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帶孩子登百岳:勇氣×毅力×挑戰自我,向上人生從小學習
cover
目錄

【推薦序】

樂山!所有感動都是教育的養分

山林是孩子成長最好的教室

黃家山林「嬉遊記」──關於愛、學習、傳奇的故事

【作者序】

另類教養──黃家小隊的山林教育

第一章 山的魔力──純淨與靈性的嚮往

去沒人去的地方,遇見驚喜

山林召喚,堅定的力量

一頂帳篷就是一個家

起源於偶然──登人生第一座百岳

將孩子帶在身邊,打破年齡迷思

考驗膽識智識,找尋純真靈性

顢頇的起步──步步驚心,處處驚喜

登頂的喜悅──每一步都是印記

第二章 陪孩子在山中成長──登百岳,寫回憶

陪伴,愛的原點

從興趣出發,情感共鳴

山中甘苦喜樂

進退之間,智慧與勇氣

北湖呂山環形縱走──安全考量,折返原路

冬季上大霸──天候不佳,曲折考驗

郡大山&南二段──好事多磨,不急於一時

山中大考驗

驚險縱走&渡河溯溪──北三段往能高安東軍

雷擊與冰雹震撼教育──雪山西稜

風雪中,迎新年──南二段

小心!植物昆蟲大襲擊

山中奇遇,精采花絮

登山插曲──巧遇外籍山友

子不語怪力亂神

高山外景拍攝

登郡大山不累,NG才累人

登畢祿山,扮演挑夫兼廚師

另一個成長的起點

登頂之路,平凡的小確幸

「玩攀」百岳,內在的需求和嚮往

第三章 走進大自然學校──沒有邊界的教室

投入山林,學無止境

親近自然,培養孩子軟實力

山林教育──俯拾皆學問

機會教育──禮儀問候、加油打氣

以身作則──樂於助人,善的循環

無痕山林,友愛環境

用行動守護山林

只欣賞,不破壞

野地裡的自然課

身歷其境,向大自然學習

惜花愛物,對生命有情

親近山,心靈與情感滋長

愛山人的堅毅耐勞

家人相伴,安穩中成長

簡單生活,知足而快樂

山中從簡,身心靈充實體驗

簡樸食衣住行,平淡中的富足

心隨境轉,苦亦是樂

登山之路,應變與調適

山旅中,玩出創意、想像力

想像力馳騁,自創遊戲

從數字、接龍到點歌遊戲

山蚊叮咬成了笑點

陪孩子遊戲,百玩不膩

登山,提升行動力與移動力

登踏海上島山──乘船登蘭嶼紅頭山

第四章 驚豔百岳‧山中印象

山林剪影

高山百岳,壯闊展望

縱走聖稜線,奇景稱絕

新康橫斷,山群聳峙環繞

高山林相,遺世孤傲

花開時節,落英繽紛

遇見河的源頭

上行,探尋溪河之源

專注涉溪,身與心的鍛鍊

高山湖泊,遺落人間的寶石

天使的眼淚,嘉明湖

縱走能高安東軍,飽覽湖泊群

山中晨曦‧暮色‧星夜

高處望遠,三六○度迎曙光

黃金大霸,力與美的暮色

雲彩幻化,山中魔術師

閃爍星夜,天上人間

野外紮營,大地為蓆

第五章 親山遊山,從「玩」開始

親近自然,像遊戲一樣簡單

野地裡找樂子

永遠是種「遊戲」

山林教育,沒有學習單

登頂,不為締造紀錄

登山危險嗎?

登山前,先培養體能

從爬一座小山開始

適合親子攀登十三條古道、山岳

高山百岳,奇險峻秀

規劃親子登山遊程

路線1 合歡群峰

路線2 郡大山

路線3 浸水營古道

路線4 瓦拉米古道

路線5 水漾森林

路線6 奇萊南峰/南華山

路線7 雪山主東

路線8 嘉明湖(向陽山與三叉山)

路線9 玉山前四峰

路線10 大霸群峰

路線11 奇萊主北

路線12 北大武山

路線13 南湖前四峰

【附錄】 做好準備再上山!

