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族群溯源
cover
目錄

序言 008

第一章 早期漢人移民│林竹君 012

第一節 永和地區開墾概述 012

一、 原住民族聚落


二、 漢人移入開墾


三、 人口組成特色

第二節 族群關係 024

一、移墾社會的同鄉聚居


二、彰泉移民的差異與衝突


三、社會凝聚準則的轉移

第三節 從聚落到街庄的生活樣貌 039

一、清代時期的拓墾移民


二、日治時期的居民生活


三、落地生根的永和常民

第四節 文化景觀 049

一、家族古厝


二、信仰中心

三、民俗活動

第五節 結論 055

第二章 韓國華僑│陳譽仁 062

第一節 戰前韓國華僑的發展 062

第二節 韓國華僑遷台的歷程:留學與觀光 066

一、推力與拉力


二、來台的留學生


三、「歸國」觀光與國慶典禮

第三節 貿易打造的永和韓國華僑 082

一、形成商業文化的因素


二、跑單幫時期 ( 一九七○年 ― 一九八六年 )


1. 跑單幫的路線

2. 永和聚集地的變化

第四節 「韓國街」成衣批發商的出現 096

一、中興街聚落的形成


二、店家批貨的路線


三、「韓國街」商業模式的變化

第五節 韓國華僑在台灣的生活 103

一、生活與商業的空間結構


二、空間裡的性別分工


三、研究回顧的限制

第六節 在台韓國華僑的現狀 114

第三章 金門人│蔡念辰 126

第一節 先民為避禍而來,因謀生而走 128

一、天候環境不利居民生計


二、天災兵匪加劇人口外移

三、歷代金門人在台灣(明、清、日治到民國)

第二節 砲聲隆隆,於政府安排下遷台 134

一、軍管時期的戰地金門


1. 全民皆兵,自由受限

2. 物資、物價與金融管制

3. 仰賴軍人消費,跛腳的經濟

二、八二三砲戰與第一波大型遷台潮

第三節 經濟起飛,舉家來台謀發展 146

一、台灣經濟起飛與第二波大型遷台潮


二、定居永和,落地生根

第四節 閩南文化在金門,金門文化到永和 149

一、居民職業

二、語言異同


三、宗教習俗


1. 敬天地,儒道佛同堂共拜

2. 尊祖先,宗族組織龐大、凝聚力強

四、飲食習慣

第四章 大陳義胞│李苡昀 164

第一節 大陳島簡介 164

第二節 大陳人來台遷徙歷程 168

一、歷史背景概述


二、韓戰結束後的「金剛計畫」


1. 計畫實施過程

2.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反應

3. 後續影響

第三節 島人遷台聚集地點 174

一、村落分配


二、大陳新村各地區人口分布及職業概況

第四節 遷徙至永和的歷程與據點 180

ㄧ、歷史概述


二、大陳人在永和的聚集地點

第五節 大陳人的生活習慣與風俗 186

一、語言承襲

二、飲食風貌

三、禮儀傳統:寺廟與祠堂

第六節 都市更新的影響 190

一、都市更新計畫緣起


二、權屬概況


三、大陳都更相關新聞整理

第五章 租屋人口│彭映淳 210

第一節 租屋人口怎麼來 210

一、一九○○年 — 終戰初期:日治時期的租屋狀況


1. 都市計畫——城區空間向郊區擴張

2. 租屋人運動與戰後人口變化

二、一九四五年終戰後 ― 一九七○年: 戰後外省移民與工業化城鄉移民的轉型

1. 戰爭因素,移入潮湧現

2. 防空疏散腹地,中永和人口移入

三、一九七○年— 一九八○年代:城鄉移民的時期,台北市之衛星城市

第二節 租屋人口的組成與特質 217

一、低收入的家庭


二、上班族


三、學生租屋族群

四、老人與身心障礙人士

第三節 永和租屋問卷調查分析 224

一、永和租屋現況調查結果


二、永和是單身上班族與學生的最愛

三、台北-永和間的相互依存關係

四、永和租金較低於台北

五、中永和地區自有與租屋族未來發展

第四節 台灣住宅政策及對租屋現狀影響 234

一、高空屋率以及偏高的自有住宅率


二、選擇購屋還是租屋?


