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海權論
cover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海權理論與現代海軍發展

第三章 戰略衝突與中國的海軍建設

第四章 戰略衝突與日本的海軍建設

第五章 戰略衝突與韓國的海軍建設

第六章 戰略衝突與台灣的海軍建設

第七章 結論

試閱內容

第一章是本書的緒論,將對本書的內容作通盤介紹並對之後的章節提供指引。

第二章將以現代海權理論及現代海軍戰術概念為分析工具,這些工具將探索現有情勢下引發戰略衝突的原因,以及為何這些戰略衝突會導致各國以積極的海軍建設作為應對現實威脅的手段。現實主義及其重要分支,攻勢現實主義就其對國家行為的假設及方法論將是非常有效的分析工具。海權理論指出國家如何透過海洋獲得國家利益、海軍如何為國家利益服務、海軍發展的歷史、海軍戰略戰術的創新以及戰爭中海戰的角色。這些都有助於清楚了解東北亞各國海軍對本國的影響。

從第三章到第六章,本書將以第二章的理論架構對東亞各國的海軍建設進行具體分析。首先本書將分析各國各自的戰略衝突產生原因、細節和當前狀況,以及這衝突如何和海軍建設有關。這裡評估的東亞國家包括中國、日本、韓國和台灣。引發戰略衝突的原因包括重要利益的衝突--例如國家的生存、領土完整、永續的經濟發展、國土安全和有利的權力分配。這些衝突包括一些島嶼主權的爭奪、領海的畫分、能源的競逐和重要海路的控制,以及對霸權崛起的警戒,所有的這些都和海洋有關。每章都將分析新的海戰概念和這些議題對海軍建設的影響。並將海軍的發展研究延伸到戰略的變遷,包括除了新軍艦外新裝備的引進、演習的實施、對他國海軍的反應,以及可能的衝突想定和結果。透過這些分析讀者將可了解這些國家領導者腦中戰爭的型態及海軍運作的方式。

在結論中,本書將總結有關東亞戰略衝突的邏輯與「是否有海上軍備競賽」的可能解釋,並將提供對東亞的戰略衝突是否會演變成軍事衝突的評估。筆者認為東亞的海軍建設仍將繼續,原因之一是目前沒有任何有效磋商機制能夠解決會潛在地導致海上衝突的議題,因為這種機制必須建立在短期內對特定議題的共識上。然而就當前各國海軍發展的現況看,尚不會為海洋權益而戰。不過,東亞仍然是大規模海戰最可能發生的區域。

第三章 戰略衝突與中國的海軍建設(節錄)

「海軍戰術是建立在各種條件基礎之上,引起這些條件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武器。」

--馬漢

後冷戰時期中國的戰略衝突

1. 中國的海軍建設就是為了遏阻臺灣走向獨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建立。當中華民國政府撤退到臺灣後,中國是否武力犯台結束中國內戰就成為東亞主要的安全議題。中國認為臺灣是叛離的一省,所以堅持對臺灣擁有主權,並且拒絕放棄對臺灣使用武力,所以中國和臺灣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始終存在;當中國國力和軍力上升,臺灣民主化和本土化又日益發展的時候,兩岸的緊張可能就將惡化。

中國和臺灣之間的武裝衝突將會是影響整個東亞平衡的主要因素,原因包括:

雙方都有可觀的軍事力量;因此戰爭的規模和強度可能很驚人。

雙方都有現代化海軍,同時臺灣和中國在地理上只為130浬寬的臺灣海峽分隔,ㄧ旦戰爭爆發,極可能有大規模海戰,也是新式海軍戰術及武器的試驗場。

雙方都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也都是主要的貿易國。因此戰爭造成的國際經濟影響可能非常大。

戰爭的結果可能導致臺灣主權的消滅,因此雙方可能都會投入全力打這場戰爭,所以可能會是一場大規模的消耗戰,也可能是後冷戰時期最激烈的戰爭。

雙方沒有正式外交關係,也沒有解決衝突的機制,這和東亞任何其他的戰略衝突都不同,可能使衝突更複雜也更難以解決。

衝突將影響區域內的所有國家,甚至包括美國;

戰爭的結果將巨幅改變中美關係。

戰爭的結果將巨幅改變中日關係。

戰爭的結果可能將大幅改變中國的政治發展,並且成為中國是否能成為區域霸權的決定性因素。

戰爭可能將大幅改變區域內的權力架構及戰略環境。區域內的經濟互賴意味著區域中任何一部分出現政治、社會和經濟的亂局,都會影響區域內的其他部分。

中華民國在1912年建立,但在1949年失去了大部份領土的控制權,並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時把中央政府遷至臺灣。中華人民共和國視中華民國是「一個舊的且已滅亡的中國朝代」,應該被也已經被現在的「新中國」所取代。北京認為臺灣是中國的一部份,一塊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他們將用一切方式,甚至是戰爭,讓臺灣加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從1950年代到1960年代,雙方有許多小規模戰鬥。

臺灣的真實軍事威脅在1990年代再度復發。中華民國總統也是中國國民黨主席的蔣經國,蔣介石之子,在1987年逝世,副總統李登輝繼位,臺灣的政治情勢就開始變化了。

蔣經國和他的父親隨著中華民國政權在1949年來台,從政治學的觀點,中國和臺灣的關係有點和英國與澳洲類似;航海家從英國出發,發現了一個島並宣稱它變成他們的殖民地,隨後政府官員前來管理此地並讓數以千計的本國人移入此島,殖民地的主權屬於帝國,但是原住民從未被徵詢意願—儘管他們是先來的。蔣介石和蔣經國的狀況可以想像為納粹在二戰中佔領了英倫三島,女王逃到澳大利亞並宣佈雪梨為首都,並以總督自居。蔣介石和其子在1949年從未來過臺灣,他們也從未詢問臺灣人是否同意他們的總統身分。

李登輝就是個完全不同的故事了:他在1922年出生於台北,是第一個真正出生在臺灣的臺灣領導人。李登輝和其他的國民黨領導人也有所不同,他將中國國民黨本土化,擴大了臺灣人的政治參與,釋放政治犯並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存在,逐漸放棄對中國的領土主張。在1999年他宣布臺灣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這無異於宣佈臺灣獨立。

2000年民主進步黨候選人陳水扁當選為中華民國總統。該黨成立於1986年,由國民黨統治下的不同意見者組成。它主張以公民投票建立「臺灣共和國」,但從未對何時舉辦此ㄧ公投設下時間表。1999年民進黨調整其目標,認為臺灣已經是「獨立國家」,沒有必要再宣佈獨立。而每一份該黨的政策文件都明白指出臺灣獨立於中國之外。2000年陳水扁在總統就職演說中提出「四不一沒有」,祇要中國不攻打臺灣,臺灣就不舉行統獨公投也不會宣布獨立,北京視這種宣示代表臺灣還沒有宣布獨立。在他上任之後,多次強調緩和兩岸關係的重要,然而在2002年8月對世界臺灣人大會的演說中,陳水扁強調臺灣要走自己的路,「臺灣中國,一邊一國,這是非常清楚的」。他也承諾要讓臺灣人以公投方式決定臺灣的命運。

中國認為臺灣人思想和政策的轉變會讓臺灣法理上獨立於中國,就像印度和馬來西亞脫離英國獨立一樣。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治過臺灣(不像印度和馬來西亞在宣佈獨立前被另一個國家所統治),而且臺灣看起來也像獨立,中國仍然拒絕讓臺灣宣佈獨立。

