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條回家的路:從跟家庭和解出發,再學會修復自己與關係
cover
目錄

0 家庭裡的真理

理想的家庭

家庭裡的真理

家庭能復原

〔幫助我們改變的練習〕

1 讓自己鬆綁

情緒勒索

家庭中的旁觀者

一輩子的朋友或仇人

家庭中的扭曲與誤解

我不喜歡帶小孩

別太早對自己的人生下結論

讓自己鬆綁

沒有安全感的大人

〔跟自己以及跟他人和好的練習〕

2 我的孩子,以及我內心的孩子

原生家庭裡的家規

放下期待反而自在

公主的世界

第一個朋友

他們都只陪我玩一下下

兒子只有一個

為人父母是一種服務業?

你這什麼態度

生氣對生氣

給孩子的一封信

窺探家庭的窗

同性之愛

不一樣的家人

愛被逼得那麼緊

別考驗一個人慾望的深度

〔學習自我對話的練習〕

3 家庭中的女性,還有男性

家庭中的性別議題

誰有教養權

想當媽媽的女兒

媽媽的委屈

講情論理有黃金比例嗎?

自我肯定

你不要再解釋了

冒著風險講需要

哪一道門是開的

降低期待反而自在

練習祝福

天使媽媽是壞人

世界末日不修復

〔練習愛的黃金比例〕

4 修復關係,重啟對話

偶爾不依賴

不真實的美好

用情緒牽引

如何修復關係?

〔受傷圈的練習〕

試閱內容

* 家庭能復原

我認識一位朋友,他被我視為這輩子的知交,他最瞭解我,我則最懂他。我們共同認識的國中老師,總愛說,她對這位朋友印象最深刻的事,就是看過他一邊照顧家裡的生意,一邊在空檔的時候看書,又能在班上考第一名。這位朋友從小在街頭長大,流轉生活在不同夜市,家貧困但人勤奮。後來這位朋友,讀書一路順利,也很少讓人擔心。原生家庭的家境也逐漸獲得改善,雖然依舊不富裕,但整體家庭已經算是走出困境,家人皆能過得衣食無虞。

家庭也會遭遇逆境,生老病死躲不掉,天災人禍逃不了,大時代的巨輪滾動,家庭也只能隨之顛簸前進。譬如,二○一一年的日本福島核災,疏散三十萬人左右,估計有十五萬人永遠回不了家;二戰期間,六百萬猶太人被殺害,受影響的家庭不可數計。

家庭可能經過無常的洗禮,但亦有其生命力。家庭可能從危機與創傷中修復與成長,並且淬鍊得更堅強。在短暫的迷亂狀態中,家庭能發揮其功能,相互協調、緩衝壓力,成為讓人安心靠泊的安全港,讓家庭成員的身心狀態相對穩定。

不過,也有家庭在困境中煎熬,導致一個或以上的家人變得更脆弱,整體家庭的功能也逐漸薄弱。像是家有長期照護需求的長輩,纏綿病榻,照顧者不但可能在多年後身心俱疲,又可能無法兼顧親職或工作的要求,整個家庭經濟陷入困窘,互動也吵鬧不休。

假如,家庭的凝聚力可以提供家人支持與歸屬感,家庭成員的個人價值都被尊重,以及被賦予適當的正面期待。所有家人不把自己視為暫時困頓的受害者,而傾向認為,透過自己的努力,我們能夠掌握自我的生活。那麼,家庭在復原的過程中,下列的現象便可能漸次或同時出現:

● 家人可能早就建設好,或者在面對挑戰時形成並強化一些共同的價值觀,像是視危機為轉機、家人同心其利斷金、把家人之間的信賴當成是最大的財富……。這些價值觀能鼓動家人之間的團結與努力,不互相怪罪,認為未來的幸福可被追求,自然眾志成城,早日脫離低潮與谷底。

● 家人可能已經習慣,或者正在形成有效的溝通方式。不分年紀,傾聽所有家人的聲音,以可行性而非單純因為權威作為行動的依據,家庭會議的結論涵蓋多數人的看法,並且試行一段時間之後能有機會接收回饋與修正。

● 家人的思考彈性,勇於改變,並且尊重個別差異與獨立的需求。

像是我認識一個有特殊兒的家庭,在夫妻討論之後,也參考親子互動的品質,決定由爸爸辭掉工作,在家帶小孩進行療育,媽媽持續工作養家。處在價值觀較為保守的鄉下,爸爸勇於跟親人溝通,並正面迎向外人的質疑眼光。將孩子的成長紀錄成立個人的部落格,清楚呈現孩子的進步,常向社會分享自己幫助孩子的方法,更鼓舞了許多類似的家庭。

