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慈名著譯述
cover
目錄

譯者序

輯一:十四行詩

十四行詩綜述

致柴德敦

久困在都市的人

初窺柴譯荷馬

寒風陣陣

蚱蜢與蟋蟀

快哉倫敦

艾爾金大理石雕觀後

詠滄海

重讀莎翁《李爾王》

當我擔憂

有 贈

致尼羅河

致J.R.

致荷馬

詠艾爾沙危岩

寫于彭斯降世茅舍

致睡眠

如果英語

名 氣

亮星啊,願我能

輯二:抒情詩

抒情詩綜述

詠美人魚酒店

無情的豔女

輯三:頌 體

頌體綜述

賽姬頌

希臘古甕頌

夜鶯頌

憂鬱頌

懶散頌

秋之頌

輯四:長 詩

《聖安妮節前夕》簡析

聖安妮節前夕

《蕾米亞》簡析

蕾米亞

《亥賁亮之敗亡》簡析

亥賁亮之敗亡

輯五:書 信

濟慈的書信

致班傑明‧貝禮

致喬治‧湯瑪斯‧濟慈

致約翰‧泰勒

致里查‧伍德豪斯

致伯熙‧畢喜‧雪萊

附錄

弔濟慈故居

想像之真

如何訟讀英詩

濟慈年表

濟慈作品原文

試閱內容

十四行詩綜述

濟慈一共寫了六十一首十四行詩,相當多產。英國這產量比起浪漫主義的宗師華茲華斯來,當然只算小巫,但是華翁的八十歲三倍於濟慈的二十五歲還不止,而且他中年以後的十四行比之前之作都較遜色。量與質,未必能成正比。美國現代詩人莫美若(Merrill Moore)寫的十四行超過一千首,又如何呢,他仍不算是大詩人。反之,米爾頓一生只寫了二十四首十四行,因為他氣盛才高,格局恢弘,用力以史詩巨著為主,所以他的十四行多以特殊場合為主題,正是歌德所謂的occasional poem,大半因事而發,乃能言之有物。也因此米爾頓的十四行氣盛而溢,每每會像無韻體一樣多見迴行,而且跨越前八行與後六行的「楚河漢界」。

〈失明述志〉(On His Blindness)一詩是一佳例:十四行中竟有八行是迴行,第八行更一鼓作氣,從octave跨進了sestet。濟慈受米爾頓影響頗深,例如他的十四行〈如果英語〉,在第八行末本應收句至少稍頓,卻變成迴行,無論文意或文法都要等下一行才有交代。〈艾爾金大理石雕觀後〉的第四行也以迴行告終,要伸入第五行才能斷句。濟慈寫十四行,頗得力於前輩史賓塞、莎士比亞、米爾頓、華茲華斯的啟發,六十一首作品之中,三分之二以上是意大利體,不足三分之一是英國體。難得的是:兩體他都留下了佳作,甚至傑作。例如〈初窺柴譯荷馬〉、〈久困在都市的人〉、〈蚱蜢與蟋蟀〉、〈當我擔憂〉、〈亮星啊,願我能〉等篇,都是一般英詩選集必選之作。其中〈初〉、〈久〉、〈蚱〉是意大利體,後二首則是英國體。濟慈這麼年輕,竟然兼擅兩體,真是難得。我所譯的二十首之中,自己最喜歡的卻是〈艾爾金大理石雕觀後〉。此詩十四行中竟有一半是迴行,尤其是第四行末,看來似乎是煞尾句(end–stopped),後面一行卻接踵而來,氣勢流暢,呼應明快,簡直像一對偶句(couplet)了。凡此種種,皆有米爾頓之餘風。此詩前八行儘管自稱week而又gentle,骨子裏卻不甘屈服,自有一股不可

磨滅的豪氣。果然到了後六行,氣勢越來越盛,聲調漸次升高,有如樂曲中的crescendo,終達末行的高潮。我每次朗誦,都自覺會意氣風發。可惜此詩在一般選集中,入選率不高。

我翻譯濟慈的二十首十四行詩,對他的詩體盡量緊貼;但有時為了避免湊韻而失之勉強,我也會略加變通,在意式與英式之間,權宜取捨,不以律害意。其實濟慈自己有時也未能緊守格律,例如〈重讀莎翁《李爾王》〉這一首,末二行是:

But, when I am consumed in the fire,

Give me new Phoenix wings to fly at my desire

前一行只有九個音節,其中the其實在快讀時算不上一個音節。經濟慈將consumed加上被動式符號後,才勉強湊成十個音節,以符「抑揚五步格」之要求。至於後一行則長達十二音節,已變成「抑揚五步格」(iambic hexameter)了。原作既不合規定,(例如Addressed to Haydon之二,其第十三行只有五個音節),譯文又何必拘泥呢?因此在我的譯文裏,每行字數一律在九字到十一字之間伸縮調整,才能配合原作的真正語境。

On Seeing the Elgin Marbles

My spirit is too weak – mortality

Weighs heavily on me like unwilling sleep,

And each imagined pinnacle and steep

Of godlike hardship, tells me I must die

Like a sick Eagle looking at the sky.

