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上街頭?新公民運動的歷史、危機和進程
cover
目錄

Contents

〈推薦序〉 恢復尊嚴的另一種選擇 李茂生

〈推薦序〉 從占領華爾街到占領立法院 何明修

〈推薦序〉在街頭實踐民主 陳俊宏

〈推薦序〉 重新想像民主 張鐵志

〈推薦序〉 街頭民主的突圍與創進 孫友聯

〈推薦序〉民主的想像與匱乏 孫窮理

導言

當人們擁抱民主時,他們腦子裡所想的,一定是比單純參與選舉更為廣大而且深刻的事情;那必定是個人自由的理想,與某種迄今未曾實現的觀念的結合。那個觀念就是,自由的人必須能夠像講理的成年人一同坐下來談,並且管理他們自己的事務。

【第一章】 序幕即將揭開

投入社會運動那麼久,你會有點忘記自己還有可能會贏。這些年來,我們一直辦遊行、群眾大會⋯⋯假如只有四十五人現身,你會很沮喪。如果三百人到場,你會很高興。結果,有一天,來了五十萬人。你反而難以置信:某種程度上,你早已停止去想那有沒有可能發生了。

【第二章】占領運動為什麼可行?

反叛亂專家長久以來都明白,革命在任何國家醞釀發酵的最明確前兆,就是失業人口增加和大學畢業生窮困潦倒:換句話說,就是精力充沛的年輕人,空閒時間很多,有各種理由憤怒不平,並且接觸到一整部的基進思想史。

【第三章】「暴民開始思考與講理」

不論用哪一種意思來解釋無政府主義,最簡單的說法就是,它是一種政治運動,目的在促成一個真正自由的社會—而這也為「自由的社會」下了定義,亦即在這樣的社會裡,人們只有在不會時時受暴力威脅強制下,才會互相建立這類的關係。歷史已經證明,嚴重的財富不均以及諸如蓄奴、以勞役償債或僱傭勞動等制度,只在有軍隊、監獄和警察做後盾的情況下,才可能存在。

【第四章】 改變如何發生

不管我們採取怎樣的行動,我們都必須創造空間,讓自己能夠真誠地遵守講理與妥協的原則,就算我們已經揭穿在政客宣稱自己能夠憑空創造「政治現實」的空談背後,他們所仰仗的其實是由全然不講理的蠻橫武力構成的國家機器。而這必然意味著,在面對蠻橫、不講理的權力時,我們不該訴諸任何「講理」的妥協,而是應該以彈性與巧思的反制力量對抗,我們必須採取基進的另類取徑,而且不斷提醒眾人,所謂的「權力」究竟是建立在怎樣的基礎之上。

【第五章】尚待破除的魔咒

革命的年代絕對沒有結束。人類的想像力頑固地拒絕死去。當許許多多的人們同時開始掙脫那些強加在我們集體想像力的鐐銬時,那一刻,即便是最深刻灌輸在我們腦海中的那些關於什麼在政治上是可能的、什麼是不可能的預設,過去也曾在一夜之間粉碎脫落。

試閱內容

導言

引言:當人們擁抱民主時,他們腦子裡所想的,一定是比單純參與選舉更為廣大而且深刻的事情;那必定是個人自由的理想,與某種迄今未曾實現的觀念的結合。而那個觀念就是,自由的人必須能夠像講理的成年人一同坐下來談,並且管理他們自己的事務。

。。。。。。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六日,約三十名占領華爾街運動(OWS;Occupy Wall Street)的活躍分子聚集在紐約聯邦廳(Federal Hall)的台階,對街就是紐約證券交易所。

我們已努力了一個多月,設法在曼哈頓下城區重新建立據點,以取代我們六個月前被逐出的祖科提公園(Zuccotti Park)營地。我們希望,就算無法搭起新的營地,至少也要找個地方,讓我們能定期舉行集會,並且設置圖書館和廚房。祖科提公園的一大優點,是凡是對我們所做的事情有興趣的人,都知道他們來到此處總是能找到我們、打聽即將進行什麼行動,或純粹聊聊政治;如今少了這樣的場地,也造成了層出不窮的問題。然而,市府當局已經決定,不讓我們再去占領另一個祖科提。不論我們在何處找到可以合法開張的地點,他們都只會改變法規並把我們趕走。當我們試著在聯合廣場(Union Square)落腳,市府當局就更改公園管理法規。當一群占領者依據一項明言公民有權睡在紐約街道上進行政治抗議的法院判決,並開始睡在華爾街的人行道上時,市府就把曼哈頓下城的那個區域視為「安全管制特區」,這意味著該區不適用那條法律。

最後,我們在聯邦廳的台階上安頓下來。往寬闊的大理石階梯走上去,有座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的雕像鎮守在這棟建築物的門口,兩百二十三年前美國《人權法案》(Bill of Rights)就是在這裡簽署的。這些台階不在市政府的管轄範圍之內,而是屬於聯邦土地,歸國家公園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所管。美國公園警察的代表之前已經告訴我們,只要沒有人真的睡在那裡,他們不反對我們占據台階,或許他們也明白,那整片空間都被認定是公民自由紀念碑的範圍。聯邦廳的台階夠寬敞,可以輕易容納兩百個人,起初,大約也就是這麼多人現身。但不久之後市府介入,說服公園管理局的人讓他們實質接管:他們在周邊豎起鋼製的圍欄,另外還用一些柵欄把台階分隔成兩個區域,我們馬上將之稱為「自由牢籠」。入口旁有一群特殊武器戰術小組(SWAT)隊員就定位,一位身穿白衫的指揮官仔細檢視每個想要進來的人,並告知他們,為了安全起見,任一邊的牢籠最多只能同時容許二十人進入。儘管如此,還是有一小撮意志堅定的人堅持到底。他們輪流值班,維持全天二十四小時在場留守,白天舉辦討論會,與工作煩悶、趁休息時間閒晃過來的華爾街交易員進行即興辯論;晚上則繼續在大理石台階上守夜。沒有多久,大型告示牌遭到禁止。緊接著,任何用厚紙板做成的東西也被禁用。之後則是隨機逮捕。那位警察指揮官希望我們搞清楚,他雖然不能把我們統統都抓起來,但卻絕對可以逮捕我們其中任何一人,不論在什麼時間、用什麼理由。單單在那一天,我就目睹一名活躍分子被銬上手銬帶走,理由是他不斷喊口號構成了「噪音違規」;另一個人是伊拉克戰爭的老兵,因為演說時罵了三字經而被指控公然猥褻,也許是因為我們把這個活動宣傳為一場「大鳴大放」吧。那位指揮官似乎在強調:即使在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First Amendment)的誕生地,他也有權僅以從事政治演說為由就逮捕我們。

我有個朋友名叫羅比(Lopi),出了名地常常騎著一輛巨型三輪車參加遊行,車上用五彩繽紛的海報點綴,上面寫著「週年慶!」。這場活動就是他辦的,文宣是「說出對於華爾街的不滿:一場在聯邦國家紀念堂台階上舉行的和平集會,這是人權法案的誕生地,現在卻被『百分之一』(the one percent)的軍隊給封鎖。」至於我呢,我向來不是個煽動民眾的人士。在參與占領活動的整個期間內,我從來沒有發表過演講。我只希望能以見證人的身分在場,提供精神和活動安排上的支持。在這場活動開頭的半小時,一個接一個的占領者朝著牢籠前方移動,當著一排臨時聚集在人行道上的攝影機前,開口談論戰爭、生態浩劫、政府腐敗。我則在場邊漫步,試著與警察閒聊。

「所以,你是特警隊的一員囉,」我對手持大型突擊步槍駐守在牢籠入口、一臉嚴肅的年輕男子說:

「嘿,SWAT代表什麼意思?全名是『特殊武器……』」

「……與戰術。」他很快就接話,不讓我有說出特警隊原始的名稱——也就是特殊武器突擊隊(Special Weapons Assault Team)——的機會。

「了解。不過我很好奇,你們的指揮官認為,要用哪種特殊武器,來對付三十個手無寸鐵、在聯邦台階上參加和平集會的公民呢?」

「這只是預防措施而已。」他回答,神情顯得很不安。

當權者從不會自願放棄任何權力

我已經推掉兩次上台演講的邀請,但羅比還是很堅持,所以到最後,我想我還是說些話,再怎麼簡短也好。我在攝影機前就位,抬頭看了紐約證券交易所上空的華盛頓銅像一眼,然後開始即席演說。

「我認為,今天,我們在當年簽署《人權法案》的同一棟建築的台階上集會,是非常合適的。有趣的是,大多數美國人認為自己生活在一個自由的國家、全世界最偉大的民主政體。他們覺得,是開國元老納入我們憲法中的權利與自由,將我們定義為一個國家,也讓我們能做真實的自己——甚至,如果你聽信政治人物所說的,這多少也賦予我們能夠隨心所欲入侵其他國家的權利。但實際上,你們知道嗎,當年起草憲法的人,他們並不想把人權法案納入憲法之中。這說明了人權法案為何是憲法修正案,而不是包含在原始文件之中。那些有關言論自由與集會自由的響亮字句,最後之所以會出現在憲法裡,唯一的原因是因為反聯邦黨人(anti-Federalists),例如喬治‧梅森(George Mason)和帕提克‧亨利(Patrick Henry)見到正式草稿後勃然大怒,於是開始動員抵制簽署憲法,除非修改內文,改成包含從事這類民眾動員等活動的權利。這可嚇壞了聯邦黨,因為打從一開始他們召集制憲大會(Constitutional Convention)的理由之一,就是為了阻止他們所預見出現更多激進民眾運動所導致的危險,這些運動一直呼籲促進金融的民主化,甚至是註銷債務。如同他們在美國革命期間所目睹的,大規模公眾集會以及公共辯論的爆發是他們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所以,最後,詹姆斯.麥迪遜(James Madison)集合了一長串、總計超過兩百項的提案,並據此撰寫出我們現在稱之為《人權法案》的本文。

「當權者從來不會自願放棄任何權力。就我們擁有的各種自由而言,那不是因為一些偉大、明智的制憲元勛把它們授與我們,而是因為像我們這樣的民眾,在任何人願意承認人民擁有那些自由之前,就堅持要行使那些自由,從事與我們此時此地所做的同樣的事。

「在《獨立宣言》或憲法本文中,沒有一處明文敘述有關美國是個民主國家這件事。這其來有自。連華盛頓這樣的人物,都公開反對民主。這聽起來有點詭異,畢竟此時我們正站在他的雕像之下。但這個說法對他們全體來說卻全都屬實:不論是麥迪遜(James Madison)、漢米爾頓(Alexander Hamilton)、亞當斯(John Adams)都一樣,他們撰文表明,正設法建立一套能夠阻止並控制民主所帶來危險的制度,即使當初掀起革命把他們送上權力寶座的人民確實想要民主。而且,我們來到此地,大多數當然是因為不論是從哪一種意義來解釋,我們至今還是不認為自己生活在民主的體制下。我的意思是,看看你的四周。從特警隊布署在那邊,你就什麼都明白了。我們的政府已經演變成一種不比制度化賄賂系統高明多少的體系,光是這麼說,你就可能會被拖進監牢。大致上來說,目前他們一次還只能把我們關在牢裡一、兩天,但他們勢將盡其所能地改變這種情況。然而,他們若不是明白我們所說的是真話,根本也就不用把我們給圍堵起來了。沒有什麼比爆發民主浪潮的展望,更讓美國的統治者膽顫心驚的了。而如果這種展望有可能發生,如果願意走上街頭要求制定《人權法案》的先賢後繼有人,那麼我們幾乎可以說是捨我其誰了。」

在羅比推我上台的那一刻之前,我其實並沒有真的想過,占領華爾街是源自於美國歷史上的任何宏大傳統。我更有興趣談論它在無政府主義(anarchism)、女性主義(feminism),乃至於全球正義運動(Global Justice Movement)的根源。但現在回過頭來思考,我那時所說的也的確是事實。畢竟,說來奇怪,我們被教導關於美國民主的思考方式,其實有些前後矛盾。一方面,我們不斷被告知,民主只是選舉政治人物出來管理政府的事;另一方面,我們也注意到大多數美國人都熱愛民主、厭惡政客,並且對政府的概念抱持懷疑的態度。這些怎麼可能全部為真呢?顯然,當美國人擁抱民主時,他們腦子裡所想的,一定是比單純參與選舉(其中有一半的人根本就懶得去投票)更為廣大而且深刻的事情;那必定是個人自由的理想,與某種迄今未曾實現的觀念的結合。而那個觀念就是,自由的人必須能夠像講理的成年人一同坐下來談,並且管理他們自己的事務。若是如此,當前美國的統治者對於民主運動如此懼怕,就一點也不令人訝異了。再延伸到最終的結論,民主的衝動(democratic impulse)只會導致統治者變得完全多餘。

談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反對,認為這即使是真的,大多數美國人對此想必也會有所猶豫,不會讓民主衝動無限上綱到逼近終極結論的地步。他們的看法無疑是有道理的。大多數美國人都不是無政府主義者。他們再怎麼宣稱厭惡政府,或在許多情況下厭惡政府的概念,但是真正會支持廢除政府的,還是少之又少。但這或許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還有什麼方式可以取而代之。事實上,大多數美國人從小到大的政治視野被教導的極為有限,對人類潛能的認識也極為狹隘。對其中大多數人來說,民主終究是抽象之物,是一種理想,而不是某種他們曾經練習或體驗過的東西;這就是為什麼那麼多人,當他們初次開始參加全體大會,以及參與我們在占領運動中所採取的其他橫向決策方式時,會覺得自己對政治可能性的認知好像在一夕之間全盤改觀,而我在二○○○年於紐約首次參與直接行動網路(Direct Action Network)時的感受也是如此。

所以,本書所談論的不只是占領運動,也談論美國民主的可能性;此外更談到了占領運動所啟發的大膽想像力。

我們只需要比較占領運動最初幾個月所激起的普遍熱情,與一年後總統大選季節期間的氣氛。今年(2013)秋季,只見兩名候選人——其中一個是現任的總統,民主黨基層覺得他常常背叛他們,卻又因為木已成舟而被迫接受他為候選人;另一位憑龐大的財力強渡關山,強迫共和黨基層接受,基層則表明寧可選擇除了他之外的任何人——耗費大部分的精力對億萬富翁獻殷勤,民眾偶爾透過電視就可以察覺。除非他們恰好是住在搖擺州(swing state)約百分之二十五的美國人,否則他們非常清楚自己的選票改變局勢的影響力微乎其微。即使對握有攸關大局選票的人來說,一般認定,僅有的選擇,只是在兩黨之間選哪一個在敲定削減人民的退休金、美國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社會安全(Social Security)福利的協議上,扮演主導的角色。因為犧牲勢在必行,而權力的現實又是如此,以至於沒有人考慮過那些犧牲可不可能由富人來承擔。

在最近《君子雜誌》(Esquire)的一篇文章中,查理‧皮爾斯(Charles Pierce)指出,電視權威評論者在這個選舉周期的表現,似乎只是藉著施虐—受虐狂的角色扮演,替全民無力感找尋苦中作樂的出口,這類似於真人實境電視節目中,我們喜歡看著跋扈的上司對部屬頤指氣使:

我們放任自己陷入寡頭政治(oligarchy)的習慣,好像沒有別種政治可行似的,即使在一般認為是自我治理的共和國也一樣,而隱忍順從是其中最明顯的習慣之一。我們逼自己適應接受政治人物擺布的習慣,而不是堅持要他們聽令於我們。電視明星告訴我們,政治明星要砍他們的「大協議」(Grand Bargain),而「我們」屆時將為他們代表我們做出「艱難的選擇」而為其喝彩。要在政治共同體中灌輸寡頭政治習慣,你必須使用以下方式。首先,你要去除人們對「政府是政治共同體的終極體現」的觀念。接下來,再消除或削弱任何可能獨立於你壓制勢力之外而存在的權力中心,比方說,像是勞工團體(organized labor)。然後,你要讓他們充分明白是誰在掌權:我是老闆,設法習慣吧。

當人們拋棄民主確實有可能的觀念時,就只剩下這種政治型態了。但這也只是暫時的現象。我們最好記得,二○一一年夏天,同樣的談話也發生過,當時政治階級所能談論的,只是一場人為製造的危機,爭議焦點是「舉債上限」(debt ceiling),以及無可避免將尾隨而來的「大協議」(又要削減聯邦醫療保險與社會安全支出)。緊接著在那年九月,占領華爾街運動發生了,數百個名副其實的政治論壇隨之應運而生,讓一般美國民眾能有談論切身實際顧慮與問題的去處——於是,傳統的權威評論者談話突然靜止下來。那不是因為占領者對政治人物提出什麼特定的要求與建議;相反地,他們只是讓各界一窺真正的民主可能是什麼模樣,就足以在整個體系掀起一場正當性危機(crisis of legitimacy)。

當然,自從二○一一年十一月遭到強制驅逐後,占領華爾街運動就被同一批權威評論者宣告死亡。但他們不懂的是,一旦人民的政治視野拓寬,改變就是永久的。成千上萬的美國人民(當然不只是美國人,還有希臘人、西班牙人和突尼西亞人)如今具有自我組織(self-organization)、集體行動(collective action)和人類團結(human solidarity)的直接經驗。這使得人們幾乎不可能回頭再去過原先的那種生活,看待事情的方式也不一樣了。在全球金融與政治精英盲目地滑向下一個二○○八年金融海嘯級的危機時,我們會持續暫時或永久地占領大樓、農場、法拍屋以及工作場所;籌辦集體拒付租金、座談會和債務人大會,藉此奠定真正民主文化的基礎;並且引介技術、習慣和經驗,催生全新的政治觀念。伴隨而來的,是傳統觀點早就宣告死亡的革命想像之復興。

每個參與者都體認到,創造民主的文化必定是一個長期過程。畢竟我們談的是一場徹底的道德觀轉變(moral transformation)。但我們也明白,這種事情以前也發生過。美國過去也經歷過社會運動,引發深遠的道德觀轉變——馬上聯想到的是廢止奴隸制度和女性主義——但這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醞釀。和占領運動一樣,這些運動大致也在正規政治體制之外運作,運用公民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與直接行動,而且絕對不會妄想在短短一年內就會達成目標。顯然另有許多人試圖促成同樣深遠的道德觀轉變,但卻以失敗收場。話雖如此,我們仍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美國社會的本質正發生根本上的改變——當初就是因為有這些改變,占領運動才能如此迅速起飛——足以提供真正的機會,讓民主計畫的長期復興能夠成功。

我將提出的社會論點相當簡單。目前被稱為「大衰退」(Great Recession)的這個情勢,只會加速這場已進行數十年之久的美國階級體系徹底轉型。請思考下列兩項數據:在我寫下這段文字的同時,每七個美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遭到討債公司追捕;同時,根據最新的民意調查顯示,只有百分之四十五的美國人自認是「中產階級」,這個比率首度降到百分之五十以下。我們很難想像這兩個事實毫無關聯。最近關於美國中產階級萎縮的討論很多,但大部分都忽略了一個事實,就是美國的「中產階級」基本上從來不是一種經濟範疇(economic category)。它總是與穩定和安全的感覺息息相關,那種感覺來自於能夠簡單明瞭地假定,日常機構像是警察局、教育體系、醫療診所乃至於授信機構等等,無論你對政治人物的看法如何,基本上都會站在你這邊。若是如此,我們很難想像一個眼睜睜看著自家房子遭某個違法簽名機器人(robo-signer,此處指房貸公司員工)查封的人,在親身經歷過這樣的遭遇之後,還會特別認為自己是個中產階級。不論他們的所得級距或教育程度為何,都是一樣。

金融化的真正意義

部分的美國民眾愈來愈覺得周遭的制度性組織(institutional structures)其實並不是為了協助他們而設立的,甚至還成為具有敵意的惡勢力,這是資本主義金融化(financialization of capitalism)的直接後果。這看起來或許是很奇怪的聲明,因為我們已習於認為金融與這些日常生活的顧慮相差十萬八千里遠。大多數民眾發覺,絕大多數的華爾街獲利不再是來自工業或貿易的果實,而是純粹投機以及複雜金融工具下的產物。不過,常見的批評是,這不過是投機罷了,或者可說是精心設計的魔術詭計,只是藉由宣稱它的價值確實存在,就能迅速地將財富給變出來。事實上,「金融化」真正的意思是政府與金融機構串通,好讓比例愈來愈高的公民在債務堆裡愈陷愈深。這發生在各個階層之中。新的學歷要求被引進製藥、看護這類工作,迫使凡是想在這類行業中謀職的人,都不得不申辦由政府擔保的學生貸款,這確保他們未來所賺的工資會有一大部分直接進入銀行的口袋。華爾街金融顧問與地方政治人物的勾結,則逼得市政機關陷入破產或瀕臨破產,於是當地警察奉命大舉對屋主加強執行草坪、垃圾和修繕等法規,如此一來,罰金源源不斷的產生,就可增加市府用來償還銀行債務的收入。在每個案例中,一部分的收益透過遊說人士和政治行動委員會(PACs)回饋給政治人物。由於地方政府的每個職務幾乎都變成金融壓榨(financial extraction)的機制,而聯邦政府已表明,把維持股價上漲和資金流入金融工具持有人手中視為其首要之務(更別提保證不會讓任一家大型金融機構倒閉,無論它們的行為如何),金融權力(financial power)與國家權力(state power)之間的差別究竟是什麼,也就變得愈來愈模糊了。

我們最初決定自稱為「百分之九十九」(ninety-nine percent)時,所要批判的當然就是這件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做到了幾乎可說是史無前例的事。我們設法讓不僅是階級的議題,也包括階級權力的議題,重返美國政治辯論的中心。根據我的猜測,這之所以變得可能,是因為經濟體制的本質——在占領華爾街運動中,我們日益開始稱之為「黑手黨資本主義」(mafia capitalism)——正在逐漸改變,這讓我們無法想像美國政府與「人民意志」(popular will)、或甚至「人民同意」(popular consent)會有任何關聯。在這樣的時代,民主衝動一旦覺醒,就只可能演變成一股強烈的革命驅動力。

商品簡介

反對,是為了生存;

公民覺醒是為了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

上街頭是為了追求更有尊嚴的未來!

「整個社會中階層向上移動,已經成為無法實現的夢想。值此之際,一種古老的生活方式、一種不斷被傳統民主體制壓抑到社會邊緣的生活圈,或許就是另一個讓我們恢復尊嚴的選擇。」——李茂生

原本只是一則雜誌上的廣告,邀請大家在 2011年9月17日一起上街頭,占領華爾街;這樣單純的籲請,如何演變成一場全球矚目的公民運動,且影響力延燒至今?