而,另以我朋友的家庭來說,最艱苦的日子,毫無疑問當然該是全家一起過。在不影響孩子學業的前提下,一家四口共同努力在不同夜市經營小生意,碰到特殊節日,那更是十幾個小時的長時間工作,然後輪班休息。長期勤奮工作少休閒的生活型態,除了培養出家人之間的革命情感,還有鍛鍊出孩子們不畏苦的精神,我的朋友相當感恩過去這段日子的磨練,磨出了一輩子受用不盡的資產。

所以在適當的壓力下,一個家庭有可能把生活過得越挫越勇,越走越堅強。當家庭能不斷累積成功經驗,受益的,是所有在家庭中的個人。

當兩人以上共組家庭,就形成了一個團體。團體的人數越多,就越不是哪個個人單方面可以影響全局。然而,當家庭以情感為基礎,重精神而非物質,那麼,外在環境固然容易變動,但內在對家庭的認同,就沒那麼容易被動搖。

團隊裡的眾人,人人都有機會對團隊付出,人人都感覺自己對團隊有價值,那麼,這個團隊的力量就相對強大。家人都知道該對家庭貢獻,了解持家之不易,那麼,家人對家庭就會慢慢懂得珍惜。

家庭當然可能先天不足,沒有好的經濟條件、父母剛開始不知道如何跟孩子相處、孩子病弱……但是,擺脫家庭的不足與缺點,跟擴大家庭的潛力與優點,可以同步進行。經濟沒那麼快好轉,大家可以學習節約的生活;沒有人天生會當父母,但是願意花時間陪伴揣摩很重要;孩子固然身心脆弱,但我們因此懂得更愛惜自己的健康,培養良好作息、均衡食物、適量運動…

我幫助過一個家庭,單親媽媽,但是憑藉資源回收的工作,以及主動尋求社福單位的協助,也能在困苦的環境中,撫養三個孩子漸漸長大。孩子在學校有困難,功課跟不上,媽媽學習用耐心教導孩子,以及在義工大哥哥的課輔下,孩子的行為逐漸改善。

家庭像棵樹,在家人的耐心澆灌下,成長茁壯,回過頭來保護家人。風吹雨打都正常,但大樹發揮其強韌生命力,更能在寒風中挺立。家庭能復原,除了先天的資源,還有家人間的情感,那是關鍵。

我的朋友,出身寒微,但立志助人。他很喜歡小孩,期待能從家庭與親子,以及兒童心理治療等各方面不斷努力,大家都稱呼他為紅豆冰老師。

* 情緒勒索

「你等我們找到新人接替再走,畢竟同事都對你還不錯,你這樣會造成他們的困擾!」

這是朋友提過的一段話,明明就是主管自己常在威脅下屬,業績不好就得走路。朋友實在氣不過,常被剝削又要當主管的出氣筒,已經另有生涯規劃。偏偏真的下定決心要走的時候,主管就以同事之間感情還不錯為訴求,要引發朋友的罪惡感,讓他願意等到對單位最好的時機點再離職。

都已經要走了,還講得朋友好像有義務,要對單位、對同事負責。朋友很清楚,主管一點也不在意他的心情與犧牲,只在意主管自己個人或單位的利益,所以很生氣。就是因為主管的自私,他才捨得拋下同事之間的情誼,展開人生的新頁。還好,自己的下一步已經很清楚,時間與機會不等人,只是,他感覺到被情緒勒索,忿忿不平,「怎麼會有這種人?」

其實,情緒勒索的狀況,只要跟家庭工作,是很容易看到的事。簡單來說,情緒勒索者,他會一直要某種心理層面的東西,也許是親密感、成就感,或安全感,通常會讓被勒索者感到壓力與痛苦。

但是,情緒勒索者很難被滿足,且因為被勒索者很可能心不甘情不願,更是讓勒索者不滿,所以這種狀況很難有停止的跡象,讓被勒索者備受煎熬。被勒索者常可能被塑造為罪人,沒持續對勒索者付出,就是不盡自己的責任或義務。

不過,一個巴掌拍不響,情緒勒索者與被勒索者,常成為一組配對。以我的朋友來說,他確實有些情感動搖,但認清主管的意圖,以及對自己未來的方向確定,他沒有成為被勒索者。主管的勒索可能多次有效,但朋友劃下清楚的界線,主管也無計可施。

職場也許有法律明定勞雇關係,但在家庭中,就沒辦法那樣一刀兩斷。曾有另外一位朋友說,如果不接受家人的要求,會不會被認為「不孝」?

