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聲川的創意學
cover
試閱內容

導讀推薦

創意與智慧

文/林懷民

讀完這本書,很感動。

聲川花在寫書的時間心血,應該可以讓他創製兩齣戲吧。

「賴聲川的創意學」跟坊間的創意書最大的不同是,作者是重量級的創意人。

他以自己的創作經驗為本,細細探索創作的根源,與讀者分享他多年創作歷程的風景,揭開「創意神秘論」的薄紗。我一路讀來,一路點頭,時時會心,特別爽快。

譬如,他引用當今建築泰斗法蘭克.蓋瑞的話語,說他的創作態度:「我不知道要去哪。如果知道,我不會去。」

很多人以為我編舞是在家裡「寫好」,再去教給舞者。事實上,編舞的過程對我是個冒險,如果知道成品的面貌,我一定不想去編。作品首演後,我對它一點興趣也沒有,只想重新出發,再去探險。

聲川坦述他年輕的時候,因為不「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盡情發揮,而後果慘烈。我「小時候」又急又躁,恨不得十八般武藝都在一個小品裡金光閃閃,因此編出不少只活一季的作品。

他引鈴本俊榮的話,說「初學者心中可能性很多;專家心中可能性很少。」

近年來,我創作最大的挑戰正是「找出限制來」,然後專心在限制裡做到圓滿。

累積了經驗之後,聲川知道一場創作中的戲最後會是幾分幾秒,不用碼錶,也知道時間。我常常沒音樂便著手編作,編完一段再配音樂,舞畢音樂也剛好收煞。

聲川談創意的泉源,談觀察,靈感,轉化,結構,從創作的動機到成品,把每個論點闡述得淋漓盡緻,而且,深入淺出,讓每個人都讀得下去,讀得明白。

我覺得這是台灣藝術界最重要的基礎書籍之一。

然而,這不是為專業人士寫的書。

聲川說:「人人都有創意的能量。」

創意不是藝術家的專利。企業界,教育界,家庭主婦,政治家,乃至一個準備聯考的學生,都可以從這本書得到啟發,發揮創意,去完成夢想。

聲川用很簡明的理念來切入主題:「創意就是出一個題目,然後解這個題目。」

「超凡的智慧能夠提出超凡的題目;超凡的方法能夠作出超凡的解法。」

創意可以透過學習來增加功力,「智慧與方法」是訓練的內容。

「智慧要在生活中學習,方法是在藝術中學習。」

說得更淺白一點:如何從生活中有效累積內涵,增強判斷力;如何在實踐中累積經驗與功夫。

與其他創意書另一個不同點:聲川不提供速成的點子,建議讀者如何如何做。因為他明白,創意的勃發與完成來自生活的修為。與自己溝通是培養創意的基本規範。他在每一章節結尾丟出問題,讓讀者檢視自己,從自省中建立見心明性的自覺。

「心不會一宿之間改變,但慢慢訓練,我們的心確實能改變,變得更寧靜,寧靜的心就充滿開放的空間,充滿透視力……能深度觀看問題,然後問題會自我揭露。」

「放下,才看得到。」

聲川建議讀者禪坐。

他甚至認為創作者應有「無我」,「無私」,和「利他」的胸懷。

講創意的書也談靈修?沒錯,佛學的體會正是這本書的重要基礎。但聲川不傳教;他旁徵博引。道家,藝術家,科學家的言行都是他信手捻來的例證。因為有生命體驗和學識的融會貫通,這些舉證不掉書袋,而使論述充滿了人性的溫潤。

大部份談創意的書,多屬功利導向,「點子」是為了致富。這本書讓創意回歸到人的,生命的本位。「創意」是讓人活得更自在,做人做事更圓滿。

「圓滿」就是有好的願景,好的過程,好的結果,像一齣有「好的開頭,好的中間,好的結尾」的好戲。

現在大家常說,社會上許多事物,尤其是政治事件「歹戲拖棚」。創意常常只是包裝的點子。政見只是嘩眾取寵的口水。「要拚才會贏」,「先做了再說」。結果,天災人禍成為台灣的家常便飯,要往前走,寸步難行。期待下一代來扭轉大局時,卻也發現教育也出了問題。

我們需要沈穩下來,安頓身心,發揮創意。書寫台灣新劇本,開創爬出谷底的新局面。

「賴聲川的創意學」像一棵枝葉繁茂的樹,煥發著文學,美學,哲學,宗教與心理學的光芒,不同背景的人都可以得到不同的啓發。

我高度推薦這本書給所有的人,特別是教育界的朋友。

(本文作者為雲門舞集創辦人兼藝術總監)