大衛‧格雷伯以「占領華爾街」發起人之一的角度,翔實觀察了占領行動的始末,並分析了行動的原因與獲致成功的諸多因素。

身為一個相對溫和的無政府主義者,格雷伯重新耙梳了民主的定義:民主不是只彰顯在投票的那一刻,而是一種基於人人在根本上平等的信念,允許人們以充分且平等參與的方式,運用各種有利的手段,去決定集體的事務。

格雷伯也以資深社運人士的經驗,分享了公民行動中取得共識決的操作原則,如何「占領」及「解放」各種公共空間,以及如何在既有的權威之外,建立起平等且廣泛參與的自治生活。

所謂革命、行動與公民不服從,從來就沒有固定的形式,其所激盪出的思想轉換卻是永久的。我們所要做的,不是顛覆掉一切既存的體制,而是不斷擴展自由的範圍,直到它成為生活中的終極價值。

作者簡介

大衛.格雷伯 David Graeber 

人類學家,占領華爾街運動的發起人,也是享譽國際的《債的歷史:從文明的初始到全球負債時代》(Debt:The First 5,000 Years)一書的作者,現任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人類學教授。他有多本著作 ,並且為《哈潑》(Harper's)、《The Baffler》以及其他雜誌與期刊撰寫文章。

作者知名度:

1.美國占領華爾街運動的發起人之一,《美國商業週刊》稱他為華爾街占領運動的重要領袖。

2. 2011年時代雜誌年度百大風雲人物。

3.二○一一年出版的《債的歷史:從文明的初始到全球負債時代》(中文版由商周出版)一書,榮獲「文化人類學學會」(Society for Cultural Anthropology)二○一二年最佳專書獎。

譯者簡介

湯淑君

翻譯工作者,台灣大學外文研究所碩士,譯有《同學,上課了!》、《甩掉壞情緒》、《哪裡出了錯?》、《深海潛航》、《比爾蓋茲開講》等書。

李尚遠

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譯有《帝國》(合譯)、《我們只有一個世界:全球化的倫理學》、《理論之後:文化理論的當下與未來 》、《現代性中的社會想像》、《散步在華爾街的馬克思》。

陳雅馨

台大社會所畢。譯有《愛情的正常性混亂》(立緒)、《未來的性》(麥田)、《路西法效應》(合譯)、《REPLAY重播》、《意識究竟從何而來?》、《危險療程:心理學大師榮格、佛洛伊德,與她的故事》(合譯)(商周)等書。

名人推薦

李茂生(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何明修(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

陳俊宏(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張鐵志(《號外》雜誌總編輯兼《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總主筆)

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祕書長)

孫窮理(苦勞網記者)專文推薦

王丹(中國民運人士)

何穎怡(商周出版選書顧問)

吳叡人(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李惠仁(紀錄片導演)

姚人多(清華大學社會所副教授兼所長)

黃孫權(高師大跨藝所助理教授)

黃哲斌(媒體工作者)

黃國昌(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聯手推薦

以上皆按姓氏筆畫排列

「如何思考社運組織的內部民主?如何思考國家暴力的本質?如何判斷公民不服從是否『是』非暴力的?……書中不斷挑戰我們習以為常的想法,並用具體行動激發我們探索民主實踐的各種可能,確實開拓了我們對另類政治實踐的想像空間。」——陳俊宏

「反抗精神與行動的極佳見證。作者也大聲提醒我們,民主自由絕非從天而降、不勞而獲,而是需要奮力爭取。」——黃哲斌(媒體工作者)

「資本主義由全球化發展到區域經濟體,扯碎了工人階級的連帶,也造成全球性的分配不均現象,對於像格雷伯這樣的行動者而言,已經難以使用在全球資本競租環境下被扯得支離破碎的『工人階級』來描述行動的主體,而採取了『百分之九十九』對『百分之一』這個模糊的概念……對於促成趕上這一個早已跨越國境的對話與行動,格雷伯的諄諄之言,應當是重要的開始。」——孫窮理

推薦序:在街頭實踐民主

陳俊宏(本文作者為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自二〇〇八年金融海嘯以來,「占領X」已經成為全球各地社會運動常見的抗爭劇碼,這個X可以是公園、廣場、法院、國會,甚至是情人節。占領運動如何成為一股席捲全球的社運風潮,絕對不能不談及二〇一一年在美國發生的「占領華爾街」運動。而本書所談論的,不只是占領華爾街運動的點滴紀實,更是探索占領運動所啟發的種種想像力,以及其後續所帶動的意識革命。

本書作者大衛‧格雷柏,被視為當代最重要的公共人類學家之一,無政府主義的倡議者,二〇一一年被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百代風雲人物。他的名著《債的歷史》,更獲得美國文化人類學會「最佳專書獎」的殊榮。在遭遇被耶魯大學不續聘,並在美國尋求教職處處碰壁,而剛在英國倫敦大學的金史密斯學院(Goldsmiths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落腳之際,因緣際會的成為「占領華爾街」運動的重要成員。而他與其他同伴集體構思的口號:「我們是百分之九十九」(We are the 99 percent),深刻打動人心,召喚了廣大的人民走上街頭,表達市井小民無法分享經濟成長果實的憤怒。這場運動無疑向世人揭露:凡是有益於華爾街的東西,絕對不利於整個美國,甚至整個世界,它更真實的凸顯出美國的代議政治已經淪為金融菁英們的附庸。不久之後,各式的占領運動從美國一路蔓延到歐亞,引起全球各地兩千七百多個城市響應。

「我們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口號之所以引起全球的共鳴,正因為全球化導致的不平等已經成為全球普遍的現象。近二十年來新自由主義所倡議的市場、競爭與發展掛帥等概念已經出現嚴重的危機。這類觀點的邏輯,假設經濟一旦有所成長,發展「理當」會點滴下滲(trickle down),所以分配的問題根本無須擔慮。然而現實已經清楚地回答,全球財富日益收斂成「窮」與「富」兩個大集團,集團內部相互收斂,但是集團之間差距卻日益擴大。聯合國發展署曾經以香檳杯圖像,來形容全球分配不均的慘況。一九九〇年代初期,前百分之二〇富人擁有全世界百分之八〇的財富,而最赤貧百分之二〇窮人總和則僅有百分之一‧四的全球財富。而這個差距比例在當前的發展趨勢中更加惡化。根據《二〇一三年瑞士信貸全球財富報告》,全球財富有百分之八十六掌握在百分之一〇的人手裡,僅百分之一的頂級財富持有者就占據了全球財產的百分之四十六,而底層人群所占有的財富僅為百分之一。《二十一世紀的資本》(Capital in the 21st century)作者皮凱提(Thomas Piketty)在二○○三年就曾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經濟學者塞斯(Emmanuel Saez)合作,研究從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九八年美國收入不均的情形,並關注最富裕的百分之一階層的收入情况。他們詳細揭示美國國民收入絕大部分是落入了這些高收入者之手,據說占領華爾街運動也深受這項研究的啟發,進而喊出了「我們是百分之九十九」這個深植人心的口號。

然而作為一位無政府主義的倡議者,格雷伯對改造資本主義並不抱希望。他的立場可以和皮凱提的巨著《二十一世紀的資本》,作一個有趣的對比。皮凱提也指出資本主義存在根本的缺陷,自然地會使社會愈來愈不平等,也就是會產生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危機。因此皮凱提主張以「加稅」作為解決之道,例如,要求政府推行增稅政策(對百分之一的富人課徵百分之八○的所得稅率與百分之五○到六○的遺產稅)以及金融管制等政策。然而格雷伯對於資本主義的改革,似乎沒有皮凱提那麼樂觀。對格雷伯來說,皮凱提顯然無意反對資本主義,而只是期待透過矯正的方案,或許可以減緩資本主義所帶來的副作用。格雷柏認為,這些看似基進的政策最終將徒勞無功,因為那些居於百分之一頂端的菁英不可能剝奪自己的財富,同時他們對媒體與政治場域所打造的銅牆鐵壁,早已排除任何人能透過選舉撼動他們利益的可能性。皮凱提的改革方案,就好比將資本主義想像為一個巨大的真空吸塵器,將財富吸入極少數的菁英手裡,但卻仍堅持不去拔掉插頭,而只想以一個小型的真空吸塵器來取代。因此,對他來說,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全新的想像,努力思考如何找出一個先拔除插頭,徹底調整機器功能再重新啟動的模式。這兩位學者對資本主義的診斷,非常值得進一步追蹤觀察。