「我以前沒有機會,因為要工作養家。好不容易現在家庭狀況穩定了,我給你們安排這條路,你們多幸福,還不知足?」

「我老了,不中用了。我每天在家裡煮飯,不懂你的事業有多重要。不用管我,你就做你想做的事吧,反正我再活也沒幾年了!」

「我在外面工作很辛苦,回到家,看到家裡一團亂,就覺得悲哀。我同事的孩子,有好幾個都很會唸書,又會幫忙做家事,又很體貼懂事,我好羨慕他們!」

「我從小就沒有爸爸,又被迫去念你要的私立學校,然後被霸凌,所以現在才這麼慘。你就當沒有我這個孩子,讓我自生自滅吧!」

情緒勒索者,可以是任何角色,父母、丈夫、妻子、孩子、手足…等。只是,通常在關係中較強勢者,運用起來影響力較大。

借用心理學家蘇珊‧佛沃博士的定義,以及我自己的經驗,最完整的情緒勒索,大略有下列幾個階段:

第一,勒索者提出要求。勒索者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太能容許被勒索者有太多討論或改變的餘地。

第二,被勒索者試圖抵抗。被勒索者想要維持自我的完整性,所以用口語或肢體,表達自己的想法。

第三,勒索者繼續加壓。勒索者開始用各種手段,動之以情、說之以理,讓被勒索者產生負面情緒,如罪惡感或恐懼,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第四,被勒索者妥協。被勒索者可能為了維持關係,或者暫時要避免不好的結果發生,就不再堅持自己的想法,因而破壞自己的原則,犧牲自己的利益。

第五,負面循環。勒索者的手段達到目的,被勒索者暫時解除壓力,形成了一組配對,讓雙方陷入負面的互動,又沒辦法逃脫。

為了家人,有時候犧牲自己,真的不算什麼。華人文化裡的「孝順」,在古代要聽從父母的意見婚配嫁娶,這是以前認為理所當然的事。「父母在,不遠遊」,現代華人子女也都會認真思考。

然而,家人如果常為了一己之私,不顧整體的利益,那就是我們最在意的情緒勒索。最讓人無所適從的是,有時勒索者也搞不清楚自己要什麼,聽街坊、朋友說什麼,或者自己心念一轉,就要其他家庭成員配合照著做。變來變去,又都堅持自己才是對的,好像家人有不同的意見,他就受不了。

或者,有些勒索者非常蠻橫,手段也過於激烈。像是配偶不答應自己的要求,就自殘、鬧脾氣,有時再來個借酒裝瘋、自暴自棄,搞得整個家庭烏煙瘴氣。這種勒索的方式,實在讓人沒辦法接受。

最最重要的是,勒索與被勒索的雙方,都很難得到長久的寧靜。

「愛我,就照我的話做!」這是情緒勒索者心中,常出現的獨白。

不過,有些勒索者,因為不想對自己的情緒或需要負責,所以都希望被勒索者,能自動自發滿足勒索者的需求。也常用非常迂迴或暗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需要,要面子也要裡子。如果被勒索者聽不懂,或者沒辦法完全滿足勒索者,勒索者還會不高興。涉入這種關係中,真的很累。

「你決定就好!」有時勒索者會說出這段話,但千萬別當真。因為,如果我們真的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勒索者又會處處反對,最後還是要照勒索者的想法走,事情才能順遂。當個體是家庭的旁觀者時,這種現象會看得特別清楚。

所以,勒索者常會說出自相矛盾的話,「我不是反對你,只是,你這樣做真的不好。你看,如果照我所說的做,不是皆大歡喜嗎?!」

通常,歡喜的,就是勒索者,被勒索者心中實在歡喜不起來。如果被勒索者明顯表現出不高興的情緒,勒索者還可能繼續整理另一波攻勢,想辦法要讓被勒索者心服口服。被勒索者吃過悶虧,所以還要再配合演一場戲,好像心悅誠服,忍到自己都受不了了再說。

被勒索者,因為不斷屈服,自尊受影響,也常覺得自己軟弱。更可能出現身心疾患,因為常處在壓力狀態下。常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特別是累積了許多憤怒,但沒有出口。

如果勒索者即為我們的父母,要劃清界線,確實可能背上「不孝」之名。因為孝與不孝,主要是由父母設定的標準。

如何逃脫情緒勒索的糾纏,這更是不容易講清楚、說明白的題目。只能說,勒索者與被勒索者的心靈成長功課不能停,特別是有人身兼兩者,把自己長期被對待的方式,再拿來對待他人。

認清自己的需要,懂得設下界線、抵抗壓力,與表達自己的意見及想法,就比較能在心靈上達到獨立與依賴的平衡。

讓我們學會,自在地給出愛與被愛。

* 【跟自己以及跟他人和好的練習】

生活中的瑣事繁多,外境的事物紛擾,常常能輕易地激起我們的情緒,讓我們覺得沮喪或不舒服。

一般而言,我們渴望心情的寧靜時刻,但,當負面情緒來時,該怎樣讓自己鬆綁?怎樣在糟糕的事件發生後,還能跟自己和好,還能啟動自我修復過程,重新幫自己贏回真正的幸福與平靜?