推薦序

創意是一種有跡可循的心靈過程

文/余秋雨

人們很可能不知道什麼叫創意,卻一定很知道什麼叫沒有創意。

沒有創意的劇場是一個讓人極其疲倦的視聽泥潭,沒有創意的著作是一堆處處似曾相識卻又毫無親切感的文化垃圾,沒有創意的人生是一串由仿效、無聊、失落組合而成的重複歲月。

因此,人們永遠都想擺脫沒有創意的狀態,然而遺憾的是,連擺脫的方法都毫無創意。

這是人類的一大悲劇。因為生命的本質就是創造,而生命的存在卻把創造吞沒了。

幸好,歷來總有高人出來滿懷慈悲地啟發人們避免這種吞沒。今天的高人就是賴聲川先生,他以多年的實踐和修練告訴人們,創意是一種有跡可循的心靈過程,經過一系列有效的訓練,很多人都有可能進入源源不斷的創意狀態。

初一看,這是一本導演說戲的書,實際上,更是一本借助於藝術實例提升生命質量的書。我願意誠懇推薦。

(本文作者為《文化苦旅》作者)

推薦序

一窺創意的奧祕

文/李安

我沒承認我的創作能力是跟誰學的,我也從沒聽過那個創作人承認創作是有方法可學的。

可能創作人經歷的是一種神祕無識的寶貴汁液(JUICE),無從說起,也不願分享。

賴聲川是一位難能可貴的藝術創作者,更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並且修持佛法極深。

或許在這本書中,他願意分享的經驗與法門能夠幫助我們去除知識的障礙、啟發心智的能源,一窺創意的奧祕。

(本文作者為奧斯卡金像獎導演)

推薦序

創意的源頭活水

文/林谷芳

韓劇《大長今》所向披靡,卻少有人注意到史書對大長今的記載只有短短兩三行字。

日本卡通席捲全球,也少有人注意到劇中角色最迷人的「變身」本領,源自日本密教的修行。

迪士尼創造了許多兒童卡通的經典人物,同樣少有人注意到他們的出現都與華特迪士尼本人有關。

大長今、日本卡通、迪士尼都是創意成功的例子,但卻少有人問:這些創意是如何產生的?而在創意已成為上帝的當代,我們果真還要將這一切歸諸於上天的恩賜,或以為它只是天馬行空、腦力激盪的結果?

賴聲川是公認的創意人,他直率否定了這種恩賜、隨機的說法,他要告訴你,只有準備好,恩賜才會來臨,而隨機從來也不只是隨機。

賴聲川更不是一般的創意人,談創意,就得談不同,但他告訴我們,在個人的檔案外,如何回歸生命共同的檔案,才是真正的關鍵。所以創意不只是創意,它的根源是智慧,只能自生活中得,不能從熟練方法來,它的決定在動機,只想求新求變,作品永遠也無法感動人。

的確,沒有對韓國飲食文化的了解就不知道有大長今,但如果缺乏了對韓國飲食文化的關懷,更不可能將這兩三行字的記載化成四十多集的感人劇篇。同樣地,缺乏了對佛教密宗的了解,就不會知道有變身,但如果變身僅僅只為了好玩,更不可能成為動人劇情的關鍵。當然,如果缺乏了華特迪士尼的童心,迪士尼卡通在時代催化下更必然已面目全非。

就因為契入了這個源頭,一堆看似無關的事物才會連成〈如夢之夢〉,我們也才能在其中感受到濃厚的宗教心,而在這裡,生活與藝術、智慧與方法、平等與差別都不是對立的兩端。談創意,許多人期待賴聲川留個口訣,但他卻告訴大家,只有無我才能唯我。他把看來顛覆的創意與追求永恆的宗教連接得如此自然,以行動證實了他就是自己所說的創意人。

本來,創意是許多事物的源頭活水,但創意自己的源頭呢?賴聲川的答案很直接:要在生命中尋找藝術,不要在藝術中尋找生命,如此,源頭既清,波瀾自闊。於是在這本書,你看到的何只是創意,你還看到人生、看到宗教、看到一個人的獨處與歷練,看到藝術家的觀照與反省。

(本文作者為禪者/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所長)

推薦序

今天,我們說創意

文/吳思華

由一位創意人回顧自己的創作歷程,解構創意從何而來,再重構如何獲取創意,這個歷程本身就是目標,亦是成果,更是一件充滿創意的事。

心理學家常用「福樂」(flow)理論來形容一個人完全沈浸在一項活動時,所產生的那種「全神貫注、樂在其中」的獨特經驗。本書作者賴聲川導演透過細膩的自我檢視,詳實記錄他的創作過程,並把創意心裡、劇場創作與佛家觀念相結合,完成這本獨自建構的創意學,身為讀者,開卷閱讀時,就如同觀看作者過去所導的每一齣戲,打從心裡驚嘆,欲罷不能,非到閉幕不可,確是一種暢快的「福樂」經驗。