除了挑戰資本主義所帶來的不公平,在這本新書中,格雷伯也挑戰一般美國人對民主的理解。對大多數美國人來說,「民主」一詞等於在描述現狀。然而對格雷伯來說,無論過去或是現在,民主從來沒有真正在美國實現過,不論《獨立宣言》還是美國《憲法》都沒有體現它們應當體現的民主價值。而當前的政治體系之所以犧牲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的權益來保障百分之一人的利益也絕非偶然,因為現實的政治早已將職業政客與金融資本主義(fiance capitalism)融為一體,透過金錢與權力掐住了百分之九十九人的生活,當前所謂的民主根本只是個幻象。當政治已經成為經濟和金融利益的附庸,抗議者的目標就不在於如何與現存的體制尋求協商妥協或任何可能的讓步。「如果我們打算生活在一個真正民主的社會當中,我們就不得不從頭開始」。 因此占領華爾街不只是要改變這個眼前不公平的經濟體制,更在創造一個真正的民主。而這種民主模式在占領華爾街運動中,得到完美的實現。

這是一種由所有公民在自由平等的基礎下形成共識的直接民主模式。有別於常見的由上而下的垂直式組織形式,這種直接民主的特色包括: 強調分享「水平性權力」(horizontal power,即所有人參與共同決策),採取「直接行動」(Direct Action,即無需他人代表,個人自動自發的參與)的方式,並採用「共識決」的模式來決定行動策略。整個過程沒有領導人,只有共識引導者(Facilitator)負責協助整個流程,以便群眾找到共識,做出決策。每個人都有機會啟用人民麥克風(People’s Microphone)發言或公布自己的提議;每個人都可以「否決」某個提議;或是選擇成為旁觀者角色,也就是「即使我不參與行動,但我不會阻止他人如此行動」。共識決的模式不同於以多數決的投票表決體系,不以壓抑少數意見來進行決策,而是對提案進行充分討論,從而形成共識。

這種採取去中心化、水平性組織、共識決的直接民主方式,肯定會挑戰我們的直覺,特別是習慣於國家、政府或企業以「由上而下」的垂直性權力結構運作的人,很難想像這樣的實踐如何可能。這個實踐必然面臨幾個嚴肅的問題:例如沒有領導人的組織要如何運作?決策該如何產生?七○年代美國基進女性主義學者喬‧弗利曼(Jo Freeman)在〈無架構的暴政〉(The Tyranny of Structurelessness)中,就曾經質疑這種去中心化的組織及決策模式未必能達成組織成員平等參與的目標,反而容易讓權力更加集中於少數菁英之手,同時還無法要求菁英為決策負責;因此,沒有明文規定的組織架構以及可辨識的決策者,反而成為「權力遮掩的面具」。然而格雷柏認為,他所倡議的「共識程序」,可以解決弗利曼所提出的挑戰。

因此,占領運動展示一種對於政治共同體的另類想像。當運動過程中面臨主流媒體批評這場運動缺乏具體的目標與訴求時,格雷伯反駁,「占領」本身就是目標,它是一種直接民主的展現。透過「占領」讓所有被壓迫者可以平等的、公開的抒發對於當前貪婪不義體制的不滿;另一方面,則是向公眾展示一種真正自由、平等、有創意的民主圖像如何可能。格雷伯認為,我們必須徹底拋棄「目的正確等於手段正當」的邏輯,因此「社運團體採取的組織形式,必須具體呈現出我們所希望創造的那一種社會」。換言之,若要推翻資本主義就不應複製資本主義的邏輯,同樣的,社運團體要成就民主的目標,就不應以「不民主」的手段來達成。這是一種「預兆性政治」(pre-figurative politics),亦即對未來社會和政治圖像的真實預演。「占領」本身就形成一場對體制反思的展演,揭示政府統治機制的本質,並實踐一個直接參與並深具包容性的自治模式。因此他說︰「我們或許永遠不可能透過邏輯來證明直接民主、自由以及立基於人類團結的社會是可能存在的,我們只能透過行動來體現這些規則。」儘管占領運動過後,沒有任何具體訴求被實現,但作為一個樂觀主義者,格雷伯並不從這個角度來評價占領運動的成敗。正如華勒斯坦所說,革命首先是由政治常識的變遷所組成的。儘管祖科提公園早已被淨空,然而「我們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口號仍在世界各地獲得迴響,以各式各樣的形式繼續上演占領的抗爭劇碼,因此這是一場意識覺醒的革命,當革命想像力一旦甦醒,改變就會不斷地持續下去。

過去幾年,台灣版的「百分之一與百分之九十九的戰爭」處處可見,特別是跨海峽資本所形成的政商聯盟已成為台灣的百分之一,壟斷政策制定過程,使得台灣的民主政治與自由經濟受到嚴重威脅。而代議民主制度的嚴重失靈,導致公民唯有透過街頭抗爭,才能撼動分贓政治的權力遊戲。二○一四年三月因立法院草率通過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引發學生和公民團體的抗爭,展開為期三週的國會占領運動。對許多參與此場運動的青年學子而言,此場台灣近年來最具規模的公民運動,像是一場嚴肅又深刻的「公民成年禮」,讓他們對於未來該如何扮演積極的公民,有了清楚的體認。歷經「324占領行政院」行動中慘遭警察強力鎮壓的公民,更是真實的體驗血淋淋的國家暴力。而在占領運動期間,許多在占領華爾街運動常見的策略與參與形式,也不時出現在議場內外。由學生和公民團體一起舉行的草根會議中,更援引了「占領華爾街運動」所採行的會議手勢,讓近千名參與者能夠即時進行溝通,並達成具體共識。而在街頭公民審議(D-Street)會議中,一群公民團體與學者更發展出七種以上在街頭進行民主審議與對話的形式。當然,如果沒有一個足夠蹣頇無能的政府,所有這一切還真是很難想像。

不論你是否曾經參與街頭運動,本書絕對值得一讀。對於不熟悉占領華爾街運動的讀者,本書提供豐富的資料,讓讀者可以了解運動的發展歷程。對於關心如何在街頭實踐民主的讀者,本書第四章提供讀者一窺當年街頭共識決模式的民主實踐過程,絕對值得每位政治行動者參考。而對於參與社會運動過程,經常遭遇的嚴肅問題,例如如何思考社運組織的內部民主? 如何思考國家暴力的本質? 如何判斷公民不服從是否「是」非暴力的?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線索。重點不在於是否被格雷伯的主張所說服,而是書中不斷挑戰我們習以為常的想法,並用具體行動激發我們探索民主實踐的各種可能,本書確實開拓了我們對另類政治實踐的想像空間。

推薦序:街頭民主的突圍與創進

孫友聯(本文作者為台灣勞工陣線祕書長)

自從答應商周出版為大衛‧格雷伯的《為什麼上街頭?新公民運動的歷史、危機和進程》撰寫導讀,反覆閱讀著作者、同時也是占領華爾街運動發起人之一,細膩記錄運動現場的故事轉折與不同行動者的角色,並理論性、哲學性的討論一場新公民運動民主決策的創新與危機;這樣一本兼具理論與實務的大著,國內應有比我更合適導讀的朋友吧。然而,反芻著書中的文裡行間,千頭萬緒,腦海裡時而浮現自己在台灣勞工陣工作近十九年來的點點滴滴,在某個街頭的轉角、某一次運動現場的喧嘩,會心一笑,感覺多麼的熟悉。因此,我想我可以嘗試以一個組織工作者的經驗,以台灣的經驗提供給讀者在現實生活上的連結感,讓讀者更能體會一場所謂「新公民運動」的樣貌。