我們常會過度的將焦點放在負面情緒上,很難跳脫,更遑論思考解決的策略;將困境放大檢視的人,常常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我們過度關注它或是想像它,自怨自艾,認為事情已經沒有轉圜的餘地了,認為自己只會越來越糟,沒有人會比自己更慘……

當有了這樣的想法時,請試著想想是否有問題不存在的時候,或是沒那麼嚴重的情況?這就是所謂的「例外」。譬如,我們本來以為會發生一些無可挽回或是糟糕的事情,但最終這都只是我們的想像,那些事並沒有發生,或根本沒那麼嚴重。

我們可以試著幫助自己,也幫助他人,去覺察與探索這些「例外時刻」。像是我們可以問問自己:

1.有沒有什麼時候,夫妻相處時,氣氛是不錯的,心情也很愉悅?

2.有什麼時候,平常只要一靠近就鬥嘴的姊弟,也能和樂的一起玩?

在「例外」中,試著找出那些被我們忽視的力量及資源,還有久違的平靜感覺。然後,我們還可以問問對方或自己,當時是怎麼做到的?強化這些正面的經驗及感受,幫助我們下次面對類似困境時,有跳脫慣性負面思考的機會。

有時候,不是困境消失了,而是我們心態的轉換,能夠接受它或是重新看待困擾我們的事件,一如,認知療法的背後哲學「困擾我們的,不是事情的本身,而是我們對事情的看法」。

對於困境引起的負面情緒或思考,除了可以使用「例外」的技巧幫助自己外,我們還可以在與人互動時,改善溝通的模式,幫助彼此做有效溝通,進而減少因溝通不良引起的負面情緒波動。「我訊息」就是這樣一個不錯的溝通方式,它的溝通公式是,

「當你很晚回來的時候」(描述事件)+

「我很擔心你是不是出事了!」(表達情緒與對事件做解讀)+

「我希望你下次確定要晚回來的時候,能打個電話或傳簡訊讓我知道!」(用客氣的方式表達我們的要求)+

「這樣下次如果你又晚回來,而且沒吃飯,我才能先幫你準備!」(讓對方知道,照著我們的要求做,對他有什麼好處,增加對方執行要求的動機)

「我訊息」的重點,在於溝通時要同時講出「心情」與「事情」。有時候抱怨的內容流於心情的宣洩及指責,就算有討論事情,也變成是在翻舊帳,以至於到後來溝通的主軸都失焦了,也無益於解決事情。

溝通如果希望有效果,那話語中也要盡可能減少責怪。因為責怪常以「你」為主詞,容易引起對方的自我防衛,連帶也降低了溝通的效果;而溝通時,如能以「我」為主詞表達心情,也可以減少我們習慣性地責怪對方。

此外,在溝通時也要讓對方知道,我們的要求對他有什麼好處,一味的要求,通常效果不大。但,如果對方知道照著我們的要求做,會帶來什麼益處,通常比較願意多思考,則建議被採納的機率和執行要求的動機也會比較高。

良好的溝通,對我們的人際關係與情緒穩定有幫助。然後,我們也要時時提醒自己,當外在事件對我們造成了比較強烈的情緒時,我們常能從其中,找到自己。也就是說,如果一件事會讓我們有情緒,通常是因為我們在這事件當中,看到模糊的自己。

就好像是過去的「未竟事務」未解決,而現在的新事件,替我們將過去未完成的情緒做了連結,帶到現在來。因而,我們感覺到這事件跟自己有關,就容易引起情緒,這情緒,可能不只是因為當下事件,更有可能是過去的新仇舊恨,一併湧上來所致。

正因為人是如此容易受到情緒的綑綁,所以,我們更需要透過古人說的「修身養性」,來幫助自己解開那些不管是從原生家庭帶來的,還是自己後天養成的,甚或是被環境交互影響而來的禁錮。

生活中的各種考驗,會讓我們的過去與現在做連結,進而影響我們。但我們依然可以透過反省、透過修正,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有彈性。

商品簡介

我們不見得為人父母,但我們都曾經是小孩。

讓我們帶領你,找到一條回家的路。

回去愛與不愛的源頭,看清關係的本質──學會愛。

本書分析問題的癥結,點燃明燈,引導當事人經由思考來反轉認知,以同理家人的感覺來管理自己的情緒,並重新建立關係。

──東吳大學心理系兼任副教授 林蕙瑛

本書分享了豐厚的,協助家庭關係修復的經驗。更讓讀者充分的了解「家」的意義,讓「家」真實的成為我們心靈的歸屬。

──諮商心理師 蘇絢慧

光禹 「夜光家族」節目主持人

林蕙瑛 東吳大學心理系兼任副教授、資深婚姻與家庭協談師

簡靜惠 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蘇絢慧  諮商心理師、心靈療癒書籍作家

感動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 或許,我們小時候沒能從原生家庭中得到渴求的愛,但我們可以透過自我覺察及反省,檢視我們的愛,是否也同樣帶給別人傷害?