個人過去在推動創造力教育或創新專案時,最常被問及的,包括:「創造力或創意是先天賦予或後天養成?」、「創意要如何孕育?」、「從創意到創新、創業如何轉換或銜接」。這些議題在學術上有很多的爭論與研究,賴聲川導演在『創意學』這本書中,漸進推演,層層剝離,跳脫科學性的理論流派,回到一種哲學性的本質探究,直接面對「生命」這個議題,展現出他的獨特見解。

賴聲川導演認為創意是岀題目與解題目的歷程,這個歷程中,有兩塊神秘的面紗必須掀開,一是創意的靈感如何產生,二是有了創意要如何具體執行,可簡單區分為「創」與「作」兩件事。這兩件事屬於兩個不同的學習領域,作者引佛法中的名詞,以「智慧」與「方法」來分別代表這兩個並存的場域,簡言之,「創」是內容、靈感、知識,「作」是形式、工具、技巧。

好創意必定來自人生智慧的細微洞察,在認真努力執行下以適當的方式呈現,因此作品本身也有生命可以感動人。因此,在所有創意發生之前,更重要的是,創意人如何持有一顆敏銳的心靈,刻劃豐富的生活,並擁有覺察事物間特殊關係的心智。這些,具體表徵在「人生智慧」這件事上,代表不同個體對其生命深度與廣度的展現。雖然,相關技巧與專業知識的學習很重要,但這種能耐或是強烈的心靈力量,才是創意擁有靈魂的源頭。

許多研究創造力教育的學者均指出,很多的知識或技巧短期內在課堂中可以學到,但能不能融會貫通成為創意來源,卻是一種長期的醞釀與轉化。顯然,能不能看透、看懂才是關鍵,課堂中的學習僅是短暫的基礎功夫,而整體自我生命歷程的關照與學習卻是無止盡,人生智慧需要更多的準備與體驗。我們現在的教育較偏重方法的訓練,較缺少智慧的啟發,這兩者該如何學習與調和是一項重大課題。賴聲川導演以「創意地圖」來代表創意的學習,也是本書的整體架構,給了大家很多的啟示。

個人在過去從事創新創造力的教學研究與政策推動時,另一個深刻的感受是好創意從發想到實踐,最重要的要素除了豐富的基礎知識以及讓知識元素間彼此聯結碰撞外,還需要有共同分享與實踐的社群活力。在社群中,來自不同領域的創意者,可以帶著其專業上的知識與創意點子,在團隊中互相分享、激發與辯證,不僅能激發出更多的創意,同時在萃取出共識觀點後,可以形塑一個讓大家感到美好與有意義的理想願景,發揮社群的生命力,號召更多人參與,讓創意得以不斷的擴散與引爆。

換言之,創意的團隊或社群是需要經營的,只有用心經營的創新社群,才能滋養創意的氛圍,才能讓心靈可以有感受與欣賞的能力,讓許多個體彼此間「心的對話」可以無礙、流暢的進行。

從更寬廣的角度來看,創意人的創意激發及其創作生命的尊嚴,其實來自於整個社會的創新生態系統。創意人在學習成長歷程中的生活經驗,創意作品引起觀眾或消費者的共鳴程度,以及創意與生活、教育或產業的聯結機會,都決定了社會上各個階層的創意人是否有持續創作的動力。臺灣希望邁向創新社會,這是一個更大的社會工程。

一個完整的創意生態系統需要很多元素來組成,包括創意人、創意競賽、創新活動、創作展演、創業家、創投資金、創意的生活方式以及好的創新政策,和蓬勃多元的創意文化產業等各種不同的要素。在建構創新生態系統時,內容與機制均不可缺,祇有透過內容與機制交互依存,才能演化滾動出一個經濟社會的複雜系統,積累文化的根基,將傳統賦予新生活力,鋪陳在真實世界中,同時展現不同個體生命的獨特性與主體性。

期盼未來,台灣不再僅以高科技產業聞名,在全球分工體系中卡位,同時能以台灣獨特、優質的生活形態與世界對話。當這個土地上的每個人都勇於樂道與聆聽彼此安身立命的生活與方式,創意在時時、處處、人人均可見,就像呼吸般的自然,臺灣才算是一個真正的創新社會,這些都需要從培養個人的創造力開始!

