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星:慾望、迷戀與現代神話
cover
目錄

推薦序:「發現艾德嘉‧莫杭和《大明星》」 /辜振豐

推薦序:「電影明星之於你、我和我們的世界」 /廖金鳳

第三版序言

引言

I. 明星時代

群星的創世紀與蛻變 (1910-1960)

(明星體制如何形成?早期的明星類型為何?)

天王與女神

(明星如何誕生?哪些條件的配合,才能催生一位大明星?)

明星崇拜儀式

(為何人們會對明星著迷?為什麼人們喜歡看明星的八卦新聞?)

明星商品

(明星如何變成一種商品?)

明星與演員

(電影如何改變演員的表演方式?)

明星與我們

(為什麼人們想模仿明星?從模仿明星當中,人們獲得了什麼?)

II. 時代明星

轉捩點:詹姆士狄恩

(為何英雄的敵人會變成自己?迷途英雄、問題英雄如何出現?)

明星體系的黃昏與明星之死而復生

(明星體系為何殞落?重生的明星體系為何不再信奉幸福的神話?)

附錄

喜劇與明星

(為什麼人們會崇拜搞笑演員、小丑?喜劇明星如何佔領觀眾的心?)

艾娃嘉娜

(艾娃嘉娜如何顛覆完美女人的形象?如何超越創造她的好萊塢機器?)

歐洲當代思想巨擘:艾德嘉‧莫杭 / 鄭淑鈴

試閱內容

發現埃德加 ・莫杭和《大明星》

◎辜振豐

一九八〇年代末期,開始大量閱讀日文書,某日赫然發現法國學者埃德加・莫杭(Edgar Morin )。日本人譯介法國學術書籍,向來中規中矩,不像英語世界熱衷炒作。當時,法政大學出版局已經推出莫杭的十幾本譯作,包括《人間與死》、《大明星》、《時代精神》(一、二冊)、《喪失的範例》、《思考歐洲》、《祖國地球》、《蘇聯的本質》等。因此,莫杭的學術地位,不言而喻。

首先,讀完《大明星》之後,便重新回顧自己的成長過程,原來偶像是經由好萊塢的明星體制所製造出來的,而她 / 他們正如同天神,時時附身在我們身上。日日夜夜,左思右想,甚至廢寢忘食,目的就是要爭賭偶像,不管是看電影或登台表演。顯然,偶像比親人還要親上加親!

接著閱讀《思考歐洲》之後,更加佩服他的敘述功力,一本小書竟然能夠將歐洲的變化說得一清二楚。歐洲在中世紀十字軍東征建立自己的身分認同,但又從阿拉伯世界吸收光輝燦爛的文化,間接促成文藝復興。一四九二年,大航海時代登場,歐洲開始脫離母體,再度跟異質文化產生互動。這就是歐洲「漩渦文化」的活力,但因為基督教的「救世主幻想」根基穩固,也衍生帝國主義、殖民主義、以及種族歧視。

換言之,對基督教的認同到了現代化之後,便轉移到國家認同,即使後來的蘇聯政權成立,也無法避免。正如同喬治・史坦納( George Steiner)指出,全世界民眾,不管左右派,都穿著印有國旗的衣服。歷經史達林獨裁、鎮壓東歐、共產政權的腐敗,莫杭強調,歐洲人的「左耳」逐漸恢復聽力!《歐洲思考》成書於一九八七年,他似乎有先見之明,因為九一年蘇共倒台!

莫杭可以算是「法蘭西學術人瑞」,平時以「雜食家」自居,因為他的著作遍及許多領域,如社會學、歷史學、科學、哲學、大眾文化、電影、馬克思主義等。二戰之後,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是法國學術主流,代表人物是李維-史陀、拉崗、傅柯、德希達、德勒茲。他們一路走來,每每接受嚴謹的學術教育,但莫杭則依賴自修,獲得學術界的肯定。有趣的是,他也撰寫好幾本深入淺出的暢銷書,內容頗能貼近一般讀者,如《大明星》、《電影》、《時代精神》、《祖國地球》。

他長大後,德軍攻入法國,毅然決然加入地下抵抗軍。一九四二年,他加入法國共產黨,但五一年遭到黨部開除,同年受到喬治・弗里曼的引介,進入法國國立科學中心,擔任實習研究員。一年後,他推出大作《人間與死》,獲得思想家喬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 ) 的絕讚。顯然,莫杭率先將死亡論述帶入社會學的領域。