無疑的,大衛‧格雷伯這本書此時在台灣出版非常重要。台灣剛經歷一場轟轟烈烈的「三一八公民占領國會運動」。三月十八日,公民和學生團體於濟南路立法院群賢樓前舉辦抗議晚會,對廣大社會訴求反黑箱服務的立場。當反抗的號角響起,學生成功突破層層封鎖,占領立法院議場之後,有更多的學生聚集在立法院周圍道路,宣告了一場為期二十四天、受全球矚目的公民運動(或被稱之為太陽花學運)就此展開。然而,兩場發生在不同國家、不同時間,但卻共享某些經驗的公民運動,無論是群眾的組成、運動的訴求、決策過程,或是新運動技術的運用,都有許多類同之處,將來也勢必成為各方比較和分享的題材。一群人,為什麼要上街頭,無論是運動參與者、路過者、旁觀者,甚至於反對者,這本書都提供了更多元和豐富的想像。

從「占領」到「新公民運動」的蔓延與擴散

本書的背景是近年來影響全球的一場重要社會運動:占領華爾街。這場強調沒有任何組織或個人領導,參與者自主自發,以及非暴力為原則的大型群眾運動,就發生在被視為民主標竿的美國。一群人,以「百分之九十九」(ninety-nine percent)為身分認同,對抗政治決定權被壟斷下的社會不公。因此,公民自發性的發起占領象徵銅臭貪婪的「華爾街」,控訴著百分之一的財團鉅富壟斷的政治決定,貧富差距擴大、就業不穩定,國家舉債度日(關於這一點,在作者的另一本大作《債的歷史》中有更詳盡的說明),讓百分之九十九底層社會人民受盡苦難。

無獨有偶,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中旬,北非突尼西亞的茉莉花革命,成為阿拉伯國家中第一場因人民起義導致推翻獨裁政權的革命,也鼓舞了鄰近的國家,緊接著阿爾及利亞、埃及、葉門、敘利亞也出現一波又一波的民主改革聲浪,而網路嚴格監控的中國也激起了零星火花。最近,台灣的「三一八公民占領立法院運動」,讓馬政府酒駕暴衝式的兩岸政策受到徹底的挑戰;鄰近的香港也有「搶救東北」和「占領中環」的行動,以至澳門的「反離補運動」,也成功的擋下高官自肥的法案。無論是在民主國度或獨裁國家,人民有組織或無組織的透過網路科技展開一波又一波的反抗行動,有的成功地敲響獨裁者的喪鐘,但更多的是在新公民運動以後,這些反抗力量開枝散葉地轉化成更有力的監督機制,對政府提出更嚴厲的批判。

然而,從筆者從事勞工運動組織工作近二十年來,主要的經驗都是透過組織的運作推動各項理念或政策。尤其是,因為處理的議題可能會跨越不同的專業領域,所以「聯盟」往往就成為一種重要的策略,以發揮「草根專業」的角色:除了必須具有社會運動組織動員的「草根性」,亦必須承擔起「專業論述者」,與其他政策行動者進行溝通和辯論。當然,「有組織」的決策模式相對「無組織」的模式,顯得單純許多,畢竟組織內的伙伴經過長期的合作,對於凝聚共識較有默契,溝通的成本也比較小。因此,無論是對組織工作者,或者是所謂新公民運動當中許多自主自發的參與者而言,大衛‧格雷伯這本書可以提供讀者更多的想像,尤其是本書討論運動可行性和街頭民主實踐的各項可能,都有許多值得參考借鏡之處。

「黑手資本主義」下的貧富不均

無疑,占領華爾街運動對抗的就是在「新自由主義」下的掠奪與貧富不均,而諷刺的是,這個讓廣大「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生活陷入絕望境地的事實,發生在一個民主國度裡,這讓人時常跳入一個似乎永遠不解的疑問,百分之九十九的「多數」如何淪落為百分之一「少數」的俎上魚肉,而且處境愈來愈艱難,但這個問題無論是在美國、台灣,以及許多所謂的民主國家都在持續惡化中。其中,台灣勞工陣線於二〇一一年提出了財團化、貧窮化和少子女化的「崩世代」警訊,某種程度上也呼應了這個已經成為事實的殘酷問題。

這本書提供了許多線索,讓讀者更對這場運動的脈絡有更深層的了解,礙於篇幅,無法逐一和讀者分享和討論,但只要讀者和近幾年來台灣社會的脈絡對照,就可以對這場占領運動有更清晰的圖像。例如,作者提到資本主義金融化(financialization of capitalism)對於美國民眾的影響,愈來愈多人覺得周遭的制度性組織,其實並不是為了協助他們而設立的,甚至還成為具有敵意的惡勢力,顯然是政府與金融機構串通,好更多人陷入永無止境的債務堆裡。於是,在金融權力(financial power)與國家權力(state power)之間的差別愈來愈模糊的同時,愈來愈多的財富透過純粹投機的複雜金融工具下的被創造出來,並累積在少數人的身上。但當玩火自焚的金融風暴發生時,政府的首要之務,就是「情義相挺」的保障不會讓任一家金融機構倒閉。接下,就是慷納稅人之慨,大量的透過租稅,甚至於舉債,補貼給這些曾經不可一世的貪婪投機者。

同樣的情形亦發生在台灣。過去,無論是二〇〇一年因應因金融業貪婪的「雙卡風暴」,以及層出不窮的超貸淘空所成立的「金融重建基金」,政府除了以減稅的方式「協助」許多不良銀行打銷壞帳,更直接用納稅人的錢協助財團銀行併購「經營不善的金融機構」。而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企業挺勞工的政策口號,就成為美化這種赤裸裸圖利金融財團的正當理由。筆者認為,各國社會運動的學習與參考,某種程度上是公民社會面對問題的趨同化,而這也是近幾年來台灣包括工運、環保運動和學生運動欲對抗的主要議題。

新公民運動的共識凝聚

就如同作者所言,本書所論談的不只是占領運動,也討論美國民主的可能。這是另一個有趣的命題,尤其把占領運動擺放在美國這個兩黨政治的脈絡,在在突顯了這套民主制度無法解決運動所欲挑戰的結構。同樣的議題在台灣的三一八公民占領國會運動中被提出,而召開「公民憲政會議」就成為運動的重要訴求,試圖透過政治制度的改革,解決當前台灣社會所面臨的各項問題。

本書花了很大的篇幅介紹了許多國家及公民社會不同的民主形式,無論是古老的智慧或現代的嘗試,這裡就不再贅述,而是把重點放在這場運動從發起、共識凝聚到行動,不同背景和看法的人如何取得平衡,進而讓運動擴散。其中,包括媒體和新資訊科技的角色、如何選擇和既有政治勢力的合作等,都可以提供讀者對於新公民運動更豐富的想像。當然,一場運動不可能純粹出自於群眾的自發性,且一定都會有一些積極的投入者(姑且先不叫他們領袖),而這些帶著不同意識的人,如何去說服其他人及更多的群眾加入運動,就成為運動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

事實上,觀察美國的占領華爾街、阿拉伯之春的各項革命、馬來西亞的乾凈選舉(Bersih)、台灣的三一八占領國會、香港的普選占中等,我們都可以看到媒體的角色和新資訊科技的運用,一直都扮演著極為關鍵的角色。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新媒介不只成為理念和訊息擴散的重要工具,同時也是組織動員的一種模式。尤其是現在幾乎人手一支的智慧型通訊媒體,讓「運動現場」更加無遠弗屆的透過臉書、推特快速散播,成為新公民運動有利的宣傳工具,包括有效率的募集運動所需的物資。在台灣,無論是去年(2013)喧嘩一時的「洪仲丘白衫軍運動」,或是今年占領國會運動中公民團體在短短的三天內五十萬人的集會,都突顯了這些工具在創造新公民運動和新民主模式的重要角色。