(本文作者為政大商學院教授)

推薦序

不斷自我挑戰的優雅靈魂

文/嚴長壽

聲川是一個活在當下的藝術家。這麼說的意思是:在抓緊社會脈動與觀眾品味以獲取共鳴的同時,他也絕對不忘記身為藝術家的本心,他永遠試著追求藝術創作的突破。本著對藝術創作的理想與堅持,在面臨兩難抉擇時,他總是毫不遲疑地選擇後者。所以在《暗戀桃花源》成功演出,在《這一夜》與《那一夜》等相聲新劇種獲得空前肯定之後,他沒有用類似的作品取巧於市場,反而不斷推出一齣齣風格不同、賣座與否毫無把握的新劇。長達七小時的《如夢之夢》是他勇於挑戰自己的最大證明。

聲川以多年戲劇創作經驗為基礎寫出的「創意學」一書,是十分讓人期待的。正如書中〈自序〉所言:「不論行業,創意的過程是一樣的。」小自自我突破,大如企業管理、國家政策制訂,「創意」都是不可或缺的。尤其近年來提倡「創意領導」、「創意產業」,「創意」已然成為顯學,但聲川語重心長地指出:「諷刺的是,長期以來,文化創意正是各國政府所忽略,甚至打壓的。……到後來,『文化創意產業』原來是為『產業』服務,而不是為『文化』或『創意』服務。」創意的目的,不該只是替政府或產業提供所謂的「致勝方程式」,創意更不該淪為消費的工具 —— 這,也正是聲川一貫堅持與強調的。

所有創意都源自大量且不斷地學習、觀察、吸收與融會。一個創作者應該立足自己的文化,知所取捨,再進一步跳脫出傳統中不合時宜的思維與束縛,開創自己的天地。感謝聲川願意將他創意思考的心得跟我們分享。讓我們一起努力,使文化與創意不再只是政府或消費產業的墊腳石。

(本文作者為亞都麗緻大飯店總裁)

自序

我曾經和大部分人一樣,認為創意是一件神祕、不可能「教」的事情。多年來,當我試圖傳授自己創作心得時,我經常懷疑:「會」創作的學生是不是已經會了,不會的,怎麼教還是不會?這很令人洩氣,但仔細回想自己的道路,我覺得自己是從不會,慢慢摸索到會的,所以說,應該有方法教,只是還沒找到。

前幾年我在印度菩提迦葉,佛陀証悟的地方,參加一次佛法研習會。在那充滿創意的地方,我突然對這問題有一種新的體認。我感到,現在創意教育都在創意的場域中進行,但太多跟創意有關的學習必須在藝術以外的場域中發生才對。原來我們的創意教學並不完整,一直忽略了一大塊不應當忽略的範圍,不只台灣,國外也一樣。我當時的心得是:創意固然神祕,只要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它的過程,它的零件,就有可能掌握它、學習它。

我把這新看法寫在一張明信片上,將創意學習剖成兩種不同範疇的工作。後來演變成本書的「創意金字塔」。回台北以後,我花了兩天時間,在安靜的紫藤廬茶館把這些新看法講述給一組研究生聽,他們反應很熱烈,並把講演整理成簡單的稿子。後來在一些機緣下,幾位早已畢業的碩士生希望繼續和我上課,我就根據這些,定期在家向他們說明創意(他們稱為「賴老師的私塾」)。我看到他們吸取營養,日後各自在自己的創作領域中突破、進步,發現這新的心得是有效的。透過這過程,以及日後在北藝大博士班開設的「創意」課程中,我也有機會檢視、修飾自己的想法。

時機成熟了。在教授休假一年中,在雪謙•冉江仁波切(Rabjam Rinpoche)及《僧侶與哲學家》作者馬修•李嘉德(Matthieu Ricard)和友人 Raphaëlé Demandre 慷慨協助下,我到了尼泊爾山中一個閉關中心,面對壯麗的喜馬拉雅山寫下本書的初稿,經過兩年的沈澱與修改,後來在友人郭怡芳和William Reinfeld寧靜的美國Martha’s Vineyard住所完成本書的大致雛形,最後趁著在美國史丹福大學客座教學的機會,在該校圖書館中完成三稿。在此向協助我的諸多人士獻上最誠摯的感激,同時也要感謝諸多佛法上師,在寫書的這幾年裡,不厭其煩地回答我各種關於創意的惱人問題,包括吉美欽哲仁波切(Jigme Khyentse Rinpoche)、宗薩欽哲仁波切(Dzongsar Khyentse Rinpoche)、康楚吉美仁波切(Dzigar Kontrul Rinpoche),以及索甲仁波切(Sogyal Rinpoche)。他們的智慧與加持深深的影響了本書。我也要感謝荷蘭的雪雲•史卓克(Shireen Strooker),第一位啟發我創意的老師,也要感謝多年來在【表演工作坊】一起創作劇場的夥伴們,以及北藝大的學生們,讓我不斷有機會面對新的創意挑戰,不斷碰觸創意的祕密。最後,不能忽略的是我的人生伴侶乃竺對本書的影響,因為她已經那麼自然地成為我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自己從事藝術工作,所以本書基本上是以藝術工作者的創意為出發點。雖然如此,我認為不論行業,創意的過程是一樣的,雖然藝術與科學所需的創意最為深奧,任何其他行業人士要學會創意,如果參考藝術與科學的做法,會發現其實過程與細節是一樣的。

創意的力量是偉大的。不論你是從事藝術工作、創意行業,或是工商界人士,想注入更多創意到工作中,甚至於任何想在生活中增添創意的朋友,希望這本書對你是有益的,也祝福你生活充滿創意的力量!