登山前,先做功課

飲食炊煮/衣物穿著/防水工作/住宿安排/安全防護

行前資訊蒐集

規劃路線/辦理入園證、入山證/閱讀相關資訊/對照地圖,辨識山河

克服山旅疲累

適當安排行程&充足休息/增加山旅趣味

登山裝備依序添購

登山裝備檢核表

各項裝備功能&選購技巧

帳篷/登山背包/睡袋/睡墊/登山健行鞋/風雨衣褲/內層排汗衣褲/保暖衣褲/排汗襪/頭燈/登山杖

掌握山況資訊

氣候/山徑狀況/路況 

【後記】

徜徉大自然,帶著遊戲心情去爬山!

在高山,看不一樣的風景

喜歡上山,我們總是在一起

試閱內容

第一章 山的魔力──純淨與靈性的嚮往

去沒人去的地方,遇見驚喜

每一次遠離人群,接近自然的時候,在山裡可以找答案;沒有答案的時候,可以在山裡找到若干寄託,再也沒有一處如此寬容的所在,讓人這麼不喜不懼,不樂不憂。

傑佛瑞‧雷波特(Jeffery Rayport)是現任網路市場諮詢公司執行長,面對劇烈變遷、極不確定的世界和市場,他給哈佛大學生的贈言,就是「保持自信」。

在哈佛大學求學期間,令路雷波特畢生難忘的一場考試,是在大二下學期動物學的期末考。監考者推著手推車進考場,推車上是一個被麻布袋罩著的標本,只露出兩條細腿,以及固定在基座上的一對爪子和幾根羽毛,「這就是你們的期末考題!」

人生也會經常面對類似那場期末考的難題,必須運用身邊少許的資訊做判斷、下結論,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就要發揮勇氣和信心。

登山和人生也有相近之處,登山的過程常常需要做決斷,這裡的崩壁可以橫渡嗎?這種雲層下午天候會變天嗎?今晚決定在何處紮營比較理想?

高山上通訊較難,可以得到的訊息有限,面對多變的氣候和陌生的山徑,繼續走下去,信心和勇氣是必備的元素,它帶著我們走到少人去的地方,卻也是台灣最美的地方,鮮少人為破壞,鮮少文明污染,有的是滿滿的原生植物,活蹦的野生動物,處處充滿了未知的祕境。

高山的展望超級棒,大人與小朋友走到身體疲累了,內心卻非常舒暢。登山與人生相仿,上上下下,崎嶇起伏,如同,要有血有汗有淚的人生,才是精采的人生啊!

總覺得我們的親子登山非常奇妙,起源於誤打誤撞,但伴隨著許多的歡笑趣樂,讓我們一腳踏進來後捨不得離開,年復一年地走下去。

山上的奇遇,製造了太多意想不到的驚奇;很多時候,山友捎來的鼓勵,帶給我們溫暖,以及繼續走下去的力量;而太多行程編織的美好回憶,則讓我們時時充滿希望,然後有信心眺望下一個目標。

我們很慶幸可以用親子登山伴隨子女成長。孩子的成長非常快,即使我們每天和他們相處,時時拍照做紀錄,隔了一段時間回頭看,仍然會訝異他們成長的快速。很慶幸登山的過程中,我們一直將孩子帶在身邊,不然將會錯過多少樂趣與回憶呢?或許不久,就換成阿寶與小妞將我們帶在身邊,繼續爬下一座山。

創立曼荷蓮學院的教育家瑪麗•勞茵女士(Mary Lyon)曾說:「去沒有人去的地方,做沒有人做的事。」(Go where no one else go,do what no one else do.)對多數人來說,或許過於困難,不見得適合每個家庭,也並非人人都要有「登山絕頂方為峰」的雄心壯志,但是台灣山林處處皆美景,山山有驚奇。大自然中充滿蓬勃的生命力,正好與孩子蓬勃茁壯中的活力相呼應。愈是純真的年紀,愈容易融入大自然的懷抱。

◆山林召喚,堅定安穩的力量

很小我就接近山,成長過程中,「山」在我心裡是堅定的力量。與其說是因為山巒之美,倒不如說那看似安靜、永恆的自然,卻牽引著我人生思維中充滿變化的觀點;在山裡,見證到自然的力量,這股力量讓我們可以坦然面對自己的當下,也讓我得以坦然樂觀地面對每一天。

從事教育工作多年,近距離觀察到新世代的改變,他們活力充沛,但生命力軟弱;他們的念頭時時數變,但物質欲望卻被流行制約;他們的目標無限,但定點的執行力卻相對薄弱。這樣的新世代正廣泛形成,甚至互相影響,逐漸積累成為這一時代的眾數。