而書中提到了一個埃及二〇一一年革命的動員故事。他們大量利用計程車司機的網絡,因為他們知道埃及有個傳統:計程車司機必須開口說話,不停地說。他們沒辦法不說,因此,透過計程車司機散播訊息頗有效率和安全,例如,有一次他們知道警方將驅離他們的集會,是故在臉書刻意發布較晚的時間,再透過計程車有效散播正確的時間,最終成功地集結了一場萬人的集會。這個故事讓筆者回憶起一九九七年參與在「搶救全民健保聯盟」的小故事,當時也是透過對計程車司機的溝通,讓他了解全民健保民營化的各項問題,再透過運將們把訊息傳播給廣大的社會大眾,進而達到理念擴散和抵擋健保民營化。這兩個故事恰好可以相呼應,顯現基層草根民主的可能。

最後,本文以書中所提到的一段話作為結語,希望這本書的出版,提供台灣社會對公民運動有更多的想像與期待:「反抗餘燼的火星在我們之間散播,一待微風吹來就會燃燒遍野。偉大的人民民主時代已再度來臨,就要改變歷史!」

推薦序:民主的想像與匱乏

孫窮理(本文作者為苦勞網記者)

這是一本書討論何謂「民主」的書。

格雷伯認為,「民主」不但不是美國立國的精神,相反地,把可怕的民主給壓制掉,避免富人、銀行家的財產給多數人充公、分配掉,才是建立共和制度的初衷。透過選舉,人民把政治權力,交給少數的菁英,一個包裝成「企業遊說」的賄賂體系,構成「1%」的合法統治;而賄賂,是這個制度的本質,體制內改革的可能,是不存在的。

不用還的債,和不能不還的債

這讓人想起一九六一年,美國總統艾森豪有名的告別演說中,提出「軍工複合(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的概念:私有的軍火工業資本,與科技、學術機構結合,透過遊說、獻金、旋轉門等方式,在選舉體制下,掌握美國的國家機器,以軍事行動,維持其產業的運作。

這些軍事行動,又進一步,把這「百分之一」的寡頭勢力,伸向全世界的範圍;格雷伯提到「美國的軍事支出,比地球上所有其他國家的總和還要多」,在海外的七百三十七個軍事基地,至少維持了兩百五十萬軍力。二〇一一年,格雷伯在《債的歷史:從文明的初始到全球負債時代》一書中談到,美國的國債與軍事支出成長的曲線完全疊合,借錢都是用來擴張軍事,以維持在全球的霸權地位。

至今(2013的統計),美國的國債已經超過十七兆美元,其中七成以上在美國境外,加上世界各國以美元作為貨幣發行的準備,為了維持自己本身經濟的穩定性,各國只能幫美元「護盤」,不會拿美債跟美國要求兌換,也不會拿美元換黃金,於是美國便肆無忌憚地借錢擴張軍事,回過頭來,維持它在全球的宰制地位。

而相較於美國政府這些不用還的債;美國人面對的是「不能不還的債」,這與「資本主義金融化」有關:政府和金融機構串通,讓人深陷於債務堆裡,學生貸款使未來的工資一大部分落入銀行口袋。地方財政問題,也助長了「金融壓榨」的系統:

(引文)華爾街金融顧問與地方政治人物的勾結,則逼得市政機關陷入破產或瀕臨破產,於是當地警察奉命大舉對屋主加強執行草坪、垃圾和修繕等法規,如此一來,罰金源源不斷的產生,就可增加市府用來償還銀行債務的收入。在每個案例中,一部分的收益透過遊說人士和政治行動委員會(PACs)回饋給政治人物。由於地方政府的每個職務幾乎都變成金融壓榨(financial extraction)的機制……

這個由賄賂、剝削、利益輸送構成,對抗民主的體制,當然極其脆弱,所以,就像它對外以軍事力量維持霸權那樣,在國內也建立強大的壓制系統,那就是警察、司法以及各種的監視系統。

鎮壓民主的國家機器

格雷伯特別提到了九一一事件之後,美國政府假「反恐」之名,對於社會運動的壓制;二〇〇九年,紐約市警局出動「四組反恐小隊,其中包括配備了各種科幻小說式的新奇武器、從直昇機垂降而下的突擊隊員」,只為了對付一群手無寸鐵的學生。

在占領華爾街運動中,警方對女性施以公然的性攻擊;據說,這麼做的靈感來自埃及,目的是「使女性社運人士遭受的心理創傷最大化,同時意圖激怒男性社運人士,為了捍衛她們而訴諸暴力」,當警方企圖對佔領運動主場祖科提公園(Zuccotti Park)清場時,可以集會,但是不能帶帳篷,只要有人拿個睡袋躺下,就會立即被捕。而無論示威者如何抗議,主流媒體充耳不聞。

警察是這樣子的:

(引文)我遇到一位婦女,她告訴我,在聯合廣場某夜的驅離過程中,有五個不同的警察抓住她的乳房(有一次,另一名警員還站在旁邊拋飛吻);另一個女子發出尖叫,大罵撫摸她的警察是個變態,於是他和警察同僚把她拖到警察封鎖線的後方,把她的手腕打斷了。

這種狀況,套句美國政府常常喜歡掛在嘴邊的話,這個國家「人權問題,值得高度關注」。沒錯,對格雷伯來說,就是為了壓制民主、避免「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對「百分之一」的人,進行財產重分配而設計的。

格雷伯用上了他的專長人類學的方法,考察了整個被和「民主」掛勾在一起的「西方文明」,根本是假造出來的意識形態,而在更多被「西方文明」認為是「原始、不文明」的部落,像是原住民、海盜、古代的社會,反而有更多的制度,是更接近民主的理想的。

而這就涉及格雷伯對於無政府主義的組織與行動的信念,格雷柏提出了「垂直性」與「水平性」組織的對比,「垂直性」指傳統有明確的層級、領導人的組織與行動模式,而「水平性」則是每一個群眾平等地以「直接民主」的方式參與的組織、強調「共識決」。

集體的想像力:無政府主義方法

經過「黑旗(無政府)與紅旗(傳統左派)並舉」的一九六〇年代晚期,一九七〇年代,美國基進女性主義思想家與行動者喬‧佛利曼(Jo Freeman)曾提出《無架構的暴政》(參閱陳信行的翻譯:http://blog.roodo.com/dkchen10/archives/4728841.html )概念,從實踐的過程,發現由於缺乏組織制度的規約,共識決容易出現在媒體的需求下,產生「明星化」的結果、這些明星變成非正式的發言人與決策者。

結果是水平性的「無架構」,比起垂直性的「架構」更糟,也沒有團體的規約可以約制自然產生的明星,本來追求的「直接民主」、「共識」這些東西,被摧殘得更慘。

不過,畢竟一九七〇年代已經過去了四十年,無政府主義的方法論向前面走了不少,格雷伯在這本書裡面,用了很大的篇幅,仔細地處理了「共識程序」的實踐,使得這本書的後半本,幾乎變成了類似「(無政府主義)組織方法ABC」。

格雷伯對於決定我們應該擁有什麼樣的經濟體制的興趣,少於對做出這類決定的工具的興趣,因此才這麼仔細地處理了「共識決程序」的操作方法,這也是對於佛利曼「無架構的暴政」在實踐上的一種回應。

而根本拒絕接受在現有的法律和制度下解決問題,也是格雷伯的重要原則,他區別了「直接行動」與「公民不服從」的差異:

(引文)公民不服從通常不會質疑整個法律現狀,因為它針對的是某項法律或政策;事實上,它往往會很明確地打算在既存的法律體制中進行。這是為何採取公民不服從的人士,往往樂於被逮捕:這使得他們可以在合法的平台或輿論的法庭中挑戰法律或政策。