三、房價過高的成因與影響

四、缺乏公寓租賃住宅的台灣

五、社會住宅——即將啟動

總結──行腳之後 246

試閱內容

第一章 早期漢人移民

第一節 永和地區開墾概述

一、 原住民族聚落

現今的永和地區早在漢人移入之前,即有平埔族住民在此活動生活。依據翁佳音考據一六五四年荷蘭人所繪製的〈淡水與其附近村社暨雞籠島略圖〉來看,當時在永和地區有兩個平埔族聚落:龜崙蘭社(Cournangh)與秀朗社(Sirongh)。龜崙蘭社為現今永和的竹林、中興、網溪、復興、頂溪、上溪、後溪、中溪、下溪、成功等里;秀朗社則為今天的店街、秀朗、永貞、秀和、福和、智光、民治、得和、光明等里與中和一部分地區。

〈淡水與其附近村社暨雞籠島略圖〉

出自:翁佳音,《大台北古地圖考釋》(台北縣: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附圖。

從上面地圖所繪的各聚落看來,可以發現早先的住民們皆傍河而居。這說明了人類生活與河流緊密相關的連繫。龜崙蘭社和秀朗社依著新店溪建立,在下面的地圖上,可以看出秀朗社(24號)的房子畫得最豪華,主屋後面又繪有三、四間沒有牆壁的草寮。

〈雷朗四社圖〉:23號聚落為龜崙蘭社;24號聚落為秀朗社。

繪圖:翁佳音、王興安、李純菁,出自《大台北古地圖考釋》(台北縣: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頁60。

秀朗社是大社這一點不僅可由地圖所繪的屋舍規模推斷,從荷蘭人一六四七至一六五五年北台灣番社戶口調查中,更明確說明此點。從下表可看出十七世紀時,秀朗社的家戶數量曾經達到六二戶,人口約在一八五~二四○人之間。相較之下,龜崙蘭社的家戶和人口數量就少了。

**表格製作: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應用史學研究所,《永和市志(上)(下)》(台北:永和市公所,2005)。

除了最早在荷蘭人的文獻史料中所看到的相關紀錄之外,清代來台官吏亦留有文字記載。康熙三六年(一六九七),奉命來台採硫礦的郁永河在《裨海紀遊》中提到了「繡朗社」,應該就是指秀朗社。雍正二年(一七二四),黃叔璥的《台海史槎錄》則是記載了秀朗社和龜崙蘭社兩個部落。黃淑璥於一七二二年任巡視台灣御史來台,書中記錄了當時台灣平埔族的生活景況。原本生產方式以捕鹿狩獵、捕魚及小規模自給的原始農耕為主,然而在荷蘭人、漢人相繼來台管理、移墾之後,平埔族人土地被佔、強加賦稅,致使其生活方式被迫改變,也對原先的社會組織、風俗禮儀、語言文化產生影響。

二、 漢人移入開墾

清初北台多為未開墾之地,郁永河於十七世紀末期述及當時的台北盆地:「林莽荒穢,宿草沒肩」。等到十八世紀初,清代在台北置兵駐防,於是拓墾者紛紛由閩粵、臺灣南部到台北平原來。通常以家族、鄉親為中心,組成拓墾集團「墾戶」,或以幾個墾戶組成「墾號」,葺屋為寮,結厝為莊,互助合作,共負拓墾成敗的責任。

〈陳賴章墾號合約書〉

來源: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台北:聯經,1989),頁64。

現存最早漢人到台北平原開墾的相關文件為康熙四八年(一七○九),諸羅縣宋永清發給陳賴章墾號的〈大佳臘墾荒告示〉及〈戴歧伯等五人仝立合約〉。由其內容得知,泉州人戴岐伯、陳憲伯、陳逢春、賴永和、陳天章,合五股為「陳賴章墾號」,共同報墾淡水大佳臘地方荒地,其開墾的範圍東至雷里、秀朗(約今永和、中和),西至八里坌(今台北縣八里)、干脰(今關渡),南至興直山腳(今林口台地東緣),北至大浪泵溝(今台北市圓山基隆河舊河道附近)。從下圖可知,此地即為今天台北市的大同區、萬華區一帶。