Yet ’tis a gentle luxury to weep

That I have not the cloudy winds to keep

Fresh for the opening of the morning’s eye.

Such dim-conceived glories of the brain

Bring round the heart an undescribable feud;

So do these wonders a most dizzy pain,

That mingles Grecian grandeur with the rude

Wasting of old Time – with a billowy main –

A sun – a shadow of a magnitude.

十四行詩──艾爾金大理石雕觀後

我的心神脆弱不堪;大限

重壓著我,像被迫沉睡不醒,

而每件幻想的峭壁,尖頂,

神工艱鉅,都說我必死不免,

像一隻病鷹仰望著蒼天。

但流淚又未免柔弱而縱情,

只為挽不住長風遠雲,

見不到清新的曙光睜眼。

腦際想像的光輝,如此恍惚,

為心頭帶來難言的惆悵;

像這些奇觀也帶來眩暈

之苦,將希臘的壯麗盡付

遠古去消磨──付與怒浪,

付與落日,付與宏大的陰影。

商品簡介

墓中人的名字只合用水來書寫。

Hrer lies one whose name was written in water. ——John Keats

英國浪漫時期的文學,主要貢獻在詩,以拜倫、雪萊、濟慈為其代表。濟慈天生夙慧,在感性之美與知性之真之間反覆探索,有意在想像之自由與現實之困境間求得平衡,所以他的作品不但滿足了我們的美感,抑且激發了我們的哲思。而濟慈更是詩人美學家,他探討形與實(image vs. reality)、美與真(beauty vs. truth)、藝術與科學(art vs. science)、憂與喜(melancholy vs. joy)之間相剋相生的關係。前可直追柯利基,後則堪比史蒂芬斯﹙Wallace Stevens﹚。

濟慈以「十四行詩」馳名於世,尤以初試啼聲的〈初窺柴譯荷馬〉,以及感嘆生命稍縱即逝的〈當我擔憂〉最為人稱道。此外,「頌體」中的〈希臘古甕頌〉、〈夜鶯頌〉、〈秋之頌〉等詩作,更為大家耳熟能詳;長詩則充滿豐沛的元素,有以希臘神話為背景的《亥賁亮之敗亡》、《蕾米亞》,也有以中世紀傳說為主題的《聖安妮節前夕》。早夭的濟慈,與永恆對壘,不論長詩、頌體或十四行詩,均為英國文學史上寫下最典麗的篇章。

兩百年後,美,是你唯一的遺產

整棟空宅都靜悄悄的

水松的翠陰濕著雨氣

像你身後流傳的美名

引來東方的老詩人尋弔——余光中〈弔濟慈故居〉

余光中伏案數年迻譯濟慈詩作,並以深廣的視角對「頌體」、「長詩」、「書信」等做鞭辟入裡的導讀,引領讀者領會濟慈作品的奧義。詩作與書信外,本書附錄中,更收錄余光中〈弔濟慈故居〉、〈想像之真〉、〈如何誦讀英詩〉等詩文。感性與知性同存,為本書駐下完美的註腳。書後附濟慈原詩,中英對照,更能體會余光中譯筆之高妙。

《濟慈名著譯述》是余光中先生傾注心力,完整翻譯濟慈的詩以及難得一見的濟慈書信。全書以濟慈的創作〈十四行詩〉、〈抒情詩〉、〈頌體〉、〈長詩〉、〈書信〉分輯,輯前有余光中專文導讀,中英對照,並收錄余光中撰寫濟慈的篇章。

作者簡介

約翰‧濟慈(John Keats)

英國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拜倫、雪萊齊名,生於1795年十月三十一日倫敦Finsbury的一家馬車行,家中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1804四年,父親去世,母親改嫁,兄妹們被送到外公外婆家。1811年,濟慈十六歲,習醫並翻譯魏吉爾的史詩《伊尼亞紀》。1812年,寫〈擬史賓賽體〉,直到1814年開始寫詩。1816年五月,處女作十四行詩〈寂寞吟〉發表;十月,寫十四行詩〈初窺柴譯荷馬〉。1817年三月,《詩集》出版。1818年九月,初識情人芬妮‧布朗(Fanny Brawne)。1819年,寫長詩與五大頌歌。1820年六月,咳血,同年七月,重要詩集《蕾米亞、伊莎貝拉、聖安妮節前夕,及其他》出版。1821年二月二十三日,濟慈逝世。