前言:創意魅影

創意領風騷

今(2006)年我在史丹福大學演講關於創意。一位商學院的MBA學生問我說:「創意可以學嗎?」我反問他:「你們商學院不是有教嗎?」他說:「有吧。我們有學各種腦力激盪和另類思考的技巧。」談下去之後,我發現他要的不是那些技巧,而是創意本身。

這簡單的對話說明了多數人對創意的誤解。腦力激盪和另類思考本身沒有問題,但是往往未能有效達到目標,因為這些是技巧而已,不是創意本身。我們對創意本身的了解不足,才誤以為技巧就是本體。這種誤會就像一個人學了很多管理技巧,就認為自己已經懂怎麼做生意了,或者一個人站在游泳池邊,學會各種急救自救技巧之後跳進水裡沈下去,然後埋怨自己「為什麼不會游泳?」

創意是人類最嚮往的一種能力,但我們卻不了解它,也不知道如何才能擁有它。專家學者預測世界即將從「資訊時代」轉向所謂「概念時代」,創意也將成為新時代中最重要的工具。最大膽的預測還認為MFA「藝術碩士」(Master of Fine Arts)將擊敗MBA,成為工商社會最受歡迎的學位。

「文化創意產業」是近年來風靡全球、最魔幻的流行名詞,各國努力開發這個新興產業。諷刺的是,長期以來,文化創意正是各國政府所忽略,甚至打壓的。這些年在台灣,政府也熱中於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但似乎找不到明顯的努力方法,只是模糊地感覺到靠創意可以為國家賺大錢,像好萊塢、像比爾•蓋茲、像韓劇一樣,由創意帶領市場,創造市場。「他們能,我們也要。」於是我們想出各種方法試圖「經營」創意。到後來,「文化創意產業」原來是為「產業」服務,而不是為「文化」或「創意」服務。創意變成不過是資本市場的另一項可剝削的原料而已。

這其實也沒問題。從古到今,創意本來就是令人類致富最重要的工具,但即使創意要產業化,如果一開始就沒有創意產品,如何推動創造市場的金雞母?對於亞洲許多國家而言,問題的核心就是領導階層本身缺乏具創意的視野,缺乏創意。這形成了一個難解的循環:在缺乏創意的環境之下,如何創造創意?

社會的創意假象

記得念高中的時候,我還沒接觸戲劇(當時台灣還沒有「劇場」這行業),心中嚮往做畫家。但建中當時每週將近五十小時的課表中,只有一小時的美術課,這節課也經常被取消,給同學更多時間自習,我只能儘量自己摸索。聯考時,我報考了當時最著名的師大美術系。加考國畫術科的時候,我進考場坐了下來,好好端詳面前聯招會發的宣紙,然後磨墨,靜下心,希望能畫出一幅具創意的國畫……當時我稍抬頭一看,嚇了一大跳!周圍的考生全都畫完了!太驚人了!數十位考生,每人都畫好整整齊齊的山水,而我,還坐在那邊培養情緒!原來每一位考生早就練好他們要畫的國畫,背好了,像是從心中「默寫」出來,然後交卷!看樣子每一位也都上同一家補習班,因為畫的都差不多。

可想而知,我沒考上。回想起來,當時的失敗對我日後並不見得是壞事。

時間快轉。好多年後,我念小學的女兒參加演講比賽,學校事先公布十個題目,讓學生臨場抽題發揮即席演說的創意。其中一個題目叫「我的爸爸」。我女兒有兩個同學在《國語日報》上找到一篇叫「我的爸爸」的文章背了下來,準備萬一抽到時可以派上用場,反正總不會兩個都抽到同一題吧!但是事與願違,兩個都抽到同一題,而他們竟然不會講了,台下一片愕然。

這是什麼社會?「我的爸爸」,同學居然不會講,還要去參考《國語日報》,找一篇來背!

