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冥想:25堂名畫課帶你走向靜心、活出完全覺知的自己
cover
目錄

〈推薦序一〉與世界合而為一 袁瓊瓊

〈推薦序二〉豐盈生命的邀請 彭榮邦

林布蘭《冥想中的哲學家》──【序曲】專注,不是放空

第一單元

覺知:一種心理態度

莫內《喜鵲》──活在當下

杜沐蘭《京都的鯉魚帆》──呼吸

華托《小丑皮耶歐》──關注身體

莫內《鄉村的火車》──閉上眼,聆聽

多伊格《倒影(你的靈魂是什麼模樣?──觀察思緒

老克拉納赫《憂鬱》──給情感空間

傳為波希《魔術師》──開展注意力,以強化意識

德拉圖爾《懺悔的抹大拉》──只要在場

第二單元

張大心靈之眼:一種日常生活的哲學

霍普《加油站》──看見平凡的

夏丹《咖啡壺和水杯》──看見不顯眼的

希涅克《作品217。在彩色繽紛、富節奏感的背景上,充滿幾何圖形、顏料、色調》(費內翁的繪像)──看見重要的

卡耶波特《地板刨工》──行動和不行動

小霍爾班《湯瑪斯.摩爾Thomas More繪像》──磨銳心智

達.馬西那《聆聽喜訊的聖母》──了解並接納已存在的

第三單元

穿越風暴:當下就是避風港

胡根斯塔登《窗口的人》──從心靈牢籠中解放

夏凡《希望》──放下

老布蓋爾《伊卡的墜落》──保持對世界的專注

安德魯懷特《克麗絲丁娜的世界》──即使受傷,繼續向前

安傑利科《耶穌與聖母、聖道明》(受辱的耶穌)──接受難以參透的奧祕

透納《駛近威尼斯》──看幸福緩緩浮現

第四單元

心靈的開放與甦醒:最偉大的旅程

達.梅希耶《書房中的聖傑羅姆》──修煉

佛德力赫《俯視雲海的旅人》──凝視

林布蘭《神廟中的西緬》──愛

馬格利特《樂趣的原則》──實驗自我的擴展和崩解

范勒斯達爾《荷蘭哈倫附近的鄉村漂白場》──【起飛】宇宙意識

試閱內容

第一課

從莫內的《喜鵲》談「活在當下」

「要描繪這樣一幅完美的冬景,必需有清澈、閃亮的空氣,雪地的光芒,要夠冷,不能有太多風,暖意必須直接來自陽光,而不是溶雪的那種熱氣。大自然的張力不能鬆弛。」──亨利•梭羅(Henry Thoreau),《日記》,1854年2月

現在,只有現在。過一會兒,那是另一回事了。喜鵲就飛了,太陽升得更高了,籬笆的影子短了……不會更好,不會更壞,只是不一樣了。

因此,現在就要停下腳步,去感覺刺激鼻腔的寒風,傾聽各種微弱的聲音,欣賞雪地裡不可思議的冬日陽光。能待多久就待多久,沒有任何期待,絕對不要。只是待著,儘量去感知這當下一刻無法細數的豐盛。雪片自樹梢落地,輕軟的聲響,喜鵲輕巧地跳躍,尋覓冬陽的溫暖,一切如此圓滿。這一刻就足以讓你滿溢幸福。

覺知,就是全心投入這平凡、明亮,充滿恩典的一刻。

決心擁抱當下

覺知教我們的,是把眼睛打開。這個動作很重要,因為在我們周遭總有許多被我們忽略的世界。此時、此地。我們就可以進入其中,但先要停下所有在無意識中進行的動作或念頭。

幫助我們進入當下的,是某些外在的恩典,如陽光、雪、莫內繪畫中的喜鵲,這毫無疑問。但同時,也是下定決心,儘可能讓自己被生命感動,被觸擊,被震撼。重要的是,將心靈的大門敞開,迎向它們,不要築起這樣那樣的內在堡壘,躲在其中:如反覆咀嚼、思前想後或種種成見和期盼。這個行動就是一種解放,將我們的思慮從未來或過去中解放,回到眼前;將我們從價值判斷中解放:覺知將我們拉回當下。我們的心靈被那麼多東西遮蔽了!有些重要、有些有趣,但也有很多是無益也無用的。它們遮蔽了我們的視野,也是我們感應世界的障礙。