每一次遠離人群,接近自然的時候,在山裡可以找答案;沒有答案的時候,可以在山裡找到若干寄託,再也沒有一處如此寬容的所在,讓人這麼不喜不懼,不樂不憂。人們一旦與大自然相對應下,就變得篤實明朗起來,那些負面拉扯當下顯得多餘。很慶幸自己的內心從小就有這股穩定的力量陪伴。

感受山的魔力,我是在進入都市、進入文明之後,更堅信它的存在,也更明白它的影響。相信如果能對自然生起一種信仰,人會更謙卑、寬闊;而這股力量,能阻止自我內在的渙散無形、軟弱漂浮,進而發現天地與人心的壯美。

◆一頂帳篷就是一個家

我和淑芳都從事教育工作,規律的生活型態,降低物欲的生活態度,一直是我們兩人的共同認知。很多人以為我們從大學時代就是瘋狂登高的「山胞」,然後將自身的愛好或未竟心願,經「補償心理」灌注於孩子身上。這問題,許多人問過。其實,我們夫妻尚未「完百」,求學期間也都不是登山社團的成員,更不是負重疾走的怪咖,只是喜歡戶外隨意走走,並不刻意登山,親子登山更是源自於偶然。說出來,或許大家不相信,在此之前,我們沒有一座百岳的經驗,直到現在,我們的百岳數目也與兒子相同。

兒子先和我們一起登高,等到女兒也跟著上山,黃家小隊焉然成軍。親子登山,一個巴掌打不響,另一半的支持和行動是重要支柱,多數時候,我帶領著探索山路,孩子隨後,由淑芳押陣,一家得以成功登頂。淑芳是個走得緩慢卻安定的支撐力量;我想,就我一個人,是很難帶領孩子攀越陡峭的山巔。

一家子一起入門,一起摸索,一起成長,這是最棒的經驗,無論出門要爬幾天的路線,都不用為了家中其他成員掛心,也不用趕著時程下山,因為一頂帳篷就是山上的一個家,時間有彈性,這構築了快樂走向大自然的基礎條件。

洛夫的詩:「如果你迷戀厚實的屋頂,就會失去浩瀚的繁星。」我們早已不眷戀城市的屋頂,因為在山林曠野間,可以目睹璀璨無垠的繁星。

起源於偶然──登人生第一座百岳

五歲的阿寶還不懂父親與兒子的姿態──展翅高飛與落地生根的力量。萬物的生成與消褪;很多事,我們都是後來才懂。然而,面對大自然的豐富與靜美,我們卻是當下就能擁有。

世界環保運動的啟蒙者瑞秋‧卡森女士(Rachel Carson)曾經說過:「讓孩子產生情感是一切學習得以產生的沃土。假設自然的資料與訊息是種子,日後可以長成知識和智慧,那種印象和感受就是沃土,種子必須在其中發芽生長。」

童年是準備土壤的階段,一旦情感已經產生對美的感受,對未知而新鮮事物的欣喜、興奮,對萬物同情、讚嘆與愛,我們就會想去認知這些讓我們產生感情的事物。

親近山林起源於因緣際會,二○○三年,在兒子阿寶二歲多時,我們的一次家族活動中到清境農場和合歡山,臨時起意,就帶他登上了百岳入門山──石門山。

石門山是合歡群峰之一,也是最容易攻頂的百岳之一。孩子這麼小,我和淑芳其實都有疑問,他可以自己走得到嗎?會不會太累?他讀中學的表姊、表哥都嚷著頭痛和難以呼吸不願走了,可是阿寶,踩著稚嫩的步伐,逐步地登上山頂。拍完照,吃點餅乾後,再牽著他慢慢走到公路旁,意外地和我們完成了人生第一座百岳,上車後躺著就睡著了。

阿寶在登石門山的行程中,能自行完成,讓我們覺得小朋友似乎是可以登高山的,這埋下了一顆親山的種苗。事後證明,其實只要將庸人的思慮排除,凡事量力而為並循序漸進,大自然對人的接受度,或是人對大自然的適應度,往往超過我們的想像。

◆將孩子帶在身邊,打破年齡迷思

二○○六年暑假,淑芳的學校舉辦了登玉山的活動,這是我們第一次正式的登山活動。我們夫妻成功地登上了玉山,目睹波瀾壯闊的連綿山脈,內心深受撼動,也從嚮導柯大哥身上學習到許多技能與觀念,此行是我們正式登山的濫觴。

這一次之後,我們對登山燃起了熱情。然而,詢問了許多登山團體,都遭到了拒絕,得到的答案是:小朋友不適合登山!甚至有山社主管詢問年齡後,直接回答:沒有那麼小的孩子爬山的,去公園走走就好了!