譯者簡介

余光中

自一九四九年開始發表文章,詩風與文風的多變、多產、多樣,盱衡同輩晚輩,幾乎少有匹敵者。一生從事詩、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寫作的四度空間。對現代文學影響既深且遠,遍及兩岸三地的華人世界。曾在美國教書四年,並在台、港各大學擔任外文系或中文系教授暨文學院院長,現為國立中山大學榮休教授。著有詩集《藕神》等;散文《逍遙遊》、《聽聽那冷雨》等;評論集《藍墨水的下游》、《舉杯向天笑》等;翻譯《梵谷傳》、《理想丈夫》、《不可兒戲》、《溫夫人的扇子》、《不要緊的女人》、《老人和大海》、《英美現代詩選》等,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一)、(二)、《秋之頌》等,合計七十種以上。

作者自序

譯者序(節錄)

1

浪漫主義在歐洲的發展,約在十八世紀末葉與十九世紀初期之間,大致上始於德國的狂飆運動,而終於法國的1840年代。英國的浪漫主義,若以華茲華斯與柯立基的《抒情歌謠》初版為準,當始於1798年,若以法國大革命為準,則始於1789年;而其結束則沒有異議,當在1832年,因為那一年通過的改革法案,大幅調整了下議院的席位,廢除了萎縮選區的選舉權,並增加了新興市鎮的名次。

在英國文學史上,浪漫時期緊接新古典主義時期而來,三十多年後卻被維多利亞時期所取代。英國浪漫時期的文學,主要貢獻在詩,而其主要詩人之出現,可分兩代。第一代的先驅是華茲華斯和柯立基;遠在蘇格蘭的彭斯和近在倫敦市隱的布雷克,對當時的影響比較邊緣。第二代的後秀,依其出生為拜倫(1788-1824)、雪萊(1792-1822)、濟慈(1795-1821),比起前一代平均要小二十多歲。巧合的是:這三人都夭亡,但晚生的卻早歿,正如濟慈自己弔柴德敦(Thomas Chatterton, 1752-1770)之句:「夜色忽至,緊追你的朝霞。」(Oh! how nigh was night to thy fair morning.)

這三位詩人在文學史上往往相提並論,因為不但年齡相近,而且都客死他鄉。但論身世,則前兩位都是貴族,濟慈卻屬於平民,中產以下。論教育,拜倫出身劍橋,雪萊出身牛津;濟慈未能入名校接受人文通才教育,所以讀古典名著要靠英譯。論經濟,前兩位都世襲家產,無須工作,若竟欠債,則要怪自己揮霍過度。論健康,拜倫雖有小兒麻痺症,致呈微跛,卻以騎泳無礙來補救;雪萊敏感多病,溺海而死,拜倫早夭,則是自己糟蹋的結果;濟慈卻是患了肺疾,母親和弟弟均因肺疾先他而歿。論感情,則拜倫與妻不合而豔遇過剩;雪萊再婚,法院因他不信國教而判他不得養育前妻所出,其後他一直追求「理想女性」而一再幻滅;濟慈與芬妮‧布朗(Fanny Brawne)訂了婚,卻未能終成眷屬,深感挫折。論親情,則拜倫與雪萊從不詠及父母,拜倫更與母親不合,雪萊雖有姊妹,筆下也未提及;濟慈與兩位弟弟加一位妹妹的手足之情卻可見於三首贈弟之詩,其中〈贈吾弟喬治〉採用了?行詩體,竟長達140行。論名氣,則拜倫名滿天下,銷路空前,甚至深受歌德推崇,身後更與拿破崙相提並論。雪萊生前和濟慈一樣默默無聞,死後卻享譽極隆,但在二十世紀初年卻橫遭逆轉,毀多譽少;濟慈身後則先受冷落,不久評價持續上升,迄今不衰。

三位青年詩人之中,拜倫與雪萊友情頗深,彼此評價亦高。濟慈在英國病重,準備去意大利養病之際,雪萊曾邀濟慈去比薩和他同住,但為濟慈婉拒。濟慈在羅馬夭亡後,雪萊又寫了一首長近500行的輓詩﹙Adonais﹚來悼念。不到一年半,雪萊自己溺於地中海見,屍體漂上沙灘,已經面目難認,僅憑袋中濟慈送他的詩集可以辨識,足證他對濟慈的看重。至於拜倫,應該沒見過濟慈,對他所知很淺。李衡在回憶錄中說他勸拜倫一讀〈希臘古甕頌〉與〈夜鶯頌〉。拜倫不解何以有「聽不見的音樂」,而「滿杯溫潤的南方」又應作何解。濟慈倒是久仰拜倫的盛名,甚至在十九歲時用十四行體寫了一首〈致拜倫勳爵〉。

濟慈名著譯述
作者:約翰‧濟慈(John keats)
譯者:余光中
出版社: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2-04-01
ISBN:9789574447947
定價:380元
特價:88折  334
其他版本:二手書 55 折, 210 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