他具有這種先見之明,其實跟他的生命變化息息相關。莫杭出生於一九二一年,本身是猶太人,父母親早年從義大利托斯卡尼移居巴黎。莫蘭雖然具有猶太血統,但他在文化上認同法蘭西。他一生波濤不斷,九歲時,母親因車禍身亡,便產生莫名的罪惡感,為了尋找著救贖和慰藉,乃遁入書本跟電影的世界。日日前往古本屋淘書,開始閱讀文學作品,讓他進一步了解人性。在他看來,電影是現實世界跟幻想世界的交流,因此可以擴大內心的世界。接著也經常聆聽古典音樂、觀賞繪畫。

長大後,他內心孤獨和徬徨之際,加入共產黨之後,立刻感受到類似母愛的溫暖。然而,經過時間的推移,發現法共對於史達林的獨裁作風和暴行,竟無條件支持和認同。於是,他開始和黨唱起反調,最後於一九五一年遭到法共開除。這又是莫杭洞燭機先,因為六八學運期間,法共只准許工人就工資和薪水抗議,其它則一概禁止!

莫杭的諸多著作往往跟生命的變化息息相關,如童年觀影體驗和史達林崇拜。他體悟人會崇拜政治人物,也會崇拜明星。於是,他開始研究偶像崇拜,因此《大明星》一書便誕生了。在卷首,以蕭伯納的一句名言——「原始人崇拜木刻的雕像,現代人的偶像則是有血有肉的活人」,來一一破題。

從古代到二十世紀初期,並沒有明星,頂多有所謂「藝人」。封建時代,藝人只是王公貴族尋歡作樂的附庸人物,到了資本主義初期階段,尤其十九世紀末,倫敦的歌廳和巴黎紅磨坊逐漸誕生一些受到崇拜的「藝人」,但這僅僅限於地域性,無法拓展到全世界。等到電影體制登場之後,藝人轉行拍起電影,如二十世紀初期法國劇場女伶莎拉 ・博恩納特(Sara Bernhardt ) ,其威力開始浮想。

大明星深居簡出,平時保有十足的神秘感,要有接觸,往往限於通信或登台。粉絲跟大明星既然保有距離,其神聖性更加強化,這就是莫杭指出,大明星如同希臘神話中奧林匹斯山的眾神。大明星住的是豪宅,內部有動物園、鐵道,本身也不在乎婚姻,除非嫁給王子或貴族。這些大明星,包含瑪莉・黛德麗、嘉寶、范倫鐵諾等。而大明星的「神力」竟然可以左右粉絲的生命,如范倫鐵諾,有人便自殺!

其實,明星是可以製造的。正如同莫杭指出,「明星是資本主義的縮影,可以比美寶石、稀有物品、以及貴重物品。當初,為了取得它們,中世紀才得以脫離經濟不振。明星也像這些加工產品,在資本主義進入機械製造階段之後,變成大量生產。在取得原始物料以及商品加工所需的物質原料以後,工業技術接著必須佔有的是:人心與夢想;各大報紙、電台、電影開始透露著夢想潛藏的驚人報酬率。這項未經加工的原料就像風一樣的靈活,具有可塑性,只需要賦予它一個標準化的形體。便能符合人們想像的基本原型。總有一天,經過標準化的夢想會跟原型相遇,神也將能夠被製造,神話會變成商品。」

但從一九三零年代到六零年代,電影自身不斷改變,明星的形象也跟著改變。電影趨向繁複、寫實,而心理跟歡樂層面也日漸受到重視。明星的形象跟默片明星有所差異。明星變得平易近人,也樂於進入婚姻生活,即使跟工廠老闆或醫生交往也無所謂。她 / 他們不再是九霄中遙不可及的星星,而是連結天地的中介。接著,八卦狗仔隊一出現,他們的隱私一一曝光。八卦小報跟雜誌有市場,意味粉絲也喜歡看這類刊物。因此粉絲既是明星的擁護者,但同時也是摧毀者!

一九六零年初期,詹姆斯‧狄恩因車禍而去世,接著是瑪麗蓮‧夢露自殺。面對這兩件大事,大眾文化透過電影呈現安定幸福的神話也就解體。此後,西方人便開始認同電視,至於汽車更是重要的救贖工具。首先,汽車可以帶領民眾遠離家內的沉悶氣氛,從而奔向充滿陽光的綠野。不過,在莫杭看來,經由電視和汽車所建構的世界,無疑是一種幻想式的烏托邦,依然不能消除現代社會帶給人的焦慮和不安。看來,對莫杭而言,政治和電影所創造的神話已經解體,最能夠讓人安身立命的似乎是好好去關懷環境,因此他推出《祖國地球》一書,來詳述他的理念。

目前,大明星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而且自從一九九零年代以來,各行各業的佼佼者也可以是「明星」,如服裝設計師凡賽斯、建築師安藤忠雄、畫家村上隆、作家羅琳等。然而,莫杭《大明星》一書,雖然是在一九五零年代推出,但內容陳述的「偶像崇拜」、「明星體制」、「追星族」等觀點,到了二十一世紀仍然受用無盡!