這讓我們改變了念頭,無法依賴其他團體,但可以量身訂做適合自己的登山行程!那一年的玉山行,成為參加商業團體登山行程的唯一一次。隔月,我們決定嘗試從合歡群峰著手,將先前的技巧和知識加以應用,雖難免有些忐忑,但妥善準備後,我們不致成為一對焦慮的父母。選擇將孩子帶在身邊,我們相信也是最好的安排,只要審慎做好準備,敬山親山,是可以打破適宜年齡的迷思。

我和淑芳看著阿寶的狀況,「能睡、能吃、能走」,更堅定了我們對於小朋友也能登山的信念。這六個字,看似簡單自然,卻是評斷一個登山者能否安全順利登山的重要參考。因為能睡得著,登山才會有愉快精神;因為吃得下,登山才有充足體力;因為能走,登山才不會覺得疲憊痛苦。

◆考驗膽識智識,找尋純真靈性

我們平常鼓勵孩子多閱讀,但書本只能提供部分的智識,那膽識要如何培養呢?既然如此,我們嘗試引領孩子在大自然的陶冶之下,由出發到完成,這一趟一趟的旅程,不也在考驗著個人行事的膽識與智識嗎?

因為這趟親子登山,我們夫妻兩人對孩子內在的質性與未開發的能量,有了更深的看法。當登山的人、季節與路線起了變化,我們也在被這變化教育著。於是,我們決定從安全普及的路線入門,從循序漸進的基調中,找尋孩子的純真與自然的靈性。最初一份不屬於大地現場的焦慮,現在看來,還真是多餘的。

合歡群峰之後,一直到阿寶念完幼稚園時,我們已帶著他登頂二十座百岳;國小畢業的暑假,更獨立登頂第七十座百岳。這麼小的孩子正在創寫自己的紀錄,一份紮實的體能與智能的紀錄。

商品簡介

登頂,源於對純淨的嚮往!

培養孩子勇氣、智性和靈性,山林是最棒的場景!

有什麼是比相信自己、克服自己、超越自己,來得更直接的教育!

黃家小隊十年來締造「八十座百岳」的登頂紀錄,

用行動證明,孩子可以勇敢走出舒適圈,

在大自然裡克服萬難、迎接挑戰!

充滿信念,對自己說:再撐一下,就成功!

爬幾千公尺山峰或許不易,但爬山的耐力、勇氣和膽識卻是值得學習的!黃家兄妹從二歲多起,就登上三千公尺以上台灣百岳,至今在爸媽陪同下,踏遍台灣五分之四的百岳高山,在山林裡揮汗、克難、挑戰,在五大山脈頂峰留下一次又一次珍貴的成長回憶!

◎走進大自然學校,靈性和智性的薰陶

帶二歲多的孩子攀登三千公尺高山,你覺得不可能嗎?黃家小隊一家四口以行動告訴你,絕對可以!自二○○三年起,偶然機緣下,黃家夫婦第一次帶領二歲多的兒子阿寶登上百岳入門山──石門山,從此,登山成了黃家的親子活動;等到女兒小妞二歲十一個月,第一次登上奇萊南峰,黃家小隊焉然成軍。

◎什麼樣的教養態度,讓二歲多的孩子爬上三千公尺高山?

身為教育博士,也在大學開授「親職教育」課程的黃義良,對教育有其獨特的想法。黃義良認為童年是為孩子準備「沃土」的階段,一旦孩子的情感產生對美的感受,對未知而新鮮的事物感到欣喜,對萬物同情、讚嘆與愛,就會想去認知這些讓我們產生感情的事物,日後便可長成知識和智慧。

在黃義良眼中,大自然是座沒有屋頂的教室,有著探索不盡的豐富能量。因此,他們全家喜歡親近山林,在山裡陪伴孩子成長。

◎淬鍊勇氣和耐力,引領孩子挑戰自我

顛與險的高山,無疑是體力、耐力與勇氣的試煉場,在在考驗著登山者的膽識與智慧!登山過程中,無可閃避地會遇上得攀岩、溯溪、渡河的重重難關;稍不留神,就遇上生病受傷、天候驟變、酷寒、迷霧、雪深難行等考驗,如何發揮勇氣,沉著應變,穩住腳下每一步,是登山時最有價值的收穫!