〈一六五四年古圖上的大佳臘〉

繪圖:翁佳音、王興安,出自《大台北古地圖考釋》

(台北縣: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頁56。

繼此之後,到了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漳州人林秀俊(墾號:林成祖)和廖富椿帶領鄉人先至台中州大甲,再於乾隆十五年(一七五○)向官府申請到北台擺接堡地方開墾。當時的擺接堡包括今日板橋、中和、永和及土城大部分,與台北市部分地區。漢人移墾後至乾隆二九年(一七六四)左右,今中和、永和地區內有九個莊落:石灰窯、廣福、牛埔、南勢、二十八張犁、芎蕉腳、秀朗、漳和、永和。從庄落建立的數目,可看出此區拓墾速度的成長。

清代開墾土地,通常是由官府發給執照,或者是與原住民簽訂契約讓與後,才得以進行。墾首取得大片土地後,分割交付給佃戶,佃戶再將分配到的土地切割,分給其下的佃人耕作。墾首向佃戶收取大租,佃戶又向現耕佃人收取小租,而土地的稅金則由墾首負擔,繳交給官府。其中若是繳交給原住民的租金,則稱之為「蕃租」。林成祖與廖富椿的開拓為先佔之地,後來的漢人至此,便須向林成祖租借土地開墾,並約定每年繳交大租。若要建造房屋,則要另繳交地基租金。此外,林成祖等糾集佃戶興築水圳,掌控農田灌溉之利。如佃戶要引水灌溉,便須繳交埤圳使用費。下面的契書〈里族庄業主林成祖立給水字〉,為乾隆四五年(一七八○)里族庄佃戶林暹因田園乏水灌溉,業主林成祖立給水字,給出自築埤圳之埤水二甲,並收埤費銀六十元。

〈里族庄業主林成祖立給水字〉

來源:國家文化資料庫

此種因開墾而產生的土地經濟制度,到了光緒十二年(一八八六),劉銘傳進行土地測量田賦清理,認為大租名實不符,應該廢除。但是斷然廢止又擔心大租戶不服起而反抗,故於光緒十四年(一八八八)公告規定,大租戶只能收六成租金,其他四成歸小租戶所有,而納稅義務則由小租戶負擔。

到了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於明治三七年(一九○四),以公債券向大租戶和番戶收購土地,取消大租、番租與地基租,在官制上讓租稅歸於統一。

三、 人口組成特色

清代來擺接平原拓墾的,以漳州人居多。一九二六年台灣總督府曾就在台漢人籍貫作過調查,土城、板橋、中和(包括今天中、永和地區)庄皆是以漳州人佔大多數,且高達六○%以上。下表即為調查中,當時中永和地區漢人的籍貫情形。可以看到泉州和漳州兩地人最多:漳州人有八八○○人,泉州有三五○○人,其中泉州的同安人則有三四○○人,佔了泉州人的大部份。

〈一九二六年中永和地區漢人籍貫人數表〉

漳州 泉州 汀州

8800人 安溪

100人 同安

3400人 1200人

3500人

資料來源:《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台北: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1928)。

儘管中和庄以漳州人居多,但在今天的永和地區卻是以泉州人佔大多數。一九五八年分鄉設鎮,永和自中和鄉獨立出來,劃分的依據之一便是居民的籍貫。而潭墘里因為有一些漳州人居住,無法決定該劃歸中和或永和,遲至數年後才依照居民意願各自歸屬。

從清領到日治時期以來,台灣漢人中,泉州人佔了四四.八%,比漳州人的三五.二%多了將近一○個百分點。當初,陳賴章墾號帶領泉州鄉親來到台北盆地,佔地開墾。隨後,漳州人林成祖到北台灣,於泉州人領域無法生存,轉而進入擺接平原。永和地區沿著新店溪畔居住了泉州人,原先在台灣的多數族群到了這裡,反倒成為少數了。

而今,永和地區的泉州同安人除了早先的開墾移民之外,二次大戰結束之後,金門居民來台移入。同鄉的同安人匯流一處,讓永和地區漢人的泉州同安人比例居高不下,在人口組成上形成特色。

第二節 族群關係

一、移墾社會的同鄉聚居

台灣一開始所形成的移墾聚落,即為一群男性的集合體,老弱婦孺幾乎完全沒有。荷清時期,來台灣的人多為農業性移民,因土地肥沃易於謀生。然而渡海畢竟還是有風險,所以剛開始都是成年男性冒險至台,少有攜家帶眷者。再加上清代實施海禁,禁止移民攜眷來台,於是在台灣的漢人多為「羅漢腳」,婦女、小孩、老年人很少。這種男女失衡的狀況,讓台灣在漢人移墾初期無法發展成以血緣關係為主的強宗大族。