我們需要過去與未來,需要記憶與計畫,但我們也需要當下。過去重要,未來重要,當下的哲學不是說它比過去或未來更重要,而是知道它很脆弱,稍縱即逝,只要我們衝撞、忙亂,它就從我們的意識中消失。對當下,我們必需呵護,給它生存的空間。

感覺勝於思考:入神

覺知的冥想,並不是去分析當下,至少不是像大家以為的那樣,而是用全身體去感受,去領會,不用語言。在生命的重要時刻,長時間不說話,這是不舒服也不自然的,不容易做到:不說話也就罷了,還不能想!純感受、體會,這時候所經歷的,是超越文字的,正是奧地利作家霍夫曼思塔(Hugo von Hofmannsthal)一篇精采短篇小說《錢朵思的信》(Lettre de Lord Chandos) 中所描述的:「從那一刻開始,我過著一種你無法想像的生活,因為它完全在精神世界之外,完全不思考[……]我無法向你描摹這些幸福時刻,因為我完全被文字拋棄了。這是一種沒有名稱,也無法命名的狀態。這些片刻,我的感受就像有一股滿溢生命活力的洪流,注滿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不期待你的了解,對我這些幼稚的描述,我要請求你的寬容。一把噴水壺、一個被丟在田野裡的釘齒耙、一隻曬太陽的狗、一個淒涼的墓園、一個殘障人、一棟農人的小屋,所有這些都成為給我啟發的容器。所有這些東西,還有無數一般人看都懶得看的東西,都突然對我顯現一種高貴動人的特質。這完全不是我自己能左右的。要加以描述,所有文字都顯得貧乏無力。」

一位禪師曾說:「覺知並不是對看見的東西做反應。它看見,就這麼簡單,它明白,無需語言。」

語言能在某些時刻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描述一種痛苦或歡樂能讓我們更容易的承擔、放下、了解或品嚐,但要將我們複雜的感受加以描述,語言往往無能為力,甚至會牽絆、扭曲或破壞我們的經驗,有時不如什麼都不說。那麼,就應以不同的方式來接受它:感受、體會。我們有時會以「入神」(la conscience immergée)來描述這種非常特別的精神狀態:全神貫注,卻沒有意識的思考,它就在其中。

第五課

從彼得.多伊格的《倒影(你的靈魂是什麼模樣?)》談「觀察思緒」

「人只要活著,就有兩樣東西是沒辦法讓他停下的:呼吸和思想。其實我們可以憋著不呼吸的時間長於能讓腦子不動的時間。仔細想來,無法停止思緒,不能不想,這是一個可怕的束縛。」

──喬治.史坦納(George Steiner),《愁思的十種(可能的)緣由》

散步的人停下腳步。他腳下一路踩過的落葉的簌簌聲也突然靜止了。這一路伴隨他散步的聲響停了。他站在這一大片水窪前,對自己說:這些天下了很多雨。泥土吸收不了這麼多從天上灑下的水,就讓它在地表等待,就像一個旅店的主人,讓顧客耐心候著一樣。

散步人停下腳步。他對自己說……不,他沒有自言自語,他什麼都沒說,是他的腦子在自言自語。而他呢,他在聽,而且意識到這些議論:「很美,這些色彩。」「有些已經爛了。」「要是走在水裡,會不會把皮鞋泡壞了?」「我小時候常這樣,但那時我穿的是塑膠雨靴。」「現在幾點了?」「有一天,我會像這些落葉一般腐壞。」「還好帶了大衣。天氣真冷。今年的冬天來得早。」之後,這些雜遝紛至的思緒慢慢沉靜下來。他感覺到呼吸,感覺到心跳。他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片葉子上,已經開始腐爛了。他看葉子,應該說是觀看,然後又看到其他葉子。他不想再動。就待在那兒。偶而腦中會閃過一些思緒,他都聽見。就像看到這些葉子。他既存在,又是退隱的。一個念頭在他的耳邊悄悄說:「你的思緒就像這些葉子,到處都是,四面八方,就任它來來去去吧。就像這樣。很好。這個瞬間完美。除了此時此地正在經驗的,你不需要期待任何東西。

