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戰爭(5):後QE時代的全球金融
cover
目錄

自序

0. 第一章 黃金斬首 打響美元保衛戰

2. 第二章 真相隧道,穿越泡沫的空間

3. 第三章 錢荒驚魂,夢遊的影子狂歡

4. 第四章 利率火山,最後的審判日

5. 第五章 風雲再起,華爾街炒房團在行動

6. 第六章 財富分裂,折斷了夢想的翅膀

7. 第七章 羅馬盛衰,浴血的貪婪之路

8. 第八章 北宋興亡,鉛華洗盡的滄桑

9. 第九章 什麼不是「中國夢」?

後記

試閱內容

美聯儲突然「陽痿」,伯南克意外變卦

二○一三年九月十八日,美聯儲宣布繼續維持第三輪量化寬鬆每月購債八百五十億的規模不變。消息傳出,華爾街再度沸騰,S&P500與道瓊斯指數雙雙刷新歷史新高,美國十年國債收益率當天從二.九%大幅下跌到二.七%,新興市場國家的股市、債市、外匯聞訊大漲,黃金、白銀、石油強勁反彈。

美聯儲的決定太出乎市場預料了。

自五月以來,伯南克反覆念叨「淡出」(Tapering)量化寬鬆的緊箍咒,全球金融市場一夜數驚,國債收益率血雨腥風,敘利亞戰爭箭在弦上,股票債券聞風喪膽,金融體系錢荒肆虐,美元回流風急浪高,新興市場滿地雞毛。

伯南克也嚇了一大跳,在他看來,「淡出」並不意味著貨幣收緊,而只是印鈔減速,總體來說仍然是貨幣寬鬆,市場不應該過度「解讀」啊,何況他還附加了一系列「如果」「假設」之類的前提條件。他這些年來屢試不爽的「預期管理」此次突然失效,特別是國債收益率的飆升幾乎失去控制,這讓伯南克和美聯儲都暗暗心驚。

在量化寬鬆政策的有效性上,美聯儲內部,甚至包括歐洲、國際貨幣基金(IMF)和號稱「中央銀行的銀行」的國際清算銀行,都存在著日趨尖銳的分歧。貨幣鴿派自然是以伯南克和各國央行的當權派為代表,他們認為貨幣寬鬆救了金融系統,也能拯救各國經濟,只要假以時日,經濟復甦的奇蹟就會發生;但貨幣鷹派則認為,金融危機之後的五年裡,中央銀行浪費了寶貴的時間,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使各國滋生了麻痹和怠惰,經濟失衡依舊,財政赤字惡化,就業復甦疲軟,資產泡沫泛濫,一切與二○○七年類似,而金融風險甚至更加嚴重。

國際清算銀行對量化寬鬆的態度就相當負面,它的前首席經濟學家懷特(William White)在九月美聯儲會議之前發出刺耳的警告:「在我看來,這是二○○七年的翻版。所有那時存在的經濟失衡問題仍未解決,發達國家的公共與私人的總負債與GDP的比例,卻比那時高出了三○%,而現在我們又多了一個新興市場泡沫的全新難題,這個泡沫正在走向破裂的周期……美國的(超低)利率水平是全世界(資產泡沫)的終極推動力,當利率開始上漲,每一個人都將受到衝擊。」國際清算銀行甚至暗指歐美央行試圖僅用言辭的「預期管理」,來壓制長期利率的做法已經「基本失敗」,「(央行政策的)良好溝通手段,對市場的控制力也有極限,現在這些極限已經變得非常明顯」。

美國的超低利率是全球資產泡沫的終極動力,這一觀點可謂一語中的!

眼看泡沫越吹越大,魔術越演越邪,雜技越玩越險,國際清算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這些觀眾看得心驚肉跳,冷汗淋漓,他們盼望著強悍的貨幣鷹派上臺,來制止這場瘋狂的遊戲,美國前財長薩默斯就曾是他們的希望。

伯南克去日無多,在美聯儲主席的競爭者中,呼聲最高的本是薩默斯,他突然宣布退出,使得局勢一下明朗起來,貨幣鴿派的新領袖葉倫已是呼之欲出。葉倫對寬鬆貨幣的極端信仰,甚至讓伯南克看起來更像是鷹派。她在美聯儲所有的貨幣政策投票中,無一例外地支援寬鬆、寬鬆、再寬鬆,二○一○年她甚至要求將基準利率乾脆整到「負數」!這是連鴿派大老伯南克和鴿派前輩日本央行都甘拜下風的「熊心豹子膽」,誰說女子不如男?!