剛到台灣的移民,通常會先和同族的人住在一起。然而當同族的人數太少不夠形成一個聚落時,就會和同鄉的人住在一起。在拓墾的情況下為了自保與相互扶持,同籍貫的人便聚居一處,彼此守望相助,建立起以地緣關係為基礎的社會凝聚力。

像是來北臺灣開墾的「陳賴章墾號」,即是由同為泉州人的三姓五人共同合股,以面對拓荒開墾所可能遇到的狀況。而林成祖則是帶領漳州人開墾擺接平原,以同鄉聚居的力量,互助結盟。透過同鄉意識的強化,讓身處荒林陌地的移民得到情感認同與實質援奧。在這種社會凝聚準則之下,一旦不同籍貫的人民因為語言、習俗不同,甚至是現實利益發生衝突的話,群而攻之的我群意識便容易被激化,造成族群關係的緊張情勢。

二、彰泉移民的差異與衝突

在今天,兩個互不相識的人見面,通常會先以姓名和職業作為自我介紹的內容。而在清代來台的移民若要和不認識的人打招呼,在問過對方「貴姓」之後,接著就會再問:「祖上那裡?」不同時代的社會,在辨識個人時所參照的準則不盡相同,由此也能了解「祖籍」在一個移民拓墾的時代背景之下,是人我之辨的第一道關卡。

「咸豐三年(一八五三),漳泉械鬥於瓦窯一地。咸豐九年至十一年,漳泉械鬥再起,並愈演愈烈,枋寮街起火延燒。後漳州人自己械鬥,甚至連板橋、新莊、士林等地皆起紛爭,焚毀房屋。」

在一九三二年的記載中看到,漳州人和泉州人的衝突白熱化,除了械鬥四起,甚至爆發火災,毀壞街庄屋舍。族群械鬥衝突的情勢,還在板橋、新莊等地爆發延燒。如此激烈的衝突,是如何發生的呢?為什麼兩方人馬會對彼此產生仇視,互不兩立呢?

漳州和泉州雖然都是閩南人,但在語言、習俗和信仰上卻多有相異之處。根據〈大台北地區語言方言分佈圖〉所示,永和屬於「閩語泉州腔區」,與相鄰的中和、板橋,分屬不同語言區域,反而是和一河之隔的台北萬華、文山在語言上較為親近。

來源:簡佳敏繪圖,引自洪惟仁 許世融,〈台北地區漢語方言分佈〉一文附圖三。

漳泉兩地區的移民,在語言上有其不同的聲腔。例如漳州腔表現在下昏(晚上)、開門、吃飯、 配蛋等句語的尾音 (ui尾音多),即可以知道是漳州人。而泉州人在講:來坐、長、短、吃粥等字時,腔調也就特別的明顯。

根據洪惟仁研究,將台北地區的閩南語方言區作了整理:

〈台北地區閩南語方言分類〉

〈台北地區閩南語的方言分區與分佈〉

資料來源:洪惟仁 許世融,〈台北地區漢語方言分佈〉,出自: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台灣的語言方言分佈與族群遷徙工作坊」發表之論文,(2008,12),頁7-8。

從上面的兩個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永和是屬於「泉腔方言─同安腔─老同安腔」。雖然與中和的漳州腔區相交接,可是在東、北、西三面被新店溪所包圍,在各聯外橋樑興建以前是個交通不便的閉塞地帶,因而在語言上保留了老同安腔的特色。由此可見,以泉州同安人為多的永和地區,位於漳泉交界地帶,本就容易和漳州人有接觸。但同時也因為同鄉聚居,凝聚向心力,我族─他族的差別意識也跟著提高。

除了語言之外,漳州人和泉州人在習俗上也有所不同。譬如祭祀方面,泉州人是日中而祭,漳州人則是祭於黎明。祭品的準備方面,泉州人豐盛繁多,漳州人則只以雞魚肉三牲供祭。喪禮上,泉州人死後入殮扶至中庭才蓋棺,漳州人則多無此禮。

