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不沉:陳纂地與二戰末期台灣人醫生
cover
目錄

推薦序/

推薦序/為台灣人留下奮鬥的足跡 盧千惠

推薦序/把生命交給台灣的鍾大人 張良澤

推薦序/壯哉,鍾先生! 周婉窈

第 一 章/戰劫台灣 醫生赴戰

第 二 章/生離死別 一張紅單

第 三 章/纂地行程 異國風光

第 四 章/神靖沉沒 尊嚴不沉

第 五 章/瘋狂戰犯 歌聲震撼

第 六 章/河內行醫 游擊英雄

第 七 章/台灣降服 越南獨立

第 八 章/戰術降溫 纂地返台

第 九 章/終戰初期 人情世情

第 十 章/戰後中國 台灣滄桑

第十一章/越南經驗 中國經驗

第十二章/二二八難 陳鍾反應

第十三章/鬼影幢幢 痛失諸羅

第十四章/台中二八 謝鍾散記

第十五章/纂地上山 玉露人質

第十六章/纂地下山 條件返鄉

第十七章/化裝表演 吞聲忍淚

第十八章/兩惡相謗 纂地勘悟

終 章/愛台之心 始終未渝

後 記

試閱內容

一九四四年初,蘇軍向德軍開始全面反攻,六月六日聯軍登陸諾曼第(Normandy)成功,接著收復巴黎。德軍腹背受敵,顧此失彼。納粹敗亡,已見徵兆。太平洋戰區也隨著麥克阿瑟(Douglas Mac Arthur)以跳島戰術「班師回朝」坐鎮馬尼拉。

硫磺島、塞班島前後傳聞「玉碎」(部隊全滅)失守。整個太平洋戰區制空權幾乎改由美軍掌控。台灣已暴露在美國空軍窺視下,時遭空襲轟炸,我們的生命安全危在旦夕。

「皇軍」的輝煌戰果和「神風特攻隊的英勇」,及「大本營」的誇張不實報導,已成為麻醉民心、欺騙社會的工具。敵機一次數百架編隊來襲,我們只聽到敵機急降低飛掠過頭上時的隆隆爆音,和機槍掃射的答答答……震耳欲聾轟隆巨響,幾乎沒有聽到「皇軍」高射砲的反擊,也未見「皇軍」飛機升空迎戰。

日本軍國主義,已走到窮途末路、臨死掙扎苦境,卻還想繼續欺騙人民。東條英幾(首相兼陸相)一干飛揚跋扈的軍頭,犯下「不知己、不知彼」的兵法大忌。無視美國科技進步,豐厚國家潛力,妄自尊大,自以為一八九五年「日清(甲午)戰爭」以來和抽鴉片的支那兵之任何戰役,每戰必勝,所向無敵,乃因「皇軍」擁有「大和魂」(ヤマトタマシイ,日本人獨有勇猛不怕死的精神)之故。

於是陶醉於「討伐不義、教訓海賊、流刑囚餘孽的『美利堅』乃是日本人的使命,是代天行道聖戰」的義和團式心態下,蠢蠢欲動。儘管熟悉美國軍情,素有「美國通」之稱,對美國國家潛力、科技進步深入研判的山本五十六元帥,曾經力諫指出:「未來戰爭端視國力,後勤支援如何及科技開發能力,卻仍冒然向美國開戰,等於以卵擊石。」

東條一干人,執拗如故,不聽善勸,不計後果,自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突襲美國珍珠港基地,向美、英、法、荷等國不宣而戰。盟軍分散太平洋區域所有殖民地,都遭到日軍偷襲,損傷慘重,幾乎無法招架。

食髓知味的日軍,隨即馬不停蹄,乘勝追擊,擴大戰區,卻未加考慮拉長戰線以後,後勤補給會愈來愈困難的問題。

即使想就地取材,兵員補充,能一蹴可幾?武器彈藥的補給,在遼闊太平洋海域,美潛艦出沒,雷艇到處巡狩,敵機動輒數百編隊來襲……。總而言之,這種自不量力,盲目的擴大戰區,等於自掘墳墓。

到了一九四四年初,「雷伊挺島」前哨戰已開始。美軍遠程轟炸機已出沒日本本土上空。東條首相一干誤國殃民的軍頭,也開始自亂陣腳,不顧後方人民死活,加強榨取民脂民膏,恣意亂發「紅單」——徵召令。

從十二〜十三歲民族幼苗至四十五歲的阿公級都不放過。不是被拉去當「神風特攻隊」(自殺機)砲灰,便是被派去建機場,挖「章魚壕」(註:章魚壕〔タコッボ〕是僅供潛伏一個人,待敵軍車隊經過時,爬出來擲手榴彈用的小洞)。