伯南克走了,葉倫來了,很好,很好,這兩件事都是值得「慶祝」的。

美聯儲憋了三個月的「淡出」激情,終於以「陽痿」而告終。

量化寬鬆的鐵達尼號,迎頭撞向回購冰山

二○一三年五月,美聯儲開始強烈暗示即將退出量化寬鬆,全球市場不禁愕然,美國國債收益率的劇烈飆升說明了市場震驚的程度。第三輪量化寬鬆推進了才半年多,美國的股市、債市、房地產就出現一片興旺的景象,資產再通膨的成果剛剛嶄露頭角,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伯南克如此急著退出量化寬鬆呢?

看出門道的人的確很少,主要是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國際清算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的研究人員和少數學者在一些研究報告中和網路上小規模地討論這些話題,幾乎沒有引起主流媒體的關注。直到二○一三年五月,才有少數媒體如夢初醒,開始談論一般美國大眾聞所未聞的回購市場困境。

五月二十三日的《華爾街日報》大聲驚呼:「美聯儲擠壓了影子銀行,央行對國債的購買行為,正在導致關鍵的回購市場出現抵押品短缺。」文章指出:「在過去的三十年裡,貨幣和信用的創造方式已經發生巨變,扔掉你的教科書吧。」儘管文章誤解了「轉抵押」的概念,但卻正確抓住量化寬鬆政策自相矛盾的要害:「閒置在美聯儲帳戶上的一.八兆國債,正在使回購市場的安全抵押品處於饑荒狀態,考慮到『轉抵押』的(貨幣)乘數效應,這意味著經濟體少創造了約五兆美元的信用。這是經典的意料之外的後果。伯南克的美聯儲(透過印鈔)使美國政府能夠進行鉅額赤字透支就已經深受詬病,而胡搞美國經濟的血液就更糟。」道理很簡單,回購市場需要抵押品,而國債是最重要的抵押品,量化寬鬆的購債行為造成美聯儲與回購市場爭奪抵押品的矛盾,美聯儲執行量化寬鬆的時間越

長,回購抵押創造影子貨幣的能力越弱。

其實,在美聯儲的帳戶上還「閒置」著一.一兆美元的兩房按揭抵押債券,它們被認為擁有政府級別的信用,同樣屬於「安全」的回購抵押資產。如果將國債和兩房按揭抵押債券都作為影子貨幣的基礎貨幣,那麼影子銀行體系因為量化寬鬆政策可能導致七兆至九兆美元的影子貨幣擴張不足。

回購抵押品被量化寬鬆擠壓的問題究竟嚴重到什麼程度呢?可以說是刻不容緩!

在量化寬鬆操作中,當美聯儲在市場中購買國債時,從短債到長債通通吃進,不過主要還是集中於中長期債券。如此一來,美聯儲的「國債庫存」就顯得十分複雜,各種期限的國債都有,而且數量差異很大。科學研究的方法論之一就是要找到複雜系統的簡單替代變數(Proxy),通過研究替代變數,來瞭解整個系統的狀況。「類十年期國債」(10-Year Equivalents)就是美聯儲「國債庫存」的有效替代變數,它將各種期限和不同數量的國債所產生的利率風險,用一定數量的十年期國債來替代。簡而言之,美聯儲的所有國債持有量,可以用「類十年期國債」來代表。

以「類十年期國債」的方法計算,到二○一三年八月,美聯儲已經持有全部流通國債的三○%,如果繼續按照第三輪量化寬鬆的購債速度推進,二○一四年將達到四五%,二○一五年為六○%,二○一六年為七五%,二○一七年為九○%,到二○一八年底之前,所有市場中的國債都將被美聯儲通通吃光。當然,早在這之前,回購市場就已經崩潰了。

伯南克恐怕的確是沒有事先料到量化寬鬆會造成回購市場的嚴重困境,七兆到九兆影子貨幣的擴張不足,足以抵消美聯儲量化寬鬆印鈔機的效果。如果繼續以每月八百五十億美元的速度吃進國債和兩房按揭抵押債券,那麼回購市場所面臨的內爆壓力將與日俱增。

這就是伯南克心急如焚地想在二○一四年結束量化寬鬆的真正原因!