之後,思緒停止。一陣永恆迎面撲來。

腦中雜念

我們的腦子是一個很厲害的製造思緒的機器。非常厲害,而且我們沒辦法讓它停下來。從我們醒來的一刻,思緒就開始了。賽內卡(Sénèque) 在他的論著《心靈的安寧》中說:「心思翻攪,無法集中在任何事上。」從早晨醒來,腦子就開始活動,更正確的說,是各方湧至的思緒侵擾,對我們叨叨不休,講個不停:過去、未來,眼前的反而較少。

其實,我們稱為思考或反省的,不是製造思緒,而是篩選思緒,加以組織、整理,找出重點,加以發展,同時捨去不相干的。因此,指望冥想能快速帶給我們心靈的靜默,淨空腦袋,是不切實際的:有時候可能發生,但也是間歇的、偶而的,之後雜念又起。

詩人梵樂希曾說 :「意識統治,但它無法掌握。」我一直很喜歡這句話,他說出最重要的:能與無所不能的差異。馬修.李卡德根據佛家的觀念,把雜念比為一群邊跳邊叫的猴子,從這個樹枝跳到另一個樹枝,停不下來。騷動不安!混亂!怎麼辦?這種雜念無法停止,也很難控制。危險的是,聽任這種散亂的思緒集中在一件事上,那就叫鑽牛角尖,這不比雜念好。另一種危險是,分散注意:在腦子裡塞別的事,容易的、外在的、有導向的,這樣一來,就不再胡思亂想。這個辦法也無不可。但是,也可以往別的方向發展。

在覺知訓練中,我們不要求停止、逃避或選擇這些雜念,只是觀察。像是站在一邊旁觀:思考,同時看著自己思考。禪師使用一個瀑布的比喻:我們就像在沖下的水流(雜遝的念頭)和石壁之間。這時微微向旁邊站,觀察自己的思考。我們就不是在湍流之下(有距離),但也離得不遠(仍在其中)。

如此,我們就運用了意識內省的機制,就是觀照自己。但我們真的能觀察自己的思考嗎?第一人稱、內省式或經驗式的心理學,早已被擯棄:一個人怎麼可能球員兼裁判?孔德 說:「你不可能站在窗邊看著自己過街」。但在覺知的領域,這是可能的,只是需要很多很多的訓練。

看著念頭閃過……

在覺知的訓練中,從來不用正面的、粗暴的做法。不要企圖壓制念頭,這往往會產生反效果,造成反彈。要對自己說:「我現在要來觀察我的念頭。」這也很困難。這是因為我們一頭栽在裡面。我們和念頭是一體的,我們就在念頭裡面,以致把這些念頭當成現實了。覺知訓練只要求:不必壓制念頭,也不必去追逐念頭,最好的辦法是擴大思維。

所以,可以從別的事情下手。固定、紮根於眼前一刻:專注於呼吸,聆聽聲音和身體的各種感覺。如此已經是觀察思緒起伏的一種較好的態度。當我們忙於別的事,比如專注於呼吸,在某一刻,我們會發現已完全進入呼吸之中。突然,我們開始「想別的東西」。我們看著一個念頭閃過。當時並不自覺,是事後才意識到的。

只要經過些許訓練,當我們想跟念頭保持距離時,仍能捕捉到念頭。我們可以做一個覺知的訓練。只是待在那兒,感受呼吸的起伏、周遭的聲音。突然間,一種衝動、一種渴望、一個指令:「停下,睜開眼,去做這……去做那……有更急迫的事……」如果抗拒,念頭還堅持:「快做,現在就做,不然你會忘記!」我們會以為是我們要這樣,是有需要,其實未必如此。

對那些偽裝成慾望、衝動或需要而出現的指令,如果不做反射式的立即回應,我們就會發現,這些並不是非如此不可,是可以避免的。這些指令,如:「抓抓鼻子」、「睜眼看看幾點了」、「記得打電話給哥哥」……我們可以不服從或暫不理會。前提是,我們必須意識到這些不過就是念頭而已……

一開始,當這些念頭將我們拉出練習之外,我們會去辨識這些念頭:我們也不在呼吸,不在身體之中,而在「想別的事」。這很正常,我們的腦子一向都是如此。所以無需煩惱,回到訓練中。這種來回正是覺知訓練的基礎所在。念頭不是問題,問題是,不能意識到分心、心理起伏,尤其是紊亂(分不清念頭和現實)和執著(把所有念頭都當回事)。問題不再在念頭的內容或念頭的起伏,而在我們和它的關係。不要去阻撓它,驅逐它,但也不要追逐它,順服它,或不得已的屈從它,而是將意識擴大,接納它、觀察它(所以要以氣、身體和聲音集中於眼前一刻)。只要不再去助長它。