* 本書作者洪仲清與李郁琳,帶領我們從原點出發,探究家庭與個人的真理,以及練習讓自己變得更好。

如何「讓自己鬆綁」?

人常常以過去對自己的記憶,來評斷自己。

過去當然重要,只是,我們不因執著過去,而忽略了未來的可能性。

如何面對「我的孩子,以及我內心的孩子」?

選擇正面面對自己的人生,看清楚自己的不成熟。

也選擇與父母或想像中的父母,理解、諒解、和解。

也讓自己收起船錨,準備揚帆啟航。

如何處理「家庭中的女性,還有男性」關係?

讓習慣掌控了關係,常會讓我們忘掉關係中的情緒,其實才是維繫關係的核心。

如何「修復關係,重啟對話」?

修復關係,不是犧牲自己。

在關係中,要了解他人是否和自己一樣承受苦痛,而自己其實是帶著誤解的眼光在看他人。

洪仲清心理師說:「回到原生家庭不容易,可是,那是我們許多關係的縮影,是愛與不愛的源頭,不回去,很多關係的本質就會看不清。」

他期待所有讀者都能從家庭出發,跟自己和好,跟家人朋友和和氣氣。

從偶爾發生的一點點小美好之中,感覺到幸福。

作者簡介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目前於佳家人際智能開發心理治療所擔任所長,專長在協助自我探索與覺察、情緒管理訓練、親職教養諮商、人際與家庭溝通、正向思考引導、兒童遊戲治療等。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臨床組畢業,領有臨床心理師合格證書。曾經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擔任臨床心理師近七年,常受邀至各大醫療院所、警局少輔會、學校、企業、基金會等單位進行心理衛生講座,也固定在網路及報章雜誌專欄發表文章。

工作之餘,他仍勉勵自己要撥出時間寫文章,希望藉由溫暖的筆觸及心理學的專業知識,能幫助在人生旅途中困頓的眾多朋友與家長,找到心靈上的寧靜,找到自己。一如他所認為的:「認識自己是一生的功課」。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的臉書粉絲頁,經營三年半以來,人數已經突破十萬人,目前持續增加中,每天都有數萬名網友瀏覽與討論,學習如何做好情緒管理,學習與人保持良好溝通的方法,以及如何從跟家庭和解出發,再學會修復自己與關係。

著有:

2015年《找一條回家的路:從跟家庭和解出發,再學會修復自己與關係》

2014年《跟自己和好:為情緒解套,了解生存原來可以有很多種方式》

2013年《讓孩子有好人緣,人際力養成法》

在這裡可以找到我:

臉書粉絲頁_洪仲清臨床心理師:http://www.facebook.com/redbeaniceteacher

痞客邦_洪仲清臨床心理師:http://redbeanice0131.pixnet.net/blog/post/114513320

〔李郁琳〕

東吳大學心理系、玄奘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畢業,現任佳家人際智能開發心理治療所執行長,家長和孩子私底下都暱稱她為布丁老師。

對孩子有與生俱來的熱情,從事的工作都與孩子有關,曾任台大醫院小兒部新生兒科專案研究之兒童發展心理師三年半,負責早產兒追蹤檢查工作,此外也曾在國小資源班及幼兒園擔任代課老師,亦曾和洪仲清臨床心理師一起主持網路教育廣播節目──親職花路米。

個性柔軟中帶著剛強,面對生活很實際但永不失小女孩的幻想,喜歡自己的工作,也樂於在工作中找到生存的意義。

從小對文字的書寫就很著迷,喜歡詩詞,喜歡當個愛說故事及有故事的人。平常會在臉書和大家分享生活的點滴,以及和家長、孩子互動的心得。期待能透過書寫,讓自己和大家都獲益。

「布丁老師李郁琳」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yulin.mini.pudding

作者自序

〔作者自序〕

〈愛與不愛的源頭〉洪仲清

這本書的開始,有個故事。

有一位朋友,想要找我探討他跟老父母之間的關係。初步聽他描述,牽扯甚深,有許多陳舊的創傷,我擔心我能力不夠,因此婉拒。眼看著老父母的歲月所剩不多,但是在心理上跟老父母還是有一段距離,這位朋友擔心此生留下遺憾。

多少人在父母生前,是抱著憾恨的情感面對父母。跟自己的父母和好,也許某些人感覺起來實在不成議題,血緣天性,哪有什麼好不能諒解的?但是身在僵局中的人便知,理智上說得通,並不代表情感上能接受。

我其實很清楚我自己的不足,雖然我也知道,勉強去做,說不定會跟著朋友一起走到柳暗花明的境地。可是,既然我判斷該婉拒,那麼,我還能怎麼幫忙他?