在回購市場上,本來玩的就是十個瓶子三個蓋的高難度雜技,如果美聯儲以每月八百五十億的速度從市場上不斷回收「瓶蓋」,那一年就會使市場減少一兆美元的抵押品,考慮到美國三方回購市場的全部抵押資產規模不過兩兆,這樣的瓶蓋流失速度不可謂不驚人。由於瓶蓋的減少,雜技會逐漸變成十個瓶子一個蓋,甚至二十個瓶子一個蓋,雜技的技術難度越來越高,而失手的風險就會越來越大。

不要小看回購市場的幾兆抵押品,它們的作用類似於傳統銀行體系的基礎貨幣,為美國幾十兆的影子銀行體系提供關鍵的流動性。儘管影子銀行體系極其龐大,但卻高度依賴市場信心,處於嚴重拉伸狀態下的抵押鏈條,對交易對手的風吹草動都極度敏感。另外,影子銀行無法吸納傳統的儲蓄,只能依賴金融機構的超短期融資,期限甚至短到隔夜。儲蓄匯集了成千上萬小儲戶的分散資金,而回購融資卻是金融機構高度集中的鉅額資金,當市場動盪時,機構的消息更靈通,作出撤資決定的時間更短,資金逃跑的速度更快。

在風平浪靜的回購市場中,隔夜回購融資並無大礙,為節省交易成本,借貸雙方總是會在第二天繼續滾動合約。不過,這是建立在彼此繼續信任的基礎上,如果融資方突然聽到市場上對借錢方的流言四起,第二天就可能會拒絕繼續滾動回購合約,借錢的人將立刻陷入資金鏈斷裂的風險。當然借錢方可以馬上去找新的融資方,但華爾街的壞消息永遠比好消息傳播得更快,一家機構拒絕回購融資,往往意味著所有人都會像躲避瘟神一樣關閉融資的大門。一九八○年以來的歷次金融危機,出事的金融機構莫不是始於回購融資的資金鏈突然斷裂。雖然貝爾斯登、雷曼兄弟、MF Global的問題根源在於持有大量的資產毒垃圾,但危機爆發時最致命的一擊都是源於回購市場。

在二○○七年正常的回購市場狀態下,資產抵押債券和優質公司債券的打折率僅為三—五%,而在二○○八年的金融危機中,資產抵押債券和垃圾債券的打折率曾高達四○%,優質的公司債券的打折率為三○%,如此猛烈的打折率跳升,將迫使回購融資方不得不追加鉅額的資產,而此時它們的擴張已達極限,要麼被迫跳樓甩賣資產,要麼資金鏈斷裂導致違約,回購市場的流動性將在頃刻之間完全凍結。

量化寬鬆持續下去的最終後果,將是回購市場逐步萎縮直至突然凍結,接著發生的就是數十兆的影子銀行體系轟然倒塌!

那股票市場呢?股票繁榮依賴股票回購,股票回購的資金源於債券市場的低利率,債券的低利率靠的是做市商的流動性支援,做市商的運營資金仰仗回購市場,回購市場撞上冰山,股市的資金鏈也將斷裂。

如果說二○一二年九月伯南克和美聯儲興致勃勃地搞第三輪量化寬鬆時,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的話,那麼最遲到二○一三年五月,所有行家都已經看到在量化寬鬆這艘「鐵達尼號」的正前方,聳立著一座巨大的回購冰山!

五月,伯南克船長準備緊急減速,無奈乘客玩得正High,絲毫沒有覺察到風險,憤怒的玩家摔鍋砸碗,大吵大鬧,長期利率突然飆升,回購市場危機驟起,伯南克嚇得趕緊改口。九月,量化寬鬆號保持原速,方向不變,繼續撞向冰山。

伯南克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繼續量化寬鬆,前面會撞上回購冰山;退出量化寬鬆,又會引發利率飆升。就在猶疑不定之間,時間在悄悄流逝,距離冰山的距離也越來越近。

回購市場是幾乎所有歐美金融機構短期資金的命脈,而該市場卻完全沒有國際統一的法律規範和會計準則,由於回購抵押鏈條橫跨大西洋兩岸,遠達亞太和世界各地,因此,回購市場的健康問題不僅令美聯儲寢食難安,就連英國、歐盟、國際貨幣基金和國際清算銀行都對此憂心忡忡。

