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應該不一樣
cover
試閱內容

第一章

醒醒吧!家長

父母以愛之名,無意間成為孩子成長最大的絆腳石。

醒醒吧!家長,你可能就是扼殺孩子天賦的頭號殺手,教育改革的最大阻力!

這是一個心痛家長的反省:

「你這樣的成績,申請不到好學校的。」

「幹嘛要申請好學校?」

「進好學校學一技之長,受人重視,將來好找事呀!」

「我現在就去找事不行嗎?」

「你現在這樣能做什麼事?一個大學畢業生,沒有一技之長,你只能做出賣勞力的事情。你要去

端盤子?還是去加油站幫人家加油?」

「那又怎麼樣?」

「那你會有什麼前途呢?你這樣做,十年後,你可能還在端盤子、還在出賣勞力。」

「那又怎樣?」

「什麼叫那又怎樣?你就這麼沒出息?你想一輩子端盤子?一輩子出賣勞力?」

威威開始不說話了,眼神又開始冷漠、木然,直直的瞪著我。久久,威威冒出一句話:「如果我

十年不回家,你會怎麼樣?」

—節錄自《孩子謝謝你—一個父親的懺悔》

從小到大,威威受不了父親只問成績的高壓統治,長年打罵羞辱,積怨日深,最後遠走美國,

斷絕音訊。擔任大學教授的父親永遠記得2007 年10 月,他收到兒子寫給他的最後一封e-mail :

你總是說你多愛我

但在我印象中,我們一見面,你就會說,我為何不照你說的話做

還會說,你這樣子未來會很糟糕很怎樣………

我想到就噁心。真的,噁心

我想不透,一個人,可以在口口聲聲說愛一個人的同時

同時以毀滅他的信心、自尊、情感為樂

就像描寫中國傳統家庭的電影一樣,父母總以對小孩的責罰來表示對小孩的愛

或許你覺得那很正常,沒有什麼不對,但你可否想過,在小孩心中是什麼感覺?

………

總之我想說的是,我以後不想再跟你們連絡了,永遠不

我受不了那種摧殘尊嚴的言詞,即使我知道你們會養我

你說的話,你們說的話都讓我心碎,最愛的人,傷我最深

與你們分開,物質上無法困難,

但是心靈上沒有枷鎖。」

………

你們以後不用再e-mail 或打電話給我了

錢也不用匯了。我會活得很好

希望你們也活得安好

這封絕交信,冷冷的停在電腦螢幕前,彷彿像一顆原子彈在耳朵旁炸開,孩子的父親由震撼、

流淚到深切自責,逐漸覺悟到自己的種種不是。

嚴長壽給家長的提醒

長久以來,我們的教育不斷有人提出各項改革案,我曾與一些在教育現場想有作為的教育部官

員、校長以及老師談過,他們說出同樣的心聲:「我們正努力為孩子的未來做出改變!但若家長們的觀念無法改變,一直停留在分數代表一切、唯有讀書高的『士大夫』觀念,那任何改變都抵抗不住來自家長的壓力!」

我們今天討論教育問題,不能只關注在孩子身上,容我說一句可能會冒犯的話,我覺得,家長

本身首先就得重新從觀念再教育。當我們不願正視自己的問題,覺到自己所擁有的權利以及可以產生的影響力,事情便永遠無法改變。家長們,何妨問問自己,是否也帶有以下的盲點而不自知。

是否深怕孩子輸在起跑點?

即使教改進行了許多年,對大多數家長來說,鼓勵孩子讀書、拼命擠進明星高中,然後考進國

立大學,仍然是最讓安心的一條道路。

這種教育體制,除了分數、名次,其餘的天賦能力全都退居其次。台灣教育對於分數的執迷,已經到了瘋狂的境地,所有關乎升學的重點科目,對於分數更是錙銖必較,太多家長每天斤斤計較班上名次、全校排名。因此,有些孩子不惜以作弊換得好的成績,只為了不讓父母失望,我們一切關乎教育原初理想,在分數面前都化為齏粉。

在學業上得不到肯定的學生,在現行體制下很容易被老師、被學校放棄,而被人放棄的孩子容易自暴自棄。其實,每個人的才智各有所長、開竅早晚有別、天賦各勝擅場,而天性不適合傳統教育學習方式的孩子,便逐漸遭到邊緣化,像瑕疵品一樣報廢。難怪有一年大學入學測驗,一位考生在國文卷子上寫著「我的人生在國中就已經失去」。

無數的考試和分數織成一張大網,讓我們一整個世代的年輕學子,囚困其中,成為永遠逃不出去的籠中鳥。國中還正值青春時期,這麼早就全盤否自己人生,怎不讓人心驚,而這一切只為滿足父母另一種虛榮。

還要繼續膜拜不合時宜的升學主義嗎?