中國和臺灣之間的主權衝突因為中國的國力持續上升而惡化,這源於幾個原因;首先,中國開始有更大的能力去處理這一個問題。隨著中國的國門打開,它的國力與日俱增,經濟和軍事力量也逐漸成熟到可以發展強大的國防。根據大量統計資料顯示,過去十四年來中國國防預算持續成長,目前國防預算已居世界第二,這也是為什麼中國越來越有信心以武力統一臺灣的原因。

其次,隨著中國國力提升,它可能即將成為亞洲的霸權。一旦它變成霸權,就很可能和美日發生衝突。臺灣的地理位置正在日本的能源運輸線上,如果中國控制臺灣,它就能有效地威脅日本的海運,這不僅影響中日霸權的競逐,也會讓中立國開始選邊與中國聯盟。這時可能就是美國介入的時候;因為它會壓制霸權的興起以避免其損害東亞的安全。如果臺灣屈服於中國,太平洋通往美國的大門將隨之洞開,中國的海洋邊界將往東擴展數百公里。當中國和美國作戰時,中國可以主動出擊防衛,而且當美國想要用在日本的軍事基地制衡中國時,日本可能會反對,因為日本會擔心中國會以切斷日本的海運線作為報復,中日關係也將破裂。

同時,在冷戰結束後蘇聯消失,中國與鄰近國家的關係如蒙古和俄羅斯都轉好,北京可以將其原本部署在北方的軍力逐漸轉向華南和華東。因為國際情勢的變化和中俄之間戰略夥伴關係的建立,解放軍可以進口大批的先進俄製武器及技術,讓中國的軍事和武器發展大幅躍進。

中國向來擔心臺灣的民主化和本土化越發展,臺灣人會逐漸失去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的興趣。中國看見主張台獨的民進黨贏得兩次總統大選的勝利;越來越多的臺灣人認為臺灣是個獨立的國家。那也是為什麼中國堅持在任何談判前,雙方都必須同意「一個中國」原則,在這原則之下才「什麼都可以談」。中國提議臺灣可以採取鄧小平所提出,在港澳實施的一國兩制模式,但是為了遏止台獨,中國表示若臺灣內亂,遭到外國勢力干預,或無限期拒絕統一談判,中國拒絕放棄以武力解決臺灣問題。這一原則在2005年3月14日中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反分裂國家法」中得到確認。

但是仍然越來越多的臺灣人認為自己是臺灣人,不是中國人。2006年11月政大選研中心的一項民調顯示,如果中國放棄使用武力,62%的人民支持台獨。中國如果堅持使用武力,仍有54%的人支持。這正是為什麼戰爭的風險仍然存在的原因。雖然2008年之後馬英九兩次贏得總統大選的勝利,而他明顯的採取傾向統一的路線,不再追求臺灣獨立,但是他的作為並沒有讓中國緩和對臺灣的軍事部署。中國瞄準臺灣的飛彈持續增加,針對臺灣的攻勢軍事演習也並未中止。

中國和臺灣的衝突必然涉及海軍。根據麥利凱的說法,「中國的海軍建設就是為了遏阻臺灣走向獨立,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中國的頭號安全威脅,並且當中國以武力犯台時,阻止美國快速有效的介入。」 如果中國真的決定如此,解放軍海軍的角色如下:

在台海附近水域實施軍事演習以遏阻台獨聲浪。在1995和1996年,在李登輝訪美和總統大選時,解放軍就在臺灣海岸外發動了一連串挑釁性的軍事演習和飛彈試射。

檢查、截停甚至攻擊航向臺灣的船隻以威脅臺灣當局和影響臺灣經濟。當然臺灣或其他國家也可以以同樣方式對付航向中國的船隻。

封鎖臺灣港口,封鎖背後的目的是逐步摧毀臺灣經濟和阻止臺灣的國際往來。

在臺灣海岸外和重要航路布雷。

摧毀中華民國海軍以獲得制海權,並阻止第三方干預。

切斷來自第三方的支援。

兩棲登陸臺灣及其附屬島嶼。

根據美國的官方報告,想定是:「(中國)入侵臺灣第一步可能是封鎖或海運線攔檢行動…海軍艦隊可能開始在臺灣的主要港口外行動,公示的飛彈封鎖區和遭潛艦布雷的港口可能會被設計用來限縮交通,並迫使臺灣海軍艦隊進入設定好的交戰區域。」

對中國的海軍發展來說,臺灣的地位非常重要。因為中國被從日本、琉球、臺灣到菲律賓綿延而南的島鏈所包圍,所有的這些島都在中國的潛在敵人控制之下,它們的安全都部份或全部依賴美國的西太平洋防線。統一臺灣對任何中國意圖挑戰美國在這一區域內作為支配力量的行動都很重要。彼得霍瓦茲(Peter Howartz)認為中國的基本戰略利益就是要確保對臺灣有效的主權控制,以追求古典海軍戰略的目標—藉由控制要地進而控制一定海域(在這裡是東海)。美國海軍要圍堵中國艦隊和彈道飛彈潛艦的任務會因為解放軍獲得臺灣的海軍基地而益形困難。臺灣東岸的港口享有不受限制通往大洋的通道。

如果中國攻打臺灣,衝突形勢將極為險惡。臺灣海軍有26艘先進的主要水面作戰艦、四艘潛艦和數十艘快艇,中國可能需要出動大部分的海軍力量才能徹底摧毀臺灣艦隊。這將是一場規模極大的海戰。一個大問題:統一臺灣是解放軍海軍任務的結束還是開始?因為統一臺灣對中國而言,會帶來在處理其他戰略衝突時更大的優勢。若臺灣落入北京之手,中國便可以直接通往釣魚台,並夾擊日本在東海的航路,對日本將形成壓力。因此日本可能放棄或鬆弛和美國的同盟以討好中國—或者可能大幅增強軍力以作為因應中國威脅的手段,所有這些都將完全改變東亞的現狀。如果日本決定不和美國同盟,但是積極對抗中國,這一區域將陷入非常危險且不穩定的軍備競賽。當然,中國目前可能尚無能力兩棲登陸臺灣,然而我們還是很難忽略臺灣與中國之間爆發大規模戰爭的風險。

2. 中國的國土安全和可持續經濟發展—經濟中心與海運線的安全

中國在1980年開始的改革開放導致中國國力增加,特別展現在沿海區域;中國大概有41%的人口、50%的城市在從海洋向內陸延伸200公里的海岸地區,貢獻了70%的GDP,吸收了84%的外資及製造了90%的出口。這讓中國充分了解到海上安全的重要。除此之外,中國無可避免地需要更多海洋資源以支應其經濟這法律正式將中國宣示的海洋領域法制化。

從1978年以來,鄧小平的經濟改革獲得了輝煌的成就。由於中國驚人的經濟發展和增加的財富,讓解放軍有了將海軍現代化所需的資源。另一方面,明顯的經濟成長讓中國需要更多的能源,所以能源通道的平穩成了中國的主要戰略課題。可以說在歷史上,中國從未像今天這樣依賴海洋。對能源的需要可能讓中國必須擴大海軍的作戰範圍。所謂的「麻六甲困境」就精確地描繪了解放軍海軍另一個戰略課題。在這條石油運輸線的中途,沒有一個國家會讓中國在他們的土地上建設空軍基地。也就是說,在需要時只有解放軍海軍能夠保衛這條中國的能源運輸線。同時,中國的精華區面向東海、北海和南海,意謂中國必須建立自己的海上防線,配合強大的海軍,這樣海洋才能提供中國重要的戰略縱深。

