妳的男友「獨樹一格」就要小心了。對她而言,「獨樹一格」可不是恭維。

她從不在該過馬路的地方過馬路,還宣稱她就是這麼反骨。排隊的人群讓她備感壓力。

她不見得每回都會道謝,不見得次次都會打招呼,卻一定會報怨巴黎服務生有多沒禮貌。

她有話直說,罵起髒話連討海人都要臉紅。但人們禮貌性地說「用餐愉快!」就嚇得她半死。沒品味比不擅交際更糟糕。

她永遠戴著墨鏡,即使下雨也不摘下,卻瞧不起電影明星用太陽眼鏡遮住大半張臉。

一言以蔽之(相信我,我很了解她),我會說巴黎女人絕對是「瘋子」。

不會出現在她衣櫃裡的東西

三吋高跟鞋。何必過得不高不低?

商標。妳又不是廣告看板。

尼龍、聚酯纖維、人造絲、聚氯乙烯會讓妳汗流浹背、發臭,還會閃閃發亮。

運動褲。沒有一個男人應該看到妳穿這種褲子,健身教練除外,最好也盡量避免。內搭褲勉強可以接受。

有刺繡、貼亮片還破洞的牛仔褲。寶萊塢才需要這種衣服。

UGG靴子。還用說嗎?

超短上衣。因為妳已經不是十五歲了。

假名牌包。就像假奶,缺乏安全感無法靠假貨彌補。

老實說,如果巴黎女人可以穿Burberry風衣,底下什麼也不穿,她就樂壞了。

不完美的

母親

說得直白一點:巴黎女人很自私。無庸置疑,她們關愛子女,卻無法徹底忘記自己。巴黎不盛產聖母型母親(mater dolorosa),她們不會犧牲自己,成天只忙著幫孩子做牧羊人派。巴黎女人不會因為生兒育女就忘記自己,不會放棄自己不成熟的生活方式,不會停止與朋友的夜間聚會、派對狂歡,也依舊無法擺脫精神不濟的宿醉。其實她不會放棄任何事情,然而她也熱愛自己的母親身分。她想陪伴子女,教育他們,看著他們成長茁壯,傳授她的原則、看法和價值觀。然而一樣都不肯放手的女人會面臨什麼後果呢?失序──永無止境的混亂。這種失序如此正常自然,而且不斷重複上演,甚至成了一種新的秩序。也許這就是巴黎母親教育系統的主要原則。她的孩子不是小國王,而是她人生的衛星。孩子無所不在,因為這顆衛星隨時都跟著母親,共同分享重要的時刻。他也許會與她一起午餐,陪她逛街,跟去聽音樂會或參加雞尾酒派對,最後可能在沙發上睡著,她則滿臉歉疚又無限慈愛地看著他。她的孩子也上學,去公園玩,打網球,參加運動校隊,或上英文課;有時甚至全都有份兒。兩種年齡世代的交流,一般不見容於社會,卻成為定期發生的例外事件,這種新鮮的不正規約會也改變孩子的規律作息。但是一般而言,雙方都沒有任何怨言。日後,雙方都會珍惜這些稍縱即逝的影像、零星的對話內容,他會瞥見成人世界的吉光片羽,有助於他翹首盼望未來。根據巴黎女人所言,這種享受生活的態度(joie de vivre)是啟發子女成長的最佳方法,母親也不必捨棄養兒育女之前的生活。

素顏

要解開素顏的深奧謎底幾乎毫無可能,因為沒有什麼是純素顏。巴黎女人會讓你以為她們天生麗質,頭髮也亂得剛剛好,而且打從出娘胎以來就散發出幾可比擬香奈兒五號香水的芬芳。這些所謂的「自然特質」都是得天獨厚,難以解釋。

她們個個都在說謊。

素顏是精心設計的成果,而且小心翼翼地代代相傳至今。以下就是一連串不尋常的訣竅,簡而言之就是:如何打理自己,又讓別人以為妳什麼也沒做。這就是巴黎人認定的美貌精髓。

關於頭髮

巴黎女人最獨特的特徵就是那頭秀髮。以下有幾項特徵,一眼就能讓人認出。她的頭髮絕對不可能「完美無瑕」,也鮮少出去給人吹整。她根據年紀精心營造各種不同層次的毛躁感。別誤會了,這是細心打造,亂中有序。