監管寒流襲來,抵押品短缺惡化

就在《華爾街日報》開始報導回購市場抵押品不足的同時,早就對此展開調查的國際清算銀行也於五月發表了高度關注「優質抵押品」(High-Quality Collateral, HQA)短缺的報告。

國際清算銀行一直對歐美日的貨幣寬鬆政策表示出頗不以為然,並已著手制定新的遊戲規則,這就是《巴塞爾協定Ⅲ》。

這個國際清算銀行是什麼來頭?憑什麼它制定的協定全世界的金融機構都必須遵守?這種世界「銀監會」的地位到底是怎麼得來的?國際清算銀行的來歷可不簡單,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恩師、喬治城大學著名歷史學家卡洛.奎格雷對國際清算銀行曾有這樣的評價:

金融資本勢力有一個極為長遠的計劃,它旨在建立一個金融系統來控制世界,一個被少數人控制的,能夠主宰世界政治體制和世界經濟體制的機制。這個系統是以封建專制的模式被中央銀行家所控制,他們透過頻繁的會議所達成的秘密協定來進行協調。

這個系統的核心就是瑞士巴塞爾的國際清算銀行,這是一家私有的銀行,而控制它的中央銀行也同樣是私有公司。

每個中央銀行都致力於透過控制財政貸款、操縱外匯交易、影響國家經濟活動水平、在商界領域對保持合作的政治家提供回報等方式來控制各自的政府。

國際清算銀行的最終目標當然是為了保護國際銀行家的整體利益,並跨越主權國家將全世界的銀行體系直接納入自己的管理軌道,以金融力量箝制政府,以貨幣手段管理世界。為實現這一「立志高遠」的目標,就必須堅決杜絕那些短視、貪婪、欺詐和不負責任的金融冒險,嚴格自律是國際銀行家成就其「偉大功業」的前提條件,《巴塞爾協定Ⅲ》正是實現嚴格自律的具體要求。

一個協定如果沒有強制執行力,那就是廢紙一張。假如某銀行拒絕接受國際清算銀行的領導,不執行《巴塞爾協定Ⅲ》的要求,那將產生什麼後果呢?很簡單,全世界的其他銀行將拒絕和「搗蛋鬼」進行金融業務往來。想匯款到其他銀行?沒有銀行敢接收;想在金融市場上回購融資?沒有交易對手敢放貸;想給客戶發放貸款?你的支票沒人要!誰還敢把錢存在這樣的銀行?被排除在金融體系之外的「搗蛋鬼」只有死路一條。

如果一個國家拒絕執行《巴塞爾協定Ⅲ》呢?那後果就是該國所有的銀行都將被排除在國際金融市場之外,這相當於金融制裁,該國的進出口貿易將被迫中斷,因為無法進行資金的國際支付和接受;該國的海外投資也將中斷,因為海外資金無法進入。沒有國際貿易和海外投資,一個現代國家能支撐幾天?對於小國而言,這如同蹲監獄;對於大國來說,這好比是金融流放。

這就是《巴塞爾協定Ⅲ》真正厲害的地方!一個國家的主權政府必須臣服於它。奎格雷教授在半世紀之前就已洞察到這一切,控制國際清算銀行的極少數人就是全世界真正的主人,他們未經民主選舉,也不接受任何監督;既不對選民負責,也不對各國政府負責,這是一種國際社會極為罕見的特殊而絕對的權力!在可預料的將來,這一趨勢還會不斷增強,這也正是金融全球化的終極目標。

絕對的權力並不表示它不負責任,而是它只對自己負責。如果掌握這一權力的少數人擁有高度智慧和能力,他們的管理甚至會產生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結果,至少國際清算銀行的主人們自認如此。

在流動性方面,《巴塞爾協定Ⅲ》對銀行提出更高的要求。所有銀行必須保持足夠的優質抵押品,如美國國債,以確保在極端惡劣的情況下,能夠靠變賣資產來維持三十天的現金流不致枯竭。僅此一項,就將造成二.三兆美元的優質抵押品短缺。同時,美國《多德—弗蘭克法案》(Dodd-FrankAct)對金融衍生品交易的保證金提出更高的要求,這又將造成一.六兆到三.二兆美元的優質抵押品短缺。另外,由於各國外匯管理和貨幣政策所掌握的外匯,已從二○○七年底的六.七兆美元,增加到二○一二年的一○.五兆美元,官方對優質抵押品的需求也將大幅增長。這樣算下來,在未來的幾年裡,如果金融市場運行平穩,那麼優質抵押品的短缺規模將擴大到五.七兆美元。

這是在正常的市場狀態下,那麼如果市場面臨壓力呢?美國財政部估計:優質抵押品的短缺上限將激增到一一.二兆美元!