在國際體系裡,任何國家都無法百分之百確定他國的戰略意圖。如果中國沒有一支足以達成其戰略目標的海軍。海洋可能就會潛在成為敵人有效的隱藏區和發動攻擊的大道。若中國和其他國家爆發衝突,敵人也不一定要兩棲登陸中國,而是使用海洋作為基地以威脅中國的精華地帶。

3. 對中國有利的權力分配—在變動的國際環境中因應美國的干預

從二次大戰結束以來,美國就在東亞維持軍事實力。在冷戰時期,美國在亞洲打了兩場血腥的戰爭,並且前進部署海軍艦艇在此一區域,提供強力嚇阻並在美國戰略中扮演重要角色。除了駐軍之外,美國的戰略依賴與日本和韓國的雙邊合作關係。

傳統的美國在東亞的安全戰略目標是現實主義的思維—維持政治穩定、確保區域市場通路、航行自由、提倡民主和防止霸權力量興起。在冷戰時期,權力平衡考量是和一國維持何種關係的指導原則,而和政體本身未必相干。所以美國聯合東亞的「海洋國家」形成海上同盟以抗衡陸權國家。

當中國崛起後,區域的權力平衡也極可能隨之改變。1991年蘇聯解體,中國變成東亞最大的陸權國家,剛好這時臺灣的民主化又讓大部分臺灣人失去了對統一的興趣,臺灣海峽就如前面所說的,逐漸成為「熱點」。日本也想成為政治大國,也增加了和中國衝突的可能。韓國日益增長的國力讓其民族主義以及海軍實力發展出現前所未有的好。這些潛在的衝突引爆點—臺灣海峽、朝鮮半島和東海—都代表著對美國在此ㄧ區域所宣稱利益的威脅。

美國有時會扮演仲裁者和支持者的角色。因為美國的二種角色使然,所以中國目前還沒有以武力解決臺灣或釣魚台問題。另一方面,美國也被中國視為假想敵--這是因為從1949年以來,臺灣就和美國保持密切關係,中國一直認為美國對臺灣安全的承諾是統一的主要障礙。目前台美關係的基礎是「臺灣關係法」和三個聯合公報。海契認為:「…臺灣關係法是高度不尋常的法律,指出了規範華府與台北非官方關係,以及用『心照不宣』的同盟關係保衛臺灣的條文」。 雖然美國宣稱不支持法理台獨,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美國仍然出售先進的武器裝備給臺灣,華府經常讚揚臺灣的民主,強調中國和臺灣必須以和平方式解決他們之間的爭端,不能採用武力,也不能片面改變現狀。

當中國武力犯台時,很難想像美國不會干預,可能的結果就是中美戰爭。2007年美國眾議院所通過的一項決議案就是美國政策的具體說明--該決議案指出美國將繼續軍售臺灣以提供防衛。不管衝突的過程和結果為何,中美關係在特定的一段時間內必然會全盤改變。

日本是美國東亞政策的另一個「錨」。雖然冷戰已經過去,美日間的安全關係仍然維持穩定。羅傑克里夫認為,「…不像歐洲,美國在亞洲的盟友相對少而且小…以在區域內扮演更廣泛的安全角色來看,只有日本有能力和可能的意願去抗衡中國。如果美國想要在東亞維持有利的權力平衡,它應該支持和鼓勵日本變成一個「正常國家」,具有和它經濟實力相匹配的軍事實力。」 但是倘若美國如此,勢必又會激怒中國。同時很明顯的,美國也是中國收復釣魚台的主要障礙。

在這種基本戰略環境下,海軍就成為美國最重要的戰略工具。若美國想箝制中國,美海軍能扮演其他軍種不能扮演的角色,包括:

海軍艦隊最能夠證明軍事力量的存在。1996美國先期派遣了兩個航空母艦戰鬥群在中國於臺灣海岸外軍事演習時,於臺灣附近的水域巡弋,並威脅北京任何對該島的直接攻擊都是美國不能容忍的,且將引來美國的軍事回應。在戰時,美國艦隊在一定期間內可以不需要使用他國的固定基地,中國也難以直接影響東亞國家去阻止美國海軍的軍事行動。

海軍可以直接威脅中國的海上交通線。當中國的國力日增,對石油的需要也越來越多,增加了它面對美國影響力的脆弱性—美國是世界上最有經驗的潛艇戰專家。相反的中國很難威脅美國的石油運輸線,這也是美國面臨中國的另一項戰略優勢。

美國可以藉由設置海軍基地來影響基地東主國和中國的關係。

美海軍可以直接運用艦載武器對付中國的彈道飛彈,降低中國對他國的威脅,減弱中國的戰略嚇阻力量。這也會削弱中國達成其軍事目標的能力。

美國和日本(必要時)可以透過海洋支援臺灣以對抗中國。當中國攻台時,美國非常可能以其海軍力量助台一臂之力。這是因為:(1)美海軍能夠很快部署並到達衝突發生的地點。(2)海軍艦隊可以自由停留在公海上;美軍不需要踏上臺灣的土地,因此可能可以防止中國更深的敵意。如果美軍出現在臺灣的領土和軍事基地上,中國更會覺得美國在侵犯中國的主權,增加衝突的複雜性。(3)海軍艦隊是機動的,不容易被鎖定攻擊,可以降低美軍的傷亡。中國目前有大量彈道飛彈,具有攻擊固定軍事目標的能力,如機場、港口等,如果美軍直接進入臺灣,很可能直接被中國攻擊。(4)在海軍的所有領域中,美國都超過中國;這是個很有效的警告工具。(5)當衝突結束時,海軍可以很快解編離開戰區。(6)某些中國的攻台手段可以以海軍有效地予以防禦,如封鎖和兩棲登陸。如果美國海軍能維持台海周圍的制海權,幾乎可以保證中國絕對無法實施這種類型的作戰,而無須直接進攻中國。美國也可以將其海軍部署在東海或釣魚台海域掌握制海權,阻止中國以相同方式對付日本。這會滿足美國對這些國家的安全承諾,使美國成為東亞秩序的引導者。

在冷戰結束後,美國海軍展現了更重要的影響力,因為冷戰時期美國的主要敵人是蘇聯,最大的軍事威脅來自於西歐的大規模地面戰爭,蘇聯在東亞發動攻擊的可能性較低,可以說東亞只扮演支援或牽制性的角色。當時美海軍的主要任務僅是支援美軍和北約國家遂行地面戰爭。但是如果戰事在東亞爆發,主要會是海空作戰;這就是美海軍挑大樑的時候。

在冷戰時期,駐歐美軍其實不如在華約中的蘇軍強大,因為它主要是扮演「絆索」的角色,作為美國參與歐洲的象徵。他們僅能延緩蘇軍進攻的速度,並且警告蘇聯繼續攻擊西歐就等於攻擊美國。但是在東亞,美海軍的力量遠遠超過緩衝所需,而且可以在衝突發生之前隔離衝突各方,甚至消除衝突發生的可能。假定事態超出掌握,美海軍的角色又會益形重要;因為就算真的發生戰爭,也需要美國介入以防止戰爭擴大甚至動用核子武器。因此,美國在這一區域和日本結盟,運用區域內的各個駐軍基地以維持具體的海軍存在。