宗教信仰方面,泉州人祭拜保生大帝,漳州人則是拜開漳聖王。永和的保福宮即是以保生大帝為主祀,長久以來便是永和地區泉州同安人的共同信仰。而根據當地耆老口述,一九五八年分鄉設鎮時,除了籍貫之外便是以「信仰」來作為區分,信奉保生大帝的泉州人從中和鄉分出,劃歸為永和鎮。

這些移民各自帶著原鄉文化的差異來到台灣,因為移墾佔地、水圳資源、商業利益的爭奪,形成族群衝突的起因。以男性為主體的早期台灣移民,本就具有好勇善鬥傾向,再加上清治時期對台灣民變、械鬥採取被動的態度──惟有械鬥程度傷亡太過慘烈,官方才會派兵介入壓制,否則是採壁上觀,甚至還會煽動各族群間情緒,以藉機從中獲益。在公權力不彰的情形下,人民僅能互助自救更加依賴族群關係,以面對激烈的生存競爭。

林道衡曾在永和耆老口述座談會上,講述一則漳泉關係緊張的事例。艋舺的龍山寺由泉州晉江、惠安、南安三縣人組成了「頂郊商業同業會」,負責艋舺地區的道路開闢、設渡口、冬令救濟。而其經費來源,是在淡水河上設關卡收稅。由於它並非官府,所以不能說是「賦稅」,遂改稱為「觀音媽的山河錢」。掌握了經濟之後,龍山寺便建立武力,向內保護艋舺,向外則是用來攻打漳州人以將勢力進駐到中永和地區。當時中和庄人為了防備原住民襲擊,於現在的圓通寺後山蓋了慈雲寺,以作為武力駐衛據點。然而龍山寺認為慈雲寺門口掛的燈正對著龍山寺,會破壞風水,便以此為由出師拆慈雲寺。從這個事例不難看出,漳泉之間的衝突在現實土地、經濟利益的激化下,常常擦槍走火,一發不可收拾。而官府的公權力不彰,無法從中排解甚至也無意壓制械鬥發生,讓這段時期各族群大小衝突不斷。

三、社會凝聚準則的轉移

歷經咸豐初年間嚴重的械鬥後,漳州人請同族的林本源從桃園移居到板橋來,以壯聲勢。林本源家族來到板橋,蓋住所門邸,協助板橋城牆修建起來,加強了漳州人的防衛能力。泉州人則因多次械鬥的嚴重傷亡,感於耗損過大,減少衝突興事的發生。

一八六三年,林家除了與泉州領袖莊正聯姻之外,並一起設立「大觀書社」,透過詩會吟詠活動邀集地方角頭勢力共聚,增加往來機會,以藉此消弭族群間的誤會。因成效頗佳,後擴大為「大觀義學」,設立私塾授課講學,教育地方子弟。族群衝突致此,已漸漸平息。

從外部環境來看,十九世紀後期移民們多已在台定居,農業、商業活動與宗教團體皆進入相對穩定的狀況。尤其是到了日治時期,殖民政府推行一連串的行政規劃,採取比之前更為嚴密的社會介入。隨著新的經濟活動推展,同鄉團體漸漸喪失其抵禦外侮與互助的功能──日本政府透過警察和行政組織來維持治安時,建立在自我防衛與互助需求上的宗親會和同鄉會,即失去了最初存在的理由。於是,以地緣關係為基礎的社會凝聚力,勢必要面臨轉變了。

進入現代化社會後,人際辨識的重要指標不再會是祖籍,而是「職業」了。以往認為世系與地籍和個人是密切相關,但現在則是以個人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與角色──也就是功能關係,顯得更為重要。此種轉變對照在聚落型態上,就是以職業為主的街庄出現。例如店仔街,在今天永和自由街、秀朗路口附近,街上有賣日常用品的商店,是永和地區的商業中心。

當地緣關係漸弱,族群之間壁壘相對的緊張情勢鬆動,交流便漸漸增加。以語言為例,原本晉渭分明的漳泉方言在多年之後,有了「漳泉濫」的融合現象。現在台灣已經很難找到純漳或純泉的方言,大多都互相滲透,只有混合程度多寡的差異罷了。如前所述,永和因早期交通封閉的關係,保留較多的同安腔,然而中和地區,則是因為地理位置四周被泉州方言包圍,於是受影響而成為「偏漳腔」了。