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量化寬鬆就已經導致優質抵押品面臨短缺,高槓桿化的影子銀行系統的壓力越來越大,《巴塞爾協定Ⅲ》和《多德—弗蘭克法案》又跳出來爭搶優質資產,這將導致回購市場承受更大的壓力。

冰山沒有消融,反而越來越大!

商品簡介

二○一三年四月,黃金市場風雲突變,金價的暴跌震撼了全世界。

「黃金已死」、「黃金無用」 、「牛市終結」 、「泡沫破裂」 、等論調甚囂塵上。黃金從萬眾矚目的投資明星,一夕之間淪為輿論爭相貶損的「棄兒」。

人們開始懷疑「亂世藏金」的信念是否依然有效,對黃金白銀的投資價值的信心開始動搖,悲觀情緒瀰漫,唱衰之聲橫行,甚至連超發貨幣終將導致通貨膨脹這個基本邏輯也變得含混不清。市場感受與理性邏輯嚴重脫節,價格信號和財富直覺相互錯亂。可以說,對黃金的看法已陷入空前的迷茫。

黃金當然不是就此沒有希望了。

二○一三年,美國政府和華爾街對黃金市場的打壓力道之猛烈,為三十年來所未見;這反過來說明了另外一個問題,如此瘋狂而激烈的行為,意味著美元對黃金的恐懼也是三十年來所未見的!

對美元信心的脆弱,恰是打擊黃金的原因!

本章將深入分析「四.一二」美國鎮壓黃金事件的臺前幕後,以及美元困境的根源。從歷史上看,黃金從來就是財富的「諾亞方舟」;以現實行情分析,黃金的生產成本就是市場的大底;放眼未來的趨勢,黃金必是美元危機的最大受益者。

「四.一二」黃金大屠殺

對於美國人而言,一場金融和經濟的災難可能已經近在咫尺。美聯儲和它所倚重的金融機構聯手打擊金銀價格,以嚇阻投資人的行為就是明證。

自年初以來,金價就從一千七百美元附近震蕩向下,至四月十一日已悄悄滑到一個巨大深淵的邊緣。四月十二日,美國東部時間八點三十分,金價定格在一千五百四十二美元,這是大災難之前最後一刻的平靜。

這一天恰逢周五,紐約黃金期貨市場剛開盤就黑雲壓頂,電閃雷鳴,一百噸黃金的賣單從天而降,這突如其來的沉重拋盤如同巨浪一般砸向毫無準備的市場,多頭倉皇應戰之下,金價大幅下挫。

在隨後的兩個小時中,驚魂未定的市場稍事喘息。交易員被毫無徵兆的空頭伏擊打得暈頭轉向,一時之間,謠言四起,人心惶惶。然而,巨大的拋盤卻突然銷聲匿跡,市場重新恢復平靜。

這是大地震之前的寂靜,一種強烈的不祥之感籠罩著整個市場。

十點三十分,真正的災難終於降臨。三百噸黃金的拋盤洶湧而出,規模相當於二○一二年全球黃金礦產量的11%!目瞪口呆的交易員看到的不再是十米高的巨浪,而是三十米高的海嘯!恐懼將每個人的心凍到冰點,瘋狂轉瞬襲至,奪路而逃就像求生的本能,支配著一切行為。市場態勢丕變,賣空的呼喊震耳欲聾。

一千五百二十五美元的關鍵支撐點被瞬間擊穿,二○○○年以來的黃金牛市走向在此決然折轉,所有在這一牛熊分界點上設置自動停損的多頭買家,就像被魔咒喚醒的木乃伊戰士,突然加入空頭大軍,轉身殺向自家陣營,頃刻間多頭人馬自相踐踏,潰不成軍。

此時正是紐約市場流動性最豐沛的時刻,倫敦和歐洲主要黃金市場都在開盤狀態,從而能充分感受到金價雪崩所帶來的極端恐怖,空頭打擊對時間的掐算精確到了每一分鐘!