總結說來,國際事務的變化和美國態度雖然讓美軍能夠遏制戰爭,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反而促進軍備競賽。原因還是在於中國基於歷史使命堅持要統一臺灣,一旦被外國所阻止,對中國民族主義的影響很大。反過來說,若解放軍海軍能擊敗美國或任何國家的外來干預,中國就能洗雪從19世紀以來被西方國家打敗的悲慘歷史恥辱。為了排除美國就其自己政策所採行的干預,中國致力於強化海上作戰力量,這種作為可能讓區域內的軍備競賽更為明顯;可能就是未來衝突的導火線。所以東亞其他的國家—日本、韓國和臺灣都高度注意中國的崛起及其軍事發展,同時也需要強化其海軍戰力。而美國也提供更多先進的海軍裝備和技術──「共享的知識」──給它的盟邦以減輕來自中國的壓力。所以我們或許可以說,是美國的海軍存在讓區域各國都從事海軍建設。

4. 領土的完整—領土爭端與經濟海域

自從1980年代開始,在東海和南中國海的領土爭端就越演越烈。目前的衝突包括領海基線的問題和釣魚台主權的爭議。有三方宣稱釣魚台和周邊礁層的主權,目前雖然該島為日本所控制,但是中國從未隱藏它完全擁有該島主權的主張。同樣地,中國對它海洋領域的主張也經常和他國重疊──西格爾認為自從中國從文革復甦後,就開始小心地擴張它對爭議水域的控制。 中國的經濟海域和日韓臺所主張的都有重疊,但是無法在談判桌上正式解決。東京堅持兩國重疊的經濟海域應該從中日間的中間線劃分,中國的立場則是認為兩國的界線應該在釣魚台以東,認為日本在釣魚台的活動是軍國主義興起的徵兆。

本地區似乎存在「自然狀態」(anarchy);在自然狀態之下,一國用來增加自己安全的自主行動都可能讓所有國家覺得不安全。同時每個國家都必須自我保障利益,雖然各國目前都以「暫時擱置爭議」的態度來處理,所以尚無武力衝突,但不表示這一議題一定能以和平方式解決。現實主義進一步假設每個國家基本上都是富侵略性的,對領土的擴張只有敵人才能阻止。這種侵略性的累積會逐漸導致零和遊戲的出現—因為領土主權是無法共享的。

在釣魚台和臺灣問題上,只有中國有用武力改變現狀的動機。解放軍海軍的強化可能是衝突的另一來源,因為中國正在獲得在任何衝突中改變現狀的能力,解放軍海軍的戰力可能就是中國改變戰略的決定性因素。

除了經濟海域的爭議外,中日間的戰略衝突還有歷史因素。過去日本曾發動戰爭意圖統治中國,讓中國非常擔憂日本軍國主義的另一次興起。當日本逐漸參與國際軍事行動時,中國開始疑慮日本是否正在放棄1945年以來的和平反戰政策。另一方面,中國也擔心是否美日會出手保衛臺灣的獨立並試著圍堵、削弱中國。

在這些歷史因素中,海軍的角色更難被忘記,這是因為:

海洋是列強攻打中國的起點和通路;中國屈辱的歷史記憶來自海洋。

中國傳統是大陸國家,和鄰近國家發生衝突是家常便飯;陸上戰爭的勝利是今天我們看到的中國領土基礎,也是中國歷史最為人所知的地方。中國歷史上最光輝的朝代是漢唐,因為兩者都有強大的陸軍,並且和鄰近國家和勢力有激烈的戰鬥。但在海上就完全不一樣了;從西元1000年到1900年,中國歷經宋元明清,雖然有海軍,也有發展準則和管理單位以達成國家利益,但是旋起旋滅。在20世紀以前,中國幾乎從未在海上成功保障其國家利益,在19世紀的大部份時間裡,中國的海上力量低於所需,也不能防範中國免於西方國家的侵略,這些侵略很多是從海上來的。1840年英國在鴉片戰爭中從海路攻擊中國,迫使中國割讓香港;1885年法國從海路侵略福建和臺灣,全殲了大清南洋艦隊幾乎全部的兵力,中國被迫放棄越南;1894年,日本又在海戰中打敗了中國,中國割讓了臺灣和澎湖。所有的這些慘痛歷史都直接源於海戰的失敗。

和中國相比,日本在海軍上總是居於優勢

日本在二戰後被限制發展軍備,所以中國在彈道飛彈和核子武器上遠遠超過日本。但近年來除了這些日本先天難以發展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外,人民解放軍兵力超過日本自衛隊十倍以上,並在戰車、裝甲車和火炮上可能已經享有部分技術優勢,但日本海軍實力歷來都超過中國。中國雪恥進而和日本爭霸的最後一哩路可能就是中國發展出足以超過日本的海軍實力。

美國和日本是海軍同盟

美國和日本的軍事同盟主要建立在海軍實力的聯合上。因為(1)美國在日本海軍基地之多,規模之完整都是世界各國第一,甚至有航空母艦以日本為母港;(2)美國海軍陸戰隊在日有大量駐軍和基地;(3)美國海軍和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聯合關係遠高於美國其他軍種和日本相對軍種;(4)美國提供甚至授權日本製造美國最先進的海軍武器及裝備。所以美日在中國民族主義者眼中,無異於19世紀在海上狼狽為奸的西方列強,其同盟的目的就是想要阻止中國統一,進而從海上包圍中國。

很明顯地,海軍實力的強大對中國而言是避免歷史重演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第四章 戰略衝突與日本海軍建設 (節錄)

「軍備可限、訓練無限!」 ─ 東鄉平八郎

後冷戰時期日本的戰略衝突

1. 釣魚台列島衝突

釣魚台列嶼位於東中國海之南,臺灣東北,琉球群島西南,八重山列島北方,和臺灣屬於同一大陸礁層,但是臺灣所屬群島還是琉球所屬無確切定論。它包括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南小島及北小島和若干礁岩。全部陸地面積約為6.344平方公里,赤尾嶼是列嶼最東端,釣魚島位於最西,兩者間距離約為108公里(58海浬)。最北方是黃尾嶼,最南方是南小島,距離約為23公里(12海浬)。

釣魚台列嶼主島釣魚島距離基隆港約186公里(100海浬),距離浙江溫州港約356公里(208海浬),福州385公里(208海浬)。距離日本石垣島(琉球群島西南方最近的都市)160公里,離那霸機場417公里(225海浬)。主島缺乏淡水,土壤也不夠肥沃,加以波濤洶湧,被認為不適人居,但日人曾在島上設置工廠和住家。

1879年日本宣布將釣魚台納入版圖。二次大戰中美軍進攻並占領沖繩,當美國在1972年五月十五日將沖繩的管理權返還給日本時,也順帶把釣魚台的「行政管理權」交給日本。結果把問題留給了日本、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己解決。從那時開始,釣魚台就完全像1945年之前一樣在日本的治理之下,並且被編入沖繩縣(琉球群島)的一部分。在日本它被稱為「尖閣群島」。海峽兩岸的政府都宣稱對釣魚台有主權,中華民國將該島編入宜蘭縣頭城鎮管轄,但並無任何實質管理的行為;自從1970年起,臺灣、香港及海外華人就有試圖登島以宣示主權的行為,稱之為保釣運動。

中國認為他們應該擁有此島,因為自明朝開始,中國人便已發現了此一島嶼。 這也是中國始終認為該島主權屬於中國的原因。另一方面臺灣自認為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同時地理位置上該島也是臺灣的一部分。