漸漸,做了些練習之後,就只會把念頭當念頭:更能辨識它,知道這只是短暫的心理現象,而不是長久確定的東西。我們看到它浮現。如果不去追隨,就會看到它自己消失。然後又回來,然後又消失。實際去經驗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比知識更有力:我們知道念頭只是念頭,但當它來臨時,這種知識一點用也沒有。只有規律的訓練和實際經驗可以幫助我們與心理保持距離,養成習慣,讓念頭自生自滅。

在覺知訓練中,是我們自己決定要跟著念頭走(有何不可?)還是做不同的選擇。比如,選擇坐下來,閉上眼,呼吸。就在此刻、此地。同時腦裡閃過:「動」、「做」、「想」、「移動」這些念頭。然後開始躁動,語氣愈來愈急:「你有那麼多緊急的事要做,還不把這練習停了?你可以晚點再來做……」千萬不要。我們已決定不要理會這些念頭。先等等。看看是不是真的重要,是不是非這樣做不可?繼續呼吸幾分鐘,老虎鉗就鬆開了。不再做心理的奴隸,多麼愉快;找回些自由,多麼開心……

第十七課

從老布蓋爾的《伊卡的墜落》談「保持對世界的專注」

「使你的心靈大如宇宙,各種經驗,無論好壞,得以來去自如,沒有衝突、掙扎或痛苦。讓你的心靈遼闊如天空。」

──佛陀

沒有發生什麼特別的事。農人耕種,守護著羊群的牧羊人張口呆望,釣魚的人等候魚兒上鉤,船在海裡航行,遠處有海灣、小島和港口。一切都如常運作,除了……這牧羊人在看什麼?他看到天上有個有翅膀的人。那是戴達爾(Dédale) ,他一個人在空中,眼睛望向畫的右邊,好像在找什麼東西或找什麼人。

戴達爾還在飛。他很小心地不要太靠近太陽。他剛剛發現他的兒子不在他身邊了。他在空中搜尋。這是災難之前的假平靜。我們也跟著他一起找:空中什麼都沒有,只有烈陽灼人的亮光。也許在較低之處?是的。在海面上,可憐的伊卡(Icare)只剩一隻腳還沒有被海浪吞沒。

他快死了。從空中落水沒頂。對他來說,一切都結束了,但對其他人,一切照常。也許這就是布蓋爾要告訴我們的。一切都跟以前一樣。沒有人注意伊卡的死,不論是農夫、牧羊人或釣魚人。雖然他們都離伊卡很近,也並不關心。即使他們知道,又能如何?死者,可憐的死者,每天都有,到處都有,而地球繼續運轉。

這讓人憤慨?沒什麼,小事一樁。一陣海浪捲起的泡沫而已。地球繼續運轉。這毋寧是好事:設想若是我們碰到的每一個災難,世界就跟著我們一起滅頂,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不要失去世界

痛苦一旦侵入我們的意識,就會霸占所有空間,讓我們蜷縮其中,尤其是遭遇喪事或缺憾之時。因為失去,所以痛苦。如果不再痛苦,就失去更多。於是,蜷縮於痛苦之中,我們一方面尋求醫師所謂「療傷位置」,一方面會牢牢抓住沒有失去的。如此的反應(蜷縮在痛苦和記憶之中)是很危險的,因為我們脫離了人生。就像哲學家魏依說的:「痛苦到達失去世界的程度」。如何在過一段時間之後,重新回到世界?如何誠懇地接納痛苦(既然我們不能、有時甚至不願驅逐它),同時還能與周遭的世界保持接觸?

為了使大痛苦不致將我們拋出世界之外,我們可以先練習跟小痛苦相處。在日常的打擊和不順中,仍留在世界之中。練習與生活中的小挫折周旋,一旦面對更大的打擊,就不致滅頂。

首先,擴大意識

不要讓痛苦成為唯一,不要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其上,在意識中要留有其他的元素:為呼吸、為身體的感受以及周遭的聲響保留空間。將容器擴大,不要讓痛苦獨占。迎入所有可及範圍之內的生活姿態。

然後觀察我們的思緒。它必然也集中在痛苦之上。坐下來,閉上眼,呼吸。花時間去觀察沮喪:它將我們推向何處?推向哪個角落,推向哪種孤立?繼續呼吸、感受、存在。憂傷和痛苦之時,不要壓制呼吸,才能夠讓生命繼續。

有些煩惱自己會消失?當然,一定會,也許跟這個辦法一樣快速。當痛苦經過覺知完全消化了,下一個痛苦來臨時,我們就不會重蹈相同的軌跡。它只會是個不愉快的記憶,而不是個未爆的炸彈。

繼續哭泣?