就在這時候,一九四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台灣五州——台北州、新竹州、台中州、台南州及高雄州四十九名台灣人醫師、三名藥劑師、八十名不具醫師資格的醫務助手,和八百名軍伕工員,都接到徵召令,指定九月二十八日下午三點前到左營「海仁會舘」報到。

凡接到徵召令的家庭,俄頃之間,熱鬧滾滾:頭一個出現的是保正(里長)、接著是「皇民奉公會」、「壯丁團」、「在鄉軍人會」、「愛國婦人會」的代表。甚至連管區派出所的日人巡查部長,也裝模作樣穿梭賀客之間,大聲喊「武運長久」萬歲!萬萬歲!並帶動大家唱起軍歌。

可是在這時候,一直躲在房間裡的受徵召者妻子和家屬,不但未感受到任何光榮和祝福,外面的喧嘩,不對調的歌聲,反而像「輓歌」、「安魂曲」,勾起她們的哀傷。她們悵然迷惘!情不自禁痛哭流涕……,與外面的虛偽慶祝狂歡,成一幅諷刺的對照。

人非木石,面對將與親人「死別」,能無動於衷?時局愈來愈緊,唯一的期望是祈求日本會戰贏,保佑自己親人能平安回來。

歡送者中,有人注意到受徵召的醫官中,仍著「國民服」,沒有換上軍官制服,而感納悶。原來「偕行社」軍官制服存量無多,「陸軍被服廠」久未補貨。上級早有指示,應優先配給志願「特攻隊」的少年軍官,所以不得不姑且委屈這批台灣人醫官。由是亦不難想像,後方物資缺乏的嚴重性。(註:「偕行社」為日本陸軍現役軍官及同等官階軍屬為社員的互助社團,創立於日本明治十年,隨二戰結束而解散。)

九月二十五日接到徵召令的台灣醫生,在各界歡送下都披上繡有「武運長久」的紅彩帶,腰佩軍刀,穿馬靴,被擁上巴士。哭喪著臉的妻子堅持親自送行,低著頭,默默跟在身旁。到達左營軍港碼頭,發現大多數的人,也都由妻子陪走最後一程,由父兄親友陪伴的也不少。單槍匹馬前來報到的也有幾個。其中來自台南州斗六郡斗六街的陳纂地醫師,身材魁偉高大,頗有大將之風。

他突然站出來高呼,要求大家整隊,然後掃視周遭,改用母語低聲提醒大家「別給人看衰」。「別人」何所指?當然是日本人。這位在日本求學中,曾因「思想問題」涉嫌違反《治安維持法》遭投獄,出獄後,被交付「保護管束」期間,喜歡逗弄「特高」的頑童,為人很機警。

當初,大家都以為陳纂地是班長,都聽他指揮,接受他安排。及至上船後,船長要大家選班長,才發覺原來這個「班長」是自封的,讓大家啼笑皆非。不過大家咸認他為人熱忱,確有領導力,仍推他繼續當班長。

他們搭乘的船,簡直像十七、八世紀來往非洲載運黑奴的「豬仔船」,是一艘號稱三千噸級的老貨輪。船名叫作「神靖丸」。看到船名,大家心裡不覺一怔!有如要將他們直送去「靖國神社」的不祥預兆掠過腦際。

只有三千噸的老貨輪,底艙已經裝滿米、糖、和雜貨,卻還要讓台灣人醫生等一千多人擠進去。艙裡沒有鋪位,睡覺時,要在堆滿米、糖、雜貨的底艙自己找位子。在硬綁綁不平坦的米袋、糖包、雜貨上面睡。

此刻大家才驚覺到,自己連做人最起碼尊嚴都被剝奪了。加上艙裡沒有廁所和浴室,僅吊掛兩個木桶,權充便器,沒遮沒掩。幸好,裡面沒有女性,否則,豈不尷尬!這時候,曾經幫大家維護身段,風光一時的佩刀,反而礙手礙腳,成為贅物,連背包都沒地方放。

這個船隊,再隔兩天,即將離港遠行。為了方便與家人見最後一面,大家都趁著早餐時,蹲在岸邊,左手拿一個飯糰,右手拿一支裝有「味噌湯」的竹筒。遠看宛然像一堆難民、乞丐,一點也不像「皇軍」軍官。

幸好遠住台北、新竹州和台中州的「先生娘」都沒有來,因為她們接到通知時,已是深夜,趕不上夜車南下,否則,不知道又要增加多少「怨婦」呢!