日本認為在19世紀日本內閣宣布將該島納入版圖後,清朝、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70年之前從未提出抗議,根據無主地先占及有效管轄原則,該島屬於日本領土。 二戰之後該島為美國所控制,在一份1953年的美國文件中,明白指出該島是琉球群島的一部分。 根據日本外務省的說法,「尖閣群島並不包括在日本根據舊金山和約第二條所必須放棄的領土中,依據和約第三條,當時尖閣群島是作為南西諸島的一部分,屬於美利堅合眾國的管轄之下。根據1971年6月17日『日本與美國關於琉球群島及大東群島的協定』,關於尖閣群島的行政管轄權已經返還給日本。這項事實清楚證明尖閣群島是日本的領土一部分。」

1953年1月6日的人民日報將「尖閣群島」認為是琉球群島的一部分。 在1970年之前海峽兩岸的教科書及審定的地圖也幾乎都採此一說法。

關於該島的爭議據說和自然資源有關。根據一些資料記錄,該島週圍可能有豐富的石油,1982年中國科學家估計約有737億到1,574億桶石油蘊藏在該島附近。西方國家的猜測則從100到1,000億桶,但是這都是估計,尚無國家嘗試探勘和開採。有兩位西方學者甚至指出沒有堅強的證據支持這裡有值得開採的石油。

中國和臺灣目前對釣魚台有相同的主張,就是宣稱有主權,但限制使用武力將日本趕出該島。從1970年以來,一些中國民眾就試著登島,但幾乎都被日本海上保安廳所阻止。

台北、北京和東京似乎都決定防止爭端演變成危機。日本目前實際管理該島,但並未興建任何居住和軍事設施,只是由海上保安廳執行警戒監視任務,海上自衛隊、臺灣和中國的作戰艦艇從未進入該島領海,也沒有派駐任何艦隊,換句話說,三國都試著防止衝突發生。

但是近年來,中國持續派解放軍海軍後勤艦船進入爭議區域,臺灣馬英九政權也經常派艦「保釣」,2012年日本政府宣佈將該島「國有化」,引起中國大規模反日示威,中臺的行動都在升高,增加了衝突發生的可能。該島周邊可能發生的海上衝突可能如下:

華人在登島過程中被日本海上保安廳阻攔,中國派海軍保護他們,和日本的衝突就可能爆發。

中國以兩棲作戰奪取該島。

中日兩國任何一方可能試著探勘資源,結果遭對方軍事力量干擾甚至阻攔。

雖然中日兩國已經簽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日本友好和平條約」,表明一切議題均應以和平方式解決,但是沒有人能保證條約能永遠實現。例如說日本因為不想和蘇聯作戰,在1940年和蘇聯簽訂了日蘇中立條約,但是蘇聯仍然在1945年中止了條約並且在當年八月對日宣戰。另一方面也有許多中國民族主義者希望中國能以武力將日本逐出該島。

今天,日本仍相當戒慎地不以大動作處理釣魚台問題,或許是因為它目前實際占有該島,以及顧慮中日關係的原因。然而日本對中國威脅的憂慮也隨著中國政府的強硬姿態,公務船、海軍艦艇和科研船隻一直侵入該島周邊水域而逐漸惡化。

2. 與海洋領土劃界的爭議

在東亞,兩個主要爭議是有關探勘石油、漁業及其它自然資源的權利,還有對外國船隻和飛機的管制權。這些爭議的原因是在於每個國家的海洋領土都沒有完全被別國所承認。對所有東亞國家的經濟來說,海洋的漁獲以及石油是很誘人的,衝突也由此而起,拿捕他國漁船的事情經常聽到。

聯合國海洋法規定的海洋劃界方式是經濟海域(EEZ)適用的原則。依據第57條的定義,經濟海域是海岸線能延伸向外不超過200海浬,但是這裡的問題是中日之間的距離不到400海浬,最近的地方約180海浬,最寬的地方約360海浬,這使得經濟海域相互重疊,並且湧現了其他爭端。理論上,第74條規定相關國家必須尋求公平的方法以解決問題,然而中日雙方對此並無一致意見,因為日本認為中間線是分配海洋領土最公正的原則,也就是說,日本傾向以「衡平原則」來畫分經濟海域,可是中國認為公平的中間線應該位於琉球群島西岸與臺灣東岸之間(因為中國認為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依據這一原則,釣魚台是在中國的經濟海域範圍內。

每個靠海的國家都試著擴張海洋領土,東亞國家也沒有例外。它的地理位置讓它成為全世界在這議題上最複雜的地區之一。目前,每一國都已經宣布200海浬的經濟海域,經濟海域的建立給予一個國家在區域內開採石油、天然氣、捕魚和其他資源的權利。國家也有權力限制外國的船艦或飛機進入這一區域。結果是經濟海域的範圍也必須被其他國家認知和承認,這也就是劃界問題的起源。現在有很多問題存在於日本和其他國家的劃界裡,問題的原因包括:

 對特定島嶼的主權歸屬有爭議

如同前面所說,中國、日本和臺灣都不想放棄釣魚台的主權;日韓之間獨島的爭議也還沒有解決。要解決經濟海域的劃分問題,這些領土主權問題必須先解決。這是因為沒有一國就這些爭端島嶼畫出經濟海域而不被他國抗議。即使只是計畫劃界,都可能會遭反對而引發衝突。

 臺灣的獨特國際處境

因為中日台三國的經濟海域在東海是部分重疊的,如果中日展開對經濟海域分配的協商,臺灣必須參加;沒有人能保證當一方沒參加時每個人都會滿意。雖然臺灣沒有在東海採取甚麼行動,台北仍然在東海宣布了它的經濟海域範圍,並且經常對日本提出抗議。然而中國認為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政府只是一個地方政府,北京自然不會同意臺灣加入中日之間的外交協商,因為那只限於國家才可以參加。日本的官方立場也不承認臺灣是個國家,並且避免與臺灣進行外交協商,因為東京擔心如果直接和臺灣談,和中國的關係會受損。因為這麼做會讓北京覺得日本視臺灣為一個國家。但在2013年4月10日,台日於臺北召開第17次臺日漁業會談,針對雙方重疊專屬經濟海域的漁業作業安排達成協議,本協議在北緯27度以南及日本先島諸島(包括八重山群島等)以北之間海域,劃設大範圍「協議適用海域」(「排除對方法令適用海域」),臺灣漁船在該海域內的作業權益獲得確保,不受日本公務船干擾,且範圍除臺灣原訂「暫定執法線」內海域,並延伸至線外,使漁船作業範圍擴大。日本漁船亦不受臺灣法令拘束。雙方政府在協議內容列入「免責條款」,確認協議各項規定不損及雙方原本各自主權及海域主張等相關國際法各項問題的立場與見解。過去臺日發生過多次漁業糾紛,這次簽署協議被認為是日本向臺灣釋放善意。

但是,日本也不承認中國目前統治臺灣,也不接受中國代表臺灣的立場,和日本對經濟海域劃界問題談判,因為這樣會把中國的經濟海域平白往東擴張,如此會危及日本的利益。所以中日雖然對彼此在東海的行為都不太喜歡,雙方仍一起拖延正式的劃界談判。

3. 大陸礁層和海洋自然資源的競爭

大陸礁層是每塊大陸和相關海岸平原向外延伸的水下部分,海洋領土和大陸礁層的劃分不同之處在於除非後者富藏資源,否則大陸礁層議題只是純理論的。現在,經濟海域的劃分和大陸礁層的爭議常因為不同國家援用不同的國際法原則去分析相同問題。