戴達爾會永遠放棄飛翔嗎?還是會繼續飛向天空,一邊思念他的兒子?他會繼續愛慕太陽和雲彩,大地和海洋的美麗,海岸浪花的圖案?還是永遠消沉,繼續哭泣?

飛吧,戴達爾,飛翔,帶著你對兒子的記憶一起飛翔……繼續生活,繼續飛翔。你還能怎麼辦?當你飛翔時,不要壓抑或想撲滅你的憂傷。將你的心靈向無邊無際的天空打開,大力接納你翅膀下滑過的美麗。專心面對宇宙的景象。在你飛翔時,不要害怕帶著你的傷痛。你看到兒子曾看到的,感受他曾感受的。為他呼吸,為他微笑。為了他,熱愛這個世界。

這個繼續下去的生命,這個曾傷害你的生命,它就是你最後的希望。一切都在這裡了。伊卡在這兒。他在飛,跟你一起飛。

商品簡介

眼睛看的是畫,撞擊的是「自我」精神的內核!

法國身心醫師翁德瑞每一天在實踐的靜心法!

三年長踞亞馬遜amazon.fr排行總榜前100大

結合東方禪的靜心法已經療癒25萬名讀者和無數病患的身心靈

用25天的時間,每天讓一幅畫帶你進入冥想、靜心

摒除感官與思維,純粹用心去感動的美麗境界。

袁瓊瓊、彭榮邦 專文為序

謝哲青 誠摯推薦

我想和你們分享一個改變我人生的重要體驗!──克里斯朵福.翁德瑞

【第一步】當下的力量:從觀賞畫作訓練專注力,世界安靜了,只有當下這一刻。

【第二步】呼吸是主人:面臨低潮情緒,回來關注呼吸,只要追隨它就好。

【第三步】接受的智慧:好的壞的一概接受。接受不是放棄,是給自己時間空間重新來審視現實。

【第四步】受傷依然前進的勇氣:挫折使人懦弱,失敗使人憤恨,分離使人憂傷,讓我們學習擴大意識空間,不讓悲觀的慢性病獨占心靈。

【第五步】身心靈合一的自在:每天靜心20分鐘,觀畫冥想或閉上眼睛,情緒和思考愈來愈輕盈,正面力量的展現來自於與意識合而為一的時刻。

從這一刻開始,

我過著一種你無法想像的生活,

因為它完全在理智世界之外,完全不思考……

我無法向你描摹這些幸福時刻,

因為我完全被文字拋棄了。

這是一種沒有名稱,也無法命名的狀態。

靜心冥想,並不是自絕於世,相反的,是透過靜心冥想來更加靠近、了解、愛上,最終得以改變這個世界。這也是任何人都可以學習的方法,親近問候彰顯你內在的神性、體驗喜樂的滋味。

《一日一冥想》這本書可成為打開你全然覺知的起點,是一套最引人入勝的冥想法,歷經科學化的研究與實踐證明。

透過25堂課,直探本質。從基本的練習:如何呼吸、如何使用身體(和身體對話)、如何保持當下每一刻的覺醒;一直到逐漸深入而延展的冥想練習:

直面現實的表象、平衡情緒,終於走進自己內在身心靈最和諧的境界。

名畫說

每一幅畫,都有一個靜心的故事等您發掘,

看一幅畫,心就靜了

它向我們展露生命真義,與著一呼一吸相脈動!

.莫內的《喜鵲》→

雪片自樹梢落地,輕軟的聲響,喜鵲輕巧地跳躍,尋覓冬陽的溫暖,只是待著,不要期待。從冬之凜冷體會當下的力量

.多伊格的《倒影(你的靈魂是什麼模樣?)》

散步的人停下腳步,踩過的落葉簌簌聲也靜止了,他在聽還是看:有一天我會像這些落葉一般腐壞……

.德拉圖爾的《懺悔的抹大拉》

骷顱頭提醒我們人世短暫,人可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更有意識地活著,如抹大拉從罪惡中解脫、向善

.夏丹的《咖啡壺和水杯》

靜物對我們說話,在我們耳邊細語。說些什麼?仔細聽才聽得見,仔細看才能看見。靜止中有一種飽滿張力!