僵化的創意

這兩個例子顯示出雖然時代在往前走,但我們的創意還在原地踏步:社會忙著將創意模式化,卻沒考慮到創意是超越模式及既定框架的。在亞洲,這個問題特別嚴重。發揮創意的重要條件需要強烈的個人主義獨立思考及行動能力,而亞洲從傳統農業社會轉型還不太久,我們的血液、集體意識中對傳統社會印象仍鮮明,還是習慣傳統集體價值凌駕於個人權利及表現之上。在快速變化的消費社會中,個人對制式概念的認同無形中扼殺了創意。我們很容易自動接受各種社會加諸於自我的制式觀念及想法:「生活應該如何過」、「什麼樣的工作才是好工作」、「什麼樣的對象才是好對象」、「買什麼樣的房子才算是好房子」、「怎麼樣才算是一頓好吃的飯」、一個好假期……其實每一項選擇都充滿潛在的創意,而我們居然願意在一切可能之中接受眾人的標準答案,然後花畢生的力量來符合這些標準答案。

這樣盲目追求社會既定價值的生活方式是現代人最深的悲哀,也是創意最大的先天殺手。即使沒有人這麼規定,我們總是把視線放在別人制訂的界限之內。沒有人教我們如何擴大界限,甚至毀滅界限;沒有人教我們,或許世界是沒有界限的。

雖然如此,隨處看看就知道台灣在制式追求的表層之下,還是充滿創意。這些年來,商人發明出五花八門的產品與促銷方式,甚至充滿創意的詐騙方式。我們潛在創意因子有多麼豐富,甚至狂野,光看新聞媒體就很清楚:在極擁擠的電視新聞畫面中,主播報一則新聞、畫面放的是另一則、標題寫的又是另一則、跑馬燈跑的還是另一則!而最奇妙的是,我們全部看得懂!這種新聞播法在別的國家堪稱前衛藝術,我們台灣真是太厲害了,居然把它當做家常便飯。

確實,我們號稱繼承亞洲古文明的偉大發明與文化藝術創意傳承,近年來在創意方面成績卻不理想。電影、電視市場除了被好萊塢襲擊之外,也被鄰近的韓國、中國快速侵佔,流行音樂市場之低迷也反應創意指數的低迷。所有人的創意似乎放在產品周邊的包裝、行銷及宣傳。這方面,我們似乎很在行,但曾幾何時,就像那泳池邊學急救而不懂游泳的人一樣,我們已經不知道如何創造創意產品本身了。

第一章 創意二部曲

創意能學嗎?

創意能「取得」嗎?還是它是與生俱來的能力,無法培養?

一般對創意過程的想法是這樣的:一個有天賦的人得到一個來自外在的靈感,然後根據他的天賦,做出創意作品。這種說法等於承認創意是發生在人身上的事情,並不是可培養的能力。

如果真是這樣,這本書就不用寫了。

這看法為何普及化,我認為是因為我們太不了解創意。這也難怪,因為創意本身具有一種神祕的色彩與力量,坊間又充滿各種描述創意天才的離奇故事,形成神話,讓我們認為創意不是我的事,而是那些天才的事。

是這樣嗎?回想自己學習創意的道路上,確實,我曾師事於多位著名的老師,學到很多工具運用到劇場藝術上,但沒有一位能教我創意本身——如何有創意!老師們甚至不認為這是他們教學範圍內的事,他只能提供模擬的對象,其他是自己要去摸索的。

所以說,我個人學習創意的方式跟大部分創意人一樣痛苦、在黑暗中摸索。要寫什麼?如何寫?透過一次又一次新作品的折磨,慢慢摸索,到某一天,開始掌握那神祕的過程,才敢說自己對創作有那麼一點心得。多年以後,我自然也認為每一個人需靠自己摸索才能學習創意,沒有人能教你。

為了彌補缺憾,這些年我經常讓學生參觀我的創作過程。我以為學生如果專心的話,就能夠捕捉到那神祕的創意時刻,那個在一場戲,甚至整個作品在工作中突然如魔法般結晶、成形的時刻。

在學生面前就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事。在「即興創作」排練中我和演員突然靈感大發,從無中「變」出一場精采的戲,我想這下好了,在場的學生們終於目睹了一次完整的創意過程,但我驚訝地發現,他們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還搞不清楚狀況,根本沒看到!

後來我明白,就算他看到,也不等於他能夠模擬。實在太難了,就像觀摩一群魔法師發明一種新魔法一樣,這種經驗無法分析,也無法複製。

回顧自己的經驗,透過漫長的學習過程,我內在的某一種創意能量被啟動了,被釋放出來了,變得務實可用。光憑這一點,就表示創意是可能學、可能教的,而且每個人都可能同樣具有可被啟動的潛在創意因子。

重點是,能不能整理出創意過程的關鍵共同點,讓我們有方法可學習?