在東中國海和黃海的大陸礁層爭議從1969年就已開始。1968年10月12日到11月29日,聯合國遠東經濟委員會對東海和釣魚台之間周邊海域進行學術研究。1969年5月這委員會指出臺灣和日本之間的海域可能是世界上產油區之一,日本在1969年到1970年開始探查該區,他們發現東海有1,095億桶石油和2,000億立方公尺的天然氣。1980年,中國也調查該區域並估計該地有800到1,600億桶石油,今天世界上石油蘊藏量最多的國家是沙烏地阿拉伯,有2,617億桶,第二是伊朗,1,308億桶,第三是伊拉克,1,125億桶,所以1,095億桶意味著世界第四的蘊藏量。 誰應該拿到這筆資源的主要部分和東海海域如何劃分有關。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有兩種主要原則劃分海洋領土;一種是大陸礁層自然延伸法,依據第76條的定義,大陸礁層向外延伸不能多於350海浬,中國以此為理由堅持「東海大陸礁層是中國領土的自然延伸,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大陸礁層的主權是不可侵犯的。」,日本則堅持中間線原則。

現在中日對海洋資源的爭端和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有關。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日本在1996年2月20日宣示大陸礁層範圍,中國在1998年,雖然兩國對中間線並未達成共識,中國已經開始在它的一邊開採天然氣和石油。離中國最近的一開採處約離中國海岸線200海浬,距寧波市215海浬,大約為臺灣三分之二大,約有3000億立方公尺天然氣的蘊藏量。中國最大的計畫是開闢多個油田,它們是平湖、殘雪、斷橋、天外天和春曉,規模大約為11,879平方浬,都位於東海大陸礁層的西湖凹陷區,百分之八十的西湖凹陷區都在日本所認定的中間線的中國一側。平湖油田在1998年開始開發,目前已經開始透過海底管線輸送天然氣到上海。它在日本宣稱的中間線以西45海浬,最大的春曉油田則在日本宣稱的中間線以西5海浬。換句話說,不管日本如何劃線,這些油田都仍然是在中國的經濟海域內。

如果春曉油田的開發和位置是象徵了中國的大陸礁層原則,日本禁止日本公司在東海開採資源,就是作為理解的訊號。但是日本的禁令在2005年4月取消。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日本企業可以在東海探勘和開採石油與天然氣。當年7月14日,日本政府允許兩家公司在東海鑽探石油。中國外交部強烈警告日本損害了中國的權益。然而中國政府雖不承認日本的中間線,但也沒有指出他們認為的邊界線到底在哪。中方也沒有確實說明日方可以合法探勘資源的經緯度。

2007年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訪問日本。在溫家寶與安倍晉三的聯合公報中,雙方宣稱承諾將致力讓東海變成「和平、合作及友誼之海」。根據聯合公報,雙方將根據互惠原則共同開發東海。作為最終劃界前的臨時性安排,在不損害雙方關於海洋法諸問題立場的前提下,中日將依據互惠原則並視需要舉行更高級別的磋商,在雙方都能接受的較大海域進行共同開發。由於中日都是能源進口國,暫時達成協議各自開發,是符合雙方利益的作法。

4. 警戒崛起的中國

除了領土糾紛外,東亞政治正在經歷變化,因此權力分配也是中日間可能衝突的另一重要因素。中國是了解後冷戰時期東亞權力分配的關鍵,雖然北京強調無意挑戰美國在全球及區域的霸權,中國崛起已經改變了區域內的權力架構。也可能影響區域內的領導地位和權力分配。

現實主義假定國際社會中沒有中央政府是混亂的主因,當大國崛起時可能會讓這種結構困境更快惡化,因為新的崛起國家可能會增加不穩定因素,被原有強權和周邊國家恐懼和排斥,讓這些國家陷入「結構性的安全困境」。正如修昔提底斯(古希臘歷史學家,約B.C.460-B.C.400)在「伯羅奔尼薩戰爭」書中所指出的,雅典和斯巴達在2500年前面臨的困境相同;當一個國家在這種安全困境當中,它的戰略利益很難混淆,除非另外一方決定放棄它的戰略目標,否則衝突無可避免地會發生。

回到歷史,一般都認為當一個大國崛起,結構性的「安全困境」會導致大規模軍備競賽、衝突、緊張局勢甚至於戰爭。當英國在16世紀末開始向外擴張領土時,它發現面臨和西班牙的安全困境,當雙方都決定發展海軍時,在1588年訴諸一戰,結果西班牙敗北,英國成為海上霸權。當荷蘭和法國興起時,歐洲的國際架構持續停留在安全困境之中,強權間的軍事競賽、安全競賽和權力競賽從未停止過,然而英國仍然是在英荷三次戰爭和英法七年戰爭中笑到最後的人。19世紀末德國又興起,讓英國和德國進入另一個結構性的安全困境,兩國間的海軍競賽直接間接地導致第一次大戰,也永遠終結了英國的霸權。當二次大戰結束後,美蘇同時崛起,又導致新的安全困境,華府和莫斯科展開了軍備競賽和冷戰,形塑了20世紀下半葉的世界政治走向。

中國目前正走向崛起,它的國力和影響力逐漸增加;另一方面,儘管歷經停滯,日本依然維持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和第二技術大國的位置。日本曾經利用一定的策略讓它自己成為「正常國家」,包括加速走向政治大國和經濟大國的步伐。中日同時作為強國,是歷史上第一次在亞洲這一區域內存在兩個強權。因此,中國的崛起可能和日本形成安全困境。一位中國學者曾經指出:「…從1990年代以來,中日同時成為大國,這是為什麼我們認為新環境和形勢逐漸浮上水面的原因。」伊斯拉帝曾說過中日的崛起是這一區域最大的安全風險議題之一。 中日興起是兩國都必須非常小心看待的戰略議題。一個更強的中國會有更多力量以武力和他國解決爭端。羅伊認為:「經濟發展讓中國更獨斷也更不想和鄰國有甚麼合作;中國的國內特質會讓它比較喜歡用武力去達到政治目標。」

建構主義認為在國際社會中的關係對一國的安全政策是很重要的。換句話說,國家利益是由與他國間的關係而決定的,當考量自身利益時,別人的利益也必須被納入思考。日本使用的戰略是來自於過去的經驗,從19世紀起,日本就被西方國家視為在國際社會中的一個夥伴。另一方面,日本又有來自於亞洲大陸的主要而強大的威脅。這也是為什麼日本在1902年選擇和英國聯合以對抗俄羅斯,以及冷戰後與美國聯合對抗蘇聯的原因。

對日本來說,中國從近代以來就是在它國家安全上的重要考量。在二戰時期,日本就想避免和蘇聯作戰以解決在中國的戰事。今天,中國和俄羅斯在軍事上的關係又漸趨緊密,和19世紀時對抗日本的中俄密約時類似。

西方國家(以前是英國,現在是美國)總是和日本維持關係來壓制其它強權。日本的地理位置讓它很容易在東亞扮演關鍵性角色。所以日本總是西方國家的盟邦,雖然在二次大戰中和西方短暫的為敵,但在戰後我們看到西方沒有剝奪日本的主權,即使是在軍事占領時期也讓日本維持部分獨立。反觀德國的主權就完全被摧毀;而且當日本還保有自己的領土時,德國卻被美蘇英法四國分區統治。另一方面,即使在冷戰時期中國和蘇聯仍和日本維持基本友好關係,創造了日本對外左右逢源的關係。