於是,以這個為起點,我開始探索我面對的許多故事。想從裡面抽絲剝繭,找出些合用的案例,配合理論上的引導,希望透過文字陪伴,讓朋友有機會透過這樣間接的方式,找到回家的路。

這一寫,就是一年。

說實話,我認為優秀的人比我多得多,也有不少書籍,從各種不同角度出發,剖析家庭的動力。我本來是希望,是不是就此停筆,多積累個一段時間再說?!

不過,網路實在是個神奇的工具。我寫的家庭故事上網之後,又引發了更多類似或不同的分享。

原來,回家的路,這麼難!

更多朋友們提出的問題積累在我的心中,讓我恨不得一天抵兩天用,閱讀、思考,想要挖掘出、整理出更可行與有效的方式,幫助許多我認識與不認識的朋友,有勇氣再去面對早被塵封或不想面對的創傷記憶。

有兩個月,我常睡在地板上。這種類似苦行的方式,我以前就有過這樣的經驗,後來跟一些考生交換心得,發現他們也有類似的行為。我們的理由很像,就是怕自己睡得太熟!

以我來說,眼睛睜開,常常第一件事就是工作。睡到一半,突然有感覺,就會立刻坐起身,直接把手放在我隨時開機的電腦前面,把靈感記錄下來,或者查詢某些資料。我的生理也許沒那麼老,但大腦好像不太夠用了,有些不錯的想法,常常沒馬上寫下來,就會轉眼不見。

我感覺這兩個月的醞釀,雖是實驗性質居多,但有其必要。透過這樣的歷程,我能體會到,為什麼有些作家、小說家,一工作起來,就會有沒日沒夜的狀態。坦白說,全心投入的專注,感覺能把概念寫得明白些、深刻些。

這兩個月,我本來預計該做的事,還是照樣進行。像是輪到我陪孩子睡覺的時候,為了怕孩子感冒,我還是一夜醒來多次,怕孩子踢被子幫他蓋好。人不是鐵打的,我平常也不希望我的孩子們與家長們進入這樣的狀態,非常耗損生理與心理的健康。於是,在一個多禮拜的腰酸背痛之後,我就乖乖回到床上睡了。

儘管如此,我還是認為我自己的想法,過於淺薄。只是,朋友們在網路上的留言,讓我有了多一點的自信。我發現,藉著朋友們分享的故事,似乎能幫助到更多的人。有不少朋友提到,文章與留言,對他們有些療癒效果。

我身邊的親戚、朋友,也常對號入座地,認為我在寫他們的故事,還會因此對我不高興。這讓我感覺有趣,我的故事,為了保護當事人,常常拼拼湊湊,更動背景資料,早就不是原樣。可是,只要故事的片段是取自真實,好像就能打動人心。當然,也會激起一些朋友的攻擊性的言語,這我無法逃避。

我故事的主角,常以「朋友」開頭。當然,我沒那麼多朋友,那是親戚、朋友、同學、同事、個案……或是我自己的一種方便與保護性的稱呼。有時候,我被問到是不是在寫某人的故事,常常不置可否。因為,至少裡面會有一些部分,跟特定的某人無關。

至於我開頭提到的那位「朋友」,我這一年來還是常默默地關心他跟老父母之間的關係。他曾經說:「你沒發現我跟我的父母親越來越靠近了嗎?」

他確實有看我的文章,但我相信,他能修復關係,絕大半是靠他自己的努力。回到原生家庭不容易,可是,那是我們許多關係的縮影,是愛與不愛的源頭,不回去,很多關係的本質就會看不清。

這個過程中,本書的共同作者李郁琳,給了我不少幫助。我們共同討論了不少案例與文章,她也寫了一些她的經驗,以及分享了不少實用的技巧。期待我們從家庭出發,跟自己和好,跟家人朋友和和氣氣。祝福您!