當時序邁入二十一世紀,台灣正力圖往上提升、進入新的開創的時代,台灣不再以大量生產取

勝,不再只有工程師及實業家一支獨秀之時,我們的教育卻遠遠落後於我們社會的發展;當我們看到隨著節能減碳日益迫切、人類生存核心價值日漸改變之時,我們卻仍然沿用十九世紀工業革命以來,講求標準化大量生產的教育模式,以致教育內涵跟現實生活脫節,仍然依賴以昨天的經驗,培養(教育)未來所需要的人才。

我們應該要從未來的眼光審視現在,而不是用過去的經驗值來框限未來。然而,諷刺的是,設

計今天我們這種教育制度的人,本身都已是上一個世代的人,不消說,他們很多甚至是早已過時的人物,對於未來社會他們很難再擁有發言權了,過去栽培他們的方法,又怎麼能硬套在我們的孩子身上?

國際大導演李安考大學時曾經落榜二次,這種挫敗的感覺,總令他覺得對不起他的父親,一輩子遺憾。直到他進了當年的國立藝專(現已改制為台灣藝術大學)念了電影,第一次登台演舞台劇,才電光火石般,點亮了內心,找到自己的天賦,經由多年不懈的努力,成為世界級大導演。他的幸運或許是很多不幸累積出來的。

但是,有了這個大家熟知的李安,其他在大家目光所不及之處,又有多少位才華遭埋沒、抑鬱

以終的李安。身為家長的我們難道還要繼續膜拜傳統的「升學主義」,扼殺孩子智育以外的天賦,

讓自己兒子成為不合時宜的產品?

別再盲目要孩子追逐「齊一」、「從眾」的人生吧!

絕大部分的父母,對於「成功人生」懷有一種既成的定見,包括坐擁高薪、在知名的大公司、年終豐厚、晉升快速…總希望孩子在職業的選擇上搶搭主流,或所謂的「趨勢」。彷彿最多人走的路,就是最平坦最安全的路。

這樣的情形,不只出現在台灣,美國也如此。早期美國社會重視培養科學家、工程師、醫生,有錢、有能力、有權勢的菁英家族孩子都被鼓勵朝這些領域發展。後來,熱門行業變成法律、會計

與政治,一堆菁英又變成了律師或政治人物。

過去十幾年,許多美國跟台灣同樣菁英家族的孩子,選擇念金融。畢業後,都進入投資銀行界,學習購併、炒作、設計金融商品。整個社會也鼓勵這樣的風氣,紛紛報導年輕人第一年進入華爾街後,第一年就能拿到多少驚人報酬?

2008年9月暴發的金融風暴,不就是這樣發生的嗎?整個社會價值觀,鼓勵最聰明的菁英,都變成了貪婪的操盤手,而且是用別人的錢下注。那些急著幫子女搭上未來高薪行業的父母,無非希望他們就此一帆風順,但以這些孩子的基礎與條件,本來可以成為一流創意人才、有愛心的醫務

人員、改變世界未來的科學家、藝術家,然而他們卻寧願選擇可以更快致富的金融人生,只是怎樣也想不到之後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讓投資銀行的貪婪與浮誇現出原形。當然也更證明,沒有務實的工作閱歷,只憑聰明與取巧是不足以成就一個真正、有視野的未來領袖。

世界的變化太快速,今天的趨勢,可能明天就成歷史,家長們盲目地要孩子追逐「速利」、「速

成」、「齊一」、「從眾」的人生,不管孩子願不願意,寧願讓他們依托在社會的主流的價值中,

載浮載沉,甚而就此埋沒一生。

別再要孩子爭捧鐵飯碗了

過去幾年,因為經濟衰退的各種原因,父母把自己生存的不安,加諸孩子身上。要求他們謀取

公職,不管合不合適,先捧到一個「鐵飯碗」再說。

最近我認識一位年輕人,他有一份還算有意義的工作,但當他有了一個固定的女朋友後,由於女友本身就是公務員,她的家長也都是公務員,準丈母娘為了自己女兒的終生保障,要求他也必須也考上公務員,才能放心將女兒嫁給他。曾幾何時,公務員已經變成了新的安全標章?年輕人逃避風險的避風港?甚至是金龜婿的必要條件?