回到權力分配的觀點,東亞可能越來越可能出現衝突,除了臺灣問題有可能以武力解決以外,隨著崛起而帶來的中國軍力擴張—特別是海軍—可能會改變中國和他國的關係。面對逐漸強化的中國軍事力量,臺灣一度很想強化軍事力量自保,以至於形成某種程度的軍備競賽,後來又採取綏靖順應的政策。而中臺之間的軍備競賽會讓日本緊張,因為日本和兩國都有領土糾紛,它的利益受到這兩支海軍的威脅。如果中國有比臺灣更強的軍事力量,臺灣可能開始友中以防被攻擊,這並不符合日本的利益,因為臺灣在日本的海運線上,從臺灣到釣魚台也遠比從中國到釣魚台近的多。如果中國和平統一臺灣,臺灣的經濟和軍事力量也會提振中國成為霸權的能力。格林認為:「中國和日本都在重新建立它們所見的『現狀』;中國發射飛彈以削弱台獨,日本則是強化美日同盟,這些都是傳統安全困境的組成成分──當每一方覺得另一方在避免改變時,新的威脅反而出現。」 一個國家想要避免發生改變,但這個動作看在另一個國家眼裡反而變成一種威脅。於是這成了一種國防上的困境。

中國海軍對日本海上運輸線當然形成潛在威脅,因為日本依靠進口石油和重要原料,大部分要經過東海和南中國海,離中國的主要海軍基地都很近。如果中日發生衝突,海南島和西沙群島的中國海空軍基地將對海上自衛隊形成威脅,就像二次大戰時的北極海一樣,納粹德國利用在北挪威的基地對從英國運送物資到蘇聯的商船實施攻擊,雖然德國海軍不如英國,部署在北挪威陸上基地的德國空軍仍然對英國的船團形成極大的威脅,彌補了德國海軍在火力與空中支援上的弱點。海自可以得到美國航空母艦的空中掩護,就像英國派航空母艦去保護它的運輸船隊一樣,但是陸基的飛機在航程內仍然有其優勢。當然在南海如何辨別航向日本的船隻也是個相當複雜的問題。

冷戰之後,日本仍然認為它的威脅來自於西方。在2006年日本防衛白書裡,指出日本周邊的安全議題包括:

民族、宗教和政治體系的分歧

各國間利益關係的複雜

統一和領土、制海權的問題

軍備的擴張

北韓的行動(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彈道飛彈、特種部隊)

中國的行動(核武部署、彈道飛彈、海空軍現代化及海上活動的擴大)

所有的議題都和日本西邊的國家有關:中國和北韓。中國和北韓的政策也都與其緊密相關。2006年2月23日到3月3日,美日進行了一場聯戰兵棋推演,在這場演習中,假想敵就是中國和北韓。

未來我們應該密切關注強權在安全上的衝突,特別是中日之間。而基本現實主義邏輯中關於安全困境的狀況,在中日之間還應該包括民族仇恨、歷史屈辱和長期記憶。

5. 北韓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發展

朝鮮人民民主共和國(即北韓)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發展是東亞的主要威脅。它也是東亞潛在海上衝突的來源。

北韓在1974年加入國際原子能組織(IAEA),1985年加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在1992加入年接受「國際原子能組織保安協定的附加議定書」,同意接受來自IAEA的調查和監視。美國從此開始注意北韓的核子計畫,並在1988年宣稱北韓有計畫在發展核武。北韓非常憤怒並且譴責此舉,從那時開始相關資訊就成為國際社會的焦點。

1994年5月30日,聯合國安理會宣布將對北韓的核子計畫實施調查和禁運。1994年6月,美國前總統卡特前往北韓,和北韓政府簽訂了關於北韓核武的框架協議,這個協議是北韓核武危機的直接起源。根據該協議,北韓同意停止所有核子計畫,拆除低功率實驗用反應器,並且同意在核設施上放置監視系統以保證他們不會重啟核設施。美國將負責在大約十年時間內為北韓建造一座二千兆瓦或兩座一千兆瓦的輕水反應器;在輕水反應器堆建完成之前,美國將同其他國家一起向北韓提供重油,作為能源補償。但是後來美日韓承諾協助北韓拆除低功率實驗用反應器並建造兩座輕水式反應器的計畫被延遲,為什麼沒有準時付款的原因之一,是初期所要的45億美元資金缺口必須先由三國填補。2002年8月,輕水式反應器在北韓開工,但在這之前北韓一直和美國在計畫預算的分配問題上討價還價。

2002年10月,美國宣稱經由偵察機偵察發現,北韓正秘密進行核武研究,從而對北韓核項目再次提出譴責,而北韓也立刻承認,此舉震驚了國際社會。美國和北韓的關係也再次降到谷底。北韓堅持它這麼作是因為能源不足,因此他們拒絕了美國要求立刻停止核武發展再討論能源問題的提議。2003年1月20日,北韓退出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這被認為是北韓核危機的起點。

中國對於解決北韓核武危機採取了比較積極的態度。2003年8月27日到29日,中國政府在北京發起了第一次六方會談。第二次於2004年2月25到28日仍然在北京舉行,所有參加者都同意在北京舉行第三次會談,且時間不晚於2004年6月,並且分配不同任務給工作小組。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在第一次會議中都沒有通過。

2003年6月23日,第三次六方會談在北京舉行,但是幾乎沒達成甚麼協議,2005年2月北韓宣布擁有核武,所有會議全部停止,各方都同意下次會議期間暫時推遲。經過一番努力,2005年6月26日召開了第四次六方會談,由於過程非常緩慢,會議被迫推遲了三星期,延遲到8月7日。因為與會者存在許多矛盾,會議一直拖延,讓會議的第二輪直到9月13日才開始,結果比之前的要好很多;所有參加方達成一項協議,稱之為北韓也首度承諾將放棄所有核武器和計畫。第二天北韓外交部宣布北韓將在美國提供輕水反應爐之後,重返《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並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安全保障監督。然而美國重申在北韓放棄核武,重返《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之前,沒有國家會參加輕水反應爐的發展。

2006年7月5日,北韓在無預警狀態下試射數枚飛彈,全數落入日本海。10月3日,北韓外交部又宣布因為美國威脅並施加壓力,將在一個絕對安全的環境試爆核武器,10月9日上午9點33分,北韓在咸鏡北道的吉州郡地區舞水端里一座360米高的山的地下水平坑道內進行了一次核子試驗,核試驗造成了一次規模3.6級的人工地震,相當於800噸黃色炸藥(TNT)爆炸產生的震度。試爆對東亞的股市形成了短暫的利空,10月14日,聯合國安理會譴責這種行為並要求北韓放棄核武和核試驗,重返六方會談,並且試著對以特定禁運方式因應此議題達成一致看法。2007年2月,北韓同意重返六方會談,而且停止核武發展。讓美國暫時不致因禁運可能產生的狀況而攻擊北韓,降低了海上衝突發生的可能性。7月14日,北韓關閉了寧邊核設施。7月15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核查人員確認,北韓關閉了寧邊核設施的核心反應爐。2008年6月26日,北韓政府向六方會談代表團提交其國內核子專案及核子設施清單, 但在2009年4月,因為聯合國安理會譴責北韓發射了一枚飛越日本的遠程火箭。北韓聲稱決定重新啟動其鈽濃縮反應爐,並命令在其主要核設施內的國際監督人員離境。2009年5月25日上午,北韓再次進行了一次核試驗。6月12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1874號決議,對北韓再次進行核子試爆提出最嚴厲譴責,要求北韓立刻停止核武計畫及試射彈道飛彈,加強對北韓的經濟制裁,並授權各國可攔檢北韓的可疑船隻及貨物。由於六方會談一再失敗,且僅限於討論核武問題,而沒包括其他武器例如彈道飛彈,因此海上衝突的可能性因為這個問題而再度浮現。