黃家小隊對大自然抱持信仰和敬重,絕不強行攻頂,必要時就「撤退」。安全考量,他們曾在山屋中躲避強勁風雪,一休就是五天;在中央山脈主稜上九天旅途中,有六天不曾遇見其他山友,期間如何排遣枯燥寂寥,是全家人一起學習的課題。隨遇而安,在新竹五峰鄉夜宿觀霧山莊附近的一間大廁所;登南橫三星,沿途峭聳濕滑,步步驚心,甚至挺過四千六百步階的艱難考驗;逆走中央山脈南二段,第七日從雲峰下到拉庫音溪山屋,得連續走上十四小時,沿途稍不慎就會扭傷倒跌,孩子自告奮勇擔任先鋒,隨時播報路況,全家人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高山之美,只獻給願意親近的人

山林的美,只有登上高山的人才能見識和體驗。山是河流的起點,在高山上,有機會帶孩子看一條河的源頭,以如此方式記憶著一條河,這輩子大概難以忘懷。高山湖泊儼然是山裡的綠洲──嘉明湖在陽光下閃亮如一顆純淨的寶石,親眼目睹,美得教人屏息!瞬息萬變的高山也充滿著神祕色彩,山嵐、迷霧、雲瀑在山中快速變幻著姿態和光影;出其不意,山羌、水鹿、黃鼠狼倏忽掠過眼前,誰說登山不是在上一堂活生生的自然體驗課呢!

◎遠離文明城市,簡樸中培養純真心性

在充滿靈性的高山上,得以清楚照見內在本心,更意識到文明有時是多餘或不必要的。在山裡,一切簡化之後,孩子的感官得以充分開啟,想像力、好奇心、感性特質更加敏銳發展!

幾年登山經驗下來,黃家小隊的兩個孩子的確養成簡樸的心性,兄妹倆不迷戀電子產品,破例外出吃個自助餐就開懷不已。黃義良看見大自然對孩子心性和意志的陶冶起了驚人的作用,更堅信應該放下3C產品,偶爾遠離城市生活;孩子在大自然的薰陶下,更能回歸純真本性,孕育寬闊的視野和夢想。

◎親近自然,用自家的方式陪孩子成長

黃義良說:有什麼是比相信自己、克服自己、超越自己,來得更直接的教育呢!這是黃家小隊一路走來的心聲。

教育家瑪麗•勞茵女士的至理名言「去沒有人去的地方,做沒有人做的事」,或許過於困難,也不見得適合每個家庭,然而藉由黃家小隊親近自然的案例告訴我們,可以帶孩子向大自然學習,儘管只是親近一座郊山,走一條步道都好,用自己的方式陪孩子成長。孩子在大自然中,得以開展視野,獲得無窮能量,養成日後所需的堅韌性格。一切並不難,就從愛和陪伴開始! 

【本書特色】

1. 這是一個用心陪伴孩子的個案,引領親子一同親近自然、洗滌心靈。全書以精彩的圖文呈現自然山林之美,藉黃家小隊的案例,探討大自然反饋人們的多元啟發(胸襟、抗壓、想像力、好奇心……),並記述親子雙方各自的學習、成長和收穫,以及登山過程趣味、難忘的點滴。

2. 克難、勇氣、毅力、耐力、膽識等積極向上的人格特質,是現代孩子少有的,藉黃家小隊登山個案,引導父母思考自家教育或許欠缺或仍待努力的部分,去培養孩子這些重要的特質。

3. 大自然的靈性及無窮智識給予人深厚的啟發。親子一同親近自然,培養簡樸心性,追求內在更飽滿的價值。

4. 書中精選適合親子共遊的13條登山路線,並提供實用資訊,包括:如何規劃登山遊程?登山產品選購技巧、價位分析、各項裝備之功能,以及必要的體能鍛鍊、登山注意事項等,是一本親近大自然的實用指南。

作者簡介

黃義良

生長於台南縣偏僻的龍崎鄉丘陵。就讀台南師專,一路進修至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博士。

曾於小學任教十三年,大學任教十年,擔任十餘年的行政主管,目前為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副教授。著有大專兩本用書,發表六十餘篇論文於中外知名期刊,申請台灣專利三件。