黃金暴跌的衝擊波瞬間傳遍全球,倫敦市場也遭到閃擊。不過,相對於紐約黃金期貨市場而言,倫敦更傾向於實物黃金交易,對於準備提取黃金現貨的客戶而言,紐約期貨暴跌在某種程度上給他們提供了打折買貨的機會。但是,當倫敦市場的買家準備抄底時,卻突然發現他們的電腦交易系統竟然出現「故障」,既不能買也不能賣。儘管他們還能用電話下單,但在市場行情急劇變化的時刻,倫敦現貨黃金可能發生短缺,致使他們的交易很難全部實現。

倫敦實物黃金的買家驚慌失措,不知市場究竟發生什麼事。此時,紐約市場的金價仍在雪崩之中。如果金價持續暴跌,那麼絕大多數多頭將被打爆倉,黃金行情必然加速惡化。倫敦的買家為了對沖持有實物黃金的風險,既然無法在倫敦的現貨金市場買入來攤低成本,那就只能在紐約的期貨金市場賣空以彌補損失。他們必須當機立斷,逃生的本能再度支配一切。

先賣空,再發問!

倫敦的交易員也跳上了空頭的戰車,碾壓著多頭的屍體,繼續狂飆突進。

紐約期貨金的暴跌趨勢,在本應遭到反擊的倫敦實物金市場上,不僅兵不血刃地一路橫掃過去,同時還將持有實物黃金的倫敦買家順利繳械,迫使他們加入了做空黃金的大軍。

空頭前所未見的強大攻勢,在一千五百二十五美元止損點被擊穿後,觸發了大規模多頭停損的倒戈,再迫使倫敦市場的實物黃金買家變節加盟,一時之間如入無人之境。

賣空!賣空!賣空!

從紐約到倫敦,從新加坡到香港,從上海到東京,驚恐萬狀的黃金投資者慘遭屠殺,各國市場血流成河。

華爾街媒體興奮地評論:黃金的暴跌之勢就像自由落體一般,「銳利的刀鋒如同劃過柔軟的奶油」。

黃金市場的心理防線已經徹底崩潰。場內公開喊價的交易結束後,電子盤交易持續進行。至下午五點零七分,金價暴跌至一四七六.一美元,當日最大跌幅高達八八.八美元!

這預示著更大的災難還在後面!

作者簡介

宋鴻兵

環球財經研究院院長。1990年代初赴美留學,主修資訊工程和教育學,獲美利堅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碩士學位。長期關注和研究美國歷史和世界金融史。曾在美國媒體遊說公司、醫療業、電信業、資訊安全、聯邦政府和著名金融機構供職,曾擔任美國最大的非銀行類金融機構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的高級諮詢顧問,主要從事房地產貸款自動審核系統設計,金融衍生工具的稅務計算分析,MBS(資產抵押債券)的風險評估等方面的工作。

曾被美國《商業週刊》評為「2009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40人」。2007年出版《貨幣戰爭》,在華文世界造成轟動,引發全球關注。

作者自序

自序:

面對鋪天蓋地而來的資訊和五花八門的觀點,人的思維能力往往會陷入癱瘓。關鍵資料被噪音資料所淹沒,重要關鍵被枝微末節所混淆,深層病因被表面病症所迷惑,核心推理被瑣碎邏輯所牽絆, 分析喪失方位,判斷走入迷途。最終,幻覺置換了真相。

經濟領域的困境尤其如此。

二○○八年金融危機發生至今五年,未來世界經濟走勢如何,仍是眾說紛紜。美國的量化寬鬆究竟有無效果?全球的貨幣超發到底是福是禍?金融市場是漸趨安全,還是益發危險?經濟復甦是穩步向前,還是曇花一現?

一言以蔽之,世界是逐步遠離上一次衰退,還是在加速滑向下一輪危機?

矛盾的市場表現,衝突的經濟資料,荒唐的解讀方式,紛雜的觀點態度,爭議的政策措施,歡迎來到世界混沌而喧囂的復甦現場!