對北韓而言,彈道飛彈是最重要的武器—也是唯一具競爭力的出口產品。它的重要性可在北韓1998年的一次聲明中看出:「美國的經濟封鎖讓北韓別無選擇,只有發展彈道飛彈以供外貿。」北韓自己估計出口飛彈每年可帶來5億美元的收入,這種誘因讓海上衝突仍然可能。

2002年12月10日,根據美國提供的情報,西班牙海軍攔截了一艘北韓船隻並發現了15枚飛彈、23個容器和製造武器的原料。對於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擴散的憂慮,已經讓美國重新檢視它在公海對於疑似有這類活動的船隻,令其停船和登船權力的態度。因此美國在2003年宣布了「擴散安全倡議」(PSI),希望國際社會能達成共識,賦予美國和其他國家有權力登臨懷疑運送大規模毀滅性武器、飛彈與相關裝備和技術的船隻和飛機。基本上這是防止北韓和伊朗進出口和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相關的材料和技術。北韓對此非常憤怒。

除了南韓以外,日本和北韓也存在發生海上衝突的可能。從1970年代開始,北韓開始系統性地從日本綁架日本國民並且從海路將它們運往北韓。這種行為在日本掀起了強烈的憤怒,被日本認為是最重要的國家安全議題,也是六方會談的主要爭論點。 日本堅持如果北韓不釋放所有被綁架的日本公民,就不討論日朝(即朝鮮人民民主共和國)之間的外交關係正常化。日本也懷疑北韓透過海路向中國走私毒品和武器,以在日的朝鮮人社會中募集資金以發展地下組織,或以日本作為漂白北韓間諜以滲透南韓的基地。

日本和韓國長期存在一些有關民族主義情緒的複雜議題,除了韓國始終不能忘記日本的占領和殖民外,在日本統治時期許多朝鮮人從朝鮮半島移居日本,雖然數以千計的朝鮮人已經在日本住了幾十年並獲得居留權,他們仍然無法融入日本主流社會,更重要的是這些人當中有許多人同情北韓。目前在日朝鮮人有一個組織名為「在日朝鮮人連合會」,成員自動擁有北韓國籍。如果日本對親朝的在日朝鮮人組織採取大規模的調查,有兩種可能的結果發生:就是引起族群衝突和在韓國的反日情緒。 這也是就為什麼日本視北韓為主要的國家安全威脅的原因之一,而唯一反制的方式就是海上封鎖。

1999年3月24日,日本發現兩艘北韓間諜船偽裝成日本漁船進入日本領海,日本海上自衛隊派遣了多艘艦艇和飛機執行追捕,並實施警告射擊;這是海自自從韓戰以後採取過的最大行動。2001年12月22日,日本又在經濟海域內發現一艘北韓工作船,在雙方交火之後該船自沉。在這次風波後的2002年6月29日,兩韓軍艦在海上交火,日本立刻宣布將增加海自反潛機的巡邏架次,並且希望朝鮮半島局勢能盡快穩定下來。

由於南北韓之間對海上疆域的劃分沒有共識,加上漁業資源的爭端,很難避免海上衝突。就北韓的地理環境來看,我們可以判斷平壤當局若想出口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技術,只能利用海路。對於北韓的核武發展計畫,美國試圖從海上予以封鎖,或以海軍艦艇監視蒐證。所以有關北韓的海上衝突可能由以下事端而引發:

南北韓對海域劃分無法達成協議;雙方海軍艦艇可能因太過接近彼此而爆發衝突。

北韓可能對南韓和日本執行海上武裝滲透。

北韓難民從海路逃亡。

美國與其盟國因北韓核武計畫,試著對該國執行經濟封鎖、禁運或檢查船隻。

運輸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原料、零組件和成品的北韓船隻被美國、日本或其他國家攔截甚至拿捕。

美國和其他國家在監視或分析北韓軍事活動時遭北韓干擾甚至攻擊。

美國可能試圖從海上攻擊北韓。

商品簡介

冷戰過後,全球安全體系、主要國家的大戰略和許多開發中國家的政治體制已有根本改變,但在東亞區域,中國、日本、台灣和兩韓的區域衝突卻有逐漸惡化的趨勢。經濟發展帶來對資源的競逐,所有東亞國家都日益依賴出口以謀求經濟的發展與生存。建構在美蘇核武對峙與相互敵對的冷戰秩序,已經被更為複雜、變動和不穩定的國際關係取代。這種不穩定凸顯在可能變為戰爭的小規模海上衝突日益增加的情況上。除了涉及多種海軍船艦的小規模衝突外,對特定島嶼的主權爭議也在升高:中國、日本和台灣都對釣魚台列嶼聲稱擁有主權;日韓之間有關獨島的主權爭議迄今仍尚未解決;在東海和南海亦存在大陸礁層與經濟海域的爭議。

1890年馬漢(Captain A.T. Mahan)提出「海權論」,主張海權是近代航海大發現以來,世界各國強權爭相競奪的重要舞台,也是影響歷史進程的要素。在18和19世紀,海戰的目的主要是爭奪殖民地,然而到了今天,世界上幾乎已經沒有什麼殖民地存在,但是台灣問題、中國崛起、中日領土與經濟海域爭端和中美霸權衝突等等,上述這些安全困境都和海洋利益與制海權有關,因此建立海軍就是一個國家實施「自助」最有效的工具。另一方面,海軍作戰模式的改變、新科技和新載具的出現,以及歷史經驗都是新海權理論發展的重要部份,也是一國在考慮是否要將海軍發展放在國防事務中更高位置的考量因素。

本書將以現實主義和海權理論去詮釋東亞區域內國際環境和國家大戰略的巨觀趨勢,並協助讀者理解海權對一國政治和軍事決策過程的潛在影響。同時,筆者將檢視多位專家的海權理論,並且更進一步介紹台、中、日、韓等東亞四國海軍建軍所參酌的現代海軍作戰理論。希望透過這些理論讓我們能夠總結東亞國家建設其海軍的原因,以及評估區域內可能發生的海上衝突中,各國海軍將會採取的戰略和戰術及其可能的結果與未來的變局。

本書特色

本書整合國際關係理論、海權理論及海軍兵學,以探索東亞區域正在發生中的戰略衝突與海軍建設之間的關係。

這是一本幫助國人︰

認識東亞國際關係的入門書

理解東亞四國海軍實力的第一本書

作者簡介

張國城,台灣大學政治系、會計系畢業,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美國芝加哥大學國際關係碩士,威斯康辛大學密爾瓦基分校博士研究,澳洲國立新南威爾斯大學社會科學與國際關係系博士。在美國求學期間,師從當代國際關係攻勢現實主義理論巨擘John Mearsheimer,因此奠定了厚實的學術分析能力,其學位論文《中共海權擴張之研究》尤為台灣相關領域的知名著作。張國城的論述散見於台灣中國時報、自由時報、台灣日報、Taipei Times(英文台北時報)、Taiwan News週刊、新台灣新聞週刊等。

東亞海權論
作者:張國城
出版社:廣場出版
出版日期:2013-06-27
ISBN:9789868884298
定價:360元
特價:79折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