〔作者自序〕

〈二十年圓一夢〉李郁琳

小時候的志願,是想當老師,因為當老師看起來很威風、又很有智慧,每天可以跟小朋友玩,心境好像可以永保年輕。最重要的是,在我那個年代,當老師對女生來說,是一個很棒又穩定的職業。

當我慢慢長大,我眼裡的世界,也開始有了變化,人生的際遇多變,遇到的人事物,深深影響我之後的人生方向。

國中時期,陳華珍老師開啟了我對文學和文字的興趣,她常常不吝於讚美我、指導我,讓我覺得自己似乎在文學上有點天賦,更願意努力向前;高中時候的楊文謀老師,他授課時一派文人氣息,對於字音字形的豐富知識與涵養,對當時熱衷研究文字及參加相關比賽的我,有很大的幫助;高中班導吳華齡老師,對於該在早自習看英文卻老是偷看詩詞書籍的我,抱持著容忍又有高度興趣的心情面對我,並樂觀看待我那相較於班上同學的迥異行為,因而,我也在此時期開始嘗試寫小說或是不成熟的詩詞,我覺得那時候的自己,似乎渾身上下洋溢著對文字的熱情;大學時期系上的林蕙瑛教授,她長期透過撰寫專欄、書籍,將自己的人生經驗及輔導專業透過書寫嘉惠眾人,是我一直很崇拜及學習的對象。

因為這些老師對我的包容、鼓勵及身教影響,讓我的志願除了當老師,又多了一個選擇-希望當一位文字工作者。這讓我可以繼續發展我的興趣,還可以透過書寫來傳達自己的想法。

二十年過去了,我對文字的熱愛不減,加上社群網路的興起及貴人的提攜,讓我有更多機會將文章和更多朋友、網友分享,也終於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心願。

《找一條回家的路》這本書,我主要撰寫的文章在於各篇最後的〈練習〉,以及內文中的幾篇文章。在撰寫〈練習〉這部分,我要非常感謝本書的共同作者洪仲清心理師給我的建議與幫助,透過一起討論書中的案例與文章,整合著想帶讀者一起學習的元素,並試著將理論和技巧透過比較淺顯易懂的方式來書寫,是我的目標,因為我希望提供給讀者練習的技巧,是清楚可執行的,是即使只有自己一個人,只要願意嘗試,也可以做到。

而這本書的寫作風格對我來說也是一項全新的嘗試和挑戰,以前我寫作的方式,主要是透過自己的所見所聞或是助人經驗,從他人的故事出發,再與自身的經驗、想法做連結。但寫這本書的時候,有別於以往,我重新整理了自己的經驗,也透過討論、透過閱讀以了解別人的思維方式和使用的各種技巧、理論等,爾後再反省自己,篩選合用的技巧及態度,揉合這些種種加入此書,我覺得自己在這過程裡,好像也成長了不少。

這本《找一條回家的路》,訴說著我們身邊每個人的故事,有你的,或許也有我的。即便是在還未能建立自己的家庭前,我們都還有原生家庭,原生家庭裡的一切,影響我們甚深,所以,你一定可以從中找到似曾相似的模糊影子,然後,請試著停下腳步,和我們一起思索那些已經過去的、還未過去的、正在發生的,還在隱忍的種種,讓我們學習自己幫助自己,也讓這本書帶著你,重新檢視那些發生在我們身上「好」與「不好」的情緒,並重新賦予它們新生的意義。

最後,僅以此書獻給我最最親愛的家人,尤其是我的爸媽,感謝你們試著包容我的任性,讓我做自己想做的事,讓我從失敗和挫折中學習面對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走你們期待的、順遂的路,這是你們給我最大的祝福!如果以後我有任何能讓你們感到驕傲的地方,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你們的栽培和陪伴,謝謝你們讓我做自己!

名人推薦

〔推薦序-1〕

〈形體可以離開家庭,心理卻永遠無法割捨〉

林蕙瑛(東吳大學心理系兼任副教授/資深婚姻與家庭協談師)

家庭成員可以是兩人至眾多,彼此關係複雜,沒有不起衝突的,形體可以離開家庭,心理卻永遠無法割捨,從兒童到成人,每一個人都曾一度或永久困於家庭關係議題中。閱讀洪仲清心理師與佳家人際智能開發心理治療所執行長李郁琳合著的《找一條回家的路》時,愛不釋手,家庭的千百種樣貌躍然於紙上,親子親密、成人父母/子女的長期糾結,婆媳關係、夫妻互動及原生家庭的影響威力,均以扣人心弦的文字牽動我的情緒,我三十年來做婚姻諮商的經驗中的感受全部回來了,一頭栽進書中。

《找一條回家的路》真的不是一本普通的心理治療心得或感想,而是兩位作者透過兒童來窺探家庭的窗,接納父母案主而走入他們的家庭中,分析問題的癥結,點燃明燈,引導當事人經由思考來反轉認知,以同理家人的感覺來管理自己的情緒,並重新建立關係。

這本書最大的特色之一是作者拋出一些家庭重要議題,如「如何陪伴小孩」、「自我檢視」、「性別角色」、「同性之愛」、「治療者本身的情緒」和「關係修復」等,其二是以認知行為學派為基礎,提供精緻設計的練習作業,步驟清楚且明確有效,其三是蘊藏著兒童心理學、婚姻諮商及家庭治療的影子,雅俗共賞,臨床/諮商心理師可以借鏡作者的經驗,學習治療技術,而家庭中每一個成人亦可經由閱讀產生洞察,嘗試新行為與家人相處。

「治療優而寫作」,我非常推崇洪心理師多年的功力,與執行長李郁琳的愛心及細緻,這是一本好書,讓我們一起閱讀吧!