人們不能深刻認識經濟活動的本質,源於缺乏統一的邏輯框架。人不是在高度理性的狀態下參與經濟,而是在充滿欲望的強烈情緒中追逐財富。人性,尤其是人性中與生俱來的貪婪,從來就是驅動經濟運轉的根本力量。

人類從事的一切活動,都是圍繞著創造財富和分配財富而展開的,其他活動均是衍生之物。而無論是創造財富還是分配財富,人性的貪婪始終都是它們終極能量的來源。

貪婪中的「好逸惡勞」驅動著節省體力、減少時間、降低強度、增加愉悅的各種技術進步,從而持續提高生產效率,使得財富創造更加蓬勃。但是,貪婪中的貪得無厭則會激發巧取豪奪、投機欺詐、急功近利、奢侈靡費,進而壓抑生產效率,導致財富分配畸形,降低社會的經濟活力。

本書的重點就是以財富分配作為解剖經濟活動的手術刀,把當今的「美國夢」與歷史上的「羅馬夢」和「宋朝夢」,進行跨越時間和空間的對比,為未來的「中國夢」提供歷史的參照系。

前六章是用顯微鏡來觀察美國經濟的現狀,從黃金市場透視美元,從股票市場分析經濟,從債券市場瞭解資本,從回購市場探索金融,從利率市場窺測危機,從房產市場洞察泡沫,從就業市場甄別復甦,歸根到底,是從財富分配來解讀貪婪。

二○一三年四月的黃金價格暴跌,被解釋為美國經濟復甦良好,因而黃金的避險需求下降;而經濟良好的證據就是股市屢創新高,但如果深入分析股市上漲動力的根源,就會發現上市公司的股票回購行為其實是推高股價的主導力量;股票回購的資金又是源於債券市場的融資,而債券市場的火爆正是貨幣量化寬鬆的結果。因此,金融市場的非正常繁榮,全賴量化寬鬆政策所形成的超低利率環境。

量化寬鬆導致的貨幣泛濫,真的促使實體經濟復甦了嗎?答案是否定的。

公司的銷售增速在遞減,扣除通膨之後,實際上已陷入了負增長;企業的資本性支出在萎縮,這解釋了就業市場的長期困局,導致實體經濟的核心資產顯現出嚴重的「老齡化」症狀,隨之而來的就是勞動生產率出現快速滑落;房地產的價格復甦,無非是華爾街炒房團的傑作,就業機會減少,造成年輕一代被擠出潛在的購房隊伍,房地產的後繼乏力已成定局;美國主流中產階級的高薪工作崗位復甦緩慢,在二○二五年之前都很難恢復到二○○○年的水平。

量化寬鬆政策沒能拯救實體經濟,實際上,廉價貨幣不是在促進經濟增長,而是在摧毀資本的形成。

如果說五年來的經濟實踐已經證明了量化寬鬆是個失敗的政策,那麼,退出量化寬鬆的道路絕非坦途。退出量化寬鬆將會觸發利率火山,而繼續量化寬鬆將迎頭撞上回購冰山,兩條路的終點都是金融危機的再度爆發。美聯儲在量化寬鬆進退之間的徬徨與猶豫,既陷實體經濟於無望之境地,又置金融市場於危險的邊緣。

利率能否被無限壓制,這是判斷下一輪金融危機的風向標!

美國已經走上一條極少數人受惠,卻殃及絕大多數人的道路,根源就是權貴與富人集團的過度貪婪,導致財富兼併的惡化趨勢難以逆轉,反過來又加劇了經濟困境的無法自拔。

最後三章將觀察的範圍擴大到兩千年的尺度,從對美國經濟的近距離觀察,延伸到把握歷史脈絡的審視;從羅馬盛世和北宋繁榮的興衰拐點切入,逐步展示出一個高度近似的衰亡過程:貪婪興,則兼併起;土地聚,則稅負畸;國庫空,則貨幣貶;民力竭,則內亂生而外患至!

「美國夢」、「羅馬夢」、「宋朝夢」的破滅,並不能告訴大家究竟什麼才是「中國夢」,但卻可以提醒人們什麼必然不是「中國夢」。

如果未來的中國能夠避免重蹈這些歷史的教訓,那就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止中國實現其強國富民的復興之夢。

後言:

這是一本耗盡心力的書,也是一本自我重新發現的書。

很多事情你以為想清楚了,結果一說才發現有問題;當你說明白了,一寫才知道有漏洞。想是跳躍的思維火花,說是即興的邏輯片段,寫才是沉澱的思想體系。

當我滿懷激情開始創作時,絕沒有想到後面的工作是如此艱難。在每一章的開始,我都自信滿滿地認為有充足的資料、資訊與知識的積累,結果一上手才發現這些東西其實並不真正屬於自己,它們就像有旺盛生命力的螞蟻一樣四處亂爬,將自己精心設計的思路,踐踏得面目全非。越豐富的知識積累,總是導致越嚴重的思維癱瘓,在一團亂麻之中,我拼命掙扎,就像一個快溺水的人,抓不住主次線索,找不到邏輯源頭,分不清推理方向,只有一浪高過一浪的訊息量將我打得暈頭轉向,精力不斷耗損,信心一再崩潰,焦慮、沮喪和絕望吞噬著殘存的意志。