在偶然的機緣下,帶著家人走入台灣的山林丘壑,登山界人稱小黃,親子登山八年,一家獨立自組出發了一三六次,完登台灣山脈五頂峰以及高山百岳中最具代表性的五嶽三尖等,百岳完成五分之四。台灣五大山脈皆有黃家小隊的足跡,中級山與郊山累計超過百座。

【黃家小隊相關榮譽與報導】

2013.03 《自由時報》專欄報導「小兄妹完登台灣五頂峰」。

2012.04 公共電視《下課花路米》節目外景拍攝「攀登百岳畢祿山」專輯。

2011.11 《華視新聞雜誌》節目「台灣仔叫我第一名」單元專訪播出。

2011.11 高雄警廣電台岳玲小姐專訪,並錄製「聽話」單元。

2011.08 《台灣山岳雜誌》91期「有肌小孩」系列報導-「大霸群峰踏雪尋冰親子行」。

2011.07 兄妹聯袂登山100岳,完成圓夢計畫。民視新聞報導、《聯合報》、《自由時報》、《台北時報》與《人間福報》等專欄報導。

2011.06 文建會主委提供國旗,慶祝建國百年活動。

2011.01 《國語日報》第六屆「2010兒童少年好young人物」,兄妹入選多才多藝類。

2010.11 為文建會「慶祝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慶祝活動」-「登百岳,慶百歲」計畫代言。

2010.09 獲歐都納公司圓夢計畫補助「黃家小隊兄妹登一百岳」。

2010.08 兄妹聯袂登山83岳,民視新聞專輯報導。

2010.07 小兄妹聯袂登山74岳,《聯合報》媒體報導。

2009.04 阿寶獲玉山國家公園頒「玉山之最」精神獎項。

2008.10 《親子天下》專欄採訪「親子登山樂」。

2008.05 中視《MIT台灣誌》邀請黃家小隊擔任「執子之手郡大行」體驗者。

2007.08 六歲阿寶完成20座百岳,《聯合報》、《人間福報》與多家電視媒體報導。

2006.08 阿寶完成10座百岳,《蘋果日報》與多家電視媒體報導。

作者自序

黃家山林「嬉遊記」──關於愛、學習、傳奇的故事

李玉律(台南市文化國小教師)

義良能負重物,常被誤認為挑夫,平日「偽裝」成挺拔斯文,大學教師的爸爸;擅加外掛袋子,江湖稱八掛女王,平日「喬裝」成優雅賢淑,小學教師的媽媽;勇於嘗試,阿寶名號想叮噹,山下「改裝」成熱忱爽朗,國一學生的哥哥;體驗登山,小妞外號人皆知,平地「變裝」成運動健將,小四學童的妹妹,攜手共創,令人拍案驚奇的黃家山林「嬉遊記」。

◎有愛無礙

僅僅只因對壯闊山林的孺慕之愛,單單只為陪伴兒女成長的慈祥之愛;純粹源自於體現超越自己的生命之愛;山路的坎坷難行、氣候的詭譎多變、兒女的稚嫩力弱,長輩的牽掛擔憂……從來不是黃家小隊親近山林曠野的「阻礙」。會成為跟一般人登山的「障礙」,如時間安排,黃家小隊曾多年在高山上度過除夕夜;安全考量,黃家小隊曾在山屋中躲避強勁風雪,一休就是五天。經濟斟酌,黃家小隊,穿著高筒雨鞋,背負著兩百元的攻頂包「凸」百岳。長輩牽掛,黃家小隊用謙卑態度,萬全準備,平安歸來。一切只因「愛」。世俗登山之「礙」,在黃家小隊的登山履歷中,反而蛻變成信仰自然天地的豐沛能量。

◎謙卑學習

「行走在人跡罕至的小徑」,做沒有人做的事,充沛的信心,高度的勇氣,是基本的配備。其實黃家小隊基於彈性機動,常自家四人小組就成軍,婦孺不缺,乍看之下,與弱勢畫上等號。秉持著「知識就是力量」,黃家小隊合作分工,事先的準備功夫,沙盤演練,絕不馬虎,特別是敬重大自然,絕不強行攻頂,必要時就「撤退」的信念,涵養能捨才有得的「拾得」情意素養,是登山事業能長久經營,發光發熱的法門。