創意是神祕而複雜的,但神祕而複雜並不表示不能學。關鍵在於我們是否真正了解創意過程中到底發生什麼事?從這一點出發,就有機會剖析並學習創意。

創意二部曲

創意於是是一種超越的表現,人類活在宇宙中可能超越的見証。從遠古以來,人類不斷讚歎創意的浩瀚及神祕。創意人能夠無中生有,並且創造出複雜、有機、賦與完整生命的作品,總是令旁觀者歎為觀止,感到這過程與生命本身一樣神祕而偉大。

人為什麼要創作?這問題的答案與生命本身一樣神祕。或許從進化的思維探討有其緣由,但偉大的藝術作品(甚至失敗的創意)對物種生存下去的貢獻何在,是一個複雜的議題。

從基本生存的角度看來,創意源自生活直接的需求:如何製造工具,讓自己及族群活得更安全、方便、舒適;如何尋找方法管理每天累積的瑣事;如何更有效地解決日常生活中不斷出現的難題。這種創意容易了解。另一個層次的創意來自更深的需求、更深的好奇:

人類不斷努力了解宇宙、了解生命、了解人,創意作品是這些好奇和努力的具體結晶。人類的創意作品涵蓋我們所有的希望和恐懼,所有的需求和欲望,所有的思維、情感,和疑惑。

從古到今,藝術家、科學家,任何創意人,都有無數的理由需要表達創意,也找到無數的方式來表達。不論是科學家、設計師、企業主管、家庭主婦,面對嚴肅或隨機出現的創意問題時,同樣會感受到創意欲望的神祕感,以及創意工作所帶來的折磨。

如果能了解創意的「二部神祕曲」──創意的神祕欲望,以及如何尋找表達欲望方式的過程──就能更清楚看出,創意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透過兩個步驟進行的──欲望的湧現,以及表達這欲望的方式。

這兩塊獨立但互相連結的部分可以稱為「欲望」與「表達」,也可以稱為「概念」與「執行」、「想像力」與「組合力」、「感性工作」與「理性工作」、「靈感」與「製作」、「內容」與「形式」,用最簡單的方法分辨,就是「創作」的「創」與「作」。這兩個不同的學習科目並不能從一種領域中獲得,必須在兩種不同的領域中獲得。

在佛法中有兩個名詞可以精準代表這兩種場域的總稱:「智慧」與「方法」。在佛法中,這兩個名詞意指心靈修行中兩種不同但不可分割的能力。任何修行如果只有智慧而沒有方法,就沒有具體方式來達成;如果只有方法而沒有智慧,就像一個人每天認真念經,卻不了解經文的真正意義,不能說不好,但這樣的修行也很難有所成就。

這道理運用到任何行業、任何事務都一樣。缺乏理論,任何實踐方法都缺乏方向;沒有方法,任何理論都是空談。對創意而言,如果沒有方法,任何想像中的創意都不可能實現,而如果沒有智慧,這些創意的想法就不會產生,至少不會那麼精采。

學習創意是一種修行。因為「智慧」的定義太多,我特別用引號,以免造成誤會。我用這名詞是因為它最接近我想說明的。其實,它就是「方法」的對稱能力,在創意過程中發生在「方法」之前。

今日創意教育大部分的教學重點都在後者,「方法」。於是想做畫家就學畫,想做作家就學寫作,想做電影導演就學電影,想學作曲就學音樂,想學編舞就學舞蹈等。聽起來很正常,這是大家所熟悉的方式,有什麼問題?問題在於,這樣的教育其實整整缺了一半的訓練。而「方法」的另一半,「智慧」如何教?現代教育體系並不討論,似乎認為那只能靠個人去發覺。這樣的思維整整剝奪了一半的創意訓練。

題目是什麼?

撇開一切哲理,用最簡單的方式說,創意就是出一個題目,然後解這題目。

出題需創意,解題也需創意。這就是「智慧」與「方法」的劃分。

創意過程中首先要確認「創意題目是什麼?」是什麼力量促使莎士比亞寫《哈姆雷特》、貝多芬寫交響曲、李白寫詩?這一切基於他們內在尋找到一個適當的題目。題目種類無窮,但簡單的題目創造簡單的挑戰;複雜而具深度的題目促使創作者尋找複雜而具深度的解答。題目性質改變的瞬間,改變了創作的風險,也同時改變可能的收穫。作家安東尼•傑(Antony Jay)說:

沒創意的頭腦可以看出錯的答案,但需要有創意的頭腦才能看出錯的題目。

爵士樂大師查理•派克(Charlie Parker)掙扎了許多年才發明爵士樂的新語彙「比巴布」(Bebop),永遠改變了爵士樂。這個「題目」是他自己出的,並沒有人要求他這麼做。除了他,沒有人會,甚至沒有人知道怎麼問這個問題。只有他內心深處因為對音樂現況的不滿,主動出擊,讓他走上長年的創意探索。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也一樣,他的探索來自內在求知的欲望,沒有人委託他去研究,只有他自己能出題,自己解。而他給自己出的題目是:為宇宙做出一個方程式。籌碼大,難度高,可能的失敗與挫折大,但可能的收穫不可限量。他曾說:

題目的解答一定在出題目的思維程度之上。

這說明了出題的籌碼問題。這些題目處於創意人內心深處,連他自己可能都不清楚。美國著名女文學家葛楚•史坦(Gertrude Stein)生前有許多弟子跟隨在側。當史坦臨終前躺在病床上,弟子語帶玄機地問她:「答案是什麼?」史坦停頓了一下,看著他,說:「題目是什麼?」

創意正是如此。自古創意人就像瘋子一樣,吃飽沒事幹,不斷在尋找創意題目,然後為那題目尋找答案。有了題目,才能努力尋找解答。

我們或許心中想著一些複雜的答案,但如果沒有題目,任何答案都不能算答案。我們可以參加各種課程,學習許多方式來腦力激盪,讓腦筋更靈活,但那都是針對既定的題目。創意真正的深度在於題目本身擬定的過程。題目的擬定不是潛能開發課程中腦力練習可以加強的。這是一個人本身深度的問題、情感的問題、欲望的問題、智慧的問題。

超凡的智慧能夠提出超凡的題目;超凡的方法能夠做出超凡的解法。水漲船高,題目愈難,解題的方法就愈難,風險跟著大,成功的機率減少,而一旦成功,所帶來的收穫也一樣超凡。反過來說,創意題目簡單,挑戰不大,收穫也就有限。「智慧」決定創意人為自己所出之創意題目的深度及挑戰;「方法」決定創意人解題的效率,也決定創意人解題的創意。

創意是發現的旅程

創意的題目未必十分明確,這沒關係,因為沒有發明家每天忙著發明「隨便」,也沒有編劇忙著寫出沒有題目的劇本。即使命名為「無題」,或是「暫訂名」,畫家或劇作家在心中還是有題目,只是這個題目未必說得清楚。說不清楚不表示沒有題目。說不清楚的題目也是題目。

簡而言之,創作者必須為自己所設定的題目尋找適當的解答。這麼說,不論創意的源頭或執行,都是需要被創意人「發現」的一個過程。創意是一個發現之旅,發現題目,以及發現解答;發現題目背後的欲望,發現解答的神祕過程。天文學家伽利略說:

一旦被發現,所有的真理都很容易理解;重點是要發現它們。

創意是一個神祕的旅程,我們都是探險家。

在這發現的旅程中,創意人如何發現所需要發現的?牛頓在蘋果樹下,突然之間能夠以嶄新的眼光看到蘋果與地之間的關係,那一瞬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一般人會稱之為靈感。對大部分人來說,創意的關鍵就在這裡:得不到靈感,也就沒有創造力。

商品簡介

賴聲川精煉二十多年不斷令世人驚奇的創作經驗,提供他的個人祕笈─「創意金字塔」,為讀者徹底剖析「創意源源不絕」的方法。

在創意金字塔中,賴聲川將培養創意的訓練分為「創意概念(內容)」的培養和「表現手法(形式)」的訓練。他細緻剖析我們應該如何將生活中的習性、經驗、動機,藉由重新學會「如何看」,來貫通內心的神祕泉源,轉變成創意三智慧,帶來取之不盡的創意。

透過他旅行、生活、禪修的體驗領悟、第一手經驗分析會炙人口的《如夢之夢》、《那一夜,我們說相聲》、《暗戀桃花源》等劇作創作過程,以及與金庸、候孝賢、傅聰等華人世界重量級創作大師交談互動的啟發,讀者將可以了解創意怎麼學、大師的創意從何來。

作者簡介

賴聲川是創意源源不絕的創作人。一九五四年生於美國華盛頓,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戲劇博士,現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教授、美國史丹福大學客座教授及駐校藝術家、【表演工作坊】藝術總監。他二十九歲開始劇場創作,至今編導舞台劇二十七部(包括轟動亞洲的七小時史詩《如夢之夢》)、電影二部(包括享譽國際的《暗戀桃花源》)、

電視影集三百集(包括家喻戶曉的《我們一家都是人》),另有劇場導演作品二十二部(包括莫札特歌劇三部)等。

更重要的是,他是市場的創造者。先後開創台灣舞台劇市場、劇場影音市場(從《那一夜,我們說相聲》開始)、即興時事電視市場(《我們一家都是人》)等。賴聲川被全球媒體譽為「亞洲劇場導演之翹楚」,曾兩度榮獲台灣「國家文藝獎」。

賴聲川的創意學
作者:賴聲川
出版社: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6-06-29
ISBN:9867158849
定價:350元
特價:88折  308
其他版本:二手書 13 折, 45 元起