.達.馬西那的《聆聽喜訊的聖母》

唯一一幅沒有天使的「報喜圖」。這是作為凡人的瑪利亞,在得到一個神祕啟示時刻的表情:我迎接上帝交付的一切

.老布蓋爾的《伊卡的墜落》

心愛的人死去了,你自責且遺憾,可是世界運轉如常。別讓一個事件打擊你,即使傷痛也繼續熱愛生命好嗎

.杜沐蘭的《京都的鯉魚帆》

從風的揚動感受氣的存在、呼吸的重要

.華托的《小丑皮耶歐》

冥想不純然是心理的,每一個覺知都從與身體建立連結為始

.莫內的《鄉村的火車》

聆聽、接收每一種聲音,給自己以片刻的靜默

.老克拉納赫的《憂鬱》

情緒之幽微變幻是參不透的,觀察它的流動就好

.霍普的《加油站》

從美國日常荒景中看見平凡之美

.小漢斯•霍爾班的《湯瑪斯.摩爾繪像》

左邊是溫柔憐憫之眼,右邊是專注銳利之眼,學習理性與感性兼具剛柔並濟的智慧

.透納的《駛近威尼斯》

威尼斯會沉沒,誠如幸福來去無常,重要的是懂得珍惜

作者簡介

〔法〕克里斯朵福.翁德瑞 Christophe André

法國身心領域知名醫師,實踐靜心冥想多年,並將靜心冥想法運用於臨床治療。目前在巴黎聖安娜(Sainte-Anne)教學醫院擔任醫師,並運用東方禪觀念帶領靜心營,引導病患遠離憂鬱痛苦,翁德瑞同時在巴黎第十大學任教。在書寫領域,翁德瑞秉持醫者無私之心,其觀點清澈、實踐容易,詩意的文字一讀即有溫心之效。

在法國出版有多部著作,本本暢銷,如《我不完美,但是自由而快樂:建立自我價值的手冊》與《靈魂的狀態》,2011年翁德瑞醫師推出這本最原創、最具個人特色的《一日一冥想》,三年蟬連法國亞馬遜總榜前100大,銷量已突破25萬冊。透過賞析名畫,以循序漸進的架構將抽象難解的「覺知、冥想」加以闡明,讓人在生活中能輕易實踐。冥想是什麼?原書名「Méditer, jour après jour」說的是:冥想,日復一日。亦即把「冥想、覺知」做為每一天的生活態度來力行。翁德瑞醫師亦因本書被法國媒體受封為「幸福學」代言人。

譯者簡介

金禾

曾任駐巴黎台灣文化中心主任、淡江大學法文系副教授。譯有《哀悼日記》、《印度之歌》、《劇場及其複象》、《電影美學》、《壞生活》等。

特別收錄/編輯的話

任何壓力緊繃的時刻都能實踐的「靜心法」

1.裝幀:中文版軟精裝讓您隨翻隨讀,美術紙精緻全彩印刷,是案前床頭最佳讀物。

2.突破傳統繪畫分析,以西方心理醫師的臨床經驗結合藝術治療,貫穿東方禪哲學思想,為您賞析25幅世界名畫。

3.收錄畫作從文藝復興、印象派直至當代,風格多樣,解說豐沛。結合繪畫與冥想呼吸法的新敘事,既是名畫賞析、呼吸法的習作,更是心靈勵志的優美小品。

4.每幅畫觀看視角獨特,文字充滿詩意。帶領讀者從全景、近景、主題特寫一一來介紹。藉以鼓勵人重新去相信身體、打破封閉思考習慣,丟開智力語言的包袱,以更為流動、不受羈礙的胸懷去面對日常。

5.畫上有過去眼睛所忽略的,每個細節都有故事:畫家的智慧、作品的本質,同時能認識翁德瑞從心理醫師角度解讀的畫,豐沛、憐憫、睿智,從名畫去學習面對生命情境的智慧。

名人導讀

〈推薦序一〉與世界合而為一 袁瓊瓊(作家)