格雷伯舉了砸毀肯德基行動的例子。印度甘地主義分子質疑各地砸毀肯德基、麥當勞、星巴克的行動,不是因為這樣做不對(事實上,砸毀行動本身就是甘地主義者帶頭做的),而是他們認為無政府主義者砸了店之後,沒有等在那裏給警察抓,因為這樣才有進入體制裏面申辯、表達訴求的機會,那如果你砸了店,然後就跑掉了,他們不知道這樣要幹嘛。

對啊,要幹嘛?格雷伯解釋,占領華爾街的原初概念,就是「拒絕承認任何既存政治秩序的正當性」,沒有政治主張,會得到群眾支持嗎?他如此辯論著:

唯有在明白表示堅決不肯走傳統路線、拒絕與潛在腐敗的現有政治體制交涉、並且呼籲徹底改造美國的民主,這場占領運動才立刻開始在全國遍地開花。顯然,這場運動的成功並沒有受到無政府主義元素的妨礙,反而是因為它才成功的。

並以一種「集體的想像力」為這本書作結:

當許許多多的人們同時開始掙脫那些強加在我們集體想像力的鐐銬時,那一刻,即便是最深刻灌輸在我們腦海中的那些關於什麼在政治上是可能的、什麼是不可能的預設,過去也曾在一夜之間粉碎脫落。

捍衛民主,誰的民主?

寫到這邊,我想該拉回台灣,去審視一下可能很多人都會想到的發生在今年(2014年)三、四月間「占領立法院議場」的「反服貿」運動。

當然,兩場運動有一些相同的背景:個人可以掌握的網路傳播發達、參與者非傳統的組織群眾,還有「百分之一」決定「百分九十九」,在全球資本主義發展下,日益分配不均的環境。但是除了這些客觀的條件之外,我們的運動者創造出的這一場運動,跟格雷伯口中的「占領華爾街」運動,實在太不像了。

在這一波「向西(中國)怒吼」的反服貿運動中,對於美國,這一個全球帝國主義的霸權,幾乎毫無意識。

有人將二〇一〇年代發生在全球各地的抗議事件湊起來,用一個「全球正義行動」的標題來概括。假設真的有這樣一個全球運動的脈絡,那麼它發生在美國的華爾街,與發生在世界任何的地方,絕對有不同的意義;就如同格雷柏所指出的,包括美國人在內的全球人民共同的敵人,是美國,這個政商一體、以賄賂作為其本質的體制,對內打壓民主、對外以軍事、政治、經濟的力量,為金融霸權服務。

美國帝國主義,是許多全球性問題的根源。

反服貿運動的主調,是一場因自由貿易協議引發的反中運動,在這個主調之外,如果這場運動也關心自由貿易問題的話,是不可能不將一直主導台灣自由化發展的美國帝國主義思考進去的。特別是今天,它正面臨區域中的競爭者,並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這個「超WTO」規範的協議,要將台灣推向更加自由化、服膺於「百分之一」秩序的處境裡。

我們的運動,好像也還有另一個主軸,就是「民主」。但是,相較於格雷柏對於美國制度的根本批判,反服貿的論述,是護衛現有制度的,擔心台灣的「民主」遭到中國(及其代理的馬英九政權)破壞。然而,正是在這個制度下,產生了「1%」的寡占、獨裁,制度本身有沒有問題呢?進一步追問,運動所要捍衛的「民主」有沒有問題呢?會不會(像美國一樣)只是個騙人的幌子呢?

只要對照一下格雷伯對「民主」,這一個他的核心關懷所下的功夫,就會發現台灣的反服貿運動,多麼缺乏格雷柏所強調的對民主的想像。

無架構暴政

美國這個被格雷柏徹底否定的體制,就好像在台灣許多人愛掛在嘴邊的「中國因素」那樣,在內部進行鎮壓,對外則是侵略與擴張,不過,美國不一樣的地方,是「民主」的謊言;對格雷伯來說,為了打擊民主而存在的美國體制,在逐漸消滅了他的敵人之後,竟然鳩佔鵲巢地,宣稱它本身就是民主。

這種對於「民主」,尤其是「美式民主」缺乏問題意識,甚至有意無意地為其服務,我們的運動者甚至還到為跨國資本打造的「貿易授權(Trade promotion authority,TPA)」制度當中去找「兩岸協議監督」機制的答案。這與佔領華爾街運動的核心關懷,當然是背道而馳的。

缺乏民主想像的後果,也呈現在運動的組織與決策過程,格雷伯提出「勞工掌握(worker's contrl)」與「直接民主」兩大原則;其中「勞工掌握」指的是「任何積極參與某項行動計畫的人們,在該計畫應如何付諸實踐上,都該擁有平等的發言權」而其建基於「均衡的工作綜合體」(balanced job complexes):每個人都必須擔當一定程度的生理、心理與行政勞動,這樣的基礎之上。

在占領議場行動最後,我們只要看一看勞役與決策權不均的「二樓奴工」所發表的〈退場聲明〉(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8167),就可以知道這場運動與佔領華爾街運動所揭示的理想的距離有多麼遙遠。

而當格雷伯心心念念以「無架構的暴政」為念,展開「共識程序」的實踐之時,我們的運動者則完完全全掉入佛利曼所說的「無架構暴政」之中,在媒體的簇擁下,聚光於學運明星的光彩、不可自拔。

最後,相較於占領華爾街拒絕體制內改革的態度,我們的運動對於體制順服的程度超出想像,整個占領行動的過程,出現與警方「共治」占領現場的現象,而最後的訴求,落在「制定《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訴求上,最終回到國會裡(1%的)兩黨政治邏輯(參閱孫窮理〈法制化、佔領行動與民主的悖論〉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8131)。

運動,或者反動?

在這本書的一開頭,格雷伯曾梳理了「全球正義運動」的脈絡,這一場起於一九九四年,墨西哥查巴達民族解放軍(EZLN ;Zapatista Army of National Liberation,)行動,至一九九九年西雅圖反WTO示威帶入美國,隨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而發展出「反樽節(減支)」運動。

而二〇〇一年初,從突尼西亞人民對高失業、貧困現象的憤怒發動「茉莉花革命」,接著,一連串的「花系列」、「顏色革命」在全球爆發。這些各有其脈絡與性質的運動,其實已經難以歸結到「同一個浪潮(有一些甚至根本是美國政府趁機鼓動的)」底下。

從格雷伯所揭示出全球正義運動脈絡下的占領華爾街運動看,我們的運動,無論就形式或內容,竟處處站在它的對立面上。當然,如果要斷言反服貿,是占領華爾街,或者全球正義運動的「反動」或「反挫」,那也未免過分,畢竟,本書所關懷的許多事情,似乎從來不曾進入過這些行動者的腦袋裡。

而這,也正是這本書的價值所在,資本主義由全球化發展到區域經濟體,扯碎了工人階級的連帶,也造成全球性的分配不均現象,對於像格雷伯這樣的行動者而言,已經難以使用在全球資本競租環境下被扯得支離破碎的「工人階級」來描述行動的主體,而採取了「百分之九十九」對「百分之一」這個模糊的概念。

不過,一場全球的行動畢竟是展開了;而對於不管多麼年輕的世代,台灣社會仍沉溺與冷戰話語中,追逐著虛假而空泛的「民主」軀竅、淪入不自知的反動輪迴,而自以為跟上了進步的潮流;對於促成趕上這一個早已跨越國境的對話與行動,格雷伯的諄諄之言,應當是重要的開始。

為什麼上街頭?新公民運動的歷史、危機和進程
The Democracy Project: A History, A Crisis, A Movement
作者:大衛.格雷伯(David Graeber)
譯者:湯淑君、李尚遠、陳雅馨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4-07-06
ISBN:9789862726075
定價:380元
特價:88折  334
其他版本:二手書 29 折, 110 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