回顧過去,台灣一直受到英語世界的影響,十分重視法國社會學家皮耶・布赫迪厄 ( Pierre Bourdieu )。固然莫杭曾經跟他競逐法蘭西學院講座教授而落榜,但外在的頭銜只是虛名浮譽罷了。坦白說,綜觀莫杭的著作,其威力和深度,一點也不亞於布赫迪厄,而且身為學者,也可以寫出大家叫好的暢銷書!這就是多年前向群學出版公司力薦《大明星》的基本認知。也許將來莫杭的其它作品如《社會學》、《時代精神》、《思考歐洲》都是值得推出中譯本。

----------------------

電影明星之於你、我和我們的世界 

廖金鳳

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副教授

西方人喜歡說:「對著星星許願」(Wishing upon a star),這用來比喻電影觀眾對電影明星的仰慕,再貼切也不過。對著十萬八千里之外的星星,傾訴內心深處的願望,或許有些可笑,但也不一定;電影明星宛如天上的星星,不只你我,還有千千萬萬的人,想向他們傾訴,這種事已經發生一個世紀之久,目前仍持續著。

一定是那燦爛星光惹的禍,人心被迷惑了。美國好萊塢講的故事節奏明快,王子與公主、或英雄與美女,引領我們(男孩)奔馳於曠野、穿梭在太空、打擊罪犯、拯救世界;或是(女孩)憧憬華麗的宮殿、美妙的舞會,最後總能撿到那雙玻璃鞋,贏得白馬王子。一百年來,我們對於銀幕上的明星,總抱著既迷惑又真實的幻想,迷惑之餘,又覺得真實。這個現象或許一方面揭露了我們內心的渴望,另一方面也展現了社會的秩序。

有關「明星研究」的學術專書,除了英國學者戴爾(Richard Dyer)早期的《明星》(Star, 1980)之外,電影研究的領域似乎對這個議題,沒有太多進一步的成果。莫杭的《大明星》大致從歷史發展的角度,觸及了電影文化中明星現象的各個層面:包括產業發展、媒體實踐、消費社會、社會價值與個人想像等,這些複雜面向與明星的多重關係。相較於戴爾著重於討論特定明星,莫杭的取向至少能夠引起社會學、傳播學、電影研究、文化研究等領域的興趣。「明星研究」涵括的議題相當廣泛,諸如:偶像崇拜的「粉絲現象」、「社會認同」或「主體建構」的社會結構與心理過程;以及羅蘭巴特有關廣告的說法,「明星」本身就是一個「迷思」。

明星在電影裡、電影之間或電影之外,無疑有著不同的「存在」。電影研究長期深受藝術與人文領域的影響,不僅在電影的形式或語言、我們的觀影經驗或認同作用上,甚至對於影音表現與文化特徵,皆有巨大的貢獻;但電影研究的取向,可能也限制了它的視野。

透過「明星研究」,我們或許能夠將1980年代的「許不了旋風」從「台灣新電影」的主導論述中拯救回來;解釋為何在1950、1960年代大放光芒的林黛、樂蒂、葛蘭、尤敏等女星當道的香港電影,稍後轉而強調王羽、羅烈、姜大衛、狄龍、陳觀泰等的「陽剛氣質」;探究林青霞《後窗》裡的高中女生、「二秦二林」時期的玉女形象,直到她嫁入豪門、熱心社會公益,期間她的「明星形塑」(star persona)的演變;以至於察覺到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在《古墓奇兵》(Lara Croft: Tomb Raider, 2001)之後,好萊塢電影中「英雌」(heroine)的崛起,以及蝙蝠俠系列大片在英國名導諾蘭(Christopher Nolan)接手《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 2008)之後,出現了一個「猶疑的英雄」(reluctant hero),還有那看起來不是那麼帥、和你我一樣為情所困,更容易令人接近的Bond, James Bond。

商品簡介

★法國最暢銷的電影研究經典

★魏德聖、聞天祥、辜振豐、廖金鳳、686、李明璁、蘇碩斌、李志銘、吳雅慧 齊力推薦

為什麼有些人會成為大明星?什麼原因讓他們風靡全球?