我的朋友告訴我如何欣賞畫作。他說:站在畫面前,仔細的看,像那是世界上唯一之物。

我照著做了。面對著一幅畫,彷彿那不是一幅畫,而是我面前僅有的世界,除此之外無他。過一陣子,我感到我面前的畫變大了,專神地注視著畫布時,所有的色彩,人物的形狀或景物忽然非常細膩,能夠看到畫家的筆觸,每一筆。那是近乎超現實的狀態,自己像被整幅畫淹沒了,直接看到了……其實很難用「看」這個字眼,比較上更像是「知道」,只是知道,知道了這幅畫「是」什麼。

所有的藝術,在一切的解說之上,均有一個無須解說。而那無須解說,永遠都比那些已解說的要更為浩美,壯大,有力。

在《一日一冥想》書中,開首,作者便解說了觀畫如同冥想:與其去理解,不如去感受。表面上看,每一幅畫,作者都做了解說。然而那些解說,其實並不是解說。比較上,更像是以自身經歷和畫作映照。如果不冀求理解,讓畫只是畫,那麼任何一幅畫,都必有一些部分,可以和某人的內在相映,那或許就是某些繪畫特別能夠觸動我們的理由。

關於「冥想」,最簡單的理解,就是「打坐」,或說「靜坐」。過去是宗教的修行法門之一。在佛教叫「禪坐」,主要是用來攝心,讓明台清淨,不惹塵埃。但是在近代,並非佛教徒,許多人也在學習冥想和打坐,往往是為了養生。西方對於冥想的研究,資料汗牛充棟,幾乎全都同意冥想能夠提高人的專注性和洞察力。而除了精神方面,竟也能在肉體上產生作用。實驗證明,長年打坐的人,體能狀態比同齡的人要年輕許多,甚至心理疾病,例如憂鬱症或躁鬱症,也可以靠打坐來改善。

本書作者翁德瑞醫生,本身有臨床經驗,深知這個道理。但是,他並沒在書裡談論打坐或冥想的益處,也並不教導如何打坐。他只是把這件事放在你面前,以畫面,以文字,讓人領略冥想之美。

關於冥想,沒有人從詩意或美的角度來看這件事,但是,冥想事實上應該是詩意和美麗的。在「技術」層面,冥想能達到身心靈的和諧,而和諧正是美。而美如同詩,不是訴求我們的理解或認知,最最深刻的詩與美都無法解說,只是直接讓我們的靈魂顫抖而已。

翁德瑞寫了一本美麗的書。不僅是因為書裡那些美好的繪畫,也因為翁德瑞的說明。這些文字異常的寧靜與和諧。他看畫的角度與任何藝術評論家迴異:在《聆聽喜訊的聖母》裡,他看到臣服;在《希望》中,他看到放下;在《伊卡的墜落》裡,他看到人的渺小與無足輕重;在《咖啡壺和水杯》中,他看到傾聽與尊重。

他看到的每一幅畫,都是這世界的某個碎片,就像全息影像,任何碎片也都包含了全部。如果有明淨的心,事實上就能看到全部。因之,翁德瑞告訴我們:不只「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在這些畫作中,包含我們能夠有的所有的情感,所有的悲傷痛苦,偉大與卑微的東西,然而,在同時刺激我們之時,也同時撫慰我們。以理解的方式,我們通常看到憂傷,而以心的方式,在同樣的地方也有解脫之路。

我看這本書的時候,同時對照畫作,總覺得翁德瑞說中了極為幽深的什麼。人生在世,沒有誰不是千瘡百孔的。我們的痛苦之難以承受,與孤獨感有關。痛苦讓人封閉和埋藏,切斷與世界的通路。然而冥想和打坐,恰好能夠改變這件事。楊定一醫師在他提倡靜坐的書中有這樣的話:「真正的靜坐是與生活和所有的一切是合一的。真正的靜坐,就是真正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同時也會讓我們突然地,當下了解自己是誰,這種頓悟,會帶領我們跨越時空的限制,平息心中曾有過的所有困惑。」

在楊定一的書中,他沒有分析這條路是如何走出來的。但是《一日一冥想》裡面有。翁德瑞一步步帶領,讓我們從純粹的,不帶理性的專注,感受覺知,感受萬物與我們一體,領受我們自身的存在便是個奇蹟。之後,「使你的心靈大如宇宙,各種經驗,無論好壞,得以來去自如,沒有衝突、掙扎或痛苦。讓你的心靈遼闊如天空。」那種時候,世界與我們合一,不僅只相連:我們就是世界。