黃家小隊也是「無痕山林」教育的行動家,孩子們做打油詩-「用心愛台灣垃圾帶下山,最愛嘉明湖,環保不含糊。」流露敬天愛人的純真情懷。

如何面對落石崩崖的危險,適應渡河溯溪的挑戰,排遣枯燥寂寥的安排,忘卻筋骨酸痛的不適,在本書中,也有樸實而生動的「實況轉播」。其他諸如:「十三條親子登山路線」、選購登山用具的準則,親子登山注意事項,淺顯易懂的分享,此書也可以視為親子登山的「教戰守則」,不啻為登山門外漢的福音。

◎寫下傳奇

無心插柳下,在二○○三年一次的家庭活動,黃家小隊完成隊史上第一座百岳-石門山的攻頂,十年來,在山林這座大學堂中,鍛鍊體力,陶冶內涵,邂逅美如藍寶石的湖泊,遇見妙如黃寶石的螢火蟲,以及動人神奇的觀音圈…黃家小隊展現過人智慧,恰如其分扮演著既是親子又是夥伴的角色,截至二○一四年出刊時,他們已經登臨五分之四的台灣最具代表性的高山峻嶺,為台灣親子山林教養寫下「傳奇」。

拜讀黃家小隊打開心扉,讓夢想起飛的故事後,心中除了欽羨還是欽羨。

得天獨厚,台灣山林教育素材充沛,光三千公尺以上的獨立山頭就達到二五八座,中級山和一千公尺以下的郊山更是不勝枚舉。山的呼喚,從未歇息,勇敢地擺脫俗務,投入山林懷抱,就從郊山開始,揮灑自己與山林的篇章與美麗……

前言

另類教養──黃家小隊的山林教育

黃家小隊在偶然的機緣下走入台灣的山林丘壑;而後,登山健行成為我們一家共同的活動,無論高山、中級山與古道都有我們的足跡。我們一家從誤打誤撞中,行入山林間;從繁華都會中「出走」,也「走出」自己的道路。

登山,享受單純的快樂

許多人好奇:你是正規系統的教育博士,也在大學開授「親職教育」課程,為什麼會用這樣另類的教養方式?

這問題很難回答,我常說:親子登山緣起於偶然。

有人認為我們將親子登山當作一種私房教育思維;山友說這是一種教養哲學。其實也沒那麼深奧複雜的構想。

山友常問道:你應該「完百」了吧?求學時是山社好手吧?甚至有人直接猜想:我看他們帶小孩登山是補償心理或投射作用吧?這三個問題的答案,其實都是否定的。

更多人問我,為什麼喜歡帶孩子走進山林?

很單純的,走入山林,能讓大人們感到愉悅,小朋友覺得快樂,這才是最棒的!因為闔家徜徉山林,獲得許多樂趣,能夠看到台灣最美的地方,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走向山林,開闊視野,孕育夢想

大自然是座沒有屋頂的教室,卻有著豐富的能量,能夠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滋養的來源。當我們從都會中的水泥叢林出走,才能開始孕育寬闊的視野和夢想。慶幸台灣的深處,還有這樣的山林環境,可以讓孩子擁有生命真實的體驗;更慶幸的是,與孩子攜手登山,為養育過程中增添了許多美好與樂趣的回憶。

又有許多家長詢問:要怎麼帶孩子走進山林?

家長若是久居都市,與自然山林脫離太久,不知道如何帶領孩子接近山林的方法,其實也沒有關係,因為親近山林的探索技巧是需要適當學習和引導的。

然而別忘記:態度最重要,遠勝過技術!只要願意轉變觀念,撥出時間,稍加準備和學習,帶著孩子一起攜手走進山林,重新投入大自然的環抱中,就對了!

難走的路,有深刻的體驗

親子登山,愈到後來,發現生活中許多東西,並非「需要」而是「想要」。降低物慾,煩惱也跟著減少了;簡單的生活讓我們感受到一種苦中帶甘的滋味,這是一種不會有太多人能領略的清新味道。人生和登山有些類似,選擇難走或不一樣的道路,或許更能領略奇異的風光。

親子登山的這些年,小朋友逐漸長大,可說我們在山林中陪著孩子成長,也希望野人獻曝般的心得,可以引領更多家庭參與山林活動,也讓山林活動更具教養意涵。

攜手走過,每一步都美好

我親愛的孩子們,因為有你們一直陪伴在身邊,參與了山林生活的點點滴滴,讓家庭生活更加充實而緊密。

靈山不在遠,真的只在自己心中,希望大家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幸福的泉源。未來,讓我們一起為生活而努力,也希望更多的台灣子民,一家老少都能真實而近距離地「看見台灣」。