為何人們會對明星著迷?明星如何反映人類的夢想與渴望?

法國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告訴你,電影、明星、觀眾如何創造出現代神話

這是一部明星演化史,也是一部大眾文化史

這本書談的不只是電影與明星,還有存在你我心中的愛與人性。

--------------------------------------------------------------------------------------------------

不夠嚴謹的學者才會拒絕研究明星這種「蠢事」。明星體制裡頭不只有影迷的「愚昧」、不只有沒創意的導演,以及力圖商業利益的製片人。明星體制裡還有世界的重心、還有愛情,還有其他蠢事以及深奧的人性。──本書作者莫杭

誰可以成為大明星?

成為巨星的關鍵是外貌?演技?個性?角色?

瑪麗蓮夢露、詹姆士狄恩、卓別林如何成為令人難忘的永恆巨星?

本書作者莫杭是法國當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他成長於電影明星誕生的時代,不僅見識明星無遠弗屆的影響力,也看見影迷的瘋狂崇拜行為,這使他不禁思索:「明星的魅力何在?人們為何會對明星著迷?」、「為何有人可以變成大明星?有人不行?」

在這本經典著作當中,作者從電影角色、演員、觀眾、明星體制切入,分析瑪莉蓮夢露、碧姬芭杜、詹姆士狄恩、卓別林等影史巨星,如何從無名小卒,變成撼動世界的大明星;又是如何帶動時尚潮流,成為人人模仿的對象。

這本書將改變你看明星的角度

作者簡介

艾德嘉‧莫杭(Edgar Morin)

法國當代著名思想家、左翼知識份子。1921年出生於巴黎。1941年加入法國共產黨,因無法認同史達林的獨裁作風和暴行而開始和黨唱起反調,遭到法共開除,隨後進入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擔任研究員。

莫杭自詡為學術自學者,四處聽課旁徵博引,除了書籍以外,他所遇過的人與生命經驗都是汲取知識的來源。這樣的背景讓他沒有學院包袱,倖免於學科專業分工過度的偏狹,慢慢發展出一套全面的「複雜思維」體系。他的作品不只具有前瞻性,還耐得住時間的考驗,早年著作包括《大明星》、《方法》、《時代精神》、《複合思想導論》都不斷再版。

年屆90高齡的他,依然活躍於知識圈。畢生關懷的主題除了大眾文化之外,還包括歐洲文明、文明政治、人性、愛、教育、生態環保、全球化時代人類的共同文明。他帶給人的不只是知識的啟迪,更是一種面對生命的姿態,如同本書譯者所言:「他不做道德的喊話,但是卻撼動人心。」

譯者簡介

鄭淑鈴

稟著一股對學術翻譯的熱忱走進這行,而深刻體驗學術翻譯是一條需要耐心與使命感的路。更感念當初曾領我入門的師長以及翻譯引介思想的前人,能夠參與這份工作也與有榮焉。

目前就讀於法國巴黎第一大學藝術文化研究博士班。曾就讀台大社會系、巴黎第一大學藝術史學士、巴黎第三大學文化管理碩士、巴黎高等翻譯學院。專長為藝術社會學、文化研究、視覺文化理論、文化政策與行政、藝術史、以及學術翻譯。

作者自序

《大明星》第三版序言

電影的發明起先是為了觀察事物的移動,後來卻變成現代世界裡最重要的表演活動。照相機當初看來是為了複製現實,後來卻用在製造夢想。電影螢幕像是呈現在人類面前的一面鏡子,而電影為20世紀帶來許多半神,也就是明星。

在這本書裡,這些來自電影裡的半神、夢中情人,被當成現代神話在研究。

從這個角度看來,明星是一個相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題材,可以說明我在當代社會學研究中,一個不斷出現的問題。這個問題是關於我們這個理性社會的神話,甚至可稱為魔法。這本書所關注的問題,當初曾(至今仍是)被社會學丟棄,認為不重要。有些官方社會學者甚至把這當作無聊的蠢事。儘管今日,這本書在我眼裡,也許太過諷刺,1 可是《大明星》並不屬於「破除神話」的範疇,它不認為這些神話是下等的騙人把戲,專門用來「異化」天真的群眾,不同於那些自稱馬克思的文章,盡是往這些真實的神話潑硫酸。