〈推薦序二〉豐盈生命的邀請 彭榮邦(慈濟大學人類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2007年5月,我受朋友之邀,到美國一座歷史悠久的大學城參加婚禮。當時,蘋果公司還沒有發售第一代iphone,但數位相機已經是成熟產品。因此,漫走在城裡,不時會聽見隨興恣意的快門聲響。我彷彿感受到,擺脫了底片沖印限制的人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堆疊著個人或家庭的影像記憶。朋友和他的妻子選擇在當地一間超過百年歷史的教堂舉行婚禮,可是出乎意料地,卻對受邀觀禮的親友們下了一道禁制令:在整個儀式進行的過程中,不希望有人拍照或錄影。

這樣的禁制令,對於已經習慣以「按快門」來記憶的我們,當然覺得不便、甚至困擾。不過,這一對心思細膩的夫妻,卻以一個動人的理由說服了所有人:他們希望來觀禮的親友們放下機器,以全心投入來見證他們的愛情。

事過多年,奇特的是,因為他們的堅持,我反而不時想起那場特別的婚禮。當然,因為當時沒有留下任何影像紀錄,許多細節隨著時間流逝而逐漸模糊、甚至不復記憶。然而,我在教堂裡所經歷的喜悅和眼淚,卻像光暈般地籠罩著婚禮的回憶,有如上帝對他們的祝福。

現在回看,當時的那場婚禮彷彿標誌著一個舊時代的結束。那年,臉書和推特等社群網路服務開始從美國掀起狂潮、推向世界,並且在隨後幾年裡,結合了智慧型手機等行動裝置的快速發展,根本地改變了人與人、甚至人與自己的關係。「按快門」的手在短短的幾年內進化為按「讚」、按「分享」的手,而人們也不再輕易放下機器,反而讓它成為日常性的一部份,成為人與外在世界不可或缺的中介。

我的朋友裡,現在幾乎很少人不上網路、不用臉書。在這個網路觸角無遠弗屆的時代,我們總是藉由行動裝置,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和親人朋友、和這個世界維持著某種聯繫。家人旅行歐洲,我們可以即時分享他晚餐的豐盛;即使忘了(或從來沒記得過)好友的生日,臉書也會備一個角落提醒,讓我們適時表達賀喜。我們彷彿與他人密切聯繫著,不管是在資訊還是情感方面。問題是,這種聯繫終究是一種外向的豐富性,如果沒有另一種內向的迂迴,我們與他人、甚至與自己的關係,都不可避免地會被延展成某種單薄、沒有深度的平面。

豐富不代表豐盈。豐富是外在的聯繫與堆疊,而豐盈是內在的生命沛然展現。現代生活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我們得在這種表面的豐富性中找到一個停駐點,形成一種內向的迂迴,讓生命滋味在其中得以湧現、蕩漾。

翁德瑞的《一日一冥想》所提供的,正是這樣的一個停駐點。一般的讀者不免對翁德瑞選擇用名畫來談論冥想感到疑惑:藝術作品和所謂「覺知的生活」有什麼關連性?特別是,如果我們只是對這25幅名畫感到興趣,只要在彈指之間,就可以從網路上獲得大量的影像、歷史、甚至評論的資訊,為什麼還要透過翁德瑞的文字來接近這些畫作?如果從這個角度切入,我們恐怕完全誤解了翁德瑞的用心。他並不是要帶我們「賞析」畫,而是把它們當作是一種邀請,邀請我們在畫作之前停駐、逗留,進而凝視,讓身體的感受性在專注中全面張開。他要我們打開眼睛、豎起耳朵,甚至感受畫作裡的風,空氣中的涼意。翁德瑞提供給讀者的,因此是一種「內向迂迴」的經驗,一個走向豐盈生活的邀請。

這篇短序,充其量只是引路,接下來的部分,還需要讀者親自體驗。親愛的讀者,你準備接受邀請了嗎?

一日一冥想:25堂名畫課帶你走向靜心、活出完全覺知的自己
Méditer, jour après jour:25 leçons pour vivre en pleine conscience
作者:克里斯朵福.翁德瑞〔法〕(Christophe André)
譯者:金禾
出版社:自由之丘
出版日期:2015-01-07
ISBN:9789869132008
定價:480元
特價:88折  422
其他版本:二手書 57 折, 274 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