就在我即將放棄努力準備隨波逐流的關鍵時刻,腦海裡總是突然冒出霍元甲落入水中,沉入江底,抱著石頭一步一步走向岸邊的清晰影像。這時,周圍的一切紛亂都逐漸沉寂下來,湍急的思路變得靜如止水,我彷彿沉到水底,沒有信心,沒有意志,沒有掙扎,只是定住意念,內斂心神。關鍵的資料漸漸開始閃爍微光,重要的細節顯現出清晰的輪廓,亮點與亮點可以連接,線索與線索出現因果,邏輯的源頭慢慢浮現,終於看到黑暗隧道盡頭的光亮。走出去,那邊就是一片陽光燦爛的新天地。

當我最終把各個章節的邏輯嚴絲合縫地對接完畢,我突然意識到人生也該如此。只有定力深厚的人,才能走過重重險灘,體會別人無法體會的愉悅。

治心方能制利害。所謂「治心」,就是放掉一切雜念,摒除所有妄想,將人生全部的能量高倍聚焦於一件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雖萬難而不怯,九死而無悔。治心到何種境界,定力就到什麼深度。一個有定力的人,才能權衡出真正的利與害,才會敏銳地趨利避害。

古今中外,凡有所成就的人,無不是治心和定力的高手。在現實中,許多人並非不知道自己的目標,只是無法有效地治心,因此不能有效地抗拒誘惑,致使利常常損於害,人生的潛力難以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的確,抗拒誘惑並非易事,排除干擾也常常力不從心,歸根到底,還是心中的雜念太多,妄想過剩,難以做到心智的高度聚焦。在這種情形下,良師益友就顯得極其重要。

在《貨幣戰爭》叢書的寫作過程中,出品人鄭鶯燕堪稱一位難得的良師益友,她不僅策劃圖書, 而且能讓夢想照進現實。在過去的幾年中,她堅持高品質的內容與思想必須貫徹始終,而不允許任何「折損」。當我出現遊移分神之時,她總是強調「一個人一輩子只需做成一件事,他就是一個了不起的人。」這句話我聽了不下百遍,想到不止千回,但也未必總能做到,她的鼓勵和督促使我受益匪淺,許許多多的雜念與妄想都被扼殺在搖籃之中。經歷過的諸多挫折,浪費過的大量時間,也反覆印證了她的先見之明。

什麼是人生的捷徑?那就是必須少走彎路。良師益友好比苦藥,話雖難聽,理卻管用。一輩子如果沒有碰到這樣的諍友,那將是一種最大的遺憾。

良師益友不僅能夠幫助遮罩雜念,抑制妄想,而且時常使人更清醒地瞭解自己,「如今『貨幣戰爭』系列的暢銷,並不代表一切,二三十年之後,如果你的書還有年輕人在閱讀,那才是這些書的意義。」良師益友的警鐘,震得我兩眼直冒金星,我突然意識到自己的時間已經相當緊迫。

今年在北京香山的閉關寫作期間,太太和女兒暑假過來看我,那一個月是我最感溫馨的日子。我們天天擠在一間小屋裡,一起聊天,一起笑得前仰後合,我突然覺得生活在物質上可以極其簡單,卻能同時擁有世間最大的快樂。我們每天帶著女兒到香山腳下的地攤上轉悠,幾塊錢的小東西就能讓我們高興半天。當剝掉所有物質的表皮後,親情反而更加香醇濃厚。

從暮春到寒冬,每日通宵達旦的研究與梳理,使我逐步形成了對未來世界經濟走勢的基本判斷。當我走出香山,陽光依然燦爛,遙望遠方的地平線,烏雲正在慢慢積聚,山風已經陣陣襲來。

二○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凌晨於北京香山

貨幣戰爭(5):後QE時代的全球金融
作者:宋鴻兵
出版社: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08-01
ISBN:9789573274643
定價:400元
特價:9折  360
其他版本:二手書 53 折, 210 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