這本書嚴肅地對待明星這個現象:明星同時是人類與神的一份子,他們身上的某些特徵跟神話英雄或是奧林匹斯眾神有著相似之處,他們引起人們的崇拜,甚至成為一種宗教。

當然,我們也不應該把這些太當成一回事,像是有些知識份子認為除了他們自己以外,別人都無法分辨電影與生活的界線,然而觀眾其實能夠區別電影與生活兩者的差別。可是,說到明星,這道界線似乎就變得模糊不清。因為明星神話正好處在這塊介於信仰與娛樂之間的模糊混雜地帶。明星宗教似乎一直處於萌芽階段,一直沒有完成。換句話說,明星同時是美學、魔法以及宗教現象,從來不會淨屬於其中一項而已。

那麼要如何定位以及瞭解明星這個現象呢?我們只能從許多不同面向來著手,也就是說將這個現象連接到:第一,劇中電影人物與演員的特質。第二,表演與觀眾之間的關係,亦即在幽暗的電影院中所發生的情感作用,在那當下的人們,情感投射與認同會特別劇烈。第三,資本主義經濟與電影生產體系。第四,資產階級文明的社會歷史演進。

透過這樣的檢視過程,我們可以清楚看見,在這個理性掛帥的現代文明中,明星神話不能只被當成無知、幼稚、崇拜(宗教狂)的集合。相反的,它就是現代性的發展,換言之,都會生活與資產階級,產生並且培育出明星神話。此外,女性與青少年是明星神話的兩大支柱,他們是社會裡的野蠻人,在文化上是最受排擠的一群人,同時卻也是最活躍的現代性文化力量。在本書,我探討了女性與青少年的問題。在我後續的當代社會學研究中,我發現他們是社會上最先進、也是最落後的力量。這個現象跟我在《奧爾良的謠言》(La Rumeur d’Orléans) 2中所發表的現象有所關連,可以說是「現代中古世紀」。

同樣地,對我而言,明星這個主題之所以如此不可思議,是因為我們不得不將過去與現代性貫通連接,而不像其他人經常將這兩者隔離。面對明星這樣的現象,我們不只要用當代的角度來探討,也要用人類學的角度:因為這個主題位處於資本主義經濟與資產階級歷史的全盛時期。而且在神話與宗教層面上,明星這個主題也符合人類學深切的渴望。明星女神與明星商品是一體兩面,為了探討其中一面,我們得求助20世紀的當代社會學,另一面則得請教基礎人類學。就策略上看來,這個主題是前所未有地豐富。

再者,重新觀看閱讀這本書的同時,我察覺到這個問題早在十五年前,就已經出現在我所關注問題的核心。我試圖從現代社會學現象的角度來定位明星這個現象。同時也從衍生性人類社會學(anthropo-sociologie générative)的角度,力求掌握根本的組織原則,瞭解現象在當下如何形成,在歷史上又是如何衍生發展。

所以,在第三版我只有少量修改,可是我必須做一些補充。實際上,這本書的寫作時間是在寫完《電影或想像人物》(Cinéma ou l’homme imaginaire) 3之後。當此書在1957年第一次出版時,身陷危機的電影正好重新推出明星,希望因而獲救。《大明星》這本書在1962年再次出版,不過此時明星才剛開始出現新的進展,許多事情仍舊是曖昧模糊。一直到1960-1970這十年間,明星的歷史才出現關鍵轉折,開啟歷史的新頁。另外,文章中以現在式所書寫的事情,經常必須放在過去的歷史脈絡中閱讀。我必須新增一個章節來替這本書下結論,也就是〈明星體系的黃昏〉,並且伴隨另一篇文章來閱讀:〈明星之死而復生〉。僅管明星的歷史直到今日絲毫都沒有終結,我們還是可以瞭解明星完整的週期:從誕生到登峰造極,從頂點到死亡,從死亡再到重生。

1972年,1月

特別收錄/編輯的話

★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暢銷經典 莫杭的學術思想在21世紀再次被檢驗時,非但沒有過時,許多思想觀念仍舊精采絕艷。如果將莫杭在《大明星》一書中對明星現象精準的描寫與今日台灣娛樂版新聞相互對照,就算明星不同卻讓人對這重複上演的戲碼與結構看得更透徹。莫杭的作品不只在當時具有前瞻性,之所以耐得住時間的考驗,更是因為他試圖在研究中探索問題真正的根本,這也是為何他的書會不斷再版。