方法:不要染髮,就算染了,也只能在原來的髮色上挑染,或是掩飾白髮。這應該是人人遵守的通則:保留大自然為妳選擇的髮色。

別用吹風機吹乾頭髮(其實妳大可以丟掉吹風機),使用另外兩種更環保的資源:夏季自然風乾,冬天就用毛巾擦乾。只要時間許可,晚上就洗頭,不要等到早上才洗,才不會頂著濕漉漉的頭髮走出家門。

頭髮微濕就上床,隔天早上反而會有意想不到的妙趣。不必每天洗頭,因為第二天(甚至第三天,要看妳的髮質而定)頭髮會更重,綁成髮髻,髮量看來剛剛好。

髮飾沒有任何意義,如果超過十八歲就別再用髮夾或髮帶,頭飾或任何裝飾配件也都嫌多餘。

隨著年齡為臉龐添加更多線條,髮型就應該更整齊俐落,才能兩相平衡。

感謝神奇的夏天,有時泡過海水、曬過太陽之後,頭髮反而美到極點:有點粗糙、有點輕盈,還略帶鹹味。

當然,在頭髮上、耳後、頸背噴點香水更是無傷大雅……

關於整形

巴黎女人不整形,她們認為人們應該學著接受母親細心呵護、創造的身軀。不只坦然接受,還要透過一絲不苟、孜孜不倦的自我意識加以雕塑。當然,這是她們對你或伴侶的官方說法,卻不是實話。

以前法國人認為整形代表兩個令人憂心的問題:徒勞無功的執念與躁鬱症。但是隨著時代進步,如今巴黎人的確會藉助外力改變身體和臉孔。但是一如往常,她們有自己的方法,也就是遵守一定的規則,畢竟中庸才是王道。

方法:首先選定一個部位,一次手術,也就是妳最看不順眼的部位。例如鼻子、嘴巴周圍、胸部、腹部……第二,盡量延後第一次動手術的年齡。法國鮮少有人三十五歲便去整形,一般而言通常是四十歲才開始,往往是注射玻尿酸或是肉毒(尤其後者,一年不可超過一次,否則太過明顯)。多虧這些初步的醫美微整,妳便能耐心等候,過了五十歲再考慮小拉皮:例如拉提眼皮、眼袋或法令紋。到了六十歲,也許可以考慮微創拉皮。

整形在法國不同於其他國家,並不是財富象徵。整形成功與否在於是否讓人察而不覺。是的,巴黎人不會談論整形,也不會到處宣傳。手術絕對不能大幅改變五官,也不能將女人整成雕像或洋娃娃。

關於皮膚

膚色要自然。春季太陽露臉時,雀斑的存在是理所當然。有時撒謊會兩頰泛紅,受到威脅時則是滿臉通紅。膚色的自然變化才能讓人生更活潑,所以應該要盡情展露。

方法:法國女人盡量避免使用粉底,這種產品就像壽衣,毫無存在意義。

然而取而代之的透明產品種類繁多。這些產品雖然透明,卻效果顯著,重點在於光澤度。原理就像畫家上色之前,一定先「處理」畫布(這些處理手法是最高機密,配方也隨著大師一起入土)。妳也要把自己的臉當成畫布。

先擦乳液填補臉上不平整之處,這是專業人士的手法,然後用遮瑕膏(例如聖羅蘭的超模聚焦明采筆)或BB霜隱藏所有缺點(眼袋、鼻側、青春痘)。如果妳非用粉底不可,那就加點乳液減低粉感。接著擦上睫毛膏(蘭蔻的超性感放電睫毛膏),強調瞳孔上下方部位,便能強調眼妝,遮掩眼袋。如果是上夜店,一抹鮮紅色的口紅(迪奧的癮誘)絕對不會錯。

照顧手腳四肢

就算巴黎女人看來滿臉無所謂,依舊尊重放諸四海皆準的女人風情準則:細心呵護的手腳。條件是什麼呢?乾淨的短指甲──偶爾會擦上指甲油,卻不是時時刻刻都有色彩。關鍵在於簡單。事實上法式指甲是個謎,這和法國人的品味大相逕庭。巴黎女人完全不明白其中的意義,也不做這種指甲,否則無啻於昭告天下,她努力維護自己的外貌。

儘管有這麼多標準程序,巴黎女人保留她的小小缺陷,甚至還頗珍惜(例如門牙的縫隙、有點歪的牙齒、濃眉或線條突出的鼻子):這些在在證明她的鮮明性格,即使不是一百分美女,也能散發自信。

商品簡介

每個女人的靈魂裡,

都住著一個巴黎女人!