因此,我們看到這幾年來,高普考的人數屢創歷史新高。前二年,受金融海嘯及經濟不景氣影響,

失業人口增加,高普考報名人數暴增到十二萬人之多。去年景氣開始復甦,失業率下降,但耐人尋味的是,高普考報名人數不減反增,多達十三萬多人報考,破了十年以來的記錄。考公職儼然已經成為「全民運動」。

曾經,在我成長的四、五○年代,老師、警察和軍校是貧窮子弟和原住民的脫貧機會,很多軍

人子弟進軍校,出自眷村和農村的年輕人則走公務體系當公務員或職業軍人。但這幾年,各種背景出身的人都來搶鐵飯碗,不僅高普考和特考搶破頭,甚至警校、軍校招生也僧多粥少,軍公教鐵飯碗呈現前所未有的「珍貴」。

因此我們看到成批的年輕人,將鐵飯碗當成人生唯一值得追求的事情。甚至一次考不上,再考第二次、第三次,補習再補習,將生命消耗在不斷重覆的考試之中。很多碩、博士生也加入考公務

的龐大陣容,也是因為這樣的學歷,對於職等升遷加分有幫助。

這樣我們如何期待抱著這個觀念進入公職、掌握國家資源的人,會有責任心和使命感,或者為

國家永續未來設想呢?

商品簡介

他因為「天生無可救藥的使命感」,寫下這本書……

他因為「一種油煎火燎的急迫感」,站出來率先發難……

嚴長壽最沈痛的建言 點出我們不願面對的台灣教育真相

一步之遙,一念之轉,就可以讓台灣完全不同,

而我們居然讓它變得那麼遙遠,所以我不得不站出來放大聲量,喚起關心,

這是我能為青年人做的最後一件事。 ———嚴長壽

決定未來的力量,在教育。但台灣單一化、升學主義的教育體制卻是用過時的方法,培養準備進入未來的人材。體制的不公、政策的短視、施教者的無心、家長的盲目、到青年的沈默。都是教育共錯結構的共同製造者。

眼看台灣的教育氣球正在錯誤的膨脹,專家不願意去戳破、政府官員不敢抬頭面對,嚴長壽定位自己是一個社會觀察者,一個關心青年未來的社會老師,用沉重的心情,寫下對台灣教育最深刻的分析與建言。

本書透徹分析台灣目前的教育環境,包括快被摧毀的職教體系、急功近利的家長心態、媒體的可議之處、老師的教育心態及學歷通膨時代,嚴長壽認為教改人士為了滿足家長期待而走錯方向;政策為了討好選民,做了錯誤的轉向。他建議年輕人如何從尋找自我到建立自我,建立必要的五大能力,走出自己的路,最後並提出對台灣文化新未來的想法及建言。

作者簡介

嚴長壽 著

民國36年,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杭州。一歲時,跟隨家人到台灣。

28歲當上美國運通總經理,32歲成為亞都麗緻飯店總裁。但是,自從踏入美國運通,便把「以觀光旅遊讓台灣和世界交朋友」當成一生職志,直到今天,初衷不變。

他積極參與台灣的觀光國際事務,從組團到國外推廣,到參加亞洲旅遊協會、美洲旅遊協會,擔任世界傑出旅館系統亞洲主席、青年總裁協會世界大會主席、台北燈會主任委員、中華美食推廣委員會主任委員、台北旅展主任委員、觀光協會會長,等等數不完的分外工作。

1997年,嚴長壽把自己的奮鬥故事寫成《總裁獅子心》,這本書立刻成為出版史上「最暢銷的管理勵志類叢書」,以及金石堂書店「1997年最具影響力」、「蟬聯暢銷書排行榜最久」的書。2002年,出版《御風而上》,獲得「2002年金書獎」、金石堂書店「2002年最具影響力」的書。2008年,出版了《我所看見的未來》,榮獲2009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教育應該不一樣
作者:嚴長壽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1-04-28
ISBN:9789862167311
定價:330元
特價:88折  290
其他版本:二手書 14 折, 45 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