〔推薦序-2〕

〈以愛,帶彼此回家〉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心靈療癒叢書作家)

現在的社會相較於過去,較能夠去學習以及了解,如何關照兒童及青少年心理。我聽到很多父母告訴我,當他們回顧了早些年他們怎麼樣去對待孩子的時候,其實很多人知道,自己早年對待孩子的方式,是錯了。那些對待,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

他們知道過去對孩子的教養方式,不只在孩子的心靈成傷,也傷害了他們親子之間的關係。然後,他們也看見過去自己的一些無知,還有,他們為了生活不得不扛著的壓力,使他們無心,也無力多去關懷孩子的心靈。

很多的父母,在自己開始學習心理關照與對生命的覺察之後,以無比勇氣跟孩子開誠布公,也就是好好地跟孩子說,關於過去,他們知道對孩子而言,他們究竟造成什麼傷害。

可是,很多的父母也會跟我反應,當他們去跟孩子說了抱歉,跟孩子做一些類似懺悔的表達時,孩子沒有辦法立即接受,也沒有辦法真正地相信,父母真的知道早些年對於他們的傷害是什麼。所以,父母很自責,但同時很苦惱,很想讓孩子趕快翻過那些過往受傷的生命頁面,好好的重新開始彼此的關係。但卻不能如願,甚至,孩子逃得更遠,迴避及抗議得更強烈。

我常常告訴這樣有心修復家庭關係的父母說,其實這是不能急的!當你沒有真正好好地去體會孩子在這麼久的時間裡,好幾年,獨自地承受來自於父母任一方的攻擊跟傷害,甚至羞辱時,孩子的心是無法再開放,再勇於讓父母靠近的。

如果只是在表面上,快步的期望說聲對不起,這些傷痛就能煙消雲散,事情都過去了,要孩子不要再去介意早年所經歷過的傷害,這樣的期待及要求,將再次成為孩子的二度傷害。

父母必須能了解到,當你真心的跟孩子表達這個抱歉時,這是來自你真的能夠體會,孩子在非常需要父母愛的年紀,他們將你視為生命的全部,因此所承受的傷害,顯得沈重而憂傷。在過往生命歲月中,孩子承受了孤獨,無助及恐懼,必須壓抑、隱忍,以順應父母所給予的世界、環境,努力存活,支撐自己,努力的因應所發生的一切。如果我們身為父母的,只是以形式了表心意,期望盡快解決掉那些早年傷痛的陰影,並且要求孩子趕快和解、放下,跨往親子關係的下一步,這往往無法獲得成效,且造成兩方心理更遠的距離。

正因為我們越來越多人感受到來自家庭的傷痛,所以我們求解,也想要重新學習這一份關於愛的課題。家,是國家之本,也是人生命的孕育初地。家,是我們成長最重要的養分來源。當家庭盡是攻擊、爭鬥、仇恨、分裂,人生命內在也將因此傷痕累累,破碎痛苦。

誰,都渴望有一個充滿愛及溫暖的家。然而,這並非容易的事。家庭,雖是一個單位,裡頭卻是由完全不同且獨特的個體所組成。建立家,維護家,讓家人間彼此能一同成長,這絕對是需要學習的事。

而學習,需要指引,需要有人的經驗分享,也需要有系統的解說,來讓我們瞭解這當中的要領。洪仲清心理師如今分享給我們一本書,是一本再好不過的指南。洪心理師不僅分享了豐厚的,協助家庭關係修復的經驗。更讓讀者充分的了解「家」的意義,讓「家」真實的成為我們心靈的歸屬,成為滋養我們生命成長的地方。

「家」的幸福美滿,不是靠口號,不是靠想像,也非自然而然就發生。這當中需要許多面對問題的勇氣,也需要有意願學習,關係互動溝通的態度及方式。讓家人彼此間,在愛中的基礎上,不僅能表達的讓對方理解,也能帶著理解,好好聆聽對方的表達。讓家,成為我們理解愛、懂愛,最重要的地方。也因著這份愛,我們終於有「家」,一個我們真正聚在一起的,家。

找一條回家的路:從跟家庭和解出發,再學會修復自己與關係
作者:洪仲清、李郁琳
出版社: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5-02-01
ISBN:9789573275725
定價:280元
特價:9折  252
其他版本:二手書 16 折, 45 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