紀伯倫在〈弓與箭〉中提到,父母是一把弓,子女是生命的箭,我們可以將他們盡力送向遠方,卻不能規定他的落點。

當我們攜手走過台灣約五分之四的百岳高山,一起登上五大山脈的頂峰,在五嶽三尖上愉悅的歡呼,未來只要孩子願意,我們會繼續攜手走過千山萬水。不要求一定要「完百」,也不需預設目標,因為這過程中已經構築了太多的美好記憶。

名人推薦

【熱情推薦】

李偉文/作家、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

李玉律/台南市文化國小教師

吳俊彥/《自由時報》副總編輯

林金鵬/中華醫事科技大學校長

洪震宇/文字工作者

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

陳麗如/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執行長

程 鯤/歐都納董事長

曾國榮/環宇廣播電台《爸爸同學會》節目主持人

葉玉珠/政治大學師資培育中心特聘教授

廖文彬/公視《下課花路米》製作人

鄭邦鎮/台南市教育局長

鄭新輝/高雄市教育局長

蕭青陽/旅行藝術家

戴勝益/王品集團董事長

鍾錦織/幼稚園教師

(依姓氏筆畫排列)

這是一本令人感動的書寫,黃家小隊的個案也許不是每個家庭都能複製的,但另類的山林教育觀點,卻為我們開啟了無數扇窗。窗外的風景,有父母懂得放手、讓孩子吃苦學毅力的哲學,有全家人一起完成夢想的喜悅分享,也有台灣山林之美的視界和一般級的推薦路線。

──鄭邦鎮/台南市教育局長

只有在最真實的情境裡,才能考驗出膽識、智慧和勇氣,絕非冷氣房、電視或網路可以促成;而孩子能養成堅毅的人格、懂得惜福,相信有來自爸媽的陪伴、鼓勵的力量,和全家一起完成夢想的幸福感。

──鄭新輝/高雄市教育局長

這是一個成功的親子關係經營與另類教育的典範,值得許多父母深思與學習。黃家父母藉由登山的親子活動,給予孩子成長最重要的愛、陪伴與支持;透過一次一次的自我挑戰,培育孩子的復原力與問題解決能力;藉由登山目標的追求,引導孩子建構人生的意義;並透過體驗大自然之美,啟發孩子的想像力與好奇心。這些透過真實生活體驗所培育的正向特質,是啟發孩子學習動機之鑰,也是未來致勝的關鍵。

──葉玉珠/政治大學師資培育中心特聘教授 

僅僅只因對壯闊山林的孺慕之愛;單單只為陪伴兒女成長的慈祥之愛;純粹源自於體現超越自己的生命之愛;山路的坎坷難行、氣候的詭譎多變、兒女的稚嫩力弱,長輩的牽掛擔憂……從來不是黃家小隊親近山林曠野的「阻礙」。

──李玉律/台南市文化國小教師

「一同攀登台灣五分之四的山岳,作者帶著孩子親近了地球母親,也拉近了兩代之間的心。在焦慮不安的世代中,這的做法非常值得學習效法!」

──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

大自然富有開放而且令人敬畏的力量,黃家小隊挺身親近它,獲得心靈的洗滌和人格體力的鍛鍊,是父母傳承給孩子最好的身教。台灣多山,處處是山林教室,希望更多家長陪伴孩子,一起來挖掘老天賜予我們的無盡寶藏。

──程鯤/歐都納董事長

教育不只是學習競爭力,而是對生活的感知與創造力。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山是最安靜的智者,哪怕只登一座山,都能體驗到生命的意義。

──洪震宇/文字工作者

給忘了背背包的人:兩個年輕人相約登山追求夢想,爬沒多久,其中一位聰明的說:「不如把背包就地藏在路旁的草叢裡,這樣就可以減輕承重,加快攻頂速度。」費盡力氣終於登頂,只是這時好朋友兩兩相望才想起,要打開夢想的那把鑰匙,竟放在山下那只背包裡。

──蕭青陽/旅行藝術家

我帶孩子登百岳:勇氣×毅力×挑戰自我,向上人生從小學習
作者:黃義良
出版社:大好書屋
出版日期:2014-07-03
ISBN:9789862483978
定價:320元
特價:88折  281
其他版本:二手書 14 折, 45 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