★以文學的筆法描述大眾文化:這是一本帶有文學筆法的學術作品,也是一本具有知識深度的大眾讀物。無論是嚴肅的閱讀或輕鬆閱讀,都能從中得到樂趣。

★法國觀點:坊間翻譯的電影書多為英美作品,《大明星》是國內少見直接翻譯自法文的電影書。本書一出版即成為經典,屢屢再版,英美世界也一再翻譯出版。離法國初版至今,已近六十年,這本書光彩依舊,書中觀點不僅沒被時代淘汰,還可應用於今日,讓我們看見亙古不變的人性原理。

★台版加工:增添圖片與重要明星介紹,讓讀者重溫影史巨星如何風靡全球。包含他們如何從沒沒無名的路人,變成大明星;許多明星如何成為票房靈藥,又如何變成票房毒藥,後來又是如何重新再起。

本書精彩佳句

★明星不只是明星,電影人物也不只是電影人物。它們會影響明星,反過來,明星也影響了電影的角色。

★從明星結婚那一刻起,影迷等的就是離婚的這一刻。

★明星讓人們保有夢想,並且形塑人們的夢想。

★觀眾崇拜的是自己想成為的那個樣子。

★人們需要的不是演員,而是一種類型、一個活生生的樣本、一種存有。

★明星的私生活變成公共話題,他們的公眾生活變成廣告題材。他們在電影螢幕上的生活超乎真實,他們的真實生活有如神話一般。

★電影是夢想的推手,並且還賦予夢想一張有形的面孔。因此有錢人總想當當看窮人,他們並不是真的想要過著窮困的生活,而是想像自己變成窮人。

★不只是那些家世優渥的小孩喜歡假裝窮困潦倒,他們的父母也沈浸在自己是乞丐的幻想,就像乞丐也幻想著自己是百萬富翁。

★真實的人生有一半來自想像,想像的人生有一半來自真實。

★明星四處躲著影迷,新人到處尋找影迷的蹤跡。明星展現靈魂,可是新人必須展示身體,把自己當成犧牲品。

名人推薦

魏德聖(導演)

聞天祥(知名影評人)

辜振豐(《時尚考》作者)

廖金鳳(台藝大電影系副教授)

紀大偉(政大台文所助理教授)

但唐謨(知名影評人)

蘇碩斌(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

李明璁(台大社會系助理教授)

686(有河book書店主人)

吳卡密(舊香居主人)

明星的歷史至今都不曾終結

今日「明星神話」依然存在,只是它變得更親民、更人性化,媒體網路時代創造出各式各樣的明星,廣告明星、網拍明星、素人明星、運動明星等,甚至是全方位的天王天后。明星的歷史至今日不曾終結。瑪麗蓮夢露、卓別林、馬龍白蘭度、詹姆士狄恩、葛麗絲凱莉等,本書為我們介紹這些曾經創造出神話的經典明星,他們絕對是永恆的ICON。──吳卡密/舊香居主人

凝視創造時代的明星

這本書跟我一樣很老,而且裡頭提到的明星們更老,都是博物館級了。但很有趣的,書裡所提供的觀點和視野,如今讀來仍非常新穎,閃閃發亮。法國思想家莫杭回溯了明星誕生的時代,凝視著創造時代的明星;讓我們得以窺見這既是神話、也是體系,既持續異動、又亙古不變。而大師著名的「複合思想」跨界方法論,亦巧妙地在這個傳統學術界不屑一顧的主題上,犀利鮮明地展現出來。—李明璁/台灣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沒有明星,有如社會沒有熱情

莫杭是位深沈的左派,論證詭譎而精彩,他哀悼電影沒有明星有如社會沒有熱情,告訴我們什麼才是改變世界的動力。──蘇碩斌/陽明大學人社院副教授

研究明星,其實就是幫助觀眾研究自己

演員飾演過的角色就是他的生命。好的演員會將扮演這些角色的經驗內化成為自己的一部分,並且以自己的生命去回應它,但只有通過觀眾「旁觀見證」後的演員才能成為明星;研究明星,其實就是幫助觀眾研究自己。本書從這個基礎上去探討明星從誕生、發光發熱到黯淡甚至隕落,有助於讀者深入了解「明星」的本質,及其所對應的社會演變,值得影迷們深入省思觀照。──686/有河book書店主人

大明星:慾望、迷戀與現代神話
作者:艾德嘉‧莫杭(Edgar Morin)
譯者:鄭淑鈴
出版社: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2-07-10
ISBN:9789866525544
定價:300元
特價:9折  270
其他版本:二手書 63 折, 190 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