第一代漢人移民來台,以祖籍同鄉聚居,由此彼此照應形成群體。而在經過幾代經營,原先的移民社會轉型為定居的在地化社會,與原鄉的距離漸漸淡薄。到了日治時期之後,漢人們更加確立在台灣的族群識別。「臺灣不認唐山,金門不認同安」,這句話形容漢人移民在台灣逐漸定居下來,已經以台灣作為識別自己身份的印記,就像移居金門的同安人,在久住金門之後,以金門人自居。這種認同的流動關係,恐怕是當初械鬥犧牲者所想像不到的。也說明了族群認同往往是隨著時間和在社會中所居處的位置,而相對應變化的。不會固定不變。

商品簡介

新北市永和區擁有許多不同的族群,分別因殊異的脈絡,先後來到這裡。然即便共同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看似休戚與共,卻大多仍過著彼此互不相識的生活。

本書針對永和目前最為鮮明的族群:漢人早期移民、韓國華僑、金門人、大陳義胞,以及租屋人口作為史料爬梳、蒐集的對象;彙整從十七世紀末期漢人移民起始,各個族群的起源、遷徙歷程,以及遷居至永和所留下的歷史軌跡,試圖藉此描繪出這橫跨三世紀的發展。期望能夠透過族群的遷徙史及版圖,了解彼此不同的面貌,並作為未來研究移民史的參考資料,為永和各個族群的過去與未來帶來更為完整、系統性的研究。

作者簡介

林竹君

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班畢

目前為自由撰稿人

陳譽仁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班畢

目前為自由撰稿人

蔡念辰

國立空中大學人文學系畢

曾任三民書局門市人員,婚後窩居中永和專心當媽。

李苡昀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畢

曾任軟體服務公司技術顧問(Oracle ERP客製化服務)

現職資訊部門資深專員(Oracle ERP系統維護)

彭映淳

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畢

美商安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專案經理)

雄獅旅遊國內旅遊產品部 (線控)

作者自序

序言

在新北地區諸多城市中,永和乃是少數從清代以來擁有早期漢人移民、民國之後各地族裔、城市發展下大量租居人口移入的城市。永和的城市加速發展,一般認定從民國七十年左右,台灣進入經濟起飛階段,陸續興建高樓之後,不僅地貌急遽改變,連帶也使得原先的族群聚落,開始往永和各個新興住宅分散。此點可從計劃案裡各個族群的遷徙足跡加以印證。

本計劃案以永和目前最為鮮明的幾大族群為史料爬梳、蒐集對象:漢人早期移民、韓國華僑、金門人、大陳義胞,以及租屋人口。除了租屋人口之外,前四者都擁有強烈的原屬族群認同,因而在史料整合上,能夠就族群的傳統、風俗、語言以及各項儀式祭典加以彙整。

計畫案所彙整的時期橫跨三百年,從十七世紀末期早期漢人,至一九八O年後租屋人口,各個族群的起源、往各地遷徙歷程,遷居至永和的初步探查,以及近年的發展狀況。

期能為永和的族群史帶來更為完整、系統性的研究資料。

建許

由於永和各個族群的史料分散、蒐集不易,加上官方、學術調查對於「一地」的歷史、文化面上的研究並不多見,而民間在本身文化史料的保存,亦無系統性可言,因此,計劃案初步完成了四個族群,一個新興的流散族群(租屋人口)的史料整合調查。

在計劃案的歷程裡,研究人員發現諸多族群面臨嚴重的歷史、文化流失的問題,加上世代交替、族群內部人口亦有外移現象,族群耆老亦逐漸過世,永和在地的文史工作者,無不對於文化歷史逐漸消失,感到憂慮;此外,永和地區近年都市更新的腳步加速,勢必讓已經更為分散的族群聚落,更為發散,不利於實地考察、口述研究與調查。

因此,進一步的永和族群考察計劃案,應該加速以訪談各族群猶有記憶的耆老、文史工作者為目標,並且就一九八O年後移入的族群,如目前為數眾多的東南亞移民,做直接、第一手的訪談與調查,以能夠讓各族群的文化歷史,不至於因為缺乏文化保存意識,就此消融在現代化的都市生活裡。

永和族群溯源
作者:林竹君、李苡昀、彭映淳、陳譽仁、蔡念辰
繪者:錢昱昕
出版社:小寫創意
出版日期:2013-09-07
ISBN:9789868711051
定價:250元
特價:9折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