四位引領時尚與創意潮流的巴黎女人,不藏私的真誠分享!

《紐約時報》暢銷話題書!英國Amazon書店時尚書籍排行榜第一名!

巴黎女人的魅力秘密,絕對不是當個完美乖女孩!

愛情當然不可或缺,

風格凌駕一切之上,

至於壞習慣,那可是必要配備!

巴黎女人的人生,也是每個女人嚮往的人生。

戀愛、打扮,可能有孩子或者一個像孩子的情人;努力在職場上奮鬥,但難免發懶憂鬱;希望時時刻刻完美,偶而出糗卻也無妨;愛得很純粹,有時也會耍點小心機;老是怕胖,但放縱自己也是必要的;很願意照顧別人,當然更不會虧待自己;一邊努力活出自我,一邊小心不要失去秩序;內心浪漫,卻又無比實際;知道人生都很殘酷,但絕對值得努力……

四個引領巴黎潮流典範的女人,誠實剖析巴黎女人的內心世界,帶領我們走進繽紛的秘密花園,分享她們的率真、自信與幽默,一起講究打扮、保持青春、享受愛情、培養友誼、充實自己,一起嘆息或歡笑,一起學習如何活得優雅、活得美麗又盡興!

作者簡介

安妮.貝荷斯特Anne Berest

寫過兩本小說,今年出版了莎岡的傳記,也是電視劇、電影、舞台劇的編劇。

奧黛莉.狄旺Audrey Diwan

主修新聞和政治,後來成了編劇。她曾和尚.杜賈丹合作撰寫塞德里克.吉梅內斯執導的《法國毒網》,目前則正在執導她的電影處女作。此外,她也是《Stylist》雜誌的自由編輯。

卡洛琳.狄.梅格赫Caroline de Maigret

搬到紐約擔任模特兒前在索邦大學主修文學。二○○六年搬回巴黎,創立唱片公司。她從二○一二年以降,就是香奈兒品牌大使,並透過國際關懷組織支持各地女性。

蘇菲.瑪斯Sophie Mas

在巴黎出生長大,畢業於巴黎高等政治學院與巴黎高等商學院。創立電影公司,如今在洛杉磯、紐約和聖保羅擔任製片。

譯者簡介

林師祺

政大英文系畢業。曾任報社編譯、記者。跨入譯界以來,穿梭不同時空,體驗各色人生,樂此不疲,因而轉任專職譯者。

譯作有《戀愛挑戰書》、《如果我留下》、《16歲的最後心願》、《書店怪問》、《男孩裡的小宇宙》、《莎士比亞三姐妹》、《耶穌在哈佛的26堂課》、《法國女人不會胖》等。

作者自序

真相大白:巴黎女人沒有所謂的「瘦子」基因,不是無時無刻都好相處,也並非每個都是完美母親。事實上,她們的缺點很多:含糊不清、不可靠、自相矛盾。但是她們也幽默、體貼、具備好奇心、喜歡唇槍舌劍,並且深知如何享受人生。

我們四個巴黎女人已經當了一輩子的朋友,在許多方面都南轅北轍,但是在重要問題上總是意見一致。無數長夜,我們嬉笑怒罵,分享典型法式熱忱:將人生改造為一部小說。各位將會發現,巴黎女人耗費莫大精力,努力用人生的每個篇章織就一段精采故事。

我們的目標是帶各位一窺巴黎女子做為女人的本領精髓。我們井然有序又雜亂無章;驕傲又自貶;忠實又不貞。我們將在書中寫出我們的見解,漠然的態度,低調的風格,戀愛時的模樣,以及我們如何度過白晝與黑夜。希望接下來的內容可以吹散迷思。

名人推薦

旅遊作家安朵、《美麗佳人》雜誌社長胡玲玲、Eggwhite.co站長/前《大美人》雜誌總編輯翁儷芳、知名兩性作家御姊愛、《經典巴黎:100個你一定要知道的關鍵品味》作者盧怡安、《ELLE》雜誌總編輯盧淑芬 真女人必讀推薦!●按姓名筆劃序排列

如何當個巴黎女人:愛情、風格與壞習慣
How to Be Parisian Wherever You Are: Love, Style, and Bad Habits
作者:安妮.貝荷斯特、奧黛莉.狄旺、卡洛琳.狄.梅格赫、蘇菲.瑪斯
譯者:林師祺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5-07-27
ISBN:9789578039728
定價:350元
特價:88折  308
其他版本:二手書 13 折, 45 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