看到這艘堆滿糖、米、雜貨,不像一艘讓人搭乘的客輪,大家便推派代表質問船長,結果回答是:「這艘船本來就是貨輪,僅負責運輸糧食、醫藥器材到前線的。臨時讓一千多人擠進來,已經遠超船載負荷,還要照顧大家的安全,護送到目的地。有意見,等到達目的地,再向當地部隊長詢問。」至於「船要到哪裡?」船長還是推說:「這是軍部的機密。」不肯透露。等於白問,心裡迷惘依然無解。

商品簡介

陳纂地,一位來自台南州斗六經營「建安醫院」的年輕醫師,在一九四四年九月二十五日,隨著日本在戰爭中逐漸失利,與另外四十八名台灣醫生、八十名醫務助理員,和八百名軍伕工員接到徵召令,搭乘三千噸的老舊貨輪「神靖丸」,航向未知的前線。

一九四五年一月十二日,神靖丸被美軍擊沉於西貢灣。死裡逃生的陳纂地歷經投入越共地下組織、在越南迎接戰爭結束。但他的心中,最掛念的還是家鄉台灣。但就在歷經千辛萬苦返回台灣後,卻發現一切都已改觀。前來接收的中國官員成了「劫收」大員,到處搜刮民脂民膏。

隨著民怨的累積,最後導致了二二八的爆發。對時局相當憂心的陳纂地,也組織地方民軍,與台中二七部隊等共同抵抗外來暴政。無奈起義最終以失敗收場,陳纂地也在家鄉自囚四年後投降,在國民黨特務的監視下行醫度日。

陳纂地的故事是戰後台灣歷史的縮影,雖然面對的是強大的政治與軍事壓迫,卻仍然義無反顧,為的就是追求本屬於這塊土地的正義與尊嚴。

作者簡介

鍾逸人

1921年生,台中市人。就讀東京外國語學校(東京外大)法文科期間,被日本「特高」依涉嫌「治安維持法」監禁約一年。出獄後放棄學業回到台灣,後為擺脫特務糾纏,進入台灣軍後勤部隊。

戰後,出入王添灯的「文山茶行」,得以認識連溫卿、林日高、蕭來福等舊「文協」前輩。也因地緣關係,與楊逵多有接觸,成立「新生活促進隊」,喚醒市民的自主意識。後擔任「三青團」幹部,兼辦《和平日報》,並任阿里山樂野國小校長,結識高一生等山地菁英。

二二八事件發生時,先在「中師」成立「民主保衛隊」,攻佔「干城營區」,整合各地自動蜂起的隊伍,成立二七部隊,並被推任為部隊長。二七部隊的編制、裝備、口號,一律依仿日本陸軍,軍紀甚嚴,一時被誤認為「日本兵」,成為蔣軍進駐台中時,躲過一場大屠殺的原因。後兵敗被俘,由於謝雪紅未捕獲,風聞中的「日本兵」也未投降,遂被留下來當作「誘敵之餌」,沒有遭受極刑。雖陰錯陽差躲過砍頭命運,但仍難逃十七年黑牢之劫。

1964年出獄後,開始與前二七部隊戰友合作研發綠藻(Chlorella)事業,至1975年產量竟達世界第一。1987年訪問北美,在各地澄清被國共兩黨刻意扭曲的二二八事件、二七部隊真相,在亞洲學會上拆穿國府御用學者的不實言論,替被殘酷殺戮的台灣冤魂出一大口氣。出版《辛酸六十年》三部曲,釐清二二八事件的真相,成為研究二二八事件的重要史料。

名人推薦

◎ 這本書資料特別豐富,又有不少珍貴的相片。我們都要感謝鍾老的努力與犧牲,才能把那一段殘缺的台灣歷史補足留給後代。 ——張富美(凱達格蘭學校校長)

◎ 他們在無法拒絕的屈辱中沒有墮落,這是一本被他們代表的台灣人前一輩,為了保有台灣人的尊嚴而戰鬥的珍貴歷史記錄。 ——盧千惠(兒童文學家)

◎ 每讀鍾大人的作品,就彷彿親聆他大吼那些不公不義的人與事。也難怪他如此激動,因為他已把生命交給了台灣大地。 ——張良澤(私立真理大學台灣文學資料館名譽館長)

◎ 本書採用了類似歷史小說的筆法,很多地方也帶入了歷史學「神入」(empathy)的想像。這是本書引人入勝的地方。 ——周婉窈(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此心不沉:陳纂地與二戰末期台灣人醫生
作者:鍾逸人
出版社: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07-05
ISBN:9789862940822
